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深度迷案 > 第123章千丝万缕(24)

深度迷案 第123章千丝万缕(24)

作者:春天的熊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1:54:27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海军李海东这对孪生兄弟,在中学时曾经互换过身份,李海军因此得以上了名牌大学。期间,李海东更是代替李海军遭到了文韬等人的***。.

现今,在李海东是意外性车祸死亡的基础上,他们再次互换身份,李海军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得以给自己成功营造了「假死」局面,并且李梅同样作为关键一环参与其中。

仿佛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因果之中自有注定,也或许命运就是这样喜欢故意捉弄人。

在这一家三口中,李海东似乎总是扮演着「牺牲」角色,然后以此成全李海军,甚至到死都没有改变这个结局。也不知道最终在报告上签名的李梅,当时面对着李海东的尸体,然后看着报告上的「死者:李海军」这样的文字时,会作何感想。

李梅的签名确认,也说明了一件事:李海军如果存在杀害闻忠的犯罪行为,李梅极可能是知情者,不然,她不会认为有给李海军制造「假死」局面的必要。这又反过来印证杀害闻忠的凶手应该就是李海军。

李海军要得到李梅的帮助,毫无疑问就要向她说明为什么要给自己制造「假死」局面。

作为一名母亲,为了唯一一个还活着的儿子,隐瞒包庇其犯罪行为,并利用另一个已经死亡的儿子的身份,为活着的这个制造「假死」,从而让他「彻底」逃脱法律追究,这完全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如前所述,李海军「跑路」时,无论是公司账户还是个人账户,其资金余额都应该所剩无几,这一点毋庸置疑,要不然他也用不着宣布公司破产。但他随即却又突然汇给屈露露一笔巨款,这笔巨款的来源自然就曾引起清河警方的高度怀疑。

经查,闻忠失踪后,其名下账户余额都被划转到一个叫赵长安的名下账户。

赵长安、赵长康,一字之差的姓名,似乎分别就对应着王安、王康。李竹道将堰城警方掌握的这方面的相关信息及时作出分享,清河警方立即反应过来:

赵长安应该就是李海军的另一个身份,闻忠的钱财被划转到赵长安名下,极可能就是李海军有意为之,目的就是为了万一东窗事发后,能以此扰乱警方追查,防止警方通过对这笔钱的跟踪,最终追查到李海军头上。

虽然赵长安和李海军应该就是同一人,但在不知道他们一家三口有多套身份信息的前提下,清河警方极可能会被突然冒出来的「赵长安」搅得晕头转向。

也就是说,李海军这一扰乱警方追查、现在看起来有点儿多此一举的「蠢办法」虽然不能确定一定会成功,但至少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误导警方调查。

但堰城警方通过对李海东的调查,找出赵长康这一身份信息等相关情况,清河警方据此再结合闻忠名下资金去向等情况,立即联想到赵长安应该就是李海军。还有李海军本人最终弑母碎尸后跳楼自杀的结局。

这些应该都不在当时李海军的考虑范围内,不然,他肯定不会如此大费周章,却又多此一举地运作、占有闻忠的这笔钱。

此外,堰城警方原本光凭相貌一致和姓名当中都有一个「康」字,进而推断赵长康就是王康(李海东),这样的逻辑推论稍显「力薄」。因为李海军和李海东、王安和王康、赵长安和赵长康,他们是一对双胞胎,在相貌上本就高度一致。

换言之,和王康(李海东)相貌一致的赵长康,也有可能是王安(李海军)。

但清河警方推断李海军(王安)的另一身份为赵长安的结论一出来,堰城警方相应地就能进一步确认,或坚定地确认赵长康应该就是王康(李海东)。

这就好比是小学生的对应连线题:在a、b和甲、乙之间画对应的连接线。

已确认a(李海军、王安

)为甲(赵长安),在a和甲之间画一条对应的连接线;剩下的b(李海东、王康)和乙(赵长康)之间,即便做题的没法从逻辑上十分坚定地推导出它们之间存在必然的对应关系,但也知道毫不犹豫地就在它们之间画上一条连接线。

