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我看到了一切 > 第三百四十七章 络绎不绝

我看到了一切 第三百四十七章 络绎不绝

作者:岭南仨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1:38: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黄浩仁家的附属绿地阳台内。

年过半百的黄家乐,坐在石墩子上,而他大哥黄家辉,则在石圆桌上冲泡茶水。

他看着精神抖擞的大哥,不由自主抽出一盒烟,派了一根烟过去:“大哥,这一次我回来,可能要在这边住一两个月。”

用热水烫着茶杯的黄家辉,摇了摇头:“我戒了,去年去社区医院体检,医生说我肺有一些结节,要我尽量不抽烟。”

看到大哥没有接,黄家乐便自己点燃那根烟:“呼…不是说现在有器官移植手术吗?老家这边有海陆丰医院,应该不用担心肺癌之类吧?”

“我和社区医院的熟人打听过,现在只能做眼睛移植,肾移植最近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其他器官没有那么快,按照海陆丰医院公布的消息,心肺这两个器官可能要排在最后,没有五六年时间,大概不会正式应用。”

“是这样呀!”黄家乐眉头一皱,看着手上的烟,一时间竟然有点索然无味。

冲好茶后,黄家辉给二弟倒了一杯普洱茶:“所以我最近才戒烟,要是肺部这几年出大问题,那就真的太倒霉了,我才领养老金没半年,以前辛苦了大半辈子,现在各种福利好了,没有享受几年人就没了,那实在是太亏了。”

在说话的同时,他又打开自动换气系统。

顿时绿地阳台的开启了强制换气模式,将弥漫的丝丝二手烟冲出室外。

其实他家的附属绿地阳台,面积足足有700平方米,在里面抽一两根烟,烟味很快会被室内的植物吸收掉。

“大哥,这么大的面积,这些电器每个月的用电不少钱吧?”

“没有多少,我家一个月就用电六七百度,如果是夏天,差不多翻倍。”

“内地现在一度电多少钱?”

“家用,好像是一度三毛七。”

“这么便宜?”

“确实便宜,以前起步就要六毛多,加上阶梯电价,用起来会心疼,现在大家都敞开用。”

黄家乐将烟按灭在烟灰缸,拿起茶杯轻轻吹了一下热气:“说得我都想回来老家养老了。”

“那就回来呗!你在香江住鸽子笼,还要照顾薇薇,其实不太方便,还不如回内地定居。”

喝了一口茶,黄家乐说起了女儿的事情:“说起薇薇,大哥,你在海陆丰医院有没有熟人?能不能安排一个好点的教授之类?”

“你别想太多,海陆丰医院比公立医院还严格,没有必要去花冤枉钱,毕竟咱们又不是人家江院士的亲朋好友,人家海陆丰医院可不会给咱们开后门。”

“说得也是…”黄家乐也无奈地点了点头。

“你们就安心在这里住,房间我已经让你嫂子打扫好了,明天让阿仁陪你们去医院,他前几天已经帮你们提前挂号了。”

黄家乐有些忐忑不安:“希望一切顺利吧!只要薇薇的眼睛可以医好,我和美琪也就安心了。”

“你就别操心太多了,现在医疗技术越来越好,我前几天帮你在社区医院询问过了,海陆丰医院的换眼手术才正式应用不到两个月,每天都爆满,两个月做了五百多台手术,没有一例出问题。”

“我当然相信内地的技术。”

第二天,下午两点半。

黄浩仁带着堂妹黄薇薇,二叔夫妻俩,开车来到了马宫镇的海陆丰总医院。

这个医院就在海陆丰集团总部和员工小区的正对面。

看着门口人潮涌动的场面。

黄家乐不由自主地拉着女儿的手臂,避免女儿和自己分开太远。

进入大厅。

一个护工直接递给黄浩仁一个手机:“这是患者专属手机,你们有提前预约吗?”

