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邪医异闻录 > 第122章 燕京鬼市

邪医异闻录 第122章 燕京鬼市

作者:岳易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1:47: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就因为杜军把鬼市描绘得太神秘,王蔓兴奋的这一宿也没睡好,磨蹭到中午才起床,原本白天再逛逛街的计划也取消了。

好不容易盼到了夜幕降临,吃过了晚饭,等着到了午夜十一点多的时候,我们四个换好衣服。

刘青山没跟我们去,他未婚妻没来,他总跟我们出去觉得挺没劲,主动留下来看家。

我们四个全副武装,头上戴着棉帽子、身上清一色的军大衣、大棉手套、脸上戴着口罩,一说话嘴边喷的都是白气。

出南开区没走多长时间就到了著名的天宝路,离着一里地左右,就已经看见星星点点的亮光在前面。

再往前走了一段,眼前是两排城墙中间夹着的一条街道。

街道上既没有路灯、也没任何悬挂的灯泡,只是在两旁地下放着许多手提式的小马灯,或者是小灯笼。

这些灯无一例外,火苗调得非常小,只能隐约照见旁边一米左右的地方,每盏油灯的后面都影影绰绰,或站或坐着个人。

灯下摊开一块小油布,上面有各式各样的物件。

街道上已经有了许多和我们一样来淘宝的人,大家都穿着厚厚的大衣,身影隐藏在黑暗当中。

集市里除了踩在地上的枯枝断裂声、和偶尔的低声细语之外,几乎听不到有人说话。

小莲把身体往我这边凑了凑,燕京的鬼市果然名不虚传,真的就像另一个世界的市场,第一次来的人都会胆战心惊。

我们四个没有说话,来之前就跟她们说清楚了,鬼市有很多规矩,到了这里必须入乡随俗。

王蔓和小莲都是第一次来,两人小心翼翼的挽着我们,好奇的打量着旁边。

偶尔发现一些新奇的东西,就拉着我们走上前,装模作样的掏出手电往货物上照。

看了半天她们也不出价,当店主不耐烦时,拉着我们再往下走。

也不怪这两个丫头如此兴奋,燕京鬼市的名气太大了,几乎可以和京都的潘家园鬼市相提并论,甚至很多人把京都和燕京的鬼市都混为了一谈。

王蔓和小莲就曾经问过这件事。

我昨天特意的给她们详细的解释过。

在普通人的眼中,燕京其实就是京都的另一个称呼,但在我们江湖中人却另有自己的划分。

燕京是古时对现在京都及周边地区整个大范围的称呼,它是中原文化的发源地。

后来好几个朝代都把燕京定为自己的京城,时间长了,各个民族不同的文化都扎根在这里。

而到了现代之后,古燕京的重点区域被划为一个新的城市,就是京都四九城。

其它的地区变成了周围的几个城市,但传统江湖中人和一些上岁数的老年人,还习惯的把这些地区称为燕京,包括著名的燕京大学还沿用着这个老名字。

尽管这里和四九城非常近,但是风土人情、语言文化,包括城市建设都有很大的区别。

就拿这鬼市来讲,两地既有相同之处,却又各有特色。

首先,燕京的鬼市和京都的潘家园,都共同遵循着一些铁打不变的老规矩。

凌晨开市、天亮收摊,整个鬼市不允许有特别亮的光线。

摆摊的脚下摆一马灯,灯芯必须调得小小的。

如果看上了鬼市里的东西,可以掏出随身带的手电检查,但是只能照货、不能照人。

交易的时候不允许大声说话,按照规定暗中砍价。

过去是摘下头上的瓜皮帽,或者是在袖筒里捏着手指头。

两下一比划,完成讨价还价的交易。

现在没那么严格了,如果觉得有必要可以低声耳语,但绝对禁止大声喧哗,而且不许问货物的来历。

更重要的是,如果你在现场看出了这个货是假的、或者是有其它问题,绝对不许说出来。

否则你会遭到鬼市所有人的抵触,甚至可能爆发冲突。

当然,除了这些共同遵守的规矩之外,各地的鬼市在经过一段时间发展后,也都会形成自身的特点。

其中名气最大、存在年头最长的潘家园鬼市。

主打的就是一个大、一个鬼。

大,是指潘家园鬼市的面积最大、货物最多。

上至古董字画、黄金玛瑙、珍珠翡翠,下至草鞋布衣、尿布针头、牛马牲畜……

几乎所有的东西,它都有卖的。

并且真正突出了一个鬼字。

这个鬼可不是指阴间是那个鬼了,而是指鬼市里卖的很多货物有鬼,说白了就是刻意的骗人,和那种卖假货还不一样。

卖假货是赝品,以次充好以、假乱真。

但是潘家园里边好多的摊主,他是在刻意的骗人。

比如说你想买一只大花猫,他故意弄了一只黄鼠狼,黑乎乎的你有可能就看不清楚。

或者你想买一只纯种的狼狗,他把土狗刷上颜色、耳朵用胶水粘住立起来,在黑暗中冒出狼狗……

你稍不留神买回去之后只能自认倒霉,哪怕第二天在鬼市你认出他来了,也不允许再提此事。

所以每年潘家园都会出现几场令人啼笑皆非的骗局。

而燕京大石桥的鬼市突出的是一个专、一个贵。

专,是指这里的品项没有那么杂,大多是生活用品、古董字画。

很少出现驴马鸡鸭这些活物,连猫狗这种宠物都很少见。

贵,指这里面的作假弄鬼比较高级。

鬼市里肯定有假货,而且占了大多数,但是大部分都是赝品或者说是高仿,有一定的技术含量。

假古董、假字画、假烟假酒、仿制的名牌手表、大衣……

反正越值钱的东西这里造假的越多。

可的确也会有一部分是真品,更有一些连摊主都不认识的精品被埋没在里面了。

所以这里考察的是眼力和见识。

据说曾经有人就淘到过全套的古景德镇瓷器、也有破落的王孙贵族中,把家里的古董当普通的瓶子卖掉……

当然,更多的是当了冤大头。

把一块普通的劣玉当成了极品和田玉买回家,把一个清代的民窑瓷器当成了乾隆年间官窑的,还有人把加工过的绿玻璃瓶吊坠当成了极品翡翠。

在这种地方买东西,就算我和杜军也不敢说百分之百不吃亏,稍有不慎就会被打眼。

上次我们来,只是给刘青山淘了一把比较好的苗刀,我买了一只白玉杆的清代毛笔。

但这次就不一样,比我们来的那两次规模大得多,两边的鬼火一眼望去都看不到头。

闲逛的、淘宝的,影影绰绰,走两步就能碰见一个。

我和杜军也打起精神,准备在小莲她们面前显露一下自己的实力。

就这样一家一家的走过去。

在走到中间的时候,小莲突然用力捏了下我的手,指了指左边的一盏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