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我看到了一切 > 第二百五十五章 新风尚

我看到了一切 第二百五十五章 新风尚

作者:岭南仨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1:38: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江淼一行人参观了汽车服务站的水循环系统之后,便从人行天桥,再次回到仓储超市那边。

经过人行天桥。

他看到了不少客人不仅仅提着大包小包,或者推着满满当当的购物车,很多人身上还穿着最近在北方非常流行的丝绸衣服。

看衣服的牌子,不仅仅有民勤集团、琼州纺织集团下属的品牌,也有不少国内大牌的丝绸衣服。

虽然人造蚕丝和天然蚕丝一样,在保暖性能上比不上羽绒,但蚕丝的亲肤性、舒适性,却不是羽绒可以对抗的。

因此很多人都是内穿丝绸衣服,外套羽绒服和毛衣。

特别是在室内的时候,京城此时已经开始供暖了,室内温度可以达到二十度左右,而暖气会导致室内干燥,这个时候非常容易起静电。

不容易起静电的丝绸衣服、被套、床单,就成为了热销产品。

价廉物美的人造丝绸,一下子就成为了北方纺织品消费市场的宠儿。

民勤集团每个月生产三千多万平方米的人造丝绸布料,然而市场还是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

毕竟三千多万平方米的布料,如果全部拿来做长袖体恤,最多只能做两千五百万件。

更何况还有内衣、睡衣、枕头套、床单被罩和礼服之类的产品,这么多类型的产品,瓜分每个月三千多万平方米的布料,肯定会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

要知道华北、东北、西北加起来有3.7亿人口,加上一部分南方市场,哪怕是只有十分之一的人口购买,都会导致供不应求。

民勤集团的丝绸衣服一生产出来,基本就被抢购一空。

口碑这种东西,有时候会表现出病毒式传播的情况,很多顾客购买之后,觉得非常好,又会推荐给亲朋好友,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就有可能引发抢购潮。

不过,这也和产品质量有关系,如果一个产品的质量非常垃圾,广告打得再密集,消费者也可能会不屑一顾。

江淼夫妻俩从人行天桥下来,一路上遇到的顾客,都穿着丝绸布料做的衣服,这就是天时地利人和形成的大潮。

重新回到仓储中心这边。

李刻铭和仓储超市的负责人高心颖,已经在这边等候着。

这一次他们直接来到了仓储超市的二楼,这里是销售服装、家纺和布料的区域。

“心颖,纺织品区的销售情况如何?”

“老板,目前最好卖的是丝绸类,基本一上架就被卖空,甚至还出现了专门的黄牛。”高心颖指着一部分空空的货架说道。

“羊毛类呢?”书雅拿起一打羊毛围巾。

“羊毛还可以,比较好卖的羊毛产品是毛毯,听说漠南分公司从豫省引进了类似于波斯地毯的生产工艺,很多积压的羊毛都被生产成为地毯。”

江淼拿起一块图案复杂的地毯,重量非常压手:“这一块地毯多少钱?”

高心颖看了一眼标签:“这是3平的,价格是900块钱,会员价则是860块钱。”

江淼放下手上的地毯:“我记得豫省好像生产波斯地毯的主产区吧?”

黎子轩小声解释道:“老板,确实是这样,目前很多国外旅游区销售的波斯地毯,其实都是国内生产的,价格通常都是几千块一平方米。”

“我们的产品质量如何?”

高心颖笑着回道:“目前消费者反馈的情况还可以,没有出现什么不好的反馈。”

江淼看到不远处,蕉麻地毯的销售区域,客流量也非常多,他小声问道:“蕉麻地毯很受欢迎?”

