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人类失踪,幸好我有亿万克隆体 > 第404章 猪脑袋啊!

在李青松看来,那一艘艘的飞船仅仅只是居住飞船吗?

不!

那不是居住飞船,那是一块块农田!

就像是老农伺候农田,到了收获季节便能收获一袋袋的粮食一样,李青松养育着这些居住飞船之中的普通人,便能源源不断的产出科学家。

人口扩大到一定数量,诞生高智商、高科研能力的人才便不再是偶然,而是一种必然。

譬如优秀科学家的平均诞生比例为10万分之一,那么每有1000万新生儿诞生,就几乎必然会有100名左右的优秀科学家诞生。

或许会有偏离,但不会与100这个数字偏差太多。

这才是李青松不惜耗费众多资源,建造这么多居住飞船,不管去哪儿都将这些居住飞船保护在最核心的原因所在。

现在,这些居住飞船也开始一艘艘的被摧毁,这对于李青松来说,就像是当着老农的面,把他的农田一块块毁掉!

简直不能忍!

可是……面对着那引力控制比自己更加深入且熟练,各种生物武器威力也比自己更高,便连机动性、防御力都比自己更高,且怀抱着满腔复仇火焰的星兽们,李青松又没有什么好办法。

那就只能用出底牌了!

在李青松的布置之下,在己方防线几乎要被冲破的这一刻,在己方舰队拼死保护之下,承载着万有力场组件的众多空天母舰与各艘飞船再度集结。

这一刻,已经吃过一次亏的星兽们沸腾了。

原有的战术体系瞬间打破,每一头星兽都开始各自为战,冲锋方向虽然各自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

相互远离,相互分散,竭尽全力降低单个区域内的星兽数量,降低密度。

很显然,星兽们也吃一堑长一智,摸索出了对抗万有力场的方法。

既然单靠硬抗扛不住,那就想办法扩大你们万有力场的覆盖体积。体积越大,单位区域内所受到的影响便越低。

相同级别内,这大概可以算是万有力场的唯一一个漏洞。

面对星兽们的动作,李青松唯一能做的便是加快万有力场组件的搭建,同时竭尽全力调动舰队,尽可能将星兽们汇聚在一个较小范围内。

便在双方这俱都竭尽全力的对抗之中,万有力场组件终于搭建完毕,随之启动。

无穷无尽的爆炸与火光再次在太空之中闪现。搭配上这一片区域混乱的引力关系,以及因为空间扭曲而对于光线传递的影响,这一刻,整个天空都被时暗时亮,扭曲混乱的光线所充斥。

等这光芒终于慢慢消散,清点战果,李青松看到纵然星兽们执行了唯一正确的应对方案,但仍旧有超过30万头庞大星兽被这一击杀死。

另有约20余万头星兽受到了较为严重的损伤,战斗力大大降低。

这一下进攻的收获不能说小。但李青松心中仍旧满是凝重。

因为他很清楚,这一次仅仅只是战术上的暂时胜利,还影响不到整体战略。

不要说击败这群星兽,此次胜利,便连让己方主舰队从被围攻状态下突围都做不到。

最多也就只能勉强做到暂时降低被围攻的压力,让自己能分出一些精力,进行地面工业建设而已。

而……万有力场是自己最大的底牌。

这张底牌原本是应该用在更为关键的,可以一举决定胜负的时刻,而不是用在战局刚刚开始发展的此刻!

但李青松真的没有办法。

局势发展与变化太快,这场战争都一开始,诸多不利因素便全部拉满。如果此刻不用出这张底牌,那或许自己就根本没有用出来的机会了。

遥望那颗气态巨行星,李青松看到仍旧有源源不断的庞大星兽冲破云层汇聚过来,加入到对自己的围攻之中。

他知道,那大概并不是星兽们留了手,在玩什么添油战术,而是……

这些后加入的星兽大概率是刚刚诞生出来的。

在那颗气态巨行星内部几乎必然有众多星兽在疯狂生产后代以补充前线损失。

按照这个速度,只需要不足10年时间,这一次万有力场对星兽们造成的杀伤便会被完全抵消,星兽们的数量将再一次恢复巅峰。

这10年时间,是李青松唯一的搭建工业体系的机会。

“最大的底牌,才勉强换取到10年喘息么……”

李青松深吸一口气:“仍旧是那句话,先稳住局势,其余的以后再说!”

