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我看到了一切 > 第二百九十章 新体系的形成

我看到了一切 第二百九十章 新体系的形成

作者:岭南仨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1:38: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2028年3月17日。

风和日丽的魔都。

奥马尔一行人,还有其他几个管理采购粮食的西亚、北非国家粮食贸易公司代表,被中粮集团等企业联合邀请过来,来到了一栋商务大厦。

一进来,奥马尔就看到了一个老熟人。

“哈比,你也来了?”

一个留着络腮胡的中年白人,侧过脸来,顿时眉开眼笑起来:“奥马尔,你们也过来参与这一次采购粮食?”

“那当然,现在国际粮食价格太高了,露西亚和基辅罗斯估计也没有多少粮食出售给我们。”奥马尔苦笑着解释起来。

哈比微微点头:“确实,我们公司前几天代表沙乌地酋长国去露西亚谈判了,结果他们给的价格也非常高,而且量非常少。”

“你们已经去了?露西亚愿意给多少量?”

哈比并没有保密的想法,毕竟这种事情一查就知道:“今年只给1000万吨小麦的出口配额。”

“1000万吨?”一瞬间奥马尔的声音都尖锐了几分:“竟然下降这么多?他们今年受天气影响那么严重?”

“嗯,根据我们公司谈判团队反馈回来的消息,现在露西亚的东欧平原和新西伯利亚平原地区的南部,仍然处于封冻状态,往年这些地区的南部平原,已经陆续解冻了,今年种植时间可能要比往年推迟一个月左右。”

奥马尔眉头紧锁:“怪不得露西亚不敢增加配额,他们是担心今年收成不好,影响粮食储备吗?”

哈比也是这样认为的:“大概率就是这个情况,毕竟这几年的天气太反常了,他们也不敢随便出售储备,特别是北美洲和西欧粮食生产出现严重问题的情况下,他们更加不敢减少粮食储备。”

想起来这一次商务谈判的事情,奥马尔赶紧问道:“对了,中粮集团他们说要向我们介绍新产品,你们知道是什么情况吗?”

“知道,我带你们过去,到时候你就知道是什么新产品了。”

“那走吧!”迫不及待的奥马尔拉着哈比。

一行人来到一个展示厅中。

几个厨师正在烹调着一些西亚北非地区常见的菜肴,比如烤馕、烤饼、大饼、手抓饭、奥斯曼烤肉等。

哈比拿起一张新鲜出炉的大饼,将一旁准备好的烤羊肉、黄瓜丝、西红柿片、洋葱丝放在大饼上,挤上一些特制酱料。

不明就里的奥马尔也弄了一个饼:“这是什么情况?新产品在哪里?”

“吃一下看看。”

“吃…”看着手上的卷饼,奥马尔还是吃了一口,入口之后,他并没有感觉到什么问题,不过嚼了几下之后,他就发现了不一样的地方:“这味道?怎么有点像鹰嘴豆?”

拿着手上的卷饼,哈比笑着说道:“这就是他们的新产品。”

“这种饼是豆子做的?”奥马尔随即反应过来:“仙豆大豆做的?”

“没有错,听说是新品种,是一种比较适合作为主粮的品种,这些大饼都是采用那种仙豆大豆研磨出来的面粉制作的。”

奥马尔和其他几个人,也仔细品尝起来。

过了一会,将手上的大饼吃下去之后,奥马尔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味道和鹰嘴豆差不多,如果喜欢吃鹰嘴豆的人,应该可以接受这种面粉,不过既然他们专门给我们推荐,那肯定有特殊的地方吧?”

“他们将这种豆面粉称为全营养豆面粉,其可以满足日常需要的碳水、油脂、蛋白质和一部分维生素。”

“哦?”阿里有点惊讶:“这种豆面粉这么好?”

