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人类失踪,幸好我有亿万克隆体 > 第400章 全面升级

人类失踪,幸好我有亿万克隆体 第400章 全面升级

作者:彩虹之门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1:47: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残骸?

李青松一颗心渐渐沉下。

自己……终究还是来晚了么?

一边向周边星际空间散布着大量的探测器,李青松的舰队一边开始执行减速操作,慢慢驶入到了星系内部。

于是李青松便找到了更多惨烈的战争痕迹。

在某一颗岩质行星上,李青松在大当量的氢弹轰击痕迹之余,找到了大量重金属元素残留物。其中某些遭受氢弹轰击最为严重的地方,重金属残留物含量也最高。

除此之外,还有众多的,与维生系统相关的痕迹,譬如普遍应用在空气循环系统之中的某些特制氢氮磷化合物之类,以及普遍被莫莱斯人当做制衣材料的碳氧化合物等。

在某些较为深入的地下,李青松还找到了疑似莫莱斯人**残留有机物的痕迹。

这原本应该是一颗平均温度在0到20度之间的温暖星球,地表原本应该也有大量液态水,甚至于汇聚成海洋的。但现在,所有的海洋湖泊俱都干涸,所有水分全部被汽化蒸腾,地表也被炽热的岩浆所覆盖。

这仅仅只是一颗星球而已。在其余的气态行星、卫星上,李青松找到了更多战争的痕迹。

那颗气态行星的表层大气元素含量甚至都已经被改变。便连恒星之中,也多出了大量原本不应该有的元素谱线。

“从这些元素谱线来看,应该不仅仅只是受到了战争波及,如果只是那样,重金属元素含量到不了这么高的。

应该是有一支舰队冲到了恒星里面,集体自杀了……”

李青松心中有些不是滋味。

看着太空之中众多的气体尘埃、到处乱窜的能量炮弹丸——它们都是流弹,因为没有击中目标便始终在这里维持着原来的轨道飞行、或大或小的,从战舰、基地等造物上撕裂下来的金属碎片,李青松轻轻叹了口气。

那一场战争的惨烈,纵然李青松未能亲眼看到,也能完全体会到。

身处其中,莫莱斯文明的人们在那一刻该有多么绝望,李青松更是感同身受。

这个莫莱斯文明还真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文明啊……

回顾着莫莱斯文明从诞生到灭亡的历程,便连李青松也不由得感叹。

“抱歉,我没能救得了你们。不过请你们放心,我……一定会为你们复仇的。灰虫文明必将被我覆灭,你们也不必再担心恶心的魔眼生物顶着你们的外貌,使用着你们的语言,沐浴着你们的文化生存在这宇宙之中。”

他知道,灰虫文明始终追捕莫莱斯文明的原因,是因为两个文明原本就同出一源。只要将莫莱斯文明吸收掉,那些莫莱斯人立刻就会无缝融入到灰虫文明的社会结构之中,如同吞下了十全大补丸一般,立刻就能让灰虫文明的各项实力暴涨。

正因如此,灰虫文明抓捕莫莱斯文明的意志才会如此坚决,甚至于坚决到了明明知晓这一片星域刚刚遭遇高等级力量的袭扰——连一整个恒星系都直接消失,被纳入到了星兽国度之中——都要到这里来看一看。

没想到就真的抓到了莫莱斯文明,还是仅有核心舰队,丢失了大部分战舰,几乎没有多少自保之力的莫莱斯文明。

此刻纵然有一些莫莱斯人死伤,甚至自杀,但李青松可以确定,绝大部分莫莱斯人必定仍旧被灰虫文明俘虏进而感染。

而在吞并莫莱斯文明之前,通过对于这些战争痕迹的检测,李青松便已经大致明确了灰虫文明的科技等级。

结论是,它们的科技程度要比自己先进一些。

而现在,灰虫文明实力再一次暴涨已成现实。

但纵然如此,李青松心中也没有任何忧虑。

又不是没有同级别的魔眼文明灭在我手中。

当初强核阶段我能灭掉紫月文明,现在引力阶段,我同样能灭掉你们灰虫文明!

