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我看到了一切 > 第三百三十九章 移动之城

我看到了一切 第三百三十九章 移动之城

作者:岭南仨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1:38: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婆罗洲,即加里曼丹岛。

其东部的沿海,赤道穿过的位置,在大半年前,来了一支工程队伍,在这里建设了起了一个不小的新城市。

该城市被命名为“逐日城”。

逐日城距离爪哇新首都努山塔拉(群岛城)非常近,两地就284公里左右,而且都是沿海城市。

而逐日城今天艳阳高照的天空中,在其北方的天边,出现了一片灰白色的“云彩”,正缓缓飘向这里。

直到大约两个小时之后。

由于差不多到了中午,阳光直射整个逐日城,但是此时此刻的逐日城却一片昏暗,仿佛进入了阴天天气之中。

在城市工作的阿里·桑托索,正和几个工友吃午饭,他看到外面的天空顿时昏暗下来,一下子骂骂咧咧起来:

“天气预报不是说这几天没有下雨吗?我就不应该信他们,我今天将一大堆衣服洗好,在阳台上晾晒,不行我得回去收衣服…”

餐桌对面的小组长张思明,淡定地说道:“安心吧!那不是乌云…”

正打算起身的阿里,通过植入耳朵里的翻译器翻译,他顿时又坐下来,一脸不解的问道:“组长,这不是乌云?”

张思明随口解释了一句:“嗯,这是公司从北方运输过来的天空之城。”

“天空之城?”阿里站起来,走出餐厅,来到人行道上,抬头望去,果然发现有一大片规则的东西,漂浮在高空上面。

不少好奇的人,也走出建筑物,来到大街小巷上,抬头仰望高空的天空之城。

餐厅里面的张思明没有去凑热闹,而是给冰块杯又倒了一些酸梅汁。

一旁的另一个工程师横田恭,也同样没有出去,他吃着煎得焦香的锅贴:“这个和我老家的煎饺几乎一模一样。”

他们小组十个成员,来自天南地北,赛里斯人三个,本地人四个,东瀛人一个、高丽人一个、安南人一个。

十个人说五种语言。

虽然这些人都会英语,但此时此刻却都采用各自的母语进行交流。

可以实现这一点,和他们耳朵内部植入的纳米耳机有关系。

纳米耳机本来是树远科技公司的产品,树远公司就是那个研发纳米管人体体征检测器的企业,也是海陆丰公司投资的企业之一。

本来这个产品研发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失聪患者,用于改善听力的医疗设备。

但今年年初就有大量非患者用户,也去医院办理植入纳米耳机手术。

之所以出现那么多非患者的医疗植入,原因就在于树远科技研发的纳米耳机太好了。

纳米耳机作为一种特殊的骨传导耳机,不仅仅拥有传统骨传导耳机的优点,还解决了传统骨传导耳机的缺点。

传统骨传导耳机的缺点是什么?

其一,是音质表现相对较弱。骨传导耳机的声音传播方式,使其在音质还原度和丰富度上,不如传统入耳式或头戴式耳机,低频效果往往不够出色,声音的层次感和细节表现也有待提升。

其二,是存在漏音问题。骨传导耳机通过颅骨振动传播声音,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有部分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出来,导致周围人能听到一定的声音,在安静或需要**的环境中使用时,可能会影响他人或泄露个人信息。

其三,则是佩戴稳定性有限。部分骨传导耳机的挂耳设计在剧烈运动时可能会出现晃动或滑落的情况,影响使用体验,对于一些需要进行高强度运动的用户来说,可能需要选择更具稳定性的款式或采取额外的固定措施。

而纳米耳机是直接植入外耳道之中,根本不存在上面的三个问题。

同时纳米耳机还解决了传统耳机需要充电的缺点,直接利用人体发电技术,为纳米耳机的运行提供全天候的供电。

当然,纳米耳机并非没有缺点,那就是需要携带“一个主机”,这个主机大约比纽扣大一点,负责接收声音、翻译声音、过滤杂音、向耳机传送翻译之后的信息。

通常情况下,为了方便携带,这种主机会被集成在手表上,同时可以增强其信号和续航能力。

这手表和身体纳米检测器的配套手表,是同用一套系统的。

很多要到海外工作的人员,都会去医院植入纳米耳机,现在科大讯飞的翻译软件,再配合AI技术和最近研发的7纳米语言处理芯片之后,功能异常的强大,翻译主流语言的精确度,几乎可以达到95%。

