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 第1416章 北极卫星地面站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第1416章 北极卫星地面站

作者:白白是只猫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1:52:57 来源:平板电子书

“轰~~”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一枚‘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点火。

这枚‘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上搭载着‘高分六号卫星’。

‘高分六号’是一颗低轨光学遥感卫星,是用于精准农业观测的高分卫星,设计寿命10年。

高分六号卫星是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的重要组成部分,到时将与已发射的高分一号卫星组成形成‘2m/8m光学成像卫星系统’,其图象数据主要应用于农业、林业和减灾业务领域,兼顾环保、国安和住建等应用需求。

虽说随着文昌发射场的建立,越来越多的发射任务由文昌发射场进行,不过其他卫星发射场并未关停,而是依旧执行着一些发射任务。

文昌发射场,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大质量极轨卫星、大吨位空间站和深空探测卫星等航天器的发射任务,当初建设这个发射场,最主要有两个原因,需要发射更大的运载火箭,以及能借助接近赤道的较大线速度以及惯性带来的离心现象,使火箭燃料消耗大大减少,也可通过海运解决巨型火箭运输难题并提升残骸坠落的安全性。

作为一个完全对外开放的发射场,文昌发射场也成了琼岛旅游的一张名片,每年吸引前来看火箭发射的游客数以百万计。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华夏唯一使用液氢低温推进剂,发射次数最多、对外开放最早、发射轨道最高的航天发射中心。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这是华夏试验卫星、应用卫星和运载火箭发射试验基地之一。

至于现在这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则是华夏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运载火箭的发射实验基地,这是华夏创建最早、规模最多的综合型导弹、卫星发射中心,也是华夏两大载人航天发射场。

另一个载人航天发射场,便是文昌发射场。

北极卫星地面站。

这是华夏在海外的一座卫星地面站,就位于瑞典最北部的一座名为基律纳的小城,这里已经是北纬67°53’,比北极圈还要再向北200km。从京城到基律纳,全程飞机至少也需要两天时间。

