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 第1414章 未来武器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第1414章 未来武器

作者:白白是只猫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1:52:57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不出刘韬预料。

南亚各国,但凡与巴拉特接壤的,就没有一个不是在边境严防死守的,禁止巴拉特难民涌入自己国家。

巴拉特独立后和周边国家冲突不断,大巴拉特主义对周边是一种威胁。

这也使得巴拉特引火烧身,与周边国家关系紧张,不断陷入孤立。

到目前为止,巴拉特就没有没跟周边邻国打过仗的。

哪怕原本是和巴拉特同一个国家的,后来独立的,那关系也是非常紧张。

这一场人道主义灾难,说到底是巴拉特自己的问题。

谁能想到,巴拉特之前还每年大量出口粮食呢。

只能说,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

巴拉特哪怕其国内经济不断下滑,迟迟无法从战争中恢复元气,但是巴拉特依旧常规国防兵力始终维持在上百万,还不断地从外部购买武器装备。

这种情况下,巴拉特周边的国家,愿意伸出援手才怪。

“老美呢?”刘韬问道。

美国,这是巴拉特最重要的盟友之一。

美国在巴拉特的军事基地,使得美国在阿拉伯海、马六甲另一端保持着强大的影响力。

因为美国在巴拉特的军事基地,可以确保美国在关键时候,可以切断周边的航线。

美国也一直在拉拢巴拉特,要不是美国、俄罗斯的支持,巴拉特的情况还会更加的糟糕。

如今美国在海外驻军最多的国家,便是在巴拉特。

美国足足在巴拉特保持着十万驻军,这十万美军可以说每年为巴拉特带去大量的消费。

“美国宣布,出于人道主义,提供100万美元的人道主义捐赠给巴拉特。”秘书说道。

刘韬略微点了点头,“那我们出于人道主义,援助100万人民币差不多了。我们华夏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阶阶段,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心意到就可以。”

秘书迅速地在笔记簿上记下。

“行,我将您的意见反馈给有关部门。”秘书张了张口,不过没有说什么,而是应道。

虽然他觉得捐赠100万人民币太少了,不过又觉得刘韬说的没错。

现在日子并不好过,地主家也没有余粮。

区域一体化之下,大量的资金涌向南洋,很多基础设施都是需要官方投资的。

大家关系也就一般,意思意思也就罢了。

刘韬连夜来到了绵阳生产基地,从直升机上居高临下看着底下的MY市区,底下市区灯光璀璨,车水马龙,短短几年时间,那场灾难已然过去5年时间。

灾后重建工作,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以及各界爱心人士的支持下,重建工作已经告一段落。

整个灾后重建,那可不仅仅是城镇重建,而是家园重建、设施重建、产业重建、城镇重建、生态重建和精神重建。家园重建是灾后重建首先任务,因为灾后重建首先是要让灾民有房住,让灾民建设拥有自己的永久性住房。

安居才能乐业!

设施重建包括生产与流通等经济活动中的经济设施重建、社会活动等非经济行为,如医疗卫生、文化体育、教育等公共服务合适的重建,。

产业重建就是培育产业,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经济怎么搞、产业怎么聚集、怎么把企业引进来、怎么让企业发展,给当地的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这是要着重考虑的。

城镇重建要从区域范畴来考虑,而非就一个个单体来考虑,首先要考虑整个城镇体系怎么重新规划和布局,在此基础上,再一个一个城市,一个一个镇,一个一个村,一个个居民点的重建。

生态重建,那次灾难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生态环境也要恢复和重建,为当地更好更快的发展、为当地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精神重建包括了灾民的心理重建,要知道那场灾难,很多人失去了亲人朋友、亲人朋友受伤,很多人的资产直接归于零,这对人们的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创伤,只有精神重建,才能安抚灾民们心中的创伤。