“有…”

“输入诊疗卡号。”

按提示在患者手机上,输入了诊疗卡号之后,手机页面自动弹出指示框。

【请选择服务语言类型…】

【已选择简体中文,请确认…】

【请选择引导模式…】

【已选择拟态投影护工模式…】

滴!这个手机的顶部边框,打开了投影灯光系统,顿时一个卡通护工影像,浮现在距离手机一米的半空中。

“你好!尊敬的患者朋友,您预约的主治医师魏海新医生,其门诊位置在四楼的眼科5室,这边请…”

顺着卡通护工的手指方向,几人很快就来到了主治医师的门诊室。

等待了半个小时左右。

叫号机和卡通护工几乎同时提醒可以就诊。

进入门诊室内。

魏海新看着眼前戴着墨镜的女孩,一下子就判断出谁是患者了,仔细询问了一下病情,便给黄薇薇安排住院,同时开始排队等待移植。

海陆丰总医院的住院部,在门诊部大楼后面的山上,这里以前是榴莲种植园,后来被改造成为住院部。

通过人行天桥来到住院部。

很快就在卡通护工的指引下,入住了眼科的住院大楼。

“二叔,你们不用担心,海陆丰医院的病房都是单人房,而且病房内还有家属陪同室。”

看着眼前的房间,黄家乐夫妻俩满意地点了点头。

李美琪看着刚刚拆封的床单被褥,还有住院护工拿过来的生活用品:“虽然不能报销,但是服务确实不错。”

黄浩仁笑着说道:“那是,人家就靠服务吃饭的。”

海陆丰医院毕竟是私立医院,除了主打各类新技术之外,就是靠服务的口碑,另外其收费也不算太高。

比如更换眼球的全套医疗服务,加上住院的一个月,整体费用大概在10万到15万左右。

不过这仅仅是对于国内的患者。

如果是亚洲联合体的公民,收费标准一般还会再提高15%左右。

如果其他地区的外来患者,那收费标准则是再提高100%,就是20万到30万华元。

这也是国内的行业规则,无论是公立医院,还是私立医院,涉外医疗都是高收费的。

而人造眼球的移植手术,目前全球就海陆丰医院有技术做,国内的其他医院还处于研讨和引进阶段,未来一两年内才会在国内其他医院进行推广。

其实也没有太多医院会引进这个技术。

倒不是海陆丰医院故意卡,而是患者规模有限,如果所有医院都开眼球移植手术的项目,这个项目很快就会因为患者不够,而出现经营困难的情况。

因此,现阶段国内就批准了30家医院引进该技术。

而且考虑到这种手术需要住院一个多月,加上失明患者的特殊情况,肯定不能住双人房,还需要患者家属全天候陪护,所以那些大城市的医院都没有获得该技术的资格。

要获得眼球移植手术项目的引进资格,前提就配备有足够的住院设施和护工人员。

那些中小城市的医院,反而可以通过快速扩建的方式,拿出足够多的住院配套设施。

其实这也反映了国内医疗的一个新趋势。

那就是从以前的治病救人,逐渐过渡到治病救人和患者舒适并行。

以前绝大部分医院都是好几个患者一个病房,这种情况未来会越来越少,个人病房将成为大势所趋。

毕竟几个患者挤一个病房,实在是太不方便了,特别是一部分特殊的患者,会在晚上不断发出声音,同病房的其他患者,可能会被吵得没有办法休息。

同时还存在交叉感染、**等问题。

现在各方面条件都变好了,自然要逐步推广个人病房,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就比如黄薇薇这种失明患者,肯定需要家属全天候陪护,如果还住多人病房,那就会显得非常不方便。

黄浩仁教会了二叔使用患者手机,便告辞回家去了。

其实患者手机非常容易使用,手机自带的语音识别AI系统,可以让患者或者家属,通过语音下指令,手机的智能AI还可以和患者、家属进行各种互动沟通。

一家人整理了一下病房的床单被褥。

护士敲门而入。

“黄薇薇家属?”

“我是她爸爸。”

“这是体检项目你们看一下,让手机的机器人给你们定时,到时候它会提醒。”

“护士,这该怎么操作?”

“很简单,你和它说就可以了,我们后台已经自动同步了信息,你们在那个手机上,就有各种资料。”

“好的,谢谢护士。”

“不用客气。”

黄家乐和手机AI互动了一会,就安排了各个体检项目的自动提醒功能,到了时间,手机AI就会自动提醒,并引导他们过去指定的科室进行检查。

不知不觉,窗外的榴莲种植园,已笼罩在夕阳余晖之中。

咕噜咕噜…

正和女儿说体己话的李美琪,听到女儿的肚子咕咕叫,随即叫醒了正在隔壁家属室休息的丈夫:“老头子?薇薇肚子饿了!”

