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人类失踪,幸好我有亿万克隆体 > 第388章 抽干它!

人类失踪,幸好我有亿万克隆体 第388章 抽干它!

作者:彩虹之门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1:47: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这些抽气机启动的时候,这颗冰巨星的大气层之中发生了一系列奇妙的现象。

在结合了风扇抽吸与重力吸引、电磁吸附等各种手段的吸引之下,冰巨星大气层内那混合了甲烷、水冰、氦气、氢气等多种物质的气体瞬间滚滚而来,就像是那里凭空出现了一颗可以容纳无穷物质的黑洞一样,强行汇聚到了管道入口。

无与伦比的狂风瞬间出现在这一片区域。

原本冰巨星之上的气候就较为恶劣,狂风骤雨雷暴从来不会停歇。

它上面刮的风虽然不至于突破音速,但达到每秒250米以上还是轻轻松松的。而按照地球上的风速划分表,250米以上的风速,差不多能算是40级风。

这种风力在地球上是完全不可能出现的,因为地球不具备孕育这种风力的环境。

地球上理论极限能出现的最大风力约是20级。

便在这40级暴风的吹拂之下,这些巨型抽气机开始了运转。在这一瞬间,靠近于抽气机入口的区域风速再度暴涨,瞬间便攀升到了音速以上。

气体剧烈的摩擦着,其温度瞬间从零下几十摄氏度攀升到了200摄氏度以上。

伴随着温度的变化,导电率、电荷、摩擦力等方面的影响,前所未有的疯狂雷暴降临到了这一片区域之中。

种种极端的气象现象将一万台巨型抽气机所在的,总计约50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搅的天翻地覆。

但无论气象环境多么恶劣,这些巨型抽气机的工作始终平稳,丝毫没有受到外界影响。

这可是采取引力级别文明科技所制造的超级机械!

别看李青松制造它们似乎很简单,甚至于能将绝大部分都交给元始AI去做,但这却是实打实的,数万年时间以来,李青松所发展出来的一切科技的结晶!

就算在恒星表面那更加恶劣的环境之中,它们尚且能保持一段时间的正常运转,小小一颗冰巨星上的一些和风细雨,又怎么可能对它们造成破坏。

无穷无尽的气体与各种冰质化合物涌入到了管道之内,并开始在这里接受来自压力和电磁、重力三方面的共同加速。

它们的密度与压力迅速提升,速度也开始飞速提升。这意味着对管道壁的巨大压力和摩擦,恐怕就算将曾经地球上最坚固的钢铁罐子拿到这里,也会被瞬间撑爆。

但由强核材料构成的管壁平稳的将这些高温与压力承担了起来,几乎没有发生任何形变。

管壁无法突破,那便只能向出口处宣泄压力。于是这些气体便飞速向着出口涌去,速度越来越快,最终超过了这颗冰巨星的逃逸速度。

它们最终以21公里每秒的速度,如同决堤洪水一般喷涌而出,猛烈的向着星球之外飞行,再也不会回来。

这种巨型抽气机,单个的直径为32米,横截面积便是大约800平米。以气体流速为21公里每秒计算,单个抽气机每秒钟向太空之中喷射的气体的总质量便为1500万吨左右。一万台,便是1500亿吨!

就算李青松不再添加更多抽气机,单单凭借这一万台抽气机,这颗冰巨星的所有质量也足以在大约1.8万年时间内全部被抽走。

相比起天然星体动辄几十亿年的年龄来说,1.8万年的时间完全不算什么。

但李青松连如此之短的时间都不想等。

在那颗岩质行星之上,大规模的建设与生产仍旧在持续进行着。仅仅一个月时间而已,第二批巨型抽气机便运送到了这颗冰巨星这里。

并且这一批抽气机的数量不再是一万台两万台,而是……一百万台!

投入运转之后,每秒钟被喷射到太空之中,再也不会回来的气体的总质量立刻由之前的1500亿吨每秒,提升到了此刻的约15万亿吨每秒!