带着这种强烈的信心,李青松操纵着自己那已经不能算是庞大的舰队,缓缓撤离了这个星系。

当初自己就是从这附近被星兽天灾抓走的。纵然星兽天灾极有可能已经灭亡,这里都不是安全之地。

耗费一段时间离开恒星引力影响范围,进入到曲率航行之中,用了约十年的时间,李青松随机在大约40光年之外,停泊到了另一个恒星系之中,随之在这里展开了大规模的工业建设。

一座座工厂拔地而起,一艘艘飞船、各种各样的基础资源等如同洪水一般向李青松舰队之中汇聚。

仅仅十余年时间而已,李青松的舰队规模便恢复到了巅峰阶段。

300余万艘各式战舰,其中包含200艘木星级战舰,以及一亿艘以上的大中小型无人战舰,还有各种各样数不清的无人作战设施,以及大量的超算飞船、科研飞船、运输飞船等。

除了这些常规设施外,李青松还将一个他已经许久没有造过的东西造了出来。

飞星!

在强核阶段,对于李青松来说飞星可谓是星际航行的必备法宝。但晋升到引力阶段后,因为航速极大提升,随时可以在短时间内找到恒星系停泊的缘故,飞星这种设施已经被李青松抛弃。

但现在,飞星再一次出现,且规模更为庞大。

它的直径达到了足足1000公里,以平均密度0.5克每立方厘米计算,它的总质量甚至达到了26亿亿吨!

地球大气层的总质量约为5000万亿吨,此刻这颗星球的质量相当于大约52个地球大气层!

它的表面重力达到了0.07米每二次方秒,约有地球的140分之一,逃逸速度则达到了230米每秒,也即必须要达到这个速度,物体才能挣脱它的引力场。

对于这样一颗具备相当程度宏观引力的庞大星体来说,要将其纳入到曲率空间之中,进行超光速航行是十分困难的。幸好李青松现在已经不是引力初期,相比起那时候科技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对于引力的了解和掌控也更加深入,才能做到这一点。

之所以在此刻引力阶段却又造了一颗飞星,原因也很简单。

通过之前在那个恒星系之中的勘察,李青松已经确定了灰虫文明的驶离方向,下一步便将展开长途追踪。

这一次追踪必将耗时长久。因为对应灰虫文明此刻科技程度的超光速航行速度约为5.3倍光速,而此刻李青松所能达到了的航行速度仅为4.2倍光速而已。

自己只能依靠更长时间的持续航行、更少次数的星系停靠来缩短双方距离。

同时在航行之中,李青松也必须要维持科技的正常发展,以达到在追踪到灰虫文明之时,将科技差距缩短到可接受程度的地步。

如此,一颗飞星便十分有必要了。

此刻一切已经准备完毕。

那么……起航!

庞大的舰队连带着这颗飞星,开始了面对恒星引力场之外的加速。短短几个月时间而已,那颗原本明亮的恒星已经退化为了一个光点。

伴随着一阵光影闪烁,这庞大的舰队和那颗飞星一同消失,进入到了曲率航行阶段。

曲率空间之中的环境是极为稳定的,同时大部分居住飞船、科研飞船、试验飞船和飞星、空天母舰等也都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正是适合人员大规模流动以及展开科研的好时候。

经历了之前种种生死危机,数次在灭亡边缘游走,不仅李青松,他旗下的智慧生命们也涌现出了进一步发展科技的强烈愿望。

这些愿望最终汇聚到了各种族科学家们身上,在他们身上得到了真切的体现。

完全无需任何动员,无需任何鼓励,当李青松宣布新一**规模科技研发工程正式开启之时,他们便如同过年一般,欢呼着,雀跃着,迫不及待的冲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密集到如同蚂蚁一般的运输船降临到飞星上,将一项项物资取走,又分别运送到了一艘艘大型科研船上;

