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我看到了一切 > 第二百九十四章 十条产线

我看到了一切 第二百九十四章 十条产线

作者:岭南仨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1:38: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时间不知不觉来到了四月份。

腾格里沙漠,突然下起了大暴雨。

没有错,是大暴雨。

刚刚安装的农场办公园区内,正准备去农场的石天生,被这突如其来的大暴雨给干懵了。

“这雨好大。”

作为本地人的李万里,也是站门口点燃了一根烟,慢悠悠地吞云吐雾着,由于农场工作区内不允许携带香烟和打火机等可能引发火灾的东西进去,他只能在办公园区内的抽一根。

“还真是见鬼了,往年这时候没有这种大雨。”

“老李,待会雨停了,你带人将东153片那500亩给种上大豆。”

“好的…呼…”李万里鼻孔冒出一股烟气。

石天生并没有理睬他,而是拿起手机,拨打了管水组组长胡宇东的电话。

嘟嘟嘟…

“喂,石场,有什么吩咐?”

石天生没有东拉西扯,直抒胸臆问道:“你们的地下水库情况如何?”

“我们规划的五个地下水库,现在只有两个可以使用,剩下的三个还在建设,估计要今年七八月份才会竣工。”

“好吧!你们抓紧储备水吧!”

“我知道,刚才已经吩咐下面紧急储备了。”

“那就好。”

作为一个被沙漠包围的小镇,为了解决用水问题,何家井镇这边的农场必须建设储水的地下水库。

这些地下水库就建设在五个员工小区的一侧,包括了地下水库、临时储水池、污水处理室和配水室等。

而这些地下水库的建设,其实非常简单,因为这些水库的占地面积非常大,是由一个个边长10米的正方体组成。

每一个水库一共有500个正方体容器,这些容器被掩埋在地下,可以储存大约50万立方米淡水,五个地下水库就是储备250万立方米淡水。

而民勤县分配给何家井镇的水,每年才300万立方米。

本来这些水要等下个月才会陆续输送过来,没有想到突然下大暴雨,这五个地下水库当初选址的时候,就有考虑收集周围自然降水的情况,因此位置都是周围的低洼地带。

其中两个还处于石羊河的废弃河道旁边,随着这一次突如其来的大暴雨,废弃河道竟然有泛滥的迹象。

抽水机动力拉满。

将汇集到废弃河道之中的浑水,不断抽到沉降池中,然后通过净水器处理,产生的纯净水被储备在地下水库的大罐子里面。

这一次大雨,下了三个多小时。

降雨量足足有87毫米左右。

虽然比不上南方动辄几百毫米的降雨量,但这对于腾格里沙漠而言,已经是非常大的雨了。

事实上,全球气候的突变,确实波及到了东亚地区。

不过东亚是变得高温多雨起来,特别是原来干旱少雨的漠南、甘东南、黄土高原等区域,从四月份开始,就连续下了好几场大暴雨。

而南方的长江流域,降雨量也比往年多了很多,要不是这些年的水利工程搞得不错,这一次南方大暴雨还真容易出问题。

下午,雨刚刚停歇。

石天生就驱车前往农场的东面。

之所以来这边,原因自然是他们农场遇到事情。

皮卡车行驶在压好的沙土路上,开了大约两个多小时。

停下来的时候,他们之前采用压路机压出来的临时沙土路,已经被水冲垮塌了几百米,只能下车步行。

司机一脸惊讶:“靠!竟然有一片湖。”

李万里看着眼前波光粼粼的湖面:“这应该是以前石羊河下游的那一片古湖。”

“上游水库放水了?”

