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 第1440章 新的一年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第1440章 新的一年

作者:白白是只猫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1:52:57 来源:平板电子书

2016年的最后一天,就这么翻过去,时间进入了2017年。

美国‘重返月球计划’失败造成的影响还在持续着,一个失败,另外一个成功,这种影响的迭加超乎了想像,哪怕美国最悲观者也没有想到,影响会这么大。

有极端激进派,妄图进行最后一波。

可惜更多的人没有那么疯狂,真正疯狂的只是少数人。

在战略武器的威慑下,没有多少人愿意冒着死亡的风险,进行拼死一搏。

马斯克不再述说着‘殖民火星’的伟大鸿图,因为从现在开始,已经有国家可以真的载人登火星。

以前马斯克为何不说‘载人登月’,而是构造‘殖民火星’梦?

因为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具备载人登火星的能力,哪怕Space X一再推迟载人登火星计划,大家也都能理解。

现在则不一样了!

你在吹牛逼,别人已经可以载人登上火星了。

美军也显得低调,仿佛要让人忽略美军的存在。

哪怕美军个别人想要铤而走险,但是往往被更多人阻止。

毕竟这可不是开玩笑的,身处一线的就是美军,谁愿意在战争中战死。

华夏这边,则是迎来了更多友好国家的访问。

不少友好国家,都希望借此机会,与华夏达成合作,在航天领域,借助华夏的东风,将自己国家的航天员送到太空,去天宫空间站工作,如果运气好的话,让自己国家的航天员去月球的‘广寒宫’科研基地进行工作,那就更好了。

现在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越来越多的人认可21世纪是太空时代,谁掌握太空谁就掌握这个时代。

现在太空领域方面的竞争,各个梯队已经非常明显了。

弱国、小国,基本上只能抱大腿,才能上得了太空。

看看现在,欧洲航天局都还没有成功地进行载人航天。

真正能够进行载人航天的,就只有华夏、美国、俄罗斯。至于能够载人登月的话,全世界更是只有华夏具备。

华夏,将大量的资源投向‘广寒宫’月球科研基地。

以前华夏怎么说的,现在就是怎么做的。

而且还做的更多、做的更好!

华夏也用这种方式再次向世界表明,华夏是说话算数的。

“月球是属于全体地球人类,不属于某个国家,我们欢迎各国积极开发月球,月球资源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各国可以在开发月球中将所得用于造福各国人民”

华夏的态度在关于月球的态度也非常明确,那就是月球是属于全体地球人类的,不属于单独某个国家,华夏支持也欢迎各国开发月球。

至于各国怎么把航天员送往月球,怎么开发月球资源,那是各国的内政,不干涉他国内政是华夏的外交准则之一。

刘韬也是在这一天,再次目送着‘月桂’号宇宙飞船载着14位航天员和超过270吨的仪器设备、物资起航。

‘广寒宫’月球科研基地工程,这是一个真正的世纪工程,工程分成三期,总投资将超过20万亿人民币。

其中的宇宙飞船,战略运输宇宙飞船便要建造10艘,而像‘盘山’号宇宙飞船这种用于地月快速往返的宇宙飞船,则是会建造二十艘,方便用于航天员、科学家往返地球与月球之间。

而负责宇宙飞船建造的,便是西南航空航天集团总公司。

同样的,‘广寒宫’月球科研基地,也是西南航空航天集团总公司与华夏航天局联合主导这个世纪工程。

‘广寒宫’月球科研基地前期最依赖的便是太阳能发电以及核电池,而要建造核电站,预计要到2025年才能建成。

毕竟核电站,并非‘广寒宫’月球科研基地工程的全部,而只是隶属于能源部分的一部分。

整个‘广寒宫’月球科研基地工程,华夏调集了海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同时也代表着地球人类智慧的结晶。

离开贵飞集团后,刘韬乘坐着专机直接抵达京城。

第二天早上,召开了盛大隆重的‘载人登月’表彰大会。

这些航天员,成为了全国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再怎么夸都不为过。

他们中每一个,都是国宝,真正的国宝!