“嗯,这种面粉可以解决饥饿和营养不良的问题,特别适合你们埃及。”哈比提醒道。

至于为什么适合埃及,还不是埃及太穷了,人口又一大堆,很多人只能靠大饼补贴,才可以勉强保证不饿死。

而面对这种情况,埃及的底层贫民肯定存在很多营养不良的人群。

“价格呢?”

“中粮集团报价是每吨3100华元。”

“出口价?”

“当然,不然你以为是到岸价?”

奥马尔陷入了思考之中,近期华元价值飙升,去年年底华元兑换美刀是7.04:1,这个月已经飙升到了6.81:1的汇率。

“你担心汇率问题?”

“是呀!”奥马尔并没有隐瞒什么,埃及外汇储备非常紧张,他非常担心以后的情况。

哈比提醒道:“你还是想办法说服你们国内的那些人吧!尽快增加华元储备,不然用美刀采购,肯定会越来越亏本。”

这一点,哈比可没有骗奥马尔,他们沙乌地酋长国,去年就增持了大量的华元,目前储备金额达到了1300亿华元左右,几乎是全球最大的华元储备国。

之所以储备如此庞大的华元,主要是他们这几年的石油天然气结算中,华元比例越来越高,在不知不觉中储备了这么多华元。

而这一次华元增值,让沙乌地酋长国赚了不少。

当然,由于采用华元结算石油天然气,又采用这些华元采购了赛里斯生产的各种工业产品、农产品,这种增值其实并没有太大的表现。

毕竟欧美非常抗拒使用华元结算,这让沙乌地酋长国的华元有些用不出去。

这也是他们怂恿埃及使用华元结算的重要原因。

只要其他国家也采用华元结算,那他们沙乌地的华元储备才可以消费出去。

其实储备这么多华元,沙乌地也没有抛售的想法,原因就在于华元有一大堆价值锚定物,除了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购买不到,其他工业产品、农产品,基本都可以购买到。

而沙乌地本身就是石油天然气的核心产区,矿物资源又需要特定的工业来消耗,他们没有大型的重工业和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自然没有必要大规模进口矿产资源。

本质上来讲,沙乌地是典型的资源型国家,而赛里斯则是典型的工农业全能型国家,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形成互补。

毕竟将矿产资源卖给谁不是卖。

现在美刀的价值不断注水,沙乌地根本不敢持有太多美刀,而且从北美进口产品,现在也没有多少东西适合采购了。

工业产品?开玩笑,现在北美的工业产品还真没有多少拿得出手。

农业产品?北大西洋暖流引发的全球气候突变,可是北美和西欧东欧的农业出现了大麻烦,进而导致全球粮食价格飙升。

不然哈比等人就不会跑过来赛里斯采购粮食了。

没有廉价的工业产品和农业产品作为价值锚定,那美刀还可以做什么?

难道去采购药品、血浆、奢侈品,或者购买北美的房地产和金融产品?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前者每年采购规模有限,后者已经没有多少人愿意去购买了。

例如曾经称霸全球金融市场的美债,现在基本处于无人问津的情况。

哪怕被强迫购买美债的东瀛、南高丽、欧盟,也通过各种手段,在拖延时间,或者暗中抵制。

没有办法,现在美债危机已经愈演愈烈,赛里斯虽然还持有近3000亿美刀的美债,但赛里斯现在并不担心阿美丽卡搞事情。

原因非常简单,美债并不是一种固定性债务,而是一种可以交易的流动性债务。

也就是说,阿美丽卡要赖掉赛里斯持有的美债,唯一的办法就是将全世界的债务一并赖掉。

不然阿美丽卡一旦宣布不偿还赛里斯持有的美债,后果就是全球的美债瞬间崩溃。

这种事情关系到金融信用,你今天敢赖掉赛里斯持有的美债,是不是明天就可以赖掉其他国家持有的美债?