“应该没有吧!他们怎么可能随便放水,万一搞出洪水,他们可背不起这个责任。”

石天生用望远镜观察着湖面,几条漂浮不定的废弃河道上,正将上游的水源源不断输入。

他看了一下南面的天空,那边仍然乌云密布,显然那边还是处于暴雨倾盆之中。

根据天气预报,未来三天内,整个民勤县都处于局部阵雨的情况,而且还是会突然下大暴雨的那种阵雨。

而且降水面积比较大。

作为下游尽头的何家井镇,上游没有拦截下来的雨水,肯定会陆陆续续汇集到附近的古湖遗迹之中。

眼前这一片湖的面积不大,但看着源源不断汇入的河水,面积估计会持续扩大。

他拿出地图,又翻看着一些历史研究资料,发现这个古湖泊的最大面积非常巨大,其最大的时候,面积可以达到1.6万平方公里。

哪怕是建国初期,古湖泊残留下来的青土湖,面积也差不多有100平方公里左右,之后在1959年前后青土湖完全干涸,2013年开始进行生态恢复,目前水域面积才恢复到28平方公里左右。

现在这个小湖,只是一个季节性湖泊而已。

但如果以后西北的降雨量继续维持今年的情况,说不定青土湖会继续扩大。

他思考了一会,觉得不能随便应付了事,毕竟以后的情况很难判断,万一青土湖在十几年内快速扩张,那农场中靠近青土湖的低洼区域,就可能会被迅速淹没。

比如他们刚才开车过来的路上,不少压沙路就被暴雨冲垮了,这非常影响农场的作业。

他参照古青土湖的极限湖区,再拿出农场的规划地图,在上面粗略画出古青土湖的轮廓,然后又添加了几条还存在的低洼古河道。

用无人机拍了照片和视频。

“走吧!”

“好。”

虽然古湖泊恢复是一件好事,但他们必须提前做一些准备,毕竟暂停靠近古湖区附近的农场建设,避免到时候被洪水淹没。

当然,这种事情石天生没有办法一个人做决定,他要赶回去写报告给凉州分公司那边李经理,让他们和当地尽快沟通,最好可以更换一片沙漠。

如果青土湖真的继续扩大,那青土湖保护区肯定会跟着扩大,这难免会和农场的区域重叠。

当皮卡车回到何家井镇的农场办公园区,此时车窗外,已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景象。

之前种下去的仙丝大豆,这一个多星期前已经陆陆续续萌芽,经过今天的暴雨滋润,这些豆苗生长得更加茂盛了。

而民勤县的西部高新技术园区内。

民勤集团和国内十几家半导体设备制造商的合作项目,也陆陆续续出了好多成果。

10纳米级注胶机经过了科研人员的努力,已经完成了生产线建设和调整,同时还确立了各项技术和零部件的标准。

第一批10纳米级注胶机一共有10台,正通过飞艇直接运输到长江存储的大本营江城。

与此同时,半导体生产线的其他设备、耗材,也全部生产完成,可以拼出大约10条芯片生产线。

江城,长江存储总部的厂房内。

看着刚刚从附近的临时飞艇空港转运过来的注胶机,其董事长陈南贤嘴角已经快笑得压不住了。

“休昆,厂房那边可以安装设备了吗?”

副总刘休昆非常严肃地回道:“陈董放心,我一个多月都盯着厂房,随时可以安装设备。”

“好!非常好!”握紧拳头的陈南贤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开始安装设备,尽快完成调试工作。”

“是。”

一体化的注胶机,体积比20尺集装箱小一圈,刚好可以被放置在20尺集装箱内部。

从牵引车上掉下来之后,打开集装箱大门,几个工作人员迅速放掉一部分缓冲气囊的气体,然后一辆小型牵引车,勾住注胶机的牵引卡槽,然后小心翼翼地将注胶机拉出来。

注胶机底部有专门设计的滚动滑轮和非常好的减震器,可以避免震动影响到到设备内部的元器件。

当然注胶机的生产工艺并不困难,内部的元器件精密程度并不是太高,少数几个要求比较高的元器件,主要是硅片和注胶模板定位系统,这个系统关系到注胶点阵列能不能准确滴落在特定的硅片位置上,因此要求比较高。

而作为注胶机的核心元器件—注胶模板,这东西并没有和注胶机一起送过来。

注胶模板是需要单独生产的东西。

目前长江存储专门建了一个厂房,专门用来生产注胶模板,这模板需要使用特定孔径的碳化硅纳米管,一根根拼接起来,为了保证精度和准确性,装配过程中,必须全程使用各种可以看到纳米尺寸的扫描设备。