“呃…”半睡半醒的黄家乐,宛如被针扎了一下,瞬间从床铺上弹起来:“什么事?”

“薇薇肚子饿了!”

黄家乐一边穿起外套,一边问道:“我去买…薇薇你想吃什么?”

就在此时,患者手机的语音识别系统已经收听到了刚才的对话,自动开启了服务模式。

“你好,患者,你们可以通过本系统进行订餐服务,以下是海陆丰医院食堂的菜单…”

“还真是方便。”黄家乐来到女儿病床旁边坐下来,此时手机已经自动投影出医院食堂的三个餐厅菜单,同时还根据患者被植入的纳米体征监测器反馈数据,提供了一些比较合适的建议菜品。

“爸,我想吃叉烧饭,有没有叉烧饭?”

患者手机反应更快,直接给出需要的内容:“有的,尊敬的患者朋友,医院的岭南餐厅,就有叉烧饭,这是详细情况,请浏览…”

“那老头子,我要一个叉烧饭吧?”

“两个叉烧饭,加一个去骨白切鸡饭,一人一碗苦瓜排骨汤,最后再来一个现切水果拼盘,好了。”

“…请确认”

“确认完毕,您的订单预计在45分钟送达病房,请留意后台提醒信息…”

正在给女儿倒水的李美琪问道:“在医院订一餐多少钱?”

“咱们这一餐46块钱。”

“这么便宜?如果是在香江,一个普通盒饭都要三四十块钱了。”

嚼着口香糖的黄家乐突然问道:“昨天大哥和我说,让我考虑回来内地养老,老婆子你怎么看?”

“怎么看?我倒是没有意见,就是不知道香江那边的养老金会不会断了?”李美琪担忧地说道。

“这事情我也说不准。”黄家乐也有点纠结,这几年香江的财政收入大幅下滑,现在都快入不敷出了。

看起来整个亚洲联合体的经济在狂飙突进,香江经济反而不行了?是不是有点反直觉?

其实这件事背后的原因非常简单。

香江的经济来源于房地产、金融投资、转口贸易、旅游服务这四个核心支柱产业。

而进入亚洲联合体时代后,这四个支柱产业都遭到了重创。

毕竟现在是亚洲联合体时代了,联合体内部的各个地区之间不存在关税,而全球其他地区又逐步加大贸易壁垒。

这导致香江的转口贸易份额几乎丧失殆尽。

金融投资方面,香江还不如人家星岛有魄力,加上在欧美的投资损失了很大一部分资金,同样是元气大伤。

至于旅游服务,这个产业早就不行了,在进入亚洲联合体时代之后,就更加雪上加霜。

毕竟香江的旅游优势太少了,人家日韩和东南亚游客又不是傻子,内地不去,去香江找不自在吗?

现在亚洲联合体内部,是不存在入境物资携带限额的,只要你可以支付得起飞机的运费,就算是从赛里斯采购几吨大米回东瀛,东瀛海关都不会阻止和收税。

如此一来,香江在税收方面的优势,就直接被抵消掉了。

而内地还有医疗、自然风光、科技城市、古代遗迹、吃喝玩乐等项目,可以吸引全世界的游客。

在旅游资源方面,香江甚至不如隔壁的澳境,毕竟人家的支柱产业是博彩,这几年并没有衰退,反而因为背靠内地这个庞大的市场,维持着不小的增长。

最后就是房地产了,这个产业同样早就日薄西山了。

随着香江的其他产业衰败,房地产自然失去了内在的推动力,现在当地想便宜卖地,都没有多少收入。

面对如此困境,难怪黄家乐会对香江未来可不可以维持目前的养老金发放,产生不确定的想法。

很多亲朋好友还在内地的香江人,已经在想办法移居回内地,或者让家里面的年轻人回内地,或者去东南亚工作了。

显然明眼人都知道,香江的前途一片昏暗。

其实从现实的条件来看,香江的衰落只是回到了其本来的位置,这个城市的发展主要就是靠当年的对外窗口,当赛里斯全面开放的时候,香江的衰败就几乎是一个难以避免的定局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