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我看到了一切 > 第三百八十二章 “芯片”

我看到了一切 第三百八十二章 “芯片”

作者:岭南仨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1:38: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视线回到汕美,这个海陆丰集团的总部。

江淼和王砺锋等人见面,一起考察了生物辅助头盔之后,两人便分道扬镳,各自忙碌自己的事情。

王砺锋还在汕美,不过此时他正在打算进行眼球移植手术,以及为接下来的生物脑控单元植入做准备,因此他便在捷胜镇基地内暂住,等海陆丰医院通知他去做手术。

而江淼这边,他已经离开了汕美,来到了赣南的一个小镇。

虽然是小镇,其实距离周围的最近大城市非常近,直线距离不到12公里,未来这里会随着大城市的扩张,被纳入城市范围内。

小镇名为利村乡,属于于都县的下辖乡镇之一,这个小乡镇是幸运的,因为这里距离于都县比较近,而于都县通过贡江,可以快速抵达赣县这个赣南地区的核心城市,因此这里未来都被规划为赣南都市圈的一部分。

透过车窗,江淼看到这里非常繁荣,街道两侧都是各种衣食住行的商店,还有一个个新建的新式住宅区,周边的平坦农田,则被一栋栋农业大厦取代了。

除此之外,就是各种依山而建的科研场所。

这些科研场所都隶属于海陆丰集团,海陆丰集团在全国各地建设了大约187个小镇型的科研基地。

利村乡科研基地就是其中一个。

不一会,他的车队低调进入了其中一个实验室的地下停车场。

半个小时前,才收到通知的实验室科研负责人杨梧桐、后勤主管姜嵘,有些不安地在地下停车场等待着。

“杨博士,老板来了…”姜嵘拍了拍老搭档的肩膀。

“呃…”杨梧桐看向一排磐石汽车,赶紧小跑过去。

一旁的姜嵘也跟着过去。

与此同时,江淼也从其中一辆车上下来。

“老板!我是姜嵘,负责8108实验室的后勤工作。”

杨梧桐也麻利地自我介绍起来:“老板!我是杨梧桐,是这个实验室的科研负责人。”

“我知道,杨博士是复旦毕业的,28年年底入职,负责这个实验已经两年多了。”江淼笑着和杨梧桐握手,然后看向姜嵘:

“小姜,工作还习惯吗?”

“多谢老板关心,这边的工作还好,比超市那边轻松。”姜嵘点了点头,他之前是海陆丰专卖店江城第七分店的店长,去年八月份才调过来负责这个基地的后勤管理工作。

“习惯就好。”江淼拍了拍他后背:“走吧!带我进去看看。”

“老板这边请…”姜嵘侧身伸手指路。

一边走,江淼一边转过头和杨梧桐聊起来:“杨博士,你们的内部论文我看了,非常有潜力。”

“老板谬赞了。”杨梧桐非常谦逊,毕竟他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也知道自己的成果,是建立在海陆丰集团庞大的资源支持下,以及其他兄弟科研团体的技术加持下,才有这个勉强拿得出手的成果。

江淼鼓励道:“要有信心,毕竟事在人为,我确实认为你们的项目非常有潜力。”

就在此时,杨梧桐有些欲言又止。

江淼仿佛看穿了他内心的纠结,随即笑着问道:“杨博士似乎有什么话想说?在场都是自己人,不需要顾虑什么,有话直说。”

“那我就直接说了…”杨梧桐顿了一下,继续说道:“老板,我有一个疑问,如果生物芯片成功真的有市场吗?”

“原来你担心这个问题呀!”江淼摇头失笑,然后目光深邃地回道:

“这是计划的一部分。”

“计划的一部分?”

“备份计划。”江淼没有细说,而是点到即止。

所谓的备份计划,就是亚洲联合体为了防备人工智能,而启动的一项秘密计划。

这是专门针对电子设备而设立的一个计划,即要求研发一套可以独立于电子设备的设备,作为电子设备的备份。

其中被寄予厚望的方向,就是生物计算机和生物芯片。

作为聪明人的杨梧桐一点就通,哪怕江淼只说了几句话,他就明白了这备份计划的一些事情,但他并没有消除疑虑,反而眉头紧锁着:

“老板,生物计算机就不会出现失控吗?说不定因为其生物特性,会导致其失控的概率更高吧?”