提起北极,多数人都会想起极光,那是一个有关诗和远方的遥远世界。

但是对于北极卫星地面站的工作人员,这一座号称华夏最美地面站,工作环境并不舒服。

一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冬天,在寒冬的时候更是冰天雪地,非常的冷。

但是这里又非常的重要。

华夏不仅仅建立了北极卫星地面站,还建立了南极卫星地面站。

至于为何要建立北极卫星地面站和南极卫星地面站,自然是因为目前全世界的卫星,很大一部分都是绕着南北两极在飞。

为了建设这两个卫星地面站,华夏可是做出了非常多的努力。

此时北极卫星地面站,不断地监测着卫星,这里的信号已然可以通过通信卫星,不断地与国内的航天指挥中心进行联系,数据不断地汇往国内的航天指挥中心。

随着通信卫星的发展,通过通信卫星的数据传输,已经超乎了人们的想象。

只不过现在,进行提供商业化运行的,只有几Mbps的带宽而已。

技术就是这样,先满足军事、科研应用,最终才向民用领域放开,而且这种放开并不是一次性放开,而是逐步放开。

很多人只看到,一些民营相关企业技术取得突飞猛进的进步,就觉得这些民营企业牛得一塌糊涂,殊不知背后是因为国家付出了高昂的沉没成本。

要是让这些成本让民营企业承担,恐怕没有几家民营企业承担得了,更不要说技术人才队伍了。

刘毅勇下班的时候,看着美丽的北极极光,心情挺不错的。

进入大学的时候,他面临着专业的选择,最终再三考虑后,他选择了数学专业,他在数学上天赋不错,考试满分是常规操作,不是他的能力只能靠150分,而是卷面分就150分。

他参加CMO竞赛获得金牌,便获得了西南联大数学学院的保送资格,他随后进入中国国家队参加IMO竞赛,以满分的成绩获得IMO金牌。

进入西南联大数学学院,他是本硕连读,现在20岁已经获得西南联大数学硕士学位,目前正在攻读数学博士学位。

此次前来北极卫星地面站,是参加了一项科研项目。

曾经,刘毅勇并没有想过成为一个科研工作者,而是想过当个歌手,或者从商创办企业,只是作为刘韬的儿子,很多事是不能任性。

比如当个歌手,可能相关部门就得头疼,工作不好展开,他会成为圈子里面的异类。人家谈论潜规则时,他就是规则。至于经商办企业,更是不用想,这方面有着严格的限制。

刘毅勇有时候在想,要是自己当歌手,也许已经是流行乐坛巨星了。

当然他觉得,当个数学家也不错,数学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是物理学的基础,,可以说人类每一次重大的进步背后,都是数学在背后强有力的支撑着。

比如在信息化革命,没有数学,又哪里能使信息可以如此快速的交换。

数学是一种工具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往往数学上的突破,会带动很多其他学科的重大突破。

只是让刘毅勇觉得压力很大的是,自家老爹在数学领域同样是一座大山,压在他的头上,想要跨越这座高山,那真的不是一般的难。

他到了这时候,终于明白哥哥姐姐们为何不成为科研工作者,而是选择成为职业运动员,那是可以完美避开自家老爹的阴影,拥有属于自己的辉煌。

刘毅勇有时候还会想着,当初选择当歌手多好,就是因为要是当个歌手,同样也可以完美避开侄子家老爹带来的阴影。

不过有时候想想,成为一名数学家也不错,因为可以参加一项项科研项目,在科研项目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比如他参加的一项科研项目,就是二代量子通信加密。

忽然,手机响了,刘毅勇看着来电名字,是自家老妈,不禁有些头疼。

他不用想也知道,自家老妈打电话会说什么,肯定是催自己赶紧找对象。

老天啊!

他才20岁啊,结果从去年的时候,就开始被自家老妈催着找对象,说什么都研究生毕业,还是单身,丢不丢人,好似怕他找不到女朋友似的。

要知道,他长得帅气,人又聪明,想追他的人都不知道。

可问题是,在西南联大,他周边的同学,都比他大,总不能让其她女生老牛吃嫩草吧。

他母亲老是跟他说,女大三抱金砖,还以自家老爹举例子。

可问题是他接受不了啊。

总不能他把研究生的毕业生、学位证都拿了,去找一个刚刚入学的学妹吧?

刘毅勇头疼得抓了抓头发,自己计算时不会掉头发,估计都会因为这种事搞得自己头发都掉光。

犹豫了一下,刘毅勇还是没有勇气不接电话,接通了电话。

盘山集团总部。

刚刚打完电话的朱淋,就开始唉声叹气着:“除了景明外,就没有一个让人省心的。一个个都老大不小着,别人家同龄的孩子都可以打酱油,他们倒好,一个个都不急,成了剩男剩女了。”

朱淋现在最操心的,便是子女的终身大事。

六个孩子,除了长子刘景明外,全部都是让她操心。

长女刘颖卿退役不当职业运动员,朱琳还想着女儿总没有借口了吧,该好好地谈恋爱找对象吧,结果跑去当航天员,到现在也没有对象。

刘清安和刘曼华两个,都是打网球的,是国内网球职业运动员中的天花板,粉丝众多,可是同样还是单身,他们两个今年可都30岁了。人家都说‘三十而立’,结果两人好像都不急着找对象结婚。

再看看刘毅勇,现在都20岁了,去年硕士研究生学位证和毕业证都拿到,现在更是在攻读博士学位,西南联大有多少优秀的女学生,结果她愣是没有听说刘毅勇找对象,哪怕有女生找刘毅勇表白都被拒绝。

还有刘笛妮,跑去当演员,已经演了几部剧了,绯闻漫天飞,可问题就没有一个真的。

朱淋都很不解,当年刘韬多厉害,短短时间就拿下她,两人早早结婚。怎么就刘景明继承了刘韬这方面的天赋,其他人都没有继承到呢。

“你呀,就是操心太多,都退休了就该好好享受退休生活,操心那么多干嘛,这种事操心得过来么。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们去吧。”刘韬摇了摇头。

朱淋没好气道,“你能不能在孩子终身大事方面上点心啊,当年颖卿他们三个你也是这么说了,现在好了,一个个都年过三十,都成了剩男剩女了。难道你也想小的两个,也跟哥哥姐姐们一样?”