受到表彰的,不仅仅只有航天员,还有‘载人登月’工程表现出色的工程师、单位,这些人、单位都受到了表彰。

刘韬亲自给刘颖卿颁发奖章,他眼中都是骄傲自豪之色。

他为自己的女儿取得了卓越成就而感到骄傲自豪。

刘颖卿与其他航天员表现不同,她紧紧地抱住刘韬。

也是到了这个时候,很多人才知道,原来刘颖卿竟是刘韬的女儿。

虽然,这已经不是什么太大的秘密,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并不知道。

刘韬在致辞的时候,坚定的表示,华夏的未来在于星辰大海,华夏已经踏上星辰大海的征程。

相比起浩瀚的星空,地球显得渺小。

月球,‘广寒宫’月球科研基地。

‘月桂’号宇宙飞船停在那里,庞大到不可思议,人在它面前显得很小。

机舱打开着。

航天员配合着工程师,正在卸载仪器设备和物资。

航天员与工程师们,按照计划不断推进着建造计划。

在‘广寒宫’月球科研基地,随处可见太阳能发电板,每天太阳能发电量都极为可观。

月球的昼夜温差很大,不穿着特制的航天服,那么在月球表面外面活动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

在月球表面,最低可以低到233℃,最高温度可以达到123摄氏度,想象是多么恐怖。

而且月球的大气压是非常低的,只有1.3×10千帕,而在地球差不多是101千帕,月球的大气压都可以忽略不计。

没有特制的航天服,仅仅这种恐怖的内外气压差距,就足以让人爆体而亡。

夜幕降临,牛犇犇在跟地球进行联系。

牛犇犇是西南联大毕业的,博士毕业就到了西南航空航天集团总公司,参与了生命系统方面的研究。

他参与了‘天宫’空间站的生命系统工程,然后在启动‘广寒宫’科研基地工程后,牛犇犇同样被调到这个世纪工程的生命系统工程,现在是生命系统工程副总工程师之一。

为了真实了解生命系统的运行情况,以及及时解决,牛犇犇带着一部分团队来到了月球。

到目前为止,生命系统工程已经可以支撑500人的长期生活。

与地球不同,‘广寒宫’月球科研基地的建筑物都是单独的,具有强大的扛低温、高温能力以及强大的抗压强能力,同时具有强大的防辐射保护能力。每一建筑物都是封闭。

这里的建筑物,也与地球不同,没有钢筋混凝土,而是在地球就弄好了,到了月球后可以迅速的安装好。

在生活、工作的区域,甚至都不需要穿着航天服,因为那里的气压、大气构成与地球相差无几。

而这些区域,都是与一些建筑的椭圆形建筑物相连着,这些椭圆形建筑物,便是华夏的生命系统核心。

这里会将二氧化碳气体输送到这里,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形成氧气,供给人所使用。

