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深度迷案 > 第19章 意外(4)

深度迷案 第19章 意外(4)

作者:春天的熊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1:54:27 来源:平板电子书

“你上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用,都是由李梅资助。”饭桌前,桂瑛看着李竹道,说。

找到疑似王芳的李梅,本来应是比较兴奋的心情,但桂瑛一说李梅的来历,大家都没什么心思吃饭了,草草扒了几口。

“那不是院里给的助学金么?”李竹道问。

“那是骗你的。”桂瑛说:“李梅说,她帮你不是要让你知道她是谁,也不是图你以后报答。所以,她唯一的要求就是要我们以院方的名义,而不是以她的个人名义,按时将学费和生活费用给你。直到你参加工作,她对你的资助才终止。”

“不仅是你,院里还有几个小孩,她都是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匿名资助。所以,仔细想想,你,还有那几个孩子,确实都不认识她。”

大家都唏嘘不已。

李竹道五味具杂,心情复杂。

桂瑛继续说道:“你结婚的时候,院里去了一份人情,大头也是李梅出的,她的要求和资助你的时候一样。李梅和我一起参加了你的婚礼,本来我打算邀请她和我一起坐在主宾席,但是她来晚了,也不知道她最后在哪里找了个位置,直到婚礼结束,才突然冒出来,说和我一起回院里。”

当时院方随的人情较大,5位数。事后,李竹道要将这笔钱退回去,桂瑛说退回的话以后就不要来往了,还说要他好好生活,好好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作贡献,就是在报答院里的恩情。李竹道只能接受。

“她的事迹,我们之前说要给她作专题报道,要推荐她参选市里的‘道德楷模’,都被她拒绝了。她说她不是为了这些,受之有愧。”桂瑛说:“大半年以前,我们瞒着她,约了电视台的记者在院里等着她。结果,她一见了记者就跑了,之后再也没回过院里,打她电话也不接。直到大概一个月以前,打了电话给她还是没接,但是回了短信,说以后不会来院里了。我以为她还在因为我们瞒着她的事生气,她说是因为身体不舒服。我说要去看看她,她说不用。谁知道,之后就出了这种事……”

说到后来,桂瑛陷入哽咽。

待她情绪稳定后,老刘说:“院长,李梅的电话号码,我们需要留一下。”

桂瑛很配合的拿出手机,翻出李梅的电话号码,报给老刘,然后说:“她这个手机和电话号码都是院里给她配的,她之前都不用手机,为了方便工作联系,我们院里才想办法给她配了手机和电话号码。”

大家精神一震,互相看了一眼。

“您的意思,是不是说,李梅用的电话号码,是您给她办的,不是她本人办的?”老刘问。

桂瑛点点头,说:“给她办了手机,结果她又不办卡,还说用不上,办了也是浪费电话费,还不如省着给孩子们读书。我懒得和她掰扯那么多,就自己多办了一张电话卡,给她用了。”

“这张电话卡,办了多久了?”老刘问。

“没多久,还不到一年。”桂瑛说。

大家神色一黯,默默叹了口气。

假如李梅就是王芳,出于长期制售假证的需要,不可能不使用手机。也就是说,除了桂瑛近期给她办的这个手机号码外,在此之前,她肯定另外还有一个手机号。换言之,李梅或者王芳,近一年来极有可能在使用两个手机号。

要是只有桂瑛办的这一个手机号,那么只要通过调取通话记录,就能顺藤摸瓜,找出王安王康两兄弟,甚至挖出其他线索。但是已知的桂瑛办的这一手机号,使用时间太短,很可能只是“小号”,能挖掘出有用信息的可能性大为降低。

所以,一听桂瑛这么说,大家也就微微有些失望。

“李梅的卧室,还在不在?”老刘继续问。

在大家的注视中,桂瑛摇摇头,说:“本来,我们也想继续保留一段时间,万一她什么时候身体好了,再回来看看孩子们,也还有个休息的地方。但是,近几年办公用房清查得很严厉,李梅不是我院的正式在编人员,以资料室的名义给她保留了一间办公室作卧室,我们本就承担了很大压力。她既然明确说以后不会再来院里,那她的卧室,我们也只能清退。”

