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我看到了一切 > 第三百四十三章 极光城

我看到了一切 第三百四十三章 极光城

作者:岭南仨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1:38: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北半球的九月份,还处于夏季的尾巴,秋天显得羞答答,没有一点要降临的迹象。

而南半球的此时此刻,则刚好处于冬末春初。

特别是南极洲,今年的冰盖规模比往年同期虽然减少了一些,但却比近二十年的平均减少规模小了近23%左右。

其中被亚洲联合体布置了光伏薄膜和光伏飞艇的区域,冰层比往年更厚,温度比往年更低。

哪怕是此时接近南半球的春天,仍然没有大规模溶解的迹象。

此时的玛丽皇后海岸、班扎雷海岸交界处的澳洲科考站:凯西站。

研究员克拉克·莎士比亚,正百般无聊地喝着热咖啡:“呼…”

“哦买噶…”在二楼的捷德·詹姆斯发出一声惊呼。

将手上的热咖啡一饮而尽,克拉克·莎士比亚爬上二楼:“怎么啦?”

正举着望远镜的捷德,转过头的同时,手指着北方的冰盖之外:“你看那里!”

“嗯?”克拉克定睛一看,随即又下意识地提了提眼镜:“真是见鬼了,海市蜃楼?”

只见距离他们大约50公里之外的海面上,此时此刻正漂浮着一个庞大的黑点。

已经在凯西站工作了三年的克拉克研究员,对这边的情况非常了解,由于他们的科考站建设在高处,因此在能见度比较好的天气,可以看到七八十公里之外的大型船舶。

而根据目测,克拉克研究员可以大概估算出那个漂浮在海面上的东西,体积肯定非常庞大,不然他在五十多公里外看过去,不可能有如此清晰的轮廓。

接过望远镜,克拉克研究员仔细观察起来。

“不像海市蜃楼…”

捷德提议道:“对了,克拉克,我们可以打开广播电台,尝试和那边联系一下?”

对此,克拉克也没有什么意见:“OK,你尝试一下吧!”

使用国际海事的公共呼叫频道,捷德尝试呼叫起来。

过了十几分钟,对面传来回应。

不过声音是中文。

“这里是亚洲联合体,南极洲极光城,请问凯西站呼叫我方有什么事情?”

紧接着,又传来一阵英文的重复内容。

克拉克恍然大悟:“原来是亚联的人!”

双方联系了十几分钟,克拉克和捷德两人终于弄清楚了来龙去脉,同时也被亚洲联合体的强大震惊到了。

捷德结束了通话之后,目光炯炯的看向克拉克:“这件事要通知站长吧?”

“那还用说,我去叫站长上来。”

急匆匆下楼的克拉克,过了一会,便带着一个地中海大胖子上来。

捷德吊儿郎当地打招呼着:“午安,布朗站长。”

一言不发,只是微微点头的布朗站长,拿起一旁的望远镜,仔细观察起北面的那个城市。

十几分钟后,布朗站长叹了一口气:“哎…我会向本土汇报这件事,你们轮流盯着这个城市。”

“OK。”

“站长先生,本土估计不会在这件事上,向亚洲联合体责问。”克拉克无奈说道。

布朗站长耸耸肩回道:“我知道,但是我们必须汇报,这是责任。”

“好吧!”

几人都清楚,虽然他们澳洲宣称南极洲的玛丽皇后海岸、班扎雷海岸周边,属于澳洲的专属区域,但这种宣称可没有获得国际社会的普遍支持。

更何况现在亚洲联合体的实力如日中天,澳洲更得罪不起亚洲联合体,这件事报上去,大概率就是澳洲选择忍气吞声。

五十多公里之外的极光城。

这个浮岛平台,是半年前从珠三角的特种造船厂运输过来的,沿途都靠远洋拖轮拉过来。

前前后后用了大半年的时间,才从珠三角运输到七千多公里之外的南极洲海域。

今天刚刚下了船锚。

这艘全重达到60万吨的海上浮岛平台,其设计和桥用浮岛平台不太一样,主要用途为居住和生活,同时可以进行一些科研工作。

其实这艘海上浮岛平台,还不是极光城的完全体。

三个月后,另一个海上浮岛平台也会抵达这里,后续大概会有12到15个差不多的海上浮岛平台布置在该海域,这才是完全体的极光城。

因此这个海上浮岛平台也被编号为:极光1区。

极光1区内部,基地长齐铸钢、安保队长林国滨、后勤部部长马飞云,生产部部长萧荣齐聚一堂。

齐铸钢第一时间就询问了最重要的问题:“老马,核装置的运行情况如何?”