因此这个模板装配中心的辐射量非常大,为了避免对人员造成不必要的健康影响,装配中心采用了比较高的自动化装配方案,控制室也包裹着厚厚的铅板。

随着十台注胶机到位。

厂房内的工作人员几乎是三班倒,日以继夜地调试着生产线。

这十条生产线中,有五条是生产长江存储自己设计的新一代存储器芯片,剩下的五条生产线则是用来测试逻辑芯片。

海思半导体那边已经派人过来,就将他们设计的一款高性能通信芯片带过来,配合长江存储的模板装配中心,正在紧锣密鼓装配着相应的注胶模板。

这一款通信芯片不过用来小试牛刀,如果确认工艺没有大问题,那花粉公司会马上将手机芯片的代工交给长江存储。

双方都非常关注这一次测试性生产,不过这些消息并没有公布出来。

显然双方都清楚,提前公布对双方一点好处都没有用,反而可能会引火烧身。

毕竟半导体已是欧美势力硕果仅存的优势产业。

如果这个产业再失败,那问题将非常严重,甚至可能会引发阿美丽卡的经济大崩盘。

因此长江存储已经提前告诉了花粉公司,让他们内部做好保密工作,要尽可能延迟消息泄露的时间。

这些天,长江存储大量进口了各种国内暂时无法生产的半导体生产设备,同时还要求国产半导体设备生产商,要尽快完成相关设备的国产化。

单单是这些设备的订单,国外的半导体设备生产商吃了两百多亿,国内的半导体设备生产商则拿到了近三百亿。

好在最关键的光刻机、光刻胶已经被注胶机、磁性光固胶替代了,而国内的其他半导体设备虽然性能参差不齐,但如果国外真的完全断供,还是可以实现全国产化替代的。

四月底。

持续了近四个星期的生产线调试工作,终于初步完成了。

陈南贤、杨士凝还有花粉公司的几个高管,都在厂房一侧的办公楼内,他们虽然有说有笑,但大家明显有些心不在焉。

时间静悄悄溜走。

直到夜幕降临,整个厂区还是灯火通明。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办公室外面响起了,众人内心一紧,顿时屏住呼吸。

哐哐…

“进来。”陈南贤深呼吸了一口气。

大门缓缓打开。

负责芯片生产的厂长李博,满脸红光走进来:“董事长,第一批试生产的通信芯片已经完成,这是花粉公司带过来的测试团队,刚刚完成的芯片性能测试报告,大家请过目。”

“这么快吗?”花粉公司的一个高管有些惊讶。

杨士凝笑着解释道:“新工艺和以前的光刻工艺不太一样,特别是这种单层的逻辑芯片,生产速度比老工艺快几十倍以上。”

其他人则接过检测报告,仔细浏览起来。

“好高的良品率,竟然有90%左右?”

“刚刚开始良品率就这么高,后期调试之后,可能会逼近95%以上。”

“非常好,通信芯片的各项性能比预想的都要好。”

他们设计的通信芯片,存在一定冗余量的,就是为了避免芯片生产过程中,出现一些缺陷,导致芯片完全报废的情况。

这也是注胶工艺的优点之一。

毕竟光刻工艺再厉害,光波在击中锡滴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误差,这会导致电路出现各种缺陷。

这也是为什么手机芯片往往会分为i9、i8、i7之类的规格,因为手机的内核芯片往往会被设计成为九宫格一样的布局,哪怕其中一个格子出问题,其他格子仍然可以正常工作,就是整体性能会下降。

而注胶工艺生产的芯片,缺陷比较少,只要注胶模板的生产比较好,一般良品率不会低于95%。

负责带队过来的花粉公司高管,放下手上的报告,然后郑重其事地说道:“陈总,我们要马上带着芯片和报告回去总部。”

对此陈南贤并不感到意外,他随即点了点头:“可以,不过请注意保密。”

“这一点,陈总请放心,我们这一次过来的人,都是精挑细选的,保证不会将这件事说出去,我们一回去,就马上会进入全封闭的厂区。”

“那就好,祝你们一路顺风。”

花粉公司的人迅速带着相关的报告和那一批新鲜出炉的芯片,急匆匆赶回去鹏城。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