而在采矿区,也会提炼出氧气、氢气、固态碳,然后负责生命系统方面工程的,便是获取需要的氧气,氧气与氢气形成水,供给人使用以及植被使用。

整个生命系统非常的复杂,但是它又是至关重要,它从很大程度上支撑起整个基地。

不然的话,什么都需要从地球运到月球,那成本太高了,也浪费宇宙飞船的运力。

生命系统部分的工程师,都得随时关注各个区域的压强、各种气体的含量,从而确保各个区域的安全,从而保障航天员与科学家们的安全。

另一个区域,这是一个现代化小型工厂。

同样也是一个无人化的智能工厂,这种现代化生产线,在地球都是非常少见的。

这里是在生产独特的钛合金部件。

月球极低的大气压,如同太空中的真空,而且引力也比地球低得多,在制造一些精密部件有着巨大的优势。

‘广寒宫’月球科研基地工程,相当大的仪器设备等,都是要在月球自己生产,同样的,也会送一部分回到地球。

而整个月球开发计划的一个重心,氦3的开发,同样也在进行着。

到目前为止,华夏已经从月球提炼了1吨的氦3,这些氦3通过宇宙飞船全部运回地球。

1吨氦3聚变释放的总能量可以发电1320亿度电,理论上若是可以全部利用的话,可以供4000万人口城市使用一年以上。

当然,目前氦3主要是作为宇宙飞船聚变的燃料。

而随着‘广寒宫’月球科研基地的规模不断扩大,氦3的开采速度会越来越快。

在热热闹闹之中,华夏迎来了春节假期。

春节假期,全国人民大部分都会放假,这也是旅游黄金周,同样也是各地店铺生意最火热的时候。

北方很多人,这时候会选择到南方过年旅游,当然现在也越来越多的前往南洋旅游。

南洋海洋黄金航线,生意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坐着游轮进行航海旅行。

湄公河、湄南河、红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除了航运价值外,旅游价值也不断的凸显出来。

一体化的推进,受益最大的便是南洋了。

无数华夏人涌向南洋,给南洋带来了发展资金、管理模式,华夏人的勤劳勇敢,为南洋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整个南洋,到处可见中文标识,说的是普通话。

而生存空间的变大,也让人们不用像以前那么卷,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

刘韬等人,在春节期间来到南洋考察,给南洋人民拜拜年,看看南洋这里的人民生活有没有变好。

在地球上,华夏的海外最重要工作,便是推动一体化,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进而形成真正的一体化。

在一体化方面,华夏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是极为惊人的。

而这也考验着华夏的组织能力、计划能力。

南洋各地的发展,也并非是千篇一律,而是各有偏重,各有分工。

比如一些地方,人口多,人口素质比较低,人工成本比较低,那在发展低端制造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就有优势。比如一些地方有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那边开采石油、天然气,发展石化工业.

当然,南洋也在很多地方划定了耕地红线,用于确保农业生产用地。

大片大片的三角洲产粮区,采用了机械化作业。

毕竟在南洋这里,要是当农民,一个人就有百亩地,一家三口的话便有三百亩地,传统的精耕细作并不适合这里。

大年初一晚上,刘韬他们来到一座军营,慰问官兵们,和官兵们一起包饺子,向他们致以诚挚的问候。

一路南行,每天行程都安排得满满。

到了大年初六这天,刘韬他们来到了椰城,陈维民和一众政要、富豪们亲自迎接刘韬他们,刘韬他们到了广场给英雄碑献上花篮,致敬过往的英雄们,然后视察着椰城这一座城市。

相比以往,此时椰城的更显繁华了,前来这里旅游的人数多达百万。

初七这天,其他人离开椰城了,刘韬留在了椰城。

陈维民陪着刘韬在沙滩散步,吹着海风。

陈维民说起了即将到来的大会,也就是区域一体化会议。

这是每年都会举行一次的高规格会议,也是定下基调。

此次会议,显得很独特,因为外部的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战争的风险,正在进一步提升。

澳大利亚那边,极有可能进行军事冒险,以转移内部矛盾。

这已经有了蛛丝马迹,澳大利亚那边的舆论正在进一步发酵。

随着铁矿石、羊毛、水产品、红酒等商品出口受阻,美国和欧洲根本无法消化澳大利亚这么多的产能,这使得澳大利亚这几年的情况愈加的不妙。

而在这种情况下,澳大利亚选择一如既往地立场。

而且澳大利亚内部,也出现了愈加严重的问题,多个政党意见不一致,形不成统一意见,与日裔移民的矛盾,也在不断增加着。

“南太平洋舰队现在如何?”刘韬问道。

一旦爆发战争,海军、空军便是绝对的主力。

毕竟双方之间是隔着海。

“南太平舰队正在进行训练、戒备着,空军随时在监测澳大利亚那里!”陈维民说道,“现在担心的是美国的太平洋舰队。”

“美国的太平洋舰队不用担心,只需要注意澳海军、空军与美在澳海军、空军。”刘韬说道。

对此,他还是很有信心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