马飞云镇定自若地回道:“放心,设备没有任何问题,现在也只启用20%左右的发电功率。”

但是齐铸钢还是再次交代道:“你们要多关注那两个核装置,咱们基地就靠这两个核装置供电,可不能出纰漏。”

“我一定维护好设备。”马飞云自然清楚两个核装置的重要性。

他们现在可是在南极洲海上,如果没有这两个核聚变装置,极光城的能源供应很容易出问题。

虽然极光城上空,已经布置了大量的光伏薄膜、光伏飞艇,可这些光伏发电系统,在南半球的夏天还好,由于高纬度,每天的光照时间比较长,可以充分保证发电规模。

但一旦进入南半球的冬天,这些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规模将直线下降,到时候别说向外输出电压力了,估计连极光城的供电都够呛。

而极光城在冬天,又恰恰是用电高峰期。

为了保证极光城的用电安全,只能上核动力。

毕竟冬天的南极洲附近海域,浮冰、冰山之类太多了,要给极光城补给,只能使用运输飞艇。

而运输飞艇面对环绕南极洲的西风咆哮带,风险也非常大。

因此极光城从设计之初,就考虑到各方面的难题,要解决冬季补给困难的问题,给极光城配备核聚变装置,就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这也是齐铸钢反复强调核装置的原因。

他们非常清楚,如果在冬天的时候,如果核聚变装置出问题,那问题就严重了。

要知道,极光城一共有12到15个区,预计总人口为8000人左右,要在本地解决这么多人的过冬物资,除了在夏天加大运输,加强储备之外,本地生产也至关重要。

而要在本地生产各种物资,电就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能源。

为了保障极光城的用电安全,除了极光1区配备的两台核聚变装置之外,极光4区、极光7区、极光11区,都会配备核聚变装置。

这么多台核聚变装置,就算是其中一两台出故障,也不会太影响这个基地的用电安全。

齐铸钢又看向生产部部长萧荣:“萧部长,你们生产部有什么安排?”

听到询问,萧荣无奈回道:“基地长,我们的室内农场部分,还在极光2区那边;而海底采矿则在极光3区;现在1区只有海水提钾和捕鱼船。”

“那就开始生产吧!反正几个月后会用到的。”

“我会尽快安排下去。”

“老马,肥料库存和其他物资库存你要多留意一下,别到时候出现储备不够的情况,特别是明年三月份之前,要提前准备好过冬的物资。”

“好的,基地长。”

众人开着会议。

而悬浮在上空的平流层光伏飞艇,经过位置调节之后,其中一艘光伏飞艇终于将位置对准了极光1区。

等齐铸钢等人开完会,就收到了这个好消息。

听着生产部副部长李师古的汇报,齐铸钢点了点头:“非常好,开始连接电缆吧!”

不过李师古并没有急匆匆包揽下来,而是提醒道:“基地长,我们要连接飞艇的电缆,本身没有什么技术难题,但有一件事需要你去沟通一下,不然我担心出问题。”

“什么事情?”

“就是设置禁飞区的事情,毕竟附近可不止我们,还有其他势力的科考站,万一他们派直升飞机运输物资补给,就有可能经过我们的上空。”

齐铸钢猛然惊醒:“对对,幸好你提醒了我这件事,我待会就去约见附近的各个科考站负责人,让他们的飞行器别经过我们基地上空。”

“那就麻烦基地长了。”

“没事,这是我应该做的事,你先忙去吧!”

“好。”

在李师古带着十几个员工,将飞艇放下来的电缆,连接到基地的供电站时。

齐铸钢也没有闲着。

很快,最近的凯西站站长布朗,就收到了极光城的通知。

看着手上刚刚打印出来的电子邮件,布朗站长一脸郁闷和无语:“他们竟然要在那里设置禁飞区?那我们补给物资不就要绕道?”