只要对方不说一些地方俚语,或者偏僻的小众词汇,基本可以保证正常的日常交流和工作交流。

纳米耳机加主机手表,去医院办理植入手术,费用大概在六千块钱左右。

不过这种植入手术,只是保证了基本的使用权利,这些出海工作者一般不会选择基础版本。

因为基础版本是给失聪患者准备的,其翻译功能没有那么完善。

专门作为翻译器使用的纳米耳机,全套手术大概需要一万块钱,而且每个月需要缴纳五十块钱的月租服务费。

毕竟要维持翻译软件的高精度,就必须使用AI和云计算技术,通过远程的云服务,才可以保证精度。

不过,纳米耳机有离线模式,就是其翻译精度会下降,特别是遇到小众语言的时候,会出现牛头不对马嘴的情况。

但是科大讯飞和其他翻译软件企业,已经在改进技术,特别是招募了大批小语种的语言学者,加上亚洲联合体内部的其他成员国帮忙,估计不用几年就可以解决小语种和地方语的翻译精度问题。

也正是因为纳米耳机的出现,让亚洲联合体内部的交流越发频繁起来。

未来随着纳米耳机的普及,亚洲联合体内部的语言隔阂将被降低到最小。

不过亚洲联合体内部的其他成员,其国内学习中文的热度,并没有因为纳米耳机的出现而降低,反而还是处于居高不下的状态。

这主要是因为纳米耳机可以解决日常口语交流的难度,但是书面交流过程中,使用翻译软件不太方便。

虽然有企业在研发快速翻译眼镜,但其使用过程比较麻烦,特别是将翻译内容投影到眼镜镜片上,就让这种眼镜的成本非常高,还不如拿着手机拍照翻译。

“太酷了…”阿里推门而入,重新坐在餐桌的位置上。

“这没有什么,以后你会天天看到。”张思明拿起勺子扒着海鲜炒饭。

阿里一头雾水:“组长,我们不是要随工程队去南部吗?”

“你以为全部都过去吗?公司只是抽调一部分工程建设人员过去南部,我们小组要留下来继续建设,就算是建设完成,城市还需留一部分维护人员。”

阿里喜出望外:“是这样吗?那太好啦!我还想着要不要将家人从爪哇岛接过来,组长,那我们要在这里呆几年?”

张思明放下勺子,想了一会:“几年?至少三四年吧!毕竟我们这里是海边,还需要建设防海大坝。”

“那我晚上让老婆带着孩子过来这里,组长公司应该可以申请家庭租房吧?”

“可以,你去后勤办公室申请就可以,你想租多大都有,不过量力而为。”张思明提醒道。

横田恭也在思考要不将家人接过来。

看到他带着一丝纠结的表情,来自安南的阮亚洲问道:“横田,你也想将家人接过来?”

“是呀!有这个想法,不过我没有妻子,只有父母,他们在东瀛的琦玉县当老师,过几年差不多退休了。”

另一个赛里斯人王锋锐摇摇头:“呵呵,你们东瀛那退休模式,和没有退休没有两样,还不如来逐日城定居。”

张思明也劝说起来:“确实,逐日城可是公司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员工家属过来定居,好处一大堆,如果你担心气候问题,大可放心,这座天空之城会遮挡很大一部分阳光,让这里的日常气温变得比较低。”