总计101万台巨型抽气机组成的阵列占据了约5亿平方公里的面积,约占这颗冰巨星总表面积的7.6%。

但仅仅只是如此之小的面积占比,此刻带来的影响却蔓延到了整颗星球。

这颗冰巨星上也是有“季风”的。依据季节的变化,所接收恒星能量的高低,它上面经常会有全球性的、风向与风力俱都大致固定的大风,或者由左向右,或者由右向左。

但此刻,这些季风的风向被李青松硬生生的逆转。原本由北极吹向南极的全球性季风,此刻变成了从全球各个方向同时向这仅占全球总面积7.6%的区域吹来。

因为这里的压力最低,而气体是由压力高的地方向压力低的地方运动。

就像是水塘中出现了一个漩涡,所有的水便向着这里汇聚一样。

总计101万台巨型抽气机同时抽气,每秒钟15万亿吨,每天约130亿亿吨的气体进入太空,也终于为太空之中的其余天体带来了显著的变化。

这些气体的运动速度太高了,并且它们携带着大量的电荷。而这颗冰巨星周边是存在众多卫星,以及一条行星环的。

首先受到影响的,是主要由星际尘埃和各种尺寸在几毫米到十几米不等的小天体组成的行星环。

它们虽然身处真空环境,且这些从冰巨星上抽取出来的气体一进入真空环境便会扩散成星际尘埃,这些星际尘埃却仍旧未它们带来了无法忽视的影响。

在这些气体尘埃分子高速撞击所带来的热量以及电荷影响之下,行星环之中的尘埃获取到了更高的动能,立刻便挣脱了原有的轨道,被这些“狂风”裹挟着一同冲向了更远的星空深处。

那些体积与质量较大的小天体也快速迎来了同样的命运。

就像是地球上的“风化”作用一样,在这些高速尘埃的冲击与打磨之下,它们的体积越来越小,最终完全消失不见。

它们也化作了细小的尘埃,与那些气体融为了一体。

一千余万台巨型抽气机启动了仅仅一个月时间而已,这颗冰巨星那壮丽的行星环便被彻底“吹散”,永远消失。

不仅行星环,围绕着这颗冰巨星运行的大卫星们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有大气层的卫星,其大气层在被快速的剥离之中。且因为剧烈的气体撞击,大气层的温度在迅速攀升之中。又因为电荷量的交换,这些卫星的大气之中普遍出现了狂猛到无与伦比的雷暴。

