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 第1456章 东北亚经济一体化

一片漆黑的星空中。

宛如一只展翅翱翔的银色巨龙的‘天宫’号空间站,在地球轨道之上,环绕着地球运动。

自从国际空间站解体后,‘天宫’号空间站,就成了地球轨道惟一的现役空间站。

先是俄罗斯舱段,在俄罗斯两名航天员进驻‘天宫’号空间站后,在俄航天局的操控下,坠落到太平洋,而后短短不到三个月时间,美国等各国舱段,也选择了坠入太平洋。

毕竟这些舱段,已经没有价值了。

想要再建一个国际空间站,在当前国际形势下,根本就不可能,已经没有那个条件了。

俄罗斯与欧美,势头水火,因为东欧之事,俄罗斯遭到了欧美史无前例的制裁。

曾经无限靠近的法德俄同盟,随着俄罗斯在东欧动武,戛然而止。

法德,或者说欧洲,无法接受俄罗斯拿下东欧。

一个新的苏联诞生,是欧洲所无法接受的。

哪怕过去这么多年,欧洲对于苏联依旧记忆深刻,依旧存在着恐惧。

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欧洲人民,还记得那时候整个欧洲笼罩在核阴影的核恐怖之下。

没有人希望,重回那个年代。

欧洲的资本,疯狂的逃离欧洲。瑞士、瑞典、芬兰等进行一系列的骚操作,不但没有获利,反而损失惨重。

美国疯狂地挥动镰刀,收割着欧洲,使得欧洲短短时间逃往美国的资金就多达上万亿美元。

欧元遭到了重创,欧元对美元、人民币的汇率,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下跌。

更重要的是,在美国的舆论攻势下,欧洲不再使用来自俄罗斯廉价的石油和天然气,而是使用民主自由却高昂的美国石油、天然气。

来自美国的石油价格高达100美元/桶,天然气价格高达平常的十倍。

随之暴涨的还有欧洲电价,德国、法国以及丹麦等国家的电力价格同样也飙升至历史新高。

法国电力价格大涨超过700%,德国电价上涨超500%。

欧洲各国的电价,都在上涨。

在断掉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天然气,欧洲这部分缺口,只能跟美国和中东购买。

当然,还有来自东方的中间商赚差价!

地缘政治的冲突,能源价格的暴涨,重创了欧洲的制造业。

原本被冲击的摇摇欲坠的高端制造业,面临着这一重击,要么搬迁到美国,要么搬迁到东方。

而另一边,华夏加大了从俄罗斯和中亚进口石油和天然气。

随着华夏将天然气覆盖到县城这一级,甚至很多乡镇都已经使用上天然气,农村更是多以用电、煤气罐,华夏对天然气的需求是非常旺盛的。

相比用电,毫无疑问天然气更便宜。

再者,华夏归根到底更喜欢用明火炒菜,觉得大锅灶煮饭菜最香,天然气炒菜比用电磁炉炒菜要来得香,大家更倾向于用天然气炒菜,而不是电磁炉。

这就让华夏的天然气使用量,不断的快速攀升。

而有相当部分的天然气,是依靠进口。

来自俄罗斯和中亚的天然气,占据华夏进口的天然气很大比例。

大海之上,一艘艘LNG船从中东驶向欧洲,向欧洲运送着天然气。

这时候向欧洲运送天然气,实在是太赚钱了,简直就是暴利。

来自东方的中间商,正在与美国抢夺欧洲这块蛋糕,从中牟取暴利。

欧洲的局势,更加促使着,欧洲没法再像以前那样过着舒服的日子,这注定是一个动态平衡,重新塑造世界格局以及各国生态位的时期。

华夏这边,终于在东北亚经济一体化方面,寻找到了突破口。

在最新一届的东北亚经济一体化论坛,在大连这座海滨城市举行。

各国签署了协议,宣告着东北亚经济一体化正式形成。

现场,媒体记者记录下这一历史时刻。

经过这么多年的酝酿和努力,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实现了东北亚经济一体化。

虽然俄罗斯并非是全国加入东北亚经济一体化,而只是远东地区加入东北亚经济一体化,但是毫无疑问,这是属于重大胜利。

当协议签署后,最为明显的,让他们的电价有了明显下降。

而且,最后一百米的石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短短一天时间修通,使得来自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

这也使得,以后俄罗斯可以向樱花每年供应10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以及超过5000万吨的石油。