曲率空间之中,那有意控制着能量释放程度,不至于对整体航行稳定造成影响的各种爆炸、对撞、碰撞、高温、高压等等过程接连涌现,似乎永无停歇;

除李青松之外,各种族的科学家们来到科研船里后便直接将这里当成了家,动辄几个月,甚至一两年都不回家一次。

一艘又一艘的大型居住飞船之中,承担着科研人才培养任务的各所学校,众多教师辛勤耕耘,无数学子终日埋首于学习,不问窗外事。

在这全民呼吁提升科技的氛围之中,学校这种机构更是有了一种堪称神圣的意味。便连各种难以彻底杜绝的犯罪分子进行犯罪活动都会有意避开学校。普通行人在路过学校的时候都会下意识的降低声音,放轻脚步,生怕影响到了学生们的学习。

在这种情况之下,各学科、各领域的后备人才更是如同井喷一般出现,然后如同滚滚江河一般,汇入到众多科研飞船组成的汪洋大海之中,为李青松的科技发展贡献着力量。

在这种万众一心的科技发展氛围之下,仅仅几十年时间而已,第一项重大突破便即出现。

能源科技!

引力级别的科技程度,主要能量来源在于重元素聚变。也即,不仅氢元素、氦元素,排序在此之后的锂铍硼碳氮氧氟氖,一直到镁,都可以进行聚变。

如此,物质的能量转换效率便极大提升,甚至于能达到将总计4%的质量转换为能量的程度,比之前仅能进行氢氦聚变之时超出了三倍!

而现在,引力科技进一步发展,在磁约束室内,李青松能达到的温度和压力进一步提升,聚变难度则进一步降低,于是李青松一举将镁元素之后,铝硅磷硫四种元素也全部纳入到了聚变链条之中。

如此,总的质量转换效率一举提升到了5.2%左右,等技术进一步成熟,更是有希望达到6%左右。

这便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度提升了50%左右,原来仅能释放出两份能量的燃料,现在则有望释放出三份!

能源科技同样也是一整个系列,多个科技领域的共同进步才促成的,譬如更先进的材料、更精密的引力控制、更精密的磁约束系统等。

而这,同样也为其余众多领域的发展带来了可能性。

于是在能源科技之后的数百年时间里,常规离子推进、高速扫描雷达、空间曲率检测、引力波通讯、重力炮功率,乃至于能量炮、星际地雷与导弹,等等等等,几乎所有领域的科技都逐一出现突破。

就像是在严寒之中被压制了一整个寒冬,而此刻春天终于到来一样,此刻的科技发展势头完全可以用万物勃发,生机勃勃来形容。

这种种科技汇聚起来,终于让李青松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

将现阶段所有飞船,无论它是空天母舰还是居住飞船,无论运输船还是科考船,无论木星级战舰还是最小型的,总质量仅有1.5吨,甚至不如某些较大卫星的无人战舰,全部的全部,所有的所有,全都回炉重造!

那颗飞星的存在,为李青松在浩瀚太空之中展开如此大规模的工业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底气支撑。

于是,这众多飞船便分批拆解,同时新式飞船分批建造出来。总计耗费50余年时间,在同步进行着大规模科研任务的同时,李青松最终完成了舰队整体的回炉升级任务。

从此刻开始,小到一颗弹丸,大到空天母舰,李青松的所有科技造物全都受到了科技发展的加持,拥有了更先进的性能。

“现阶段的我,就算再面临之前星兽国度之中,那处于引力巅峰的星兽的围攻,应该也不会那么狼狈了……”

李青松淡淡的想着,再度下达了一个命令。

“脱离超光速航行!”

下一刻,原本已经维持了数百年之久的曲率空间瞬间消失,浩瀚星空再度呈现在了李青松面前。

再下一刻,又是一道命令到来。

“进入超光速航行!”

曲率空间再度开启。但这一次,李青松舰队的航速却从之前的4.2倍光速,提升到了此刻的4.6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