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黑科技:横跨两界的超级帝国 > 第384章【人形机器人产业一系列正策落地】

这场技术革命的浪潮,影响远不止于影视行业。

在广告领域也会大放异彩,时下就有有一家知名汽车品牌大厂在内部尝试使用AI小镜生成3D广告片,整体成本骤降了95%;在教育领域也能发挥巨大作用,有学校使用AI小镜生成虚拟历史场景。

华尔街的一家投资机构在内部的研究报告预测,到2O30年,AI视频生成将创造超过210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折合人民币大约1.5万亿元。

显然,这是一个超级庞大的市场。

这场技术革命的涟漪正在向全球范围扩散,而AI小镜正是这场浪潮中最耀眼的弄潮儿,它不仅重新定义了影视工业的可能性,更开启了人类与AI协同创作的新纪元。

不过新兴事物的出现一如既往的伴随着巨大的争议,著名导演实拍狂魔诺兰就很不感冒这一新技术。

在法律界也同样面临新的挑战,目前网上就出现了AI生成的虚拟形象或场景与某知名游戏公司为公开设计高度相似。

尽管AI小镜训练数据均来自公开素材,但关于AI生成内容的版权归属,在当下的法律层面尚无明确的界定,这可能在未来推动全球版权法的根本性修订。

更让世人关注的是内容创作生态的颠覆式变革,当AI能在数个小时之内生成高质量内容时,传统编剧、传统导演、视效师、演员等职业的前景受到冲击。

不接受新事物的编剧也好、导演也好、视效师也好,若是还坚守传统模式,大概率是会被浪潮拍死。

实际上,在过去的一周,AI小镜视频生成工具拿下的千万级的订阅量,其中就有很多编剧、视效师等从业者订购了,而且他们开始谋划搞个人工作室,也就是自己创业。

因为他们已经开始做好被公司裁员的准备,提前为自己谋划出路。

毕竟成本骤降,产能效率飙升,公司裁员的概率很大。

行业面临大洗牌的格局,既是是危机,也是机遇,不洗牌怎么可能有自己冒头的机会?

另一方面,AI小镜也将催生新的职业,比如AI创意指导、算法叙事设计师、虚拟世界架构师等新兴岗位应运而生。

……

两天后,也就是2月6日周四下午。

沉寂了几个月的丽康科技在今天又一次备受关注,由国家市监总局单位对外发布公告,宣布丽康科技完成整改,取得良好成效。

市监总局在公告中表示,丽康科技严格规范自身经营行为,认真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健全企业合规管理制度,提升企业和消费者服务水平,合规整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下一步,总局将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提供坚实保障。

到了下午14点15分左右,周成阳在他的个人微博账号上更新了一条新的动态:

【对于丽康科技而言,这是一个全新的发展起始点。未来,我们将继续立足创新,坚持合规经营,加大科技投入,推动经济健康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此消息一出,北交所市场丽康科技的股价分时线犹如旱地拔葱,应声直线爆拉。

到了14点21分,各大行情软件推送消息:

【丽康科技尾盘直线拉升,上涨 30.00%封板涨停,当前成交额220亿。财连社援引报道,市监总局发布公告,宣布丽康科技完成整改。】

彼时,丽康科技的股价上涨至2760.88元价位,市值回升至1.28万亿。

市监总局发布的这一公告绝对是超预期的,而且是多个方面的超预期。

第一个超预期,大家都没有想到三个月就完成了整改,这个速度实在太快了,很多人、很多投资机构的预测都是最快起码要一年以上,甚至三年都不奇怪,结果三个月就整改结束了,妥妥的超预期。

第二个超预期,总局给的说法归纳为三个字概括:很满意。

第三个超预期,总局表示“将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提供坚实保障”,在投资者看来,这对于丽康科技而言是如释重负。

第四个超预期,总局用“世界一流企业”来表述,这几个字更是价值千金万金,因为这词儿可不是什么公司都能担当得起的。

……

翌日,2月7日周五。

多部门在今天接连发布了重要文件,包括《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人形机器人安全通用要求》、《高仿真机器人伦理设计规范意见稿》等等。

这些文件主旨明确了“包容审慎、分类施策、场景聚焦,有限开放、技术可控、伦理先行”为核心思路。

明确了机械结构、通信协议、信息安全、数据接口等技术参数。

建立国家级检测认证平台,对机器人的可靠性、电磁兼容性、环境适应性进行强制认证。

实际上,就在丽康科技在整改期间,这些规范标准的制定,丽康科技、灵镜科技等头部企业都参与了进来。

此次发布的一系列文件,规范了市场准入机制,实施“特许经营 试点示范”的双轨制。

在临州市等四个城市设立“人形机器人产业示范区”,允许企业在试验区内展开技术验证和场景创新,对跨区域经营的企业,则需要向国家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申请专项资质。

强化全产业链条监管。在生产端,要求企业建立产品追溯系统,实时上传运行数据至监管平台;在流通端,推行“人形仿真机器人身份编码”制,未经认证的产品不得进入市场;在应用端,建立“红黄绿”三色预警机制,对异常行为状态及时干预。

显然,流光星语仿真机器人“身份证”要来了。

这个事情在去年就已经开始制定,并且所需的投资预算都由丽康科技来承担,今后每一个流通到市场的流光星语仿真机器人都要有身份编码。

包括其它同行公司发布的人形机器人,也要强制认证身份编码。

不过,其它公司就目前来看,还做不到流光星语这个程度,未来五到十年的时间里,高仿真人形机器人产品都只有流光星语系列。

企业需签订《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承诺书》,明确安全主体责任,对违规企业实施“黑名单”机制,三年内禁止参与正府采购和科研项目等。

这些文件的发布,在业内和资本市场引起了轰动。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