整个天空都被密密麻麻,如同银蛇挥舞一般的雷电所充斥,且始终不停。

大气的升温也带来了一系列奇妙的变化。

这些卫星之中,有一颗卫星是一颗“冰星”,也即其表面完全被水冰覆盖,温度低至零下100多摄氏度,有些类似于太阳系之中的木卫二。

但现在,大气层的温度因为摩擦而升高了。这热量又经由对流传递到了冰层之中。

于是这覆盖了整颗星球,厚度达到数百公里的冰层便渐渐的融化了,变成了一个覆盖全球的海洋。

波涛汹涌,无边无际,壮观无比。

但李青松知道,这仅仅只是暂时的。

很快,伴随着大气不断被剥离,密度不断降低,压力渐渐减小,这些海水的沸点也会不断降低,最终整个海洋都会沸腾。

水会由液态变成气态,汇入到大气层之中,然后伴随着大气层的流失一并被剥离掉。

所有的海水都会消失,这颗被水覆盖了数十亿年的星球最终只会留下一颗光秃秃的内核。

甚至于,便连这内核也无法长久的存在下去。

此刻已经有其余的卫星为它演示了它未来的命运。

这颗冰巨星周边也有几颗卫星没有大气层,仅仅只是一颗光秃秃的岩石卫星。

这些岩石卫星同样也受到了气体的猛烈吹拂与撞击,于是地表温度渐渐升高,甚至连岩石都被融化,最终出现了遍布全球的岩浆。

地质结构也受到破坏,原本沉寂的星球开始了猛烈的火山与地震运动,大地撕裂,高山崩塌。

同时,这些高速气体尘埃上携带的动能源源不断的转移到这些星球上,不断改变着它们的轨道,推动着它们越来越向外偏转。

这颗冰巨星自身质量的降低,也加速了这一进程。

据李青松估计,哪怕自己只维持此刻的喷射速率,不再加速,这些卫星也将在短短100年时间之内被推离现有轨道。

它们将会进入围绕恒星运转的轨道,由卫星变成矮行星。

但很显然,李青松连100年的时间都不想等。

快速解决这些星兽,杀人灭口,然后快速料理了莫莱斯文明,获取到自己想要的情报,再快速逃离这片星域,规避未来可能会有的风险,才是李青松真正的谋划。

在这种理念指导之下,纵然此刻的气体抽取速度已经如此之快,李青松都仍旧没有停下快速的建造。

于是更多的巨型抽气机组件被运到了冰巨星这里,加入到了气体抽取工作之中。

时间一点一滴的流逝着,抽气机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快速增加。

一百万台,两百万台,五百万台……一直到1500万台才停下。

这颗冰巨星的表面积一共才78.5亿平方公里左右。李青松铺设了足足1500万台巨型抽气机,平均大约每500平方公里便有一台!

从南极到北极到赤道,这颗冰巨星的每一个地方都没有放过。

1500万台抽气机,平均每天的抽气量便是大约2000亿亿吨,以这个速度计算,仅仅只需要大约12年的时间,便能将这颗冰巨星完全抽干。

当然,这只是理想化的情况。实际工程之中还需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以及,冰巨星的内核是岩质的,内核很显然无法抽走,而内核占据总体质量约20%,综合算下来,李青松认为自己大概可以在10年左右的时间内完成整个工程。

10年时间,彻底摧毁一颗质量大约有地球15倍的冰巨星,这放在以往完全不敢想象的事情,伴随着此刻李青松的科技程度大约来到了引力中期,成为了真正触手可及的事情。

时间便在这种情况下悄然流逝着。伴随着众多抽气机的持续运转,李青松看到这颗冰巨星的体积肉眼可见的缩小了一圈。

在这时候,那些蛰伏在冰巨星深处的星兽们也像是终于察觉到了己方未来的命运,终于按捺不住,开始了动作。

数百万头大大小小的星兽从星球深处,如同深海巨兽那般翻腾了上来,开始对着李青松的众多抽气机展开了进攻。

看到这一幕,李青松心中不仅没有任何愤怒,反而满是振奋。

“就是要这样!

反正这些抽气机最深处才延伸到500公里深度而已,气体密度还不算高,无法对我的特制飞船造成太大影响,战斗力仍旧可以保持在高位。

你们敢来攻击这些抽气机,我就在这里把你们灭掉。你们要是不攻击抽气机,仍旧潜伏在我不方便到达的星球深处,那就慢慢等着我把整颗星球抽干,最终你们还是要死!

无论如何,你们都要死!”

李青松立刻操纵着众多战舰深入到行星内部,以这些抽气机为核心展开防守。

仅仅只是防守而已。如果那些星兽不来进攻这些抽气机,李青松也懒得主动去追杀它们。

反正时间在自己这一边,你们不来进攻,那就慢慢等死好了。

在抽气机全部齐备,开始工作的第三年,这颗冰巨星的质量缩小了20%左右,但体积并没有减小。

因为自身重力降低了,密度便也降低了。原本被重力压缩的气体膨胀开来,仍旧让它维持着原有的大小。

但它却越来越“虚”了。

李青松仍旧在维持着自己的抽气行动。一直到第10.5年后,这颗耗费了数亿年时间才最终成型的庞大行星终于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一颗半径仅有4000公里左右,比地球还要小的,表面完全被熔岩所覆盖,地质运动极为活跃的岩质行星。

它是原本那颗冰巨星的内核。此刻汇聚在外部的所有气体都已经被抽走,它便最终暴露了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