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 第372章 百万铁路工人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第372章 百万铁路工人

作者:白白是只猫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1:52:57 来源:平板电子书

8月,烈日炎炎。

刘韬和铁道部的负责人一起巡视着‘京九铁路’项目的建设。

大量的铁道工程兵投入了建设中。

成建制精简掉的部队,被组织起来,投入了‘京九铁路’的项目建设。

整条‘京九铁路’沿线,都形成了巨大工地。

火车站点建设,桥梁隧道建设,铁路建设

按照时间表,整个‘京九铁路’得在1987年1月28日前建设完成,也就是除夕之前完成建设,给后续工作留足时间,从而确保在1987年6月30日及之前投入营运。

毕竟在正式营运之前,还得有一系列工作,包括试营运。

‘京九铁路’可谓是任务重、时间紧。

到现在为止,总共也就剩下不到三年时间。

亲自参与,刘韬对于铁老大的组织能力,那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目前为止,投入建设的人数,已经超过了70万人了。

而等到明年的时候,巅峰施工人数将会超过百万!

百万人规模的施工,何等不可思议。

至少让盘山集团来组织,绝对组织不起来。

整个施工采用军事化管理,统一指挥着,散发着浓浓的军人作风。

刘韬在视察的时候,顺便检测已经施工好的路段。

只有经过他检查,确定没有问题后,已经完成的路段才算是完工,才可以投入使用。

毕竟这是高速铁路,容不得半点麻烦。

建造这种高速铁路,技术含量可比沈海高速建设要高得多了。

沈海高速建设,只要确保施工质量,也就是桥隧施工质量,路基施工质量,以及混凝土路面的质量,其实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而‘京九铁路’则不一样,这是高速铁路,蕴含着大量技术,涉及到的领域也多,施工要求必然要非常高。

甚至于钢轨的质量,那都不是以前传统铁路的钢轨可以比的。

还有各种变电站、电网等,这些都不能有任何马虎。

不然的话列车高速行驶,可能就因为这种马虎,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1987年,领导可是要乘坐高铁前往香江,这种事谁敢马虎?

一旦出事,谁都吃不了兜着走。

回到京城休假。

院子里面,孩子正在玩闹。

此时已经放暑假,刘子鱼正当着孩子王,负责看着孩子玩。

刘清安、刘曼华两个小家伙也已经一岁半了,屁颠屁颠地跟在哥哥姐姐后面玩着。

刘韬最大的孩子刘景明现在也快4岁了,正准备明年9月送去幼儿园,开始上幼儿园。

刘韬的大女儿刘颖卿也两岁半,小丫头扎着两个辫子,很是可爱。

四个孩子男孩长得帅气可爱,女孩子长得漂亮如同瓷娃娃一般。

刘韬越看是越喜欢,每次回到这里,他都很享受家的感觉,如同一个温暖的港湾,让他疲惫的身体和内心可以得到放松、修养,可以让他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工作之中。

也更因为自己的孩子,刘韬更加坚定要将华夏建成一个富强的华夏,为华夏复兴而努力,让华夏屹立于世界之巅。

吃得他这代人的苦,下一代就不用吃苦了。

下一代可以生活在和平、富足的时代,可以平视世界各国国家,不会仰视任何一个国家,面对白种人可以挺直腰杆,而不是去当二等人、三等人,不需要让白人高高在上。

他想要让自己的下一代,可以有底气地对任何一个国家说‘不’!

刘韬没有惊扰孩子们玩,他就站在湖的对岸,隔着柳树看着湖对岸的孩子玩闹,那欢乐的笑声,洗涤他身体和内心的疲倦,在给他进行加油打气着。

石桥处,有着一个显眼木牌,上面写着:私人场所,请勿进入。

却是朱淋等人事业搞了起来,已经将花店、书店、咖啡店、茶店开了起来。

除了朱淋、刘红英外,还有三个亲戚,然后便是雇了十个学生轮流着上班。

生意还可以,但是目前也还谈不上什么赚钱。

比如咖啡店,一杯咖啡的价格,普通人是舍不得喝的,只有少数人才会舍得消费。

看了孩子玩了一会儿,刘韬才带着警卫走过去。

“爸爸~~~”孩子们看到刘韬,一个个兴奋地朝着刘韬跑过来。

哪怕是双手都是泥巴,也都朝着刘韬扑过来。

刘韬抱起大儿子,然后举高高,惹得其他小孩子也喊着:“我也要,我也要。”

刘韬轮流着给孩子举高高,每人轮流两次,孩子太多,刘韬都有些吃不消。

“哥,你回来也不打个电话。”刘子鱼说道。

刘子鱼此时已经长得亭亭玉立,此时20岁正是花一样的年纪。

去年刘子鱼考入了清华计算机专业,下一学期开始便是大二学生。

刘韬笑道:“子鱼,在学校学得怎么样?”

刘子鱼身高约莫165cm,在这个时代女孩子中也是属于高个子的,因为家庭生活优渥,刘子鱼也没有其他学生那样营养不良的情况。

“哥,我在想要不要读完大二,就提前毕业,考研或者出国留学深造。”刘子鱼犹豫了一下。

刘韬有些好奇,“为何想提前毕业?”

“我觉得我们学校老师教导有限,我不懂的问他,他都回答不了。我们同学有问问题的,我知道,我们老师却不知道。”刘子鱼抱怨道,“我们老师都按照课本念。”

刘韬沉吟了一下。

对于这种现象,他其实并不意外。

因为真正的计算机专家,现在华夏太少太少了。

照本宣科,是很正常的事情。

这里面就全靠学生的天赋,学生天赋好,从课本里面能够学到更多,指望着跟着老师学很多知识,那根本就不可能。

毕竟这里面有很多老师,甚至就是大专学历。

“这样,若是你能在大二结束,学完你们学校规定的课程,并且通过伱们学校的考试,我给你一个机会,考我的研究生。”刘韬淡笑着,“在我这里读研,硕博连读,也许你能学到更多。”

“真的么!?”刘子鱼露出惊喜之色,“哥你什么时候招研究生了?”

刘子鱼知道,自己哥哥很厉害,在十三所学校的荣誉教授,在计算机方面也是顶尖专家,因为大名鼎鼎的金龙电脑,便是刘韬研制出来的技术,让华夏拥有计算机的核心技术。

但是她知道,刘韬很忙,哪怕每个月休假回京,都还经常办公。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