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深度迷案 > 第14章 限期破案

深度迷案 第14章 限期破案

作者:春天的熊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1:54:27 来源:平板电子书

马弘文正琢磨该怎么说,刘局转过身,说:“老马,你不要有什么顾虑,也不要胡思乱想。我知道现在有很多乱七八糟的小道消息,说这个案子对我刘某人的仕途升迁有一定影响。有没有影响,我自己难道心里会没点数?老实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要是还能更进一步,我刘某人肯定欢喜。但是为了进步,要我刘某人瞎指挥,枉顾法律和事实,只求结案不求真相,甚至制造冤假错案,我刘某人干不出来。老张的这一问,其实也不是我在问……”

说到这里,刘局伸出食指指了指头顶:“前几天常委会议决定申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这项工作,之前市里就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申报的请示和各项资料都准备好了,说是上常委会议研究决定,实际也只是走个程序,你懂的。结果会议结束才一个晚上,就出了这档子事。这案子已经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一日不结案,申报创建工作就得一日往后推。你现在知道,这个问题是谁在问了么?”

申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肯定得全城动员。这事,马弘文肯定也知道。但他作为刑警支队长,办的是刑事案件,多多少少总认为这个虚头巴脑的申报创建工作和刑警支队实实在在的业务工作关系不是很大,所以也就关心关注得较少。平时这一块的日常工作也是由分管的副职领导打理,他很少过问。

刘局这么一说,马弘文才回过神来:申报创建前12个月内,未发生有全国影响的重大刑事案件,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前置条件之一。

目前来看,“白土文案”在网络上还算可控,但算不算“有全国影响的重大刑事案件”,他马弘文不确定,估计上头那几位也不确定。但马弘文能确定的是,也正如刘局长所说的那样,这个案子“一日不结案,申报创建工作就得一日往后推”。

但刘局这么说,到底是一片公心,还是“假公济私”?马弘文的小眼珠转了又转,还好他眼睛小,别人不注意根本就看不出来。

马弘文仍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张孝和说:“我原本和刘局说,这案子换作别人,起码得一年才能破案,但是有老马坐镇,顶多半年。刘局认为半年还是太赶了些,担心拔苗助长,出现什么冤假错案,所以要来当面问问你。”

马弘文眨了两下眼睛,却说:“目前来看,这个案子的复杂程度超过了我们所有人的想象。之前认为,‘白土文案’最大的疑点和难点是死者的身份,现在来看,嫌犯的作案动机才是最大的疑点和难点。另外,白土文小区1304号房的装修设计,都让我们怀疑这个案子之下极有可能还有隐案。而目前我们对这个案子掌握的线索信息实在太少,别说作案动机,就连李海东到底是王安还是王康都不知道。这种情况下,怎么结案,怎么作结案陈词,怎么发布通报‘以正视听’?”

“没人说要你现在就结案。”张孝和说。

“之所以要对王氏兄弟就读的学校进行走访,一方面是因为没有其他可继续追踪的线索,另一方面也是想通过这种方式看能不能掌握些蛛丝马迹,从而确定李海东到底是王氏兄弟中的哪一位,再抽丝剥茧去寻找作案动机,这是李竹道那小子目前的侦破思路。”马弘文顾左而言右,明显是在打太极。

“那就一年。”刘局笑着说,“申报创建工作虽然是重要的政治任务,凝聚了全市上下数百万干部群众的心血,但也没有活生生的人命重要。老马,你安心查案,上头那几位,由我去应付。”

“老马用不了一年,顶多半年。”张孝和一边说,一边看着窗外。

话锋一转,又说:“不过一年更为稳妥。这个案子一看就不简单,只要尽心尽责,万一出了什么偏差,也不是人为原因……”

刘局点点头,说:“半年和一年没什么区别,还是稳妥些好,那就一年吧。我这就去向他们回复。老马,我不耽误你办案,这就走。”

“三个月,我顶多只要三个月。”马弘文一咬牙,说。

“好!一言为定!”刘局哈哈一笑,然后真走了。

上当了!