也正是基于利益,以及迫于世界形势的变化,俄罗斯才最终同意,以俄罗斯远东地区加入东北亚经济一体化。

随着整个东北亚局势日趋稳定,樱花纷纷的裁减军队,解约军费将更多的资金用于发展经济和社会福利。

在此之前,好像有大概120万现役军人,同时还有600万预备役人员,而要知道,朝鲜才差不多2500万人口。

而韩国方面,拥有着近70万总兵力,450万预备役人员,而整个韩国也就5100万人口。

日本方面,日本自卫队总规模25万人,预备役规模超过30万。

而现在,他们都没必要保持如此规模庞大的军队了。

朝鲜和韩国,预计将只保留10万军队,日本则是预计只保留10万军队,琉球更是干脆不再设军队,只保留少量的警察维持社会治安。

外蒙古也很干脆,原本也只是维持1万规模的军队,反正不管是北方还是南方,谁打外蒙古主意,外蒙古这点军队也起不到作用,干脆就直接取消,只保留警察用于维持社会治安。

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的相关消息,一下子上了全世界的新闻热搜。

毕竟这种区域经济一体化,想不吸引人注意都难。

虽然,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当年发源自欧洲,但是要说发扬光大、做得最好的,却是华夏。

先有华夏 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现在又有东北亚经济一体化。

在华夏的努力下,已经成功实现两个区域经济一体化。

不管是东北亚与东盟,都会以华夏为核心,形成一个更为庞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更不要说,华夏 南亚(除巴拉特外)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也非常快,估计用不了多少年,便可以真正形成华夏 南亚经济一体化,到时候整个区域的市场规模就更为庞大了。

如果再加上华夏现在在努力的华夏 中亚区域经济一体化,那么整个规模更为恐怖。

在整个大区域中,要人口有人口,要面积有面积,要工业有工业,要资源有资源,完全可以形成一个巨大的统一市场。

当然,哪怕是如今这个规模,已经是很恐怖了。

‘天宫’空间站。

这一次迎来了三国的航天员。

为了参与到‘天宫’空间站,可以有一个单独的实验舱,各国不得不向华夏航天局支付一笔不菲的经费,以换取本国航天员和科研人员参与到‘天宫’空间站的科研项目的机会。

一个舱,便可以长期有三位航天员、科研人员工作着。

而这可不是出多少钱,就可以拥有这个机会。

这里面有一个前提,得是华夏友好国家。

就像美国,NASA多次呼吁合作,但是因为美国的法令问题,为了让NASA不违背美国法律,华夏航天局都只能为难的拒绝,给再多钱都不能接受。

经过几轮的扩张,‘天宫’空间站可以长期支撑起上百位航天员、科学家长期驻扎,这里有一个个实验舱和生活舱,还有着非常充足的太空食物供应。

甚至如果愿意花钱的话,还可以乘坐着‘太空船’前往‘太空酒店’,那里的生活条件更好。

毕竟‘天宫’空间站的定位并非是生活,而是科学研究和开发太空资源!

而‘太空酒店’不同,‘太空酒店’本身就是为太空旅行专门打造的,在生活条件要远超‘天宫’空间站。

至于‘月宫’空间站,目前华夏航天局都还未正式对友好国家开放,但是口风已经开始在变了,在不久未来,将会与友好国家合作,让友好国家的航天员、科学家可以到‘月宫’空间站。

虽然‘月宫’空间站并没有比‘天宫’空间站更先进,双方的距离也不是太远,但是毫无疑问,作为制高点,‘天宫’空间站更有利于研究宇宙。

作为如今航天领域引领者,现在华夏航天是真的引领世界发展。

比如华夏的超深空太空望远镜,观测的不仅仅是整个太阳系,更是可以对太阳系外的宇宙,有了更清楚的观测,通过超深空太空望远镜拍摄到的照片,地球人类可以更好的了解太阳系以外的宇宙。

而这些一手资料,可不是什么国家都能获得。

华夏对外公开的资料,其实是很有限的。

想要参与这个科研项目,也是只有友好国家才能参与。

当然如果是高端人才到了华夏,也有可能获得参与该科研项目的可能性。

更不要说,华夏可不仅仅有超深空太空望远镜,还有超深空探测器,那探测器将拜访临近的恒星系,对这些恒星系进行最近距离的拍摄,从而确定这些恒星系是否存在着生命星球。

虽然短时间,进行跨恒星系移民并不太现实,但是并不妨碍着华夏对这些恒星系展开探索,为以后可能的跨恒星系移民做准备。

至于华夏的‘广寒宫’月球科研基地,那更是不知道吸引了多少个国家,吸引了多少科学家,想要参与其中。

‘广寒宫’月球科研基地,也被誉为地球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工程。

毕竟这是耗资二十万亿人民币,真正地砸入了真金白银。

哪怕是在地球,用专业的天文望远镜,都可以看到,华夏‘广寒宫’月球科研基地每个月都在变化着,规模愈加的庞大。

除了通过‘月球旅行’可以看到‘广寒宫’月球科研基地冰山一角,各国能够获得的消息是很有限的,都得通过华夏航天局对外公布的信息才能了解。

到了现在,谁都知道,华夏已经完成了航天产业的规模化!