趁着现在来自星兽的压力略微减小,李青松以几乎疯狂的姿态,与智慧生命工程师们一道,在这颗遭受了剧烈轰炸,整体几乎散架的岩质大行星上开始了工业建设。

时间飞速流逝着。在这段时间中,李青松算是真真切切体会了一把什么叫做被压着打。

没有丝毫夸张,没有丝毫虚假。这十年时间里,李青松所做的事情只有一件。

防守,全力以赴的防守,以那颗飞星为主要倚仗,时刻生产出大量的有人无人战舰与无人作战设施,然后不要钱一般投入到太空中去,被暴怒的星兽们毫不留情的歼灭。

不要说突围出去,便连主动调集一些兵力,希望能在某个局部战场赢得一点战术优势都做不到,只能疲于奔命,哪里的防线即将被突破,就手忙脚乱的调集战备资源去堵窟窿。

但不管李青松如何忙碌,生产出多少战备物资,这窟窿都像是补不完一般,补了这里,那里又冒了出来。补了那里,别处又冒了出来。

要不是这些年来自己的科技又有了长足进步,数次将整支舰队回炉重造,李青松根本不可能支撑到现在时刻。

但现在,李青松所受的这些煎熬终于看到了尽头。

纵然这颗大行星上熔岩遍布,地震频发,时不时就有一座高山倒塌,是不是就有一座高山从平原上冒出来,李青松都仍旧以自己实打实引力中期的科技程度,硬生生的将完善的工业体系在这颗星球上造了出来!

面对这颗时刻处于震荡的星球,李青松挖了数万条深度在数千公里的隧道,接连通过大当量氢弹爆炸的方式,将较大的不稳定因素提前诱发,令其在自己指定的方向和地点爆发,不让它影响到自己的整体工业建设;

面对那些不稳定的高山就直接炸平,面对有火山喷发风险的地方,就直接打洞降低内部压力。如此一番调理,又使用特殊材料加固地层,压制岩浆,总算是完成了这一任务。

那颗飞星此刻已经被消耗到所剩无几。于是剩下的那一点资源封存,留待紧急时刻再用,来自大行星的资源供应终于接上了趟,众多工厂同时开始轰鸣,各种各样的战备物资开始以比之前更快的速度诞生。

纵然此刻参与围攻的星兽数量再度恢复到了遭受万有力场轰炸之前的巅峰,原本岌岌可危的防线都仍旧在这一刻稳固了下来。

虽然仍旧面临被压着打的局面,但至少那种到处都是漏洞,让李青松疲于奔命的局面已经被改观了。

李青松终于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总算能暂时维持住了。那么……下一步怎么办?”

虽然局面已经暂时可以维持住,但也仅仅只是维持住而已。

星兽们无法突破自己的防线,自己也无法突破星兽们的封锁。而且自己必须要将所有精力全都放在工业生产上,连一点科学研究的精力都抽不出来,更不要说重新积攒万有力场组件。

这样耽误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

再说此刻局势实在太过僵持,万一再有一点意外,譬如外边再来一个哪怕仅有强核巅峰的星兽集群,战力平衡都会被瞬间打破,自己瞬间就要被全灭掉。

就算能一直僵持下去,可是灰虫文明呢?

天知道灰虫文明在谋划什么事情,耽误了这些时间,指不定事情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那么……不如想办法谈判!