这比直接开启S3赛季都严重。

金融信用一旦出问题,要重新建立起来,难度会直线上升。

现在阿美丽卡就处于非常尴尬和左右为难的状态之中。

不往美刀货币池中注水,他们的贸易逆差又在疯狂飙升,国内外的美刀无法和以前那样快速循环起来。

往美刀继续注水,又会快速加剧美刀贬值,同时抬高内部的生活成本,出口也很难快速恢复过来。

显然阿美丽卡以前那一套收割世界的套路,现在已经开始失效了。

唯一可以拯救阿美丽卡的办法,其实也非常简单,那就是直接断尾求生。

第一步,冻结全部美债和国际美刀。

第二步,停止进口所有产品和资源。

第三步,逼迫国内自己生产缺口产品。

这一套方案,就是直接缩回北美,当几十年的缩头乌龟,凭借北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让工业再次恢复起来,说不定可以东山再起。

要实现孤立主义的再次启动,就要看阿美丽卡有没有人敢下这个决心,同时有没有这个能力搞定内部的各方势力。

显然,当前他们内部并没有这种人。

因此只能继续饮鸩止渴。

在这个大背景下,全球各方也开始蠢蠢欲动了,有些地区甚至明目张胆的搞华元结算贸易。

比如沙乌地搞华元结算这件事,如果在以前,他们这种行为肯定吃不了兜着走,现在自顾不暇的阿美丽卡,已经没有多少精力应对全球此起彼伏的浪潮。

谈了一会,奥马尔内心也非常渴望直接搞华元结算,毕竟这样,他们不会因为美刀和欧元的汇率波动产生损失。

就在此时,阿里的电话响了起来:“抱歉,经理,我去接听一下电话。”

“没关系。”

十几分钟后,阿里从外面回来,脸上挂着兴奋的笑容。

奥马尔看他的表情,便猜到可能有什么好消息了:“什么事情让你如此高兴?”

“经理,刚才阿特木副经理打电话过来,他说打不通你的电话,便打给了我。”阿里先解释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刚才阿特木副经理告诉我一个好消息。”

“这里方便说吗?”奥马尔提醒道。

“没有关系,新闻今天晚上就可能出来了。”

“那就直接说吧!”

“国内和赛里斯方面达成协议,决定允许华元用于支付苏伊士运河的过河费。”

“哦?”奥马尔顿时喜上眉梢:“确实是一个好消息,不过收费标准是多少?”

阿里说出自己知道的情况:“每吨货物50华元。”

“每吨50华元?”奥马尔在心里面估算着。

赛里斯的海贸发达,每年通过苏伊士运河的货物,至少有两亿多吨属于赛里斯方面的,如果每吨收费50华元,差不多就是一百多亿华元的收入。

刚才哈比已经说了,赛里斯的仙豆大豆出口价格为每吨3100元,加上几百块钱的运输费用,每吨到岸价差不多在3800元左右。

如果每年采购1000万吨,那就需要支付380亿华元。

看起来苏伊士运河的收到的华元,不够支付这笔采购大豆。

但是别忘了,埃及作为苏伊士运河的管理方,是有权决定收什么货币作为过河费用的。

只要他们强制规定,必须采用华元结算,到时候各大船东公司只能捏着鼻子接受这种霸王条款。

以苏伊士运河每年15亿吨左右的通航货运规模,每年差不多可以收750亿华元。

到时候不仅仅有足够多钱购买粮食,还可以结余370亿华元。

以现在华元的价值,他们可以采购的大量的东西。

“还有一个好消息。”

“还有好消息?”

阿里脸上的兴奋已经快压不住了:“就是那个盖塔拉洼地,经理你还记得吗?”

“盖塔拉洼地?”回忆了一会,奥马尔重要想起来了:“就是西北的马特鲁省那个洼地?”

“没有错,就是那里。”

“那里有什么好消息?”

“国内和赛里斯的环球水务集团达成合作协议,他们愿意给我们建设一个大型的海水淡化工厂,计划每年从地中海抽500亿立方米海水。”

“…”奥马尔震惊了。

过了一会,他才回过神来:“应该有条件吧?”

