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我看到了一切 > 第二百一十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

我看到了一切 第二百一十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者:岭南仨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1:38: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刚刚南电集团的考察团队,轻轻地来了,又轻轻地走了,不带走一页合同。

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和电网系统终究是有缘无份,在应用方向、原材料获得上,就不太适合成为电网调峰的一部分。

虽然微生物燃料电池一旦规模上来了,发电成本可以压缩压缩到每千瓦时0.12∽0.15元,可发电成本对于电网而言,其实不是第一要素,稳定才是第一要素。

无论是发电量稳定,还是燃料供应稳定,才是电网喜欢的技术。

虽然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如果应用在大型养殖场上