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黑科技:横跨两界的超级帝国 > 第390章【J-36战机的生产制造】

神龙战机J-36的生产线采用了先进的智能脉动生产线模式,整个生产流程被划分为多个阶段,包括前机身、中机身、后机身、机翼和总装等环节,每个阶段都有专门的车间、设备和人员。

各个车间之间通过高效的智能物流系统相连,确保零部件和半成品能够快速、准确地流转。

“进展都在计划内有序进行。”陈在青跟在萧宇旁边走边回答:“有一架已经在制造完成,过两天就会率先交付给军方。”

按照计划,中航临飞公司是生产一架就交付一架。

萧宇点了点头,来到车间的一个高台位置俯瞰整个生产线,有7架飞机正在井然有序的生产着。

每一架飞机的完成度都不相同,进度不一样。

其中一架已经制造完成,有的只是一个搞定了前机身,而有的已经开始总装了,按照原计划,J-36战斗机是每年交付给军方七架,五年时间总共交付35架。

不同于传统固定站位的生产模式,J-36采用的智能脉动生产线如同流动的钢铁舞台。机身分段在磁悬浮滑轨上以每分钟5厘米的速度移动,有实时显示装配参数与三维模型。

在机身中段工位,工程师佩戴着带有激光测距功能的智能眼镜,正用直径0.8毫米的钻头在合金框架上制孔。

这是J-36制造中的关键工序之一,每个孔径必须要保持0.02毫米的精度,角度偏差不得超过±3度,双机联合钻铆机正在另一侧同步作业,其钉头齐平度误差控制在0.02毫米以内,效率也比传统工艺提升3倍。

在复合材料车间,十几数台五轴龙门铣床正在加工机身蒙皮。

这些采用碳纤维与环氧树脂复合而成的部件,通过模压成型技术实现了0.1毫米的表面粗糙度。

技术人员将20层预浸料按特定角度铺迭后,送入180℃的热压罐进行固化,整个过程需要精确控制压力与温度曲线,确保材料强度达到合格标准。

尽管J-36战机生产线的自动化机器设备承担了85%的工作量,但这架战机的制造仍离不开人类工匠的“指尖艺术”。在机翼装配区,高级技师正以半跪姿势进行盲孔铆接,由于内部空间狭小,他必须通过触觉判断铆钉深度。

这种手工操作需要在17.5平方厘米的区域内完成 49个铆钉的安装,每个铆钉的抗拉强度需达到10吨以上。

为了提升效率,团队开发了带有压力反馈的智能铆枪,当铆接力偏离标准值3%时,设备会自动发出警报。

在电子设备集成区,工程师们正在进行“神经中枢”的搭建。

J-36战机的航电系统包含东大目前最为先进的第五代有源相控阵雷达、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等核心设备,其布线长度达到了210公里。

技术人员采用模块化设计,将线束预先集成在可更换的插箱中,单台设备的更换时间从4小时缩短至20分钟。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应对复杂电磁环境,所有线缆都经过特殊屏蔽处理,其抗干扰能力比J-20战机还提升70%。

萧宇望着J-36战机的生产线车间不由得笑道:“没有两大飞机制造局的人才援助,J-36战斗机的生产制造阶段不会这么顺利。”

陈在青点头言简意赅道:“确实。”

这就是东大在体制上的优势了,不会各自为战,全局一盘棋,国家知道中航临飞缺人才,尤其是高级技工,所以从别的单位调拨人才过来援助,而且还会培训中航临飞的员工。

使得整体的生产进度和效率大幅提高,这种统筹调度的能力,显然是阿镁等镁西方国家所不具备的特质。

不一会儿,萧宇来到了其中一架J-36战斗机的中机身段的生产制造区。

这是战斗机的核心部件之一,其生产过程也更为复杂。

在中机身区域,可以看到多个大型的装配工位,每一个工位上都有一个正在组装的中机身框架。

工程师们在工位上忙碌着,他们使用各种工具和设备,将机身主梁、肋板、隔框等部件逐一安装到位。

在这个过程中,精度控制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中机身的结构精度直接影响到飞机的整体性能和飞行安全。

为了确保精度,生产线上配备了高精度的测量设备和定位系统,对每个部件的安装位置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

同时,中机身内部还安装了大量的机载设备,这些设备的安装和调试需要高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工程师们在安装设备时,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操作,确保设备之间的连接正确无误,并进行严格的测试和检验,以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

萧宇参观了一会儿就来到了机翼生产区域看了看,这也是J-36战斗机的重要部件之一,其生产过程也非常复杂。

涉及到了大量的复合材料加工和精密装配,在机翼生产区域,可以看到多个大型复合材料成型设备,这些设备用于制造机翼的蒙皮和内部结构。

复合材料的加工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压力和时间等参数,以确保材料的性能和质量。

在机翼的装配过程中,工程师们会将蒙皮与内部结构进行精确的粘接和铆接,形成完整的机翼结构。

同时,机翼内部还安装了大量的飞行控制系统和武器挂载系统,这些系统的安装和调试需要高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工程师在安装过程中会进行多次的测试和检验,确保系统的正常工作。

经过了前机身、中机身、后机身和机翼等部件的生产后,J-36战斗机进入总装阶段。

萧宇转而来到了总装车间参观,巨大的厂房内摆放着正在组装的J-36机身,工程师们在各个工位上忙碌着,他们将各个部件逐一安装到机身上,形成完整的飞机结构。

在这个过程中,精度控制和质量控制是关键。

生产线上配备了高精度的测量设备和定位系统,对每个部件的安装位置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确保飞机的整体结构精度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总装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大量的系统集成和调试工作,包括飞行控制系统的调试、发动机的安装和调试、武器系统的集成和测试等。

这些工作需要多个专业的团队通力协同合作,经过严格的测试和检验,确保飞机的各项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