现在剩男剩女问题,成了社会的一大难题。

物质的丰富,使得大家的要求不断地在变高。

越来越高的彩礼,已经逐渐衍变为攀比,有些地方的彩礼更是让人闻之色变。

还有女生相亲找对象,要求也不断变高,有房有车,还要男方有高工资,甚至还要求男方父母有退休金等等。

这导致了,从城市到农村,剩男剩女问题不断突出。

剩男问题还算好解决,跨国婚姻这些年市场愈加火爆,往往只需要给点钱就可以娶个还算不错的外国女孩,这些年洋媳妇在华夏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普遍。

但是剩女问题可就没有那么好解决了,跨国婚姻都拯救不了剩女。

“我怎么就不上心呢?可问题孩子长大了,他们有自己的想法,这是我们能干涉的吗?”刘韬摆摆手,“你越催,也许他们越抵触。也许你不催了,他们反而自己积极了。”

朱琳听到刘韬这话,忍不住白了眼刘韬。

看了看时间,朱淋拨打了一个号码。

然后就见到电视屏幕上,出现了刘颖卿,周边的环境明显是在太空中。

得益于通信技术的进步,使得航天员在太空中与地球的通信变得便捷,航天员每天都有一定的时间,可以与家人通电话、通视频。

这种是以前所无法想象的。

看着刘颖卿头发竖起来,朱淋一脸心疼的。

这在太空,要是出了什么事,可就是尸骨无存啊。

她就想不明白,刘颖卿怎么就选择当航天员,航天员执行任务太危险了。

等到朱淋聊完家里长家里短的,刘韬倒是感兴趣的聊了一些科研方面的。

说实在的,他倒是想上太空,去尝试搞一些东西。

只是以他现在的情况,根本不可能去太空,因为要是出了什么事,损失太大了,相关部门是绝对不敢的。

“新的航天服怎么样?”刘韬问道。

在刘颖卿要上太空,刘韬为了确保刘颖卿的安全,专门改进了航天服。

新的航天服,采用新材料,更轻质量更好,航天员穿戴时更方便,也更加安全。

以前航天服还分为舱内航天服和舱外航天服,舱内航天服20公斤,舱外航天服则是重达120公斤。可是新的航服,已经不分舱内航天服和舱外航天服,都是一样,重量更是降低到5公斤。

在地面上,这款航天服经过了各项测试,测试数据都非常优秀。

但是具体如何,还得看在天空的表现。

而这是存在着非常大的风险的,一个不慎就可能死亡。

“爸,目前新型航天服表现非常优异,没有任何问题。”刘颖卿说道,“其他同事反馈都非常好,目前已经经历十次舱外活动测试。”

刘韬略微点点头。

这航天服是他亲自制作的,通过金手指进行不断升级。

领先现在美国、俄罗斯的航天服太多太多了。

这款航天服可不仅仅重量轻,质量那是非常好,可以完美的在太空中挡住各种射线。

太空中,是没有大气层保护,这使得太空中有着各种射线,如宇宙射线和伽玛射线,这使得在太空中舱外活动是非常危险的。

也正是如此,舱外航天服比舱内航天服要求更高,也更重,造价也要高昂得多。

而且这套航天服,可以让航天员在太空活48小时,这意味着有时间进行太空救援。

还好到目前,这款航天服的测试结果都没有出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