而谁都知道,开发月球资源,是地球的文明通往太空的必经之路。

谁掌握了月球,谁就掌握了太空时代!

这是已经得到全球科学界公认的事。

大家都想乘华夏的便车,参与到月球资源的开发,甚至是进入其他星球开发资源。

可是这便车,可不是你想坐就能坐的。

到目前为止,华夏‘广寒宫’月球科研基地全部都是华夏航天员、科学家、工程师,一个来自国外的人都没有。

而虽然月球旅行面向的是全世界,已经有一些欧美游客进行过月球旅行,也参观了‘广寒宫’月球科研基地,但是能够参观的只是‘广寒宫’月球科研基地的冰山一角,并不是什么都可以参观。

此时,华夏京城,正在举行着一场月面超大型强子对撞机工程会议。

早在几年前,华夏便宣布,要在月球建立超大型强子对撞机。

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华夏压根不想修建大型强子对撞机,以此为借口。

在月球修建大型强子对撞机,那是何等困难的事。

都不说什么,仅仅在地球,修建大型强子对撞机,怎么也得花费上千亿人民币,这要是在月球修建同等规模的大型强子对撞机,难度起码大十倍以上,造价恐怕也会翻十翻。

更不要说当时,华夏连载人登月都没有实现。

可是自从华夏实现载人登月,那就不一样了。特别是华夏进行的‘广寒宫’月球科研基地,那就不一样了。

与‘广寒宫’月球科研基地相比,在月球修建超大型强子对撞机,就像弟弟一样。

华夏有能力建设‘广寒宫’月球科研基地,自然也就有能力在月球修建超大型强子对撞机。

这几年,一直在对月球超大型强子对撞机进行论证、设计。

而到了现在,月球超大型强子对撞机,迎来了要实施的阶段。

毫无疑问,这是物理学界的盛事。

物理学界一直想要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的基础上,建设更大规模、性能更先进的对撞机,但是欧洲方面对此已经表示无能为力。物理学界一直希望,游说华夏政府,由华夏政府出资建设大型强子对撞机,从而在物理学方面做出新的成就。

而毫无疑问,月球超大型强子对撞机,让世界物理学界趋之若鹜!

谁能够参与,谁就能在这个项目的今后实验拥有话语权,谁就能够在今后的物理学界拥有地位。

就像过去,欧洲涌现了大批了物理学家,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让欧洲在物理学界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此次月球超大型强子对撞机工程会议,便是物理学界的一大盛事,吸引了全球各大著名物理学家们的到来。

谁都知道,低重力、相对真空的月球环境,可以让华夏能够在上面建设更庞大、更壮观的对撞机设施。

物理学界都希望,月球超大型强子对撞机能够检验标准模型,能够发现新的物理。

当然,一旦华夏真的建设月球超大型强子对撞机,那么世界物理中心,就会从欧洲转移到华夏。

华夏物理学界,也会随着月球超大型强子对撞机的建设,逐步站上世界之巅。

华夏核子研究中心的声音也将取代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作为新时代物理学的中心,对世界物理学界发号施令,让全世界的物理学家为华夏的研究服务,而不再是做一些边缘性的工作,为坐落在西方世界的物理学大厦添砖加瓦。

谁都知道,一座新的大厦即将拔地而起,屹立在东方的一角。

或许科学无国界,或许全人类都会从这个超级工程中受益。但科学家是有国籍的,作为华夏的学者,谁都希望这一份荣耀是属于华夏的。

刘韬亲自出席了这场重量级的会议,可想而知华夏对月球超大型强子对撞机的重视程度。

刘韬在大会刚开始的时候,发表了致辞。

在华夏,没有谁比他更适合发言了,在科学领域,刘韬拥有绝对的权威。

当年游说华夏搞大型强子对撞机,包括华夏内部有很多物理学专业的学者都怦然心动,想要政府去做这件事,但是华夏却始终不为所动,便是因为刘韬一锤定音,没有谁能动摇这方面领域的战略。

而月球超大型强子对撞机工程,这也是刘韬提出的。与其在华夏境内建设,还不如建到月球表面去,那里没有人,环境也更加合适。

整个月球超大型强子对撞机工程,建设工期5年,计划在2027年建成,总投资2000亿人民币。

在京城建立华夏核子研究中心,在月球建立月面研究基地.

刘韬发表致辞后,第二个发表致辞的是杨振柠,这一位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巨匠,在人类物理学领域,都是稳稳前五的,桃李满天下,而他也担任着华夏核子研究中心荣誉理事长。

今年百岁的杨振柠,身子骨还比较硬朗,说话还比较清晰。

他今天明显显得比较高兴,毕竟他亲眼看到华夏物理学界的发展壮大,他也看到了,在不久的将来,华夏物理学界将会成为世界物理学界的中心,华夏物理学界将走向巅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