克拉克也觉得非常憋屈:“他们怎么可以这样做?这不符合国际法!”

“…”布朗站长心里面暗骂着,但是过了一会,他又颓然地坐回去沙发:“好了,这件事还是交给本土去头疼吧!我们在这里怒骂也没有用,毕竟极光城已经将电缆拉起来了。”

倒是喝着可乐的捷德,摇了摇头劝说起来:“其实这件事如果往好的一面想,对我们也是一件好事。”

“好事?我们的补给怎么办?”克拉克怒火中烧。

“他们那么大一个基地,肯定有大量物资储备,到时候我们可以向他们购买物资,如果遇到紧急情况,还可以向他们求助。”

听完了捷德的说法。

克拉克和布朗站长面面相觑,同时心里面也思考起这个方向的一些可能性,越想就越觉得,这件事未尝不可。

虽然赛里斯人变得霸道起来了,但以对方的行为习惯,如果凯西站真向对方求助,大概率可以获得救助。

这也给凯西站在无形之中,提供了一个隐形的保障。

特别是在冬天的时候,如果真的遇到突发状况,想靠澳洲本土救援,有可能会来不及,或者代价太大了。

思来想去,布朗站长也觉得有道理,便开口说道:“我觉得这个想法可以考虑,待会我给本土的汇报邮件上,会专门说明这件事。”

“你可以认同这件事,我非常高兴。”捷德笑着喝了一口可乐,其实心里面可不是这样想的。

捷德之所以提出这种想法,一方面是他想给澳洲找一个台阶下;另一方面则是他不放心本土那帮家伙的道德水平。

几年前,NASA就将两个宇航员扔在国际空间站大半年,磨磨蹭蹭了好久,才将人接回地球。

而他们在南极洲的科考站,风险同样不小,特别是冬天的时候。

万一出问题,澳洲本土如果和NASA那样,别说扯皮大半年,就算是扯皮几天,都有可能让他们失去生命。

捷德不想拿自己的生命去赌别人的道德水平。

作为一个聪明人,他已经在给自己留后路了。

毕竟澳洲这几年的日子也不好过,要支持凯西站的稳定运营,每年都需要一笔不小的资金,他担心哪天本土会因为资金问题,撤销掉这个科考站。

如果可以和赛里斯人合作,那他们每年的补给费用,说不定可以下降一些,让本土可以坚持下去。

对于捷德的小心思,布朗站长并没有察觉到,他回去自己的办公室,向本土汇报了这件事。

附近的其他科考站也陆续收到极光城的通知,他们也通过卫星通信,向本土汇报了相关情况。

对于亚洲联合体在南极洲的大动作,全球其他势力并没有多少激烈反应,主要是其他势力都自顾不暇,那有心思去南极洲找亚洲联合体的麻烦。

今年前九个月,全球海平面又上升了大约1.1到1.3米左右。

这件事让很多沿海比较低洼的地区焦头烂额,不少港口和沿海城市,都出现海水倒灌、海水上涌的情况。

面对这种灾难,很多势力只能一边向高处转移产业和人口,一边加高一些沿海的堤坝。

现在其他势力巴不得亚洲联合体保住南极洲冰盖,不然全球海平面上升速度会更快,他们真的扛不住。

因此那些科考站背后的势力,都选择忍气吞声,默认了极光城上空被设置为禁飞区的要求。

而类似于凯西站那样的合作提议,各方其实也觉得可以考虑,便派人去赛里斯探讨这件事。

极光城这边的工作,还是按部就班的进行着。

随着光伏飞艇的电缆连接到基地上,基地的储电室内,那些海绵电池开始充电。

不过基地肯定消耗不了南极洲光伏系统的发电量,南极洲光伏系统在春夏秋三个季节,发电购规模必然是富余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向外送电。

但是目前锡兰海底电缆才铺设一半,剩下的一半线路,至少还需要一年左右,才可以建设完成。

因此短时间内,南极洲光伏系统的发电量,只能被白白浪费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