“是的,老板,蕉麻地毯主要是价格便宜,一平方米才50到80块钱,比羊毛地毯性价比高很多,特别是作为客厅地毯和餐厅地毯,弄脏了也不心疼,很多比较有钱的客户,都是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干脆直接扔了换新的。”

“是这样吗?”江淼还是第一次听说这种情况。

“主要是麻制品价格便宜,一般客厅地毯六七个平方米,价格才三四百块钱,一年一换,对于一部分京城人而言,是可以接受的结果。”

拿起一旁的麻棉衬衫,高心颖继续说道:“类似于这种蕉麻棉花混纺的衣服,很多顾客也是穿一季左右,然后就扔掉,购买新的产品。”

“这衣服多少钱?”

“一打240块钱。”

“一件20?挺便宜的。”

高心颖苦笑起来:“主要是琼州纺织集团生产太多了,又到了北方冬季,麻棉衣服不保暖,只能清仓大甩卖,之前一打算360块钱。”

“进价多少钱?”

“一打180块钱左右。”

几人聊天期间,就有不少客人拿了这些便宜的麻棉衬衫和裤子。

江淼看到了一个中年人拿一打衬衫和一打裤子,笑着问道:“老哥,买这么多,现在大冬天的,应该穿不完吧?”

这老哥还挺有眼色,看到江淼周围那几个穿着休闲服,却身体紧绷的年轻人,他也是部队出来的,一眼就看出这些年轻人都是专业安保人员,想来是遇到了大人物来民间体验生活了。

不过他倒是没有太紧张,毕竟他不偷不抢,便笑着回答道:

“我做开川菜馆的,这衣服一进后厨,就满是油烟味,价钱太高的衣服,穿进后厨实在是太可惜了,而且后厨太热了,这衣服透气,穿一两个月就可以扔了。”

“原来如此,看老哥红光满面,今年生意应该不错吧?”江淼继续问道。

老哥侃侃而谈:“呵呵,混口饭吃,一个月就赚三四万,现在冬天川菜比较受欢迎,夏天淡季一个月就赚一万多。”

“那也不错呀!”

“都是混口饭吃,今年经济形势比前几年好很多,我去年本来是打算回老家,没有想到今年经济回暖了,幸好没有回去。”

“未来经济肯定会更好,特别是你们这些做餐饮的,咱们国内的人就喜欢吃,其他行业我不敢保证,但是餐饮行业肯定不会太差。”

“呵呵,承你吉言,现在餐饮竞争也很大,没有一两手拿手菜,还真竞争不过那些连锁店。”

两人聊了几分钟,老哥也推着购物车离开了。

江淼没有继续上去,因为三楼是电器区、四楼是杂货区,目前并没有多少产品。

比如家庭净水器之类的产品,未来就是安排在三楼电器区销售。

重新来到一楼的生鲜区。

江淼又看了一下水产品的情况。

目前汕美陆丰养殖基地的大闸蟹已经上市,作为室内养殖的产品,这些大闸蟹每一个的个头都挺大,而且基本都是满膏状态。

这也是室内养殖可以调控温度的好处之一,可以调控大闸蟹的生长周期,保证每个月都有满膏的大闸蟹出产。

除了大闸蟹,还有锦绣龙虾。

一斤多大的锦绣龙虾,刚刚从水产运输车下来,几个等候多时的客人一人就购买了两三个。

其中一个客人应该开餐厅的,一下子就购买十几个锦绣龙虾。

除此之外,各种活鲑鱼、生蚝、罗氏虾、白对虾、膏蟹、北极甜虾、皮皮虾都非常抢手。

价廉物美的东西,加上海陆丰公司一直以来营造出来的品质保证,形成了非常庞大的忠实客户。

江淼前几天看过海陆丰专营店APP的简报,APP注册用户已经累计达到了1.34亿,成为国内仅次于陶网、拼夕夕、狗东,少数用户破亿的购物网站。

而海陆丰公司在琼州、岭南、赣省、漠南东部,已经形成了庞大的产业体系。

这其中不仅仅包含了海陆丰公司自己的产业,还有合作的个体户和企业。

目前和农业合作事业部签约的个体户数量为7.2万户,合作企业为1573家。

如此庞大的产业体系,已经足以支撑其一个购物APP的丰富产品类目。

这给其他购物网站造成非常严重的冲击。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