在重建工作,国家投入了数以万亿计的资金,这一庞大的资金投入涵盖了整个川蜀142个受灾县的恢复重建和发展重建项目。

除了被列入灾难记念博物馆外,很多区域废墟被清理,然后重建成一个全新的村、全新的镇、全新的县。重建后的基本生活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全面超过了灾前水平。

刘韬绝对相信,这里的灾民绝对是非常拥护党和国家,因为党和国家的努力,大家是看得见的,也是真正投入庞大的资金、庞大的物力、庞大的人力。

那可是从全国地方,抽调了大量精兵强将支援川蜀,以更好的进行灾后重建。

而同样发生在太平洋彼岸的自然灾害,人家直接说了,要灾民自己自救,救灾只有社会主义才做的事情。

并且义正言辞的表示,这就是人生,这就算是生活!

刘韬在上空盘旋了一圈,最终直升机才降落在绵阳生产基地。

这里曾经整整中断三年生产,全力支援灾区的救灾、重建工作,后面才陆陆续续地恢复生产,直至如今才正式完全恢复生产。

第二天,视察了绵阳生产基地后,刘韬才坐着专机返回昆市,不过不是直接返回盘山集团总部,而是来到了盘山机械厂。

如今的盘山机械厂,生产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了,这里已经不再生产弹药、枪械,生产线封存在山洞之中,只是以防不备之需,以后重新启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盘山机械厂,如今生产的枪械,是激光枪、电磁枪以及军用无人机。

激光枪的作用机理是用光线灼烧,积累足够的热量后在人身上烧灼出一个洞,但是高温会把这个洞洞周边的血管和组织烧焦硬从而止血,结果就是在敌人身上留下一个几毫米的烧焦**,如果重要脏器被洞穿,那战士就会迅速因为器官衰竭而死亡。

未来战场,到底是普及激光枪,还是电磁枪,目前还处于争论之中,还未形成定论。

激光枪有很大的优势,那就是不需要携带子弹,只需要能源足够便可以,不会受到地球引力影响,射程远,精度高,快速、灵活、精确和抗电磁干扰等优点。但是激光枪也有劣势,劣势还很明显,一来激光在大雾、大雨、大雪等极端天气威力大打折扣,二来激光系统属精密光学系统,也受大气影响严重,三来造价昂贵,最后便是相对而言,光能武器也比较好防御,用反射率高和耐热的材料保护就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光能武器的伤害。

所以目前激光枪处于小规模生产,主要是用于远程狙击枪、中程狙击枪、近程狙击枪。激光远程狙击枪,最大射程10公里;激光中程狙击枪,最大射程5公里;激光近程狙击枪,最大射程1公里。

至于相当于自动步枪的激光枪主要是测试所用,在战场是让敌人致盲。除此之外,便是步兵激光枪用于对付战场上的无人机。

而反而电磁枪,目前更为被内部看好。

电磁枪的款式,已经多种多样了,几乎涵盖了各种传统枪械、炮!

电磁枪目前选择是电磁线圈加速,说起来,电磁枪的原理也不复杂,它与传统枪械将火药燃气压力作用于弹丸不同,能量来自电磁线圈,当线圈里面瞬间流过强大的电流时,产生的磁力就会将铁磁性子弹弹射出去。

刘韬拿起一把电磁枪,这是一把小规模生产的电磁枪,与传统枪不同,因为这是电磁枪,安装着激光瞄准镜,还带有电池组,采用的固态电池组,弹丸很小,因为不需要传统子弹那样有发射药,只有弹头,也因此一个步枪弹夹就可以装220个弹头,一个士兵可以携带4~8个弹药夹带,也就是作战时身上还带有880~1760发子弹。

而且这把电磁枪不仅仅威力大,射程远,弹道平直,每个步兵都可以兼任机枪手和狙击枪。

就这么一把电磁枪,一个电池组充电一次,便可以射击2000发。

这在一场战斗,已经是绰绰有余了。

看了几款电磁枪,刘韬又看了几门电磁炮,这里生产的电磁炮,和蓉城坦克装甲生产基地生产的电磁炮不一样,这里生产的电磁炮,属于单兵电磁炮,两个人、甚至是一个人就可以扛着在战场上跑。