非此即彼。a和甲对应成功,剩下的b和乙之间,就只能彼此对应,也必然会成功对应。

由此种种,李竹道在向何友志说的短短一句「经查,赵长安就是李海军的另一身份姓名……」中,实则蕴含了许多的逻辑推论、许多人的辛勤汗水和脑力智慧。

同时,清河、堰城两地警方在线索信息上相互共享、互通有无,实现案件推理相辅相成、相互印证,促使案件侦办相得益彰、加快推进,其背后还隐藏了一个事实:清河警方围绕李海军搜集线索信息,堰城警方围绕真正的李海东搜集线索信息。

也就是说,事实证明这两兄弟的相关信息在某些方面可以彼此补充,互填空白,从而实现有关案件调查侦办的相互促进。仔细一琢磨,这对孪生兄弟彼此之间本就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更互换过身份,在线索信息上「由此及彼、由彼及此」也就顺理成章。

据此,李竹道认为马弘文坚持对李海东继续进行调查,不仅仅只是想要一个真相,这方面的考虑应该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马弘文的办公室里,向娟正在扯着嗓子阴阳怪气地说怪话。整个堰城公安局敢当面对马弘文这样干的,似乎也只有向娟。

「老马,你还是不走寻常路啊……」

马弘文眼观鼻鼻观心,一言不发,要不是嘴上叼着一支烟,仅凭他那一对小眼睛,总让人以为他又睡着了。

「一个外勤组6个人,4个人在查李海东。‘白土文案专案组居然有人在查和‘白土文案无关的案子。老马,先前不知道躺在医院里的不是李海东、而是李海军也就算了,现在知道了还要这样干?」

「我们要不要把专案组的名称改一改,改成‘沙市堰城清河悬案要案迷案联合侦办专案组,这样是不是更加名副其实?」

「伟大领袖说要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到了你这儿却是反其道而行,将原本就并不多的人力分散办案。给句实话,老马,你这是不是在学那个谁?就是古时候的一个将军,听说那人在打战时反其道而行,背水结阵,结果大破敌军,才有了‘背水一战的典故。」

背水结阵迎敌,本是兵家大忌。但在井陉之战中,韩信反其道而行,背水结阵,以前临大敌、后无退路的处境来坚定将士拼死求胜生还的决心,结果大破赵军。

但向娟以一副阴阳怪气地腔调说这些八竿子打不着的话,明显就是在调侃。她对马弘文这一手分散警力、「节外生枝」的安排明显不满。

「拍胸脯接受限期破案的是你马弘文马大人,把人员分散办案,办的还有和‘白土文案无关的也是你马大人。是,强将手下无弱兵,你马大人英明神武、睿智果敢,有龙凤之姿,手底下的人肯定也都是机器猫和超级赛亚人嘛。」

「仅以李竹道和小吴两人,在清河搜集线索,补充‘白土文案的未知信息,完了一举侦破该案,肯定也是轻而易举、手到擒来的事。」

马弘文吐了口烟,终于开口说话了:「‘王元鹅案重新调查,我这张老脸肯定是保不住了;‘周小璐案也是沙市警方的事,我们去横插一脚也确实有点儿多管闲事,甚至相当于打了他们的脸。要不,还是把小王和老刘两组人都撤回来?要他们去支援清河?」

真放下「王元鹅案」

和「周小璐案」,让迷案归于迷案、悬案归于悬案,从心底而言,向娟又隐隐认为这样不妥。

「发号施令的是你,又不是我,你想弄就咋弄。」话虽这么说,但向娟的语气明显缓和了许多。

「呵。现在这局面就是我想弄的,你看,你还不是照样有意见。」

见向娟只是冷哼一声,并未继续说怪话,马弘文又说:「‘白土文案和清河的‘闻忠案正在走并案调查的程序,这是跨省办案,一旦并案侦办,就属于全国性大案,清河警方的一切资源都将在李竹道那小子可调拨的范围内。所以这方面,应该不用我们担心。」

「‘王元鹅案和沙市的‘周小璐案,其犯罪嫌疑人都是李海东,但将李海东认定为‘失踪,这只是我们用来让案件得以合法侦办的一个‘理由,若以此要求将这两个案子也并案调查,估计沙市警方会不怎么愿意接受。那就只能分开调查。」

「‘王元鹅案就在堰城,小王和欧阳的调查也就不会有什么阻力。至于沙市的‘周小璐案,哼,我马弘文连自己的脸都打,我还在乎是不是打了他们的脸?沙市警方即便有那么一小撮人会因此有想法又能咋样?人命关天,我看他们谁敢因私废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