清查办公用房这一点,大家都深有体会。其本意是为了防止办公用房面积超标,节约资源,但政策文件在执行时,总会碰到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个例。比如,欧阳和彭杰是抽调过来的,其编制不在刑警支队,所以他们不能在支队另外占用办公用房的面积,只能在李竹道的办公室再搬进两张桌子,三个人挤在一间十平米左右的办公室里办公。支队即便另有空置的办公用房也不能给他二人用,不然就是违规。好在他们经常出外勤,留就在室内办公的时间不多。

“她的个人物品不多,都保留在我办公室,之前和她说好了,她说什么时候方便了就来取。”桂瑛接着说道:“她有轻微洁癖,衣服虽然不多,但都洗得干干净净。衣服鞋子,加上日常生活用品,拢共也就三个箱子一个桶。帮我搬箱子的一个半大孩子毛手毛脚,提着箱子在路上摔了一跤,结果将他前面的几个孩子全扑倒了,当天又下了大雨,几个箱子都淋湿了,我只好把她的箱子还有衣服鞋子这些,统统都送去干洗店又洗了一遍。”

“她的毛巾,牙刷呢?”老刘问。

“当时放在桶里,都淋湿了,我也都扔了。你问这个做什么?”桂瑛说。

李梅的照片和王芳的照片,在眉毛、眼皮、鼻子上略有诧异,小王的假设虽然有道理,也极有可能成立,但那终极只是假设,需要验证。他们本想通过搜集到李梅的毛发,同王芳进行DNA对比,来验证李梅就是王芳。结果,天不遂人愿,李梅的衣服鞋子经过干洗之后还能搜集到毛发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最后连毛巾和牙刷都扔了,这一条验证的办法也就基本缺乏可行性了。

老刘咳嗽一声,简单向她解释了一下。

桂瑛却像抓住了救命稻草,眼睛一亮,说:“既然和你们照片里的人不一样,那是不是你们真搞错了?不要错把冯京当马京。”

详细的案情,大家没法向她明说。她这一说,倒让老刘不知道该怎么回话了。

李竹道问:“她的卧室,清退之后,做什么用了?”

大家眼前又是一亮。只要李梅的卧室清退之后仍然空置,那在里面搜集到毛发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做医务室了。我们之前向卫健部门申请设置医务室,配置医护人员,恰好最近手续也都办齐,医护人员也能随时到岗,院里也有其他的空置用房,但当时李梅的卧室已经被我们清理了一遍,干净,没必要再另外清扫一间出来。所以,就让医护人员进去办公了。”桂瑛说:“我们院里身体状况不好的孩子很多,这个你也清楚。所以,设置医务室非常有必要。”

大家神色齐黯。

“姐,她长期生活在这里,你有没有发现她做过微整形?”李竹道问。

桂瑛神色一黯,说:“这个……还真没注意。她很多时候都戴着口罩和帽子,再说她也是每天傍晚过来,我是到了那个点就下班,除非有工作需要,才会留在院里休息。实际上,我和她面对面的时间也不多,平时有交流,也大都和院里的孩子有关。”

小王嘀咕了一句:“十几年了,一点蛛丝马迹都没看出来?”

桂瑛神色更黯,却是自责于自己平时对李梅的关心关注不够。

小吴说:“我半年前做了眉毛,你们谁看出来了?”

大家齐刷刷地盯着小吴看,小吴故意挑了挑眉毛,说:“你们说说,我现在的眉毛和半年前有什么区别?”

大家都哑口无言。谁还会记得她半年前的眉毛是什么样子?

小吴十分不满地哼了一声,说:“你们当中的一些人还和我天天见面,都没看出来我做过眉毛。桂姐和李梅还不是天天见面,更何况李梅很多时候还带着口罩和帽子,桂姐没看出来,没注意到,有什么不正常?再说,微整形如果一眼就能看出来,就不叫微整形了。如果不看手机的照片,光看墙上的‘最美义工’照,是不是一眼就能认出李梅,或者王芳?七,你刚才不就是路过的时候,瞟了一眼就认出来了么?所以,如果没有拿着照片在那里认真比对,你能说出李梅的照片和王芳的照片有哪些不一样?”

大家再次无法反驳。

这时,段明打来电话给李竹道。

李竹道挂了电话后,问桂瑛:“李梅是不是有台车,车牌号是XB9879D?”

桂瑛称是。

李竹道以无比肯定的语气说:“李梅就是我们要找的人。”

桂瑛心里刚才燃起的一线希望彻底破灭,哽咽了一会儿后,说:“她的东西,你们是不是也要拿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