虽然在此之前,也有单兵炮,但是都比较重,炮弹重量限制了单兵炮在战场的应用以及威力。

但是现在,同样威力下的电磁炮,炮弹的重量大幅度下降,不到原来的五分之一。

目前这几款电磁炮,已经投入到战场上测试,不过距离大规模生产,恐怕还得几年。

没办法,像这样的新式武器,涉及到的是方方面面,特别是在判断短时间内世界局势整体还是和平的,世界级别的战争爆发可能性很小,自然更不急着大规模换装。

毕竟一旦这里面出现问题,损失将是非常巨大的。

视察了一下工厂,刘韬又去了盘山机械厂的防空阵地去视察,这里的防空武器,已经增加了激光炮、电磁炮,用于增强防空能力。

哪怕是到了现在,几乎不再有可能,有来自空中的威胁,但是盘山集团依旧还是非常重视,加强了防空能力。

正所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一切还是保守一些比较好。

这里的防空力量,已经呈现立体防空,不再像当初,防空只能依靠着高射机枪和高射炮。

而这也是华夏防空部队发展的一个缩影,那这真的是大跨步前进。

国家安全战略防御体系与战区安全防御体系,这是同步在进行建设的,一个侧重于战略级别的,目标是太空的卫星、天基武器、战略洲际导弹、战略轰炸机等,一个则是侧重于战术级别的,针对是近程导弹、中程导弹、战场上敌军的战斗机、轰炸机、无人机等等。

力图最大限度的减少战场上敌方的空中威胁。

敌方的空中威胁减少,意味着自己这方的空中优势变相增大。

而现代战争,战场的制空权的重要性,早已被无数次证明了。

谁掌握了制空权,谁就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

失去制空权,那么被动挨打是必然的事,对方可以不断地从空中扔炸弹、导弹。

这仗怎么打?

刘韬对军事方面不是很懂,不过他在两会时间与李富国私下吃饭,聊到这方面的事时,李富国自信满满地对他说过,华夏无惧于任何一个国家。

并且李富国告诉刘韬,现在世界军事发展,各国之间的军事力量差距非常巨大,大到出乎人们的想象。

要说如今对华夏军事力量发展最清楚的,那莫过于李富国了。

对于李富国的为人,刘韬是很信任的,他相信李富国不会在这方面欺骗他。

虽然现在,华夏军费占GDP比例不到1.3%,但是华夏的军事建设就没有停止过,一直在推进着,便是为了以防万一,做好准备。

至少要确保着,能够威慑各个豺狼虎豹。

当天,刘韬就住在盘山机械厂。

哪怕离开盘山机械厂这么多年,他当年住的房子,依旧为他保留着,定期都有人专门打扫,随时都可以住人。

他曾经不止一次提到过,房子应该安排人住,但是依旧是房子保留下来。

当年李富国等人住的房子,同样也没有安排人住,而是被改成了纪念住所,用于纪念李富国等人的工作岁月。

刘韬也有些无奈,全国各地就是兴这一套。

实际上他们这个层次的人,根本不在意这些虚的,每一个都是有远大的政治抱负,有开阔的心胸。

他们追求的是,国泰民安,国家富强,是在为华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着。

他们每一个,哪一个在意吃的是山珍海味,住的是奢华房子?

没有一个在意的!

如果真的在意这些,也是早早就被卡住,上不去了。而且往往最终锒铛入狱,去吃免费饭。

这天晚上住在盘山机械厂,刘韬仿佛回想起过往在盘山机械厂工作的一幕幕,这里就是他事业的起点。

也是从一个个小小的三线厂‘盘山机械厂’,发展出了庞然大物般的‘盘山集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