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长空战机 > 第278章 可变形定向战斗部

长空战机 第278章 可变形定向战斗部

作者:赵得著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1:45: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二元脉冲发动机的二次点火下,PL15惯性段消耗掉的能量快速补充,增大其不可逃逸区,将F22牢牢锁定在不可逃逸区内。

此时,这架F22在转入39线的过程中,飞行员似乎有些不甘心就这么放弃攻击机会,极限角度中打开雷达,将弹舱内的所有AIM120全弹离轴发射给前方的J15T,然后拼了命的“三九下高”。

高空空气稀薄,导弹的阻力小速度快,能量消耗特别小,而战机也因为空气稀薄,气动面划过的空气少,机动会变得迟钝。

想要躲避正面来袭的导弹,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导弹拉入低空。

在空气稠密的低空,飞行器就像是在“混泥土”中飞行一样,阻力特别大,这会大幅度增加能量的消耗,可以最快速度的消耗尾追导弹的能量,同时还可以下高后借助地面的“多径杂波”效果,干扰尾追导弹的导引头。

战斗机大部分时候躲避导弹的办法,都是利用其自身发动机源源不断产生能量的特性,把导弹的能量消耗干净,只不过对于PL15这种二元脉冲发动机来说,是先消耗干净能量,还是被导弹击中,飞行员只能选择赌一下。

快点!

再快点!

飞行员一边俯冲,一边注意着表速与空速,防止飞行速度过快,空气的阻力把机翼掰断。

高度计快速降低,看着越来越近的海面,F22飞行员收油,拉平操纵杆,一路在尾后疯狂播撒箔条与热焰弹。

接着在离地30米的高度,改平飞机,贴着海平面飞行,地效会提高升力,F22就像是在一块气垫上飞行一样。

看着自身进入多径杂波高度,而高空锁定自己的雷达,也会因为杂波的问题而脱锁。

就和F22飞行员想的一样,刚贴海面飞行没有9秒,呼啦一下,一个黑点闪电般扎进海面。

呼.飞行员长呼一口气,再慢一点,就会被这枚尾追的导弹命中了,至于为什么进入39线还是无法甩掉这枚PL15,是因为还有数据链对其进行更正,脱锁后数据链会为其提供目标的信息。

如果有电子战机,就不用这么狼狈了。

现在,他该想的是怎么逃脱了,继续在这里飞行的

还没等这名飞行员想清楚该怎么逃脱,就见一枚从天而降的导弹飞到F22机背上空,砰的一下炸开!

轰!

巨大的火团爆起,东大特有的可变形定向战斗部激活。

简单来说,由主装药和预制破片构成的可变形圆柱核心筒,外面包裹一层较薄的辅助装药构成的,配合前面所说的智能杀伤功能,当导弹接近敌人,近炸引信会提示出敌人的位置,然后和敌人位置同向的一定弧度范围内的辅助装药会提前起爆。

这一定弧度内的辅助装药的爆炸,挤压核心筒,使核心筒变形成一个带尖的凹陷型,进而实现破片的特定方向数量聚集以及主装药的聚能。

在主装药爆炸之后,剩下的一大半圆的还未爆炸的辅助装药也会被引爆,进一步辅助聚能,极大的提升了战斗部杀伤能力。

该战斗部,可让绝大部分的预制破片,朝着敌人的方向定向扩散,其余方向上的破片很少,就像是定向爆破一样,将威力集中到一个方向。

下方的飞行员还没等反应过来,“定向爆破”产生的碎片劈头盖脸地喷向F22,座舱盖被杀伤元击穿,脆弱的人体在破片面前和豆腐一样碎裂,鲜血染红整个座舱盖,机身表面蒙皮被密集的破片击中,密密麻麻的马蜂窝出现在机体蒙皮上。

气动与机体内部的电气,翼箱一同损坏,受到重创的F22失控,在引力的吸引下,高速砸向海面,只是在如此高速下,入水的角度并不好,水面因为高速撞击变得如同水泥地面一样坚硬,猛禽就像是掉在地上的乐高玩具,不断打着水漂,零件四处飞溅。

最终,只剩下主体结构的F22因为速度骤降,噗通一下沉入海面。

“老鹰呼叫指挥中心,摧毁目标.”

“指挥中心收到,继续监视战场。”

“明白。”

与指挥中心简单沟通后,老鹰看向长空所在方向,那架被他击落的F22在击落前可是来了一次全弹发射。

虽说是尾追发射,导弹凭借自身的速度和J15T来一场马拉松,比谁跑得远,而导弹可不像是飞机,有连续不断的能量进行补充,如果长空没发现的话,还是有一定风险的。

另一边,J15T座舱内,RWR响了一下就没了反应,立刻让刘骏警惕起来。

这东西就和盖革计数器响一下就没了动静一样.

被不明雷达照射,还是孔径模式,作为飞行员,立刻意识到他可能被火控雷达锁定了,还是在六点钟优势位照射过来,从之前的战斗来看,在自己后六点的敌机一定是F22。

“长空呼叫金”

还没等刘骏说完,通信频道内介入一道友军的通信,接通后频道内响起一个熟悉的男声,老鹰事无巨细的说出他将要面临的状态。

“老鹰呼叫长空,六点钟方向,距离30000,敌机发射导弹,数量:四,尾追状态.”

老鹰?刘骏听出了对方的声音,不过现在不是疑惑他为什么在的时候,而是要解决即将到来的4发AIM120。

作为世界上生产数量最多且出口数量最多的现役中距空空导弹,刘骏还不清楚对方发射的AIM120具体型号,不过AIM120的末端速度在4马赫左右,算上载机自身提供的赋能,整体速度大概在5马赫左右,每秒一千七的速度。

扫了一眼HUD中J15T的速度,1.2马赫,也就是说后方导弹的接近率大概在3.8马赫,考虑导弹自身脱离动力段后,进入惯性段速度会持续降低,尾追的导弹在3.5马赫左右。

1200米/秒,飞跃30千米的距离只有25秒!

进入39线?

刘骏立刻否定这个决策,距离太近了,弄不好会被进入惯性制导的AIM120打中,那么下高!

制定好躲避导弹的方式后,刘骏毫不犹豫的进入破S机动,机体近乎90度向下俯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