在几人七嘴八舌的讨论下,横田恭也觉得来这里定居不错。

更何况,横田恭还有另一个原因没有说出来,那就是东瀛列岛的地震频发,实在不是一个好住处。

而婆罗洲则是南洋群岛之中,少数不处于地震带的岛屿。

其实如果从板块来看,婆罗洲其实是中南半岛的一部分,也是巽他古陆的核心板块,和苏门答腊岛、爪哇岛等板块边缘地带截然不同。

至于婆罗洲的热带雨林气候,造成的土壤贫瘠问题,对于拥有极强生物技术、农业技术、工业技术的亚洲联合体而言,并不是什么不可征服的人类禁区。

考虑好了各方面的顾虑之后,横田恭只剩下说服父母过来这个问题了。

这些员工在吃午饭的时候。

逐日城北郊的通天塔,正在进行着固定缆绳的安装工作。

从天空之城底部放下来的几十条缆绳,被牢牢固定在专门建造的锚定点上,然后通过绞盘系统,将这些缆绳一点点绷紧。

其实这座天空之城的漂浮高度非常稳定,因此只需要考虑横向的平流层风。

平流层底部的风速,虽然可以达到8到9级左右,但是其对飞行器的扰动效应并不大,原因也非常简单,那就是因为平流层的空气密度太低了。

同时是十级风,在地表和平流层,两者是不同的概念。

随着一条条缆绳被固定下来,这座天空之城也终于稳稳的停泊在逐日城上空。

天空之城的控制中心内。

从民勤县一路随行的蓝鲸航天副总卫问天,也终于松了一口气,随即拿起对讲机:“各部门请注意,接下来按照二级管理级别,安排人员进行轮班休整。”

“动力室收到!”

“电力室收到!”

“维护室收到!”

“后勤…”

卫问天则拿起卫星电话,拨打了总部的电话,向总部汇报天空之城2号的情况。

这座天空之城并不是民勤县那一座。

毕竟海陆丰公司向来不喜欢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哪怕是东南亚的赤道对于天空之城的航天发射业务,有非常不错的加持效果,公司也不会放弃民勤县的天空之城。

赤道的这座天空之城,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利用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从特定角度发射运载火箭,可以给运载火箭提供一个每秒465米的初始速度。

本来高空发射就可以节约燃料,再加上赤道提供的线速度,如果未来再加上电磁弹射系统,蓝鲸航天的相关实验室,通过超算进行过模拟,如果采用几十公里的加速轨道,估计最高可以节约90%左右的燃料。

这种提升,绝对是人类航天事业的一个里程碑。

毕竟在这种情况下,那些一两百吨的运载火箭,就可以携带上百吨以上的有效载荷上外太空。

到时候别说去月球了,就算是去金星火星,都绰绰有余了。

而且可以考虑在地球发射一部分组件,然后再在地球的近地轨道上,组装成一艘更加庞大的宇宙飞船。

这将为人类探索金星火星等星球,带来巨大的助力。

更何况这种发射模式,可以带来巨大的降本增效。

从工程技术的角度来看,这种方式发射运载火箭,就相当于运载火箭的第一级箭体被取代了,而原来被用于第一级箭体的重量,可以改造成为有效载荷。

哪怕是航天科工那边,也非常看好这种方式,他们这个月已经派出了很多相关的科研人员,加入了蓝鲸航天的科研机构之中。

这一次天空之城2号的随行科研人员之中,就有三分之一来自航天科工。

卫问天向总部汇报完工作,就看到了随行科研团队的两个主要负责人,顾麟羽博士和周希夷博士。

“两位博士,有什么事情吗?”

顾麟羽是公司的自己人,因此他先开口:“卫副总,航天区的相关设备什么时候到?”

卫问天看了一下办公平板的内部事务排表:“大概半个月左右,就会从本土运输过来。”

闻言,顾麟羽便问道:“那接下来的一个月,我们可以自由活动吧?”

对于这件事,卫问天倒是没有限制他们的活动:“可以,不过周围都是热带雨林,你们要去其他区域,只能搭飞机或者坐邮轮。”

“放心,卫副总,我们就在下面的城市活动,并不打算去外地。”

“那我待会让助理带你你们下去,同时让逐日城分公司给你们安排宿舍。”卫问天转过头交代了助理一些事情。

半个小时后。

顾麟羽、周希夷等人就和助理一起搭乘缆车电梯,来到了下方的通天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