“你的担忧非常有道理,但谁说我们研发的东西是单纯的生物计算机?”

“…”杨梧桐满眼疑惑不解:“我不明白。”

“杨博士,你说人脑结合生物芯片有没有搞头?”

“啥?”杨梧桐一愣,随即大脑疯狂思考起来。

作为一个生物学家、基因学家、计算机工程师,杨梧桐并不是傻瓜,江淼只说了两个名词,他就知道这个方向的大体思路。

正是因为明白,他才在脑海之中思考起了可行性。

‘生物芯片植入大脑要考虑排异反应…不,这个不是问题,老板已经研究出无排异器官移植技术,这个技术改造一下,就可以用在生物芯片上…’

‘第二个问题,生物芯片的信息输入和输出…输出方面应该没有问题,现在已经有成熟的生物脑控单元了,至于输入方面?好像不太成熟…’

‘慢着…’杨梧桐灵光一闪,突然豁然开朗:‘如果脑电波输入的目标是生物芯片,那岂不是可以避免脑电波输入技术的很多问题,甚至可以作为一种缓冲,避免大量信息扰乱原生大脑的记忆。’

一番头脑风暴之后,他眼睛越来越亮。

“看来你想明白了。”

江淼停下来的脚步再次迈出。

回过神来的杨梧桐赶紧跟上。

“老板,我有点明白您的思路了,如果以当前的技术,生物芯片植入大脑,应该是具备可行性的。”

“没有那么简单,还差一步。”

“还差一步?”

“生物芯片必须具备构筑虚拟空间的功能,同时要保证生物芯片的程序为空白,我要让人类的人格入主生物芯片,成为生物芯片的灵魂。”江淼别有深意地说道。

听着这近乎天马行空,又带着一丝疯狂的计划,哪怕是生物领域的学者,杨梧桐此时也感到思路有点跟不上江淼。

其实他跟不上思路也非常简单。

因为江淼这个计划,不单单是为了创造出一种有别于电子设备的控制设备,同时也是为了强化人类的大脑功能。

这些杨梧桐或多或少已经猜到了。

但这其中还有一个隐藏在最深处的目的。

那就是“永生”。

没有错,江淼的最终目的,其实是为了永生。

这是一种类似于机械飞升的变种版本。

人类为什么会死亡?

?count=5&isday=1“ style=“width: 100%; overflow: hidden; display: block; margin: 0px auto; border: none; position: relative; z-index: 1; background: transparent; height: 550px;“>

答案自然是大脑死亡了。

以现在的生物技术、医疗技术,只要不是大脑死亡了,哪怕是五脏六腑都坏掉了,仍然有抢救的可能性。

特别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造器官完成研发,这预示着人类除了大脑和脊椎之外的器官,都将成为一种随时可以更换的“零件”。

因此大脑就成为了限制人类寿命的一块短板。

江淼经过分析和推演,试图找出一条解决大脑死亡的技术方向。

也就在去年六月份,他在研究人工智能的风险评估过程中,想到了一条解决人类大脑难以替换的技术路线。

既然一个大脑的人类无法进行更换大脑,那为什么不给人类再造一个“大脑”?