这星兽既然能和灰虫文明达成协议,对自己布下陷阱,现在说不定也能和自己谈判。

这样想着,李青松立刻开始以引力波、电磁波等形式,且采取莫莱斯文明的语言,向太空之中展开广播。

“当初的事情并不怪我方,我方也只是受到了无妄之灾而已,贵方不能将星兽国度覆灭的原因安在我方头上!

毁灭者文明同样是我方敌人,如今银河联盟组建,我方正打算加入,与其余文明一同向毁灭者文明宣战!

如今我方工业体系已经搭建完成,贵方并无攻破我方防线之能力。既然如此,与我方在此纠缠毫无意义,如果贵方想要复仇,不如与我方一同加入银河联盟!

为促成合作,我方愿意向贵方移交科技数据、高科技含量资源等,如贵方有其余需求,我方也必将尽力提供,一切都可以谈!

我们是盟友,不是敌人!”

李青松并不太清楚星兽天灾的进化需要什么,也不知道这些科技数据对它们是否有用处。

但至少李青松拿出了自己的态度。你们要什么,我给你定制就是了!

但李青松再一次失望了。

这一次星兽们没有再沉默,而是做出了回复。

“毁灭者文明要死,你们蓝图克文明也要死!先灭掉你们,我们再加入银河联盟,灭掉毁灭者文明!”

李青松心中刹那间满是怒火。

你们既然已经知晓当前局势,为什么还是如此偏执,非得灭掉我?

但无论李青松如何费尽口舌分析利弊,星兽们的回复都只有那一句话。

毁灭者要死,蓝图克也要死!

“你们都是一群猪脑袋!”

李青松气到破口大骂:“怪不得你们星兽国度如此轻易就被灭了!既然你们非要我死,那就怪不得我了!”

此刻,李青松心中再无侥幸。

李青松之前便在谋划一个新的战术。

这个战术很简单,那便是突破星兽们的防御圈,派遣一支牧电舰队,护送电磁生命们到恒星上去,然后再以牧电舰队为掩护,保护着电磁生命们以恒星为基点,为己方提供助力。

相信有了恒星大炮的加入,战局便会向有利于己方的方向发展。

只是这个战术面临一个难题。

星兽们虽然无法突破自己的防线,但自己也几乎不可能突破星兽们的包围圈。

自己根本就没办法将电磁生物们送到恒星上去。

但现在,李青松有了一个办法。

既然我只能被限制在星球周边无法离开,这一战术又必须要将电磁生命们送到恒星上去,那么……

我就把这颗星球推到恒星边缘去!

推动一颗行星对于李青松来说原本不算什么的。只是此刻星球刚刚遭遇重创,整体极不稳定。再强行推动,自己的工业体系还不知道要遭受多大影响。

但现在顾不得了!

既然你们星兽如此不通情理,工业体系的损失我也认了!

李青松咬着牙,立刻冒着被星兽们突破防线的风险,强行抽调出一部分生产力投入到了行星推进器的建设之中。

大不了再回到之前到处都是漏洞的局面。反正之前也不是没有经历过!

心中发狠,那一座座高耸如同山岳的行星推进器便一个个的耸立了起来。

为了应对此刻这颗行星那混乱的环境,李青松不得不将这些推进器的地基挖的极深极深。最深的一个,其深度甚至达到了1000公里。

在这1000公里厚度的破碎岩层之中,李青松还不得不横向开挖出了几十层拓展面,在内部灌注了巨量的特种水泥,将整个地层都凝固住,如此才算是让这颗破碎的星球有了承受推进器庞大推力的能力。

这导致李青松的行星推进计划复杂困难到了极点。

外部围攻,内部工程进展缓慢,局势恶劣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但李青松咬着牙,总算是硬抗了过来。

足足十余年过去,一百余万台行星发动机终于全部建成。

启动!

刹那间,猛烈的等离子体尾焰如同大炮一般冲向天空。下一刻,位于那一片空域的所有飞船和星兽,不论敌我,全部如同遭到了砂纸打磨一般,直接被吹成了星际尘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