这二人一唱一和就是在下套,就是要他马弘文主动限期破案。

马弘文站在办公室门口,看着刘局和张孝和一副走得迫不及待的样子,重重地吸了口烟,终于回过味来。但是,覆水难收。

刘局办公室。

刘局笑着说:“老马这人,什么都好,就是心眼太多。我坦白和他说,这是上头的意思,是出于申报创建工作的需要,他就怀疑我在假公济私,扭扭捏捏的就是不肯表态。要他自己主动承诺一个期限吧,到时过了三个月还没破案,主动承诺的是他,不是我们,要追究起来,他也是主要责任,他这下肯定又是这样想,怀疑我们在推卸责任,给他下套。”

张孝和苦笑着说:“老马这人,我太了解了。心眼多也不能怪他,干了几十年刑侦的职业病。在他眼里,看谁都像坏人。脾气还倔,这种事,谁要不问青红皂白给他下死命令,他十有**会说这是外行指导内行在瞎指挥,刑侦破案又不是请客吃饭,哪能定什么日子,还会说这是没把他的人当人,在当牲口用。要是逼急了,他还会撂担子不干。也死要面子,是个杠精。话里话外越说他不行,他越要证明自己能行;越给他创造宽松的条件,他越就会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越说这个案子没个一年半载办不下来,他越会拍胸脯保证半年都不用。”

刘局莞尔一笑,说:“上头问我一个月够不够,我当时没应话,主要是对这个案子的了解程度还不够。现在看来,得向他们交个底了,也以我刘某人的名义,向他们保证三个月内破案。”

顿了片刻,刘局又问:“外勤组李竹道,是不是前两年丢了老婆的那位?”

张孝和点点头,说:“那小子办案是一把好手,可他老婆的案子,当时只差没把整个堰城翻个底朝天……”

张孝和一时不知该怎样形容,摇了摇头,似乎在感慨命运无常,也似乎在疑惑当时的案子,或者办案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马弘文将限期三个月破案的消息传达给几个小组组长的时候,出乎意料,居然没人提出反对意见。

这反而让马支队长忐忑不安,摸不准这帮下属到底是什么心思。

“有情绪可以理解,有想法也可以提,有牢骚也可以发。”马弘文的小眼睛扫了一遍办公室里的李竹道、向娟和段明三人,说道:“你们一个个一副如丧考妣的样子,又不说话是什么意思?”

“老马,我只问你一句,限期三个月破案,是不是你主动作出的承诺?”向娟和马弘文是警校同学,所以她称其为“老马”,口气也随意得多。

马弘文一脸窘迫,却不说话。

大家一看他这样,就全明白了。

“向姐,你不要这样说,处座也不容易。”李竹道似乎想替马支队长解围。

“他有什么不容易。老马,不是我说你,平时的小案子,你动动嘴皮子,逞一时嘴快,大包大揽主动限期破案,我们几个大不了一天掰成两天用,连轴转到最后总会出个结果。可这案子,我们现在连作案动机,嫌犯到底是王安还是王康都没搞清楚,你就敢吹牛皮给自己来个限期破案,还三个月?你到底哪里来的自信和勇气?”向娟不依不挠。

“我……上了张孝和的当。”马支说。

“你看,向姐,我说咱处座不容易。”李竹道说,“一个人上一次当不容易,上两次当很难,经常上当就难上加难,还经常上同一个人的当,那简直就是难于上青天。咱处座十年如一日的只上一个人的当,他容易吗?”

马弘文不想看他两人,转而看着段明,说:“小段啊,你这人,最大的优点就是只服从命令,埋头做事,从来不讲什么阴阳怪气的话。这一点很好,要保持。”

段明扶了扶眼镜,说:“我不是不想讲,只是不会讲……”

“滚,都滚出去。三个月,没得改。滚!”老马看段明也不顺眼了,干脆小眼睛一闭,下了逐客令。

向娟一边开门,一边说:“自己要我们讲,讲了又没什么用,还不是该干啥干啥,还不喜欢听,何苦来哉。”

李竹道紧随其后,一边往外走,一边嘀咕:“上当难,难于上青天。”

段明走在最后,挂着笑脸,将门带上。

向娟在洗手间外的盥洗台前碰到了小吴,后者正就着龙头捧水敷脸。没日没夜的高强度工作,已经让大家疲惫不堪。

向娟在小吴的后腰上摸了一把,啧啧称赞:“这小蛮腰,以后也不知道会便宜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