阿里点了点头:“那是当然,不然赛里斯人为什么帮我们?第一个条件就是以后我们的国际贸易结算和苏伊士运河收费要采用华元。”

“然后呢?”

“第二个条件是海水淡化工厂的管理和运行由环球水务集团负责,他们百分百控股。”

奥马尔眉头一皱:“我们一点股权都没有吗?”

“因为涉及机密技术,他们并不想我们插手管理,不过这个海水淡化工厂只负责供应淡水,具体如何卖水,由我们本地的公司负责。”

听到这里,奥马尔勉强可以接受:“那价格呢?”

“参照赛里斯本土,出厂价每立方米0.3华元。”

“0.3?也就是说每年需要支付150亿华元?这会不会太多了,我是说水量太多了,整个洼地应该用不了500亿立方米淡水吧?”

对于这个价格,奥马尔觉得可以接受,这已经非常便宜了,如果是目前主流的反渗透海水淡化工厂,成本可能会高出十几倍。

“那是当然,整个工厂分为五期,一期100亿立方米,国内已经决定开启西北大开发,将盖塔拉洼地建设成为第二个尼罗河三角洲。”

“原来如此。”奥马尔松了一口气,国内至少没有昏了头。

要是一下子就搞500亿立方米的海水淡化工厂,那他们短时间内根本利用不了这么多水,只能将这些水白白注入洼地之中。

要知道,盖塔拉洼地的海拔是低于地中海海面的,因此只要打通地中海和盖塔拉洼地之间七十公里左右的阻隔,就可以让地中海的海水源源不断流入盖塔拉洼地之中,然后形成一个面积广阔的内陆咸水湖。

要知道盖塔拉洼地的面积达到1.8万平方公里左右,只要形成湖泊,加上在岸边建立海水淡化工厂,就可以源源不断获得淡水。

而且盖塔拉洼地周围荒无人烟,加上当地生态本来就是沙漠和戈壁滩,因此处理废弃的粗盐也比较简单,在附近找几个比较大型的洼地,直接倾倒粗盐就可以了,相当于人造盐矿。

比起很多上亿亩新增耕地,哪怕是被粗盐污染几十平方公里的土地,对于埃及而言,都是可以接受的事情。

毕竟随着人口突破1.2亿,尼罗河三角洲和尼罗河河谷的可耕种土地,已经难以支撑埃及的粮食安全了。

虽然这些新增的土地,水源被赛里斯的企业控制了,但他们觉得这个代价可以接受。

如果可以开发上亿亩新耕地,那他们就可以迅速缓解国内的人口压力,同时获得全新的发展机遇。

家里没有矿,只能收一点过路费,根本撑不起埃及1.2亿的人口。

“这一次不仅仅会建设海水淡化工厂,还会建设阿莱曼—纳希德运河,同时建设两座水电站。”

奥马尔听到这些项目,也是一个头两个大:“这么庞大的投资?国内的资金如何解决?”

“当然是贷款和出售运营权。”阿里无所谓地耸了耸肩。

“也可以接受。”奥马尔非常清楚,没有代价根本不可能获得这么多投资和项目。

毕竟再不抓住这个机遇,以后一旦人口压力继续扩大,那真的可能直接自爆。

作为欧洲和亚洲贸易的交通枢纽,埃及的地理区位其实不错,就是天然环境比较恶劣,如果他们的人口可以控制在1000万左右,确实可以过得非常舒服,奈何他们现在的人口已经到了1.2亿。

对于这种没有资源和优势工业,农业条件又非常差的地区,人口达到如此庞大,根本不可能有效转变成为人力资源,反而会成为定时炸弹。

一旁的哈比默不作声,他自然听到了这些事情,不过并没有表示什么,毕竟沙乌地家里有矿,不需要像埃及那样赌博。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