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 第1303章 可控核聚变,永远的50年

北部湾核电站,是华夏第五座核电站!

同时,也是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

北部湾核电站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与当年建设094型战略核潜艇核反应堆试验堆、002B型核动力航母核反应堆试验堆、003型核动力航母核反应堆试验堆形成的试验核电站不同,北部湾核电站是实打实的第四代核电站!

试验核电站虽然也是核电站,也是为粤省提供大量的电力,但是它并没有正式列入华夏核电站项目。

而北部湾核电站,却是被列入‘十五’计划、‘十一五’计划!

是要在‘十一五’计划期间全部建成完工的。

到目前为止,华夏所有的核电站都是建在沿海,西南水电、三峡水电站等电量,除了留下一部份用于西南用电外,其余的都输送到东部,建立起‘西电东输’体系。

但是随着中西部大开发,随着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能源供应能力和日益增长的需求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以及华夏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面临的巨大压力,建设更多的核电站势在必行。

北部湾核电站只是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现在阳江核电站、金七门核电站、辽宁红沿河核电站、宁德核电站、福清核电站、方家山核电站,全部都是在批准状态或者排队等待审批状态。

到2015年,华夏将建成在运营11座核电站。

虽然华夏核电站发展晚,但是发展起点高,而且到目前都是属于新核电,这反而是华夏的优势。

刘韬笑了笑说道:“现在我们只是处于领先水平,但是欧美也在发展第四代核电技术,我们不能骄傲。我们的目标,是最终发展出可控核聚变!”

到目前为止,所有的核电站技术,使用的都是核裂变技术,都不是核聚变技术。

原子弹,便是属于核裂变技术!

而氢弹,则是属于核聚变技术。

核聚变是指由轻的两个原子核合成一个比较重的原子核。核裂变是指由一个重的原子核分裂成两个或多个比较小的原子。核聚变会在近亿度高温条件下进行,地球上原子弹爆炸时可以达到这个温度。核裂变虽然能产生巨大的能量,但远远比不上核聚变。裂变堆的核燃料蕴藏极为有限,不仅产生强大的辐射,伤害人体,而且核废料也很难处理。相比之下,核聚变的辐射则少得多,核聚变的燃料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而且从安全性而言,毫无疑问,可控核聚变应用的核电站,要比核裂变应用的核电站要高得多。

其他人闻言,不由得摇头苦笑。

自然界中最容易实现的聚变反应是氢的同位素--氘与氚的聚变,这种反应在太阳上已经持续了50亿年。

也因此,可控核聚变也有个俗称,叫‘人造太阳’!

人们认识热核聚变是从氢弹爆炸开始,从认识核聚变以后,科学家们希望发明一种装置,可以有效控制‘氢弹爆炸’的过程,让能量持续稳定的输出,从而为人类提供清洁、安全而且原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

而这,也被公认为是人类最终解决能源问题的希望。

相比起石油、天然气储藏量有限,石油更是不断地被塑造成只够地球使用50年左右不同,可控核聚变所需要的材料氘,在地球的海水中藏量丰富,多达40万亿吨,如果全部用于聚变反应,释放出的能力足够人类使用几百亿年,而且反应产物是无放射性污染的氦。

至于可以与氘一同参与核聚变反应堆反应的氦3,虽然在地球藏量并不多,但是在月球上拥有丰富的氦3,根据对月壤样品估算,月球的氦3含量高达100万吨,储量是地球的200万倍,够全世界用于可控核聚变发电很久很久!

可是距离可控核聚变成功,那是永远的50年!

不管是苏联人搞出的‘托克马克装置’还是欧美在搞的‘仿星器’装置,距离成功都还非常非常的远。

自从伊拉克战争爆发以后,石油价格飙涨,能源危机加剧,各国都重视起可控核聚变技术。

比如欧美日韩等搞了一个ITER,力争在2015年建成一个实验堆,实现1500兆瓦功率输出,造价120亿美元。

华夏也在研究可控核聚变,只不过到目前为止,距离看到可控核聚变技术成功,还有非常遥远的距离。

再乐观估计,都要差不多到本世纪中叶,才能让可控核聚变技术达到具有商业价值的地步。

所谓的可控核聚变商业化利用,便是产生的收益要大于投入的成本。

甚至悲观点的科学家认为,在本世纪恐怕都没有希望实现可控核聚变技术。

刘韬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

可控核聚变技术,这自然是必须要实现的,因为这是人类摆脱能源危机、走向宇宙的必经之路。

只不过是现在时机还不成熟而已。

“领导,您说我们人类能够在未来50年内实行可控核聚变技术吗?”有人忽然问道。

虽然他们都是核电专家,但是要说是在核领域方面,刘韬才是真正的权威,公认的华夏第一人。

华夏在核工业方面能够取得突飞猛进的进步,可以说刘韬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

刘韬点点头,给予肯定的答案:“只要你们还能再活20年,一定可以看到可控核聚变实现的那一天!”

刘韬的答案,让大家都不由得浑身一震,眼中不由得闪过一抹精光。

没有人怀疑刘韬的话,因为刘韬早已通过一次次将不可能变为可能的奇迹,奠定了自己权威地位。

在事实面前,胜于雄辩。

刘韬既然说20年能够实现可控核聚变技术,那么就一定能够实现。

事实上,对于刘韬而言,可控核聚变一直算不上太大的技术难关,真正的困难是华夏的人才培养、社会进步等还不够。

贸然地实现可控核聚变技术,对于华夏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他在等,等华夏进一步的发展,进一步的完善。

而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大概20年左右,华夏就具备拥有可控核聚变的资格了。

现在,所需要的做的,便是为未来进行铺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