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我看到了一切 > 第三百八十六章 崩塌

我看到了一切 第三百八十六章 崩塌

作者:岭南仨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1:38: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随着国际空间站坠落,不仅仅让北联损失了一个老旧的航天设施,更加重要的一点,是一种来自于信念的崩塌。

要建立一种认同感,一种优越感,往往需要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

而要毁灭,却并不需要太久,甚至几天就可以做到。

此时此刻,北联内部的很多人,已经开始对北联的前途担忧,同时还有深深的失望。

当然,这一部分人比较清醒的人,终究是少数派。

此时北联的主流新闻媒体上,内容则是一片赢麻了的口吻。

纽约时报:《国际空间站服役寿命已是极限,坠落只是迟早的事情…》

镜报:《这是一次意外,也是一次沉痛的教训。》

泰晤士报:《国际空间站的坠落,也是新国际空间站的升空。》

欧洲联合报:《让我们带着逝者的信念,为人类继续开拓星空。》

CNN:《虽然国际空间站已坠落大西洋,但国际空间站的合作精神,将永远铭刻在北大西洋联合体每一个人的内心。》

北联的主流媒体,其报道的主要方向都集中在事故如何发生,以及各种祈祷和纪念上。

对于那三个牺牲的太空人,北联各方都三缄其口,他们的家属也被封口了,其内部网络上,根本没有多少消息。

同时还有几个著名好莱坞明星的私生活问题,被爆料出来,迅速吸引了一大波注意力。

虽然聪明人看出了北联在掩盖和淡化这件事,但是这些人中,绝大部分都选择了沉默,毕竟人已经死了,国际空间站也坠落了,他们说什么都没有用,反而会引火烧身。

不过这些人内心对于北联的认同感,正在快速下降,有些人已经下定决心,要离开这里,前往澳洲开启新生活。

不过绝大部分北联的普通人,对于国际空间站坠落一事,确实没有太关注。

一方面是快乐教育导致很多普通人的认知水平不高。

另一方面则是北联现在的经济问题更加麻烦。

失去亚洲这个最大的工业品供应地区之后,北联各地的日常消费品价格狂飙。

虽然阿美丽卡、欧盟、露西亚都在努力恢复工业,但工业这种东西,可不是嘴皮子上下一碰,就可以马上恢复的东西。

西欧,独国的慕尼黑城。

今年刚刚毕业的西蒙斯,正和女朋友希尔,推着购物车在平价超市里逛着。

看着货架上的商品,西蒙斯眉头紧皱着:“该死…价格又上涨了。”

他看着眼前一套普通的衣服,价格却至少是2028年的3倍左右。

“是呀!实在是太贵了。”希尔将衣服放回货架,她虽然想买一套新衣服,可面对这个价格,她觉得自己的旧衣服还可以穿多一年。

西蒙斯非常苦恼:“没有了赛里斯和亚洲的廉价商品,我们的生活水平要下降一大截呀!”

“不是说,北联已经在恢复轻工业了吗?”希尔的脑子有点转不过弯来。

“呵呵…”西蒙斯冷笑着摇了摇头:“那帮政客的话,根本不能相信。”