当人类拥有两个大脑的时候,其中一个就可以被更换。

这也是他为什么要搞生物芯片植入大脑的方案,因为只有这样做,才可以让生物芯片成为人类的第二大脑。

不过江淼也清楚这条技术路线的难题,那就是如何保证人类的意识,可以彻底入主生物芯片。

但是这一点难题,江淼要解决只是时间问题,因此他并不担心。

归根结底,人类的意识,其实就是一大堆记忆融合之后,加上身体的激素和环境影响,共同形成的一种混合体。

如果一个人从小到大的一切,都被记录在生物芯片之中,哪怕有一天摘掉原生大脑,只要其生物芯片还在,那就意味着这个人还处于“活着”的状态。

其实人类大脑并不是一定要完整,才可以发挥出正常的功能。

因为已经有很多案例,表明人类哪怕失去一半的大脑,由于大脑的补偿效应,其大脑功能仍然可以维持下去。

这也给了未来一个无限可能。

不过这个技术至少需要十几年才有可能彻底完善。

江淼还有时间,毕竟他此时才三十出头,十几年后也不到五十。

当然,他也清楚一点,那就是如果不是从小植入生物芯片,那他的记忆将是不完整的。

要实现大脑全部信息转移到生物芯片,这一点很难,毕竟人类大脑之中的信息,有很多是潜意识记忆,这一部分基于哪怕是主动回忆,也没有办法百分百提取出来。

而人类记忆之中,有一大半就是潜意识记忆,比如三岁之前的记忆,这一部分都是潜意识记忆,无论你怎么回忆,这一部分记忆都没有办法想起来。

但潜意识记忆也是人类意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果失去这一部分潜意识记忆,哪怕明意识的记忆一模一样,仍然会造成性格的改变。

这会导致一个结果,即:同忆不同人。

用一个生物概念来类比,这就像从一棵苹果树剪下一条枝条,嫁接到另一棵苹果树上,虽然这个枝条结出的果实,和母树结出的果实相差无几,但新的砧木提供的养分,肯定和母树没有办法一模一样。

从生物学来看,这种没有从小植入生物芯片的人类,其切除大脑之后,还是那一个人。

但从哲学角度来看,其实可以算成两个人。

后者只是前者一部分记忆的传承者,但并不等同于前者。

而从小就植入生物芯片的人类,他们的一切都记录在生物芯片之中,因此他们在切除原生大脑之后,并没有本质上改变。

不过江淼倒是没有太纠结。

因为他相信自己可以解决这个难题,有一天可以使用技术让人类大脑的全部记忆,安全地转移到生物芯片之中,这就可以避免哲学上“新我非旧我”的问题。

走着走着,江淼在姜嵘带领下,来到了一间生物培育室门口。

通过门口的观察窗,他看到了里面陈列着一个个培育舱。

姜嵘输入密码。

滴!大门向两侧自动滑开。

站在一个培育舱前。

杨梧桐小声介绍起来:“老板这就是伏羲3型生物芯片。”

江淼看着培育舱内,一块核桃大的肉团正在营养液中。

“这东西已经培育完成了?”

“嗯,已经完成了。”

“我看了你们的论文,这个生物芯片的计算力还是太小了,比普通电脑还不如。”

杨梧桐并没有觉得江淼是在贬低他们的成果,因为他清楚江淼肯定知道生物芯片的优缺点。

“目前只是第三代,后期肯定会改进的。”

江淼微微点头:“对于它的计算力,其实我并没有抱太大希望,毕竟生物芯片在计算力的上限也就那样,它们的关键是模糊分析和记忆储存。”

模糊分析和记忆储存,就是生物芯片的优点。

与半导体电子芯片对比,两者的优缺点刚好相反。

电子芯片擅长逻辑分析、计算力堆迭,但是不擅长模糊分析和信息储存。

生物芯片擅长模糊分析、信息储存,却很难提升其计算力。

当然,生物芯片如果可以成功移植人类灵魂,那其基因带来的逻辑分析能力也不会太差。

江淼吩咐道:“现在伏羲3型的信息储存量级已经够用了,接下来你们重点攻克人类意识移植方面的方向吧!”

“没问题。”杨梧桐没有意见。

目前伏羲3型的信息储存量确实足够用了,眼前这个核桃大小的生物芯片,其可以储存的信息可以达到8.5万tb。

这是目前半导体技术无法企及的高度。

毕竟生物芯片的信息储存单元,就是模仿生物大脑而设计的,因此信息储存规模才会达到这么大。

这也是生物计算机对抗电子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的核心优势。

电子计算机需要联网,一旦出现人工智能,很容易被一锅端。

而生物计算机单体的数据储存规模,就足够其内部数据的运行,在必要时刻,完全可以隔绝和外部的信息交换,避免被外部信息入侵。

加上生物计算机和电子计算机的不同理解方式,可以进一步隔离电子计算机的入侵。

由于江淼是计划开发出人类灵魂为主脑的生物计算机,因此就杜绝了生物计算机出现人工智能的可能性。

这也是为了未来的一个准备。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