大学读经济学的西蒙斯,对于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认知。

现阶段北联的经济问题,并不是简单地恢复工业就可以完成经济转型。

特别是轻工业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其特点就是非常吃基础重工业、劳动力成本。

而这两点,恰好是北联的弱点。

高福利的北欧就别提了,哪怕是西欧南欧和北美等地,真正愿意拿低薪踩缝纫机的人,其实并没有多少。

哪怕阿美丽卡为了恢复轻工业,全力支持墨西哥发展轻工业,仍然没有办法快速恢复。

毕竟工业企业为了利润,哪怕是在墨西哥生产衣服,他们也不会低利润出售。

现在亚联和北联水火不容,双方的市场互相封闭,北联本来就是发达地区,工资水平肯定不能太低。

比如墨西哥那边,他们加入北大西洋联合体的要求,肯定有自己的要求。

现在北联的内部问题,才是他们最大的问题,亚联反而是次要问题。

毕竟亚联再强大,在双方互相封锁的情况下,也不可能直接影响到北联的内部。

很多欧美企业家一看没有了亚洲那边的竞争,便表现得非常傲慢,各种套路下,各种商品价格节节攀升。

没有经过彻底的社会变革,北联内部的各方势力盘根错节,想改一点规则都不行。

这就宛如一大堆屎山代码,不动还好,一动就死机、崩溃、混乱。

而现在北联可不仅仅是阿美丽卡这一堆屎山代码,还要加上欧盟、露西亚这两个。

虽然手机可以三折迭,但屎山代码三折迭,那就真的无力回天了。

阿美丽卡想做一些事情,不仅仅要处理好内部分歧,还需要考虑另外两方的态度。

同理,欧盟和露西亚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只能说他们三家这个联合,几乎是联合了个寂寞。

不仅仅没有实现1 1 1=3的效果,反而在相互扯后腿、妥协之中,降低了整体的可用力量。

猪队友有时候真比神对手还可怕。

就如同现在欧盟的日常消费品价格飙升一事上,他们还是咬牙要维持内部关税。

没有看错,欧盟此时还是对阿美丽卡和露西亚、墨西哥维持着不低的关税。

阿美丽卡和露西亚也是同样的操作。

亚联对于这些事情,就静静看着北联,并没有丝毫动作。

这个时候,没有动作才是最正确的选择,因为对手会自己将自己玩崩溃。

如果这个时候做太多动作,反而会起反作用,让北联各方迅速放下分歧,团结起来对抗亚联。

这也是这几年以来,亚联在主流新闻媒体上很少评论北联的重要原因,哪怕是民间大神们在网上的时政方面,天天分析得头头是道,但官方媒体就是雷打不动。

究其根本,就是亚联已经看清了北联的内部情况,现在根本不需要主动出击,只需要将一切交给时间就可以了。

当然,对于南方联盟那边,亚联还是采取了比较主动和积极的策略。

比如近期如火如荼的小威尼斯事变中,不断输入物资,扶持新的代理人。

西蒙斯和希尔两人在平价超市逛了一圈,就购买了一些罐头和便宜的食材。

看着手上的账单,西蒙斯不禁挠了挠头,购买了差不多一个星期的食材,就花费了214欧元。

而两人刚刚毕业,税后工资加起来才4800欧元左右。

每个月在食物方面的消费,至少需要900欧元,这是不外出就餐的前提下,才勉强可以做到的。

如果就是合租的一套公寓,每个月需要支付850欧元。

日常消费品方面每个月需要大约500到700欧元。

加上水电费、燃气费、通讯费、出勤费等。

每个月开支差不多达到3500欧元。

看起来,好像还可以盈余1300欧元左右。

然而这是西蒙斯和希尔两人,放弃了其他开销的前提下,比如购买衣服的频率下降为一季度一套,不敢买护肤品和化妆品。

同时他们购买的食物都是相对廉价的那一类,住房条件也是比较差的类型,也不敢购买太多家用电器。

基本就是为了生存而消费。

这种情况,在整个北联都是非常普遍的事情,特别是底层平民,只能这样规划自己的生活。

而这种节约的生活模式,虽然减少了很多消费,但也带来了一个恶性循环,那就是内部消费无法提振。

比如以服装产业为例子,虽然欧盟这几年内部的服装产业获得了一定的发展,本土服装生产量比2028年至少提升了3倍左右。

然而欧盟人均衣服消费量,仍然比2028年下降了大约77%左右。

以前欧洲人一套衣服穿几个星期就扔掉的情况,再也无法实现了。

西蒙斯和希尔就是这个样子,一套衣服穿了一年多,还打算继续穿下去,就是觉得现在的衣服价格太高了,消费起来太心疼了。

当然,用日耳曼赢学来描述,这就是欧洲人民都非常自觉的贯彻环保理念。

能不环保吗?

各种日常消费品,人均下降了40%到60%,几乎就是腰斩,这为遏制全球变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和南亚的天竺那样,通过自我消耗人口,同样为遏制全球气候的恶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才是实现环保的好办法。

虽然,如果现在有人采访西蒙斯,问他觉得目前的生活环不环保,估计他会破口大骂。

他还是想念欧洲以前的好日子。

其实作为一个独国人,西蒙斯的心里落差还不大,毕竟他们这边的生活水平,以前也是处于一种勉强可以过,但永远比不上北欧那边。

真正心理落差很大的北欧那边。

逆全球化时代,对于北欧的影响就是他们失去了亚洲市场。

当然,这其实还不算致命。

真正让北欧破防的事情,其实全球海平面上升,导致他们的沿海低地面临淹没的问题。

同时由于露西亚和阿美丽卡,成为了北联的一份子,这两个大块头也是能源和矿物的核心出口产区,这导致北欧在石油天然气、矿物方面的产业,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毕竟北联的企业又不是傻子,有便宜的露西亚石油天然气用,为什么要采购高贵的北欧石油天然气?

在各方面的挤压下,北欧各国的收入大幅度减少,之前可以维持的高福利,也不得不下调。

福利下调、工资下降,消费品价格却飙升,两头夹击下,现在北欧的日子也不好过。

不过北方欧比起西欧的低地三国,其实已经好很多了,低地三国由于海拔高度太低,现在已被淹没了很大一部分领土。

比如尼德兰,他们现在有三分之一的领土被海水淹没了。

北联各方的问题,也导致内部的不满情绪正在不断积累,一旦到了某一个临界点,估计就可以将整个北联炸得粉身碎骨。

毕竟大家联合在一起,是为了越来越好,而不是为了越来越差。

现在这种日子,让很多以前过惯了好日子的人,肯定会心生怨气。

这也是人之常情。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西蒙斯两人提着自己准备的小塑料袋,步行回去公寓。

刚到公寓门口。

“西蒙斯?刚刚回来?”

西蒙斯看到隔壁的邻居,正拉着行李箱,一副要出远门的样子,便笑着问道:“是呀!我刚刚去买点东西,卡尔,你要出门?”

“不,我的移民申请通过了。”卡尔笑着回道。

“哦?移民?你要移民哪里?”

“当然是去亚联,不然去阿美丽卡?别开玩笑了。”卡尔笑起来。

西蒙斯拍了拍对方肩膀:“恭喜你了。”

“你们也努力,再见。”卡尔告别两人,被拉着行李箱扬长而去。

目送卡尔离去的背影,西蒙斯目光中带着一丝羡慕:“早知道我就不读经济学了。”

“呵呵,你不读经济学,还能读什么?”希尔一脸嫌弃。

西蒙斯尴尬地挠了挠腮帮子。

其实他并不是想埋怨经济学专业,而是对于没有办法移民,感到一丝不忿。

因为亚联对于外来移民有严格的限制,普通人很难通过申请,而理工科人才则有加分,特别是那些著名的专家教授、科学家之类,只要申请了,没有其他负面行为的前提下,基本都可以通过。

他邻居卡尔就是一个博士,主要是研究天体物理方面。

而作为比较万金油的经济学专业、金融学专业,在亚联那边反而是减分项。

毕竟亚联要理工科人才,而不是来搞事情的金融投机者。

虽然将所有的欧美金融学、经济学专业的人,都认为是金融投机者,确实有点以偏概全了。

但这也是亚联的一种固版印象。

其实这也是一种潜规则,那就是亚联不希望欧美的文科类人员过来,免得带来太多异种文化。

特别是这些年来,欧美搞得那些千奇百怪的新文化,简直是人类反向进化的典型案例。

因此亚联的移民总署,有专门的内部审批规定,其中一个比较死板的限制,就是欧美文科类人才一概不要。

通过这种方式,将一大片试图混入亚联的投机分子筛选出去。

虽然还有一部分漏网之鱼,但这些人只是非常少数的一部分,因此掀不起什么风浪。

没有办法,亚联对于欧美那一套新文化,实在是感到恶心,既然不能**消灭,那只能采用敬而远之了。

反正现在世界被分割成为三部分,亚联在很多事情上,也没有太多顾忌,就是明目张胆告诉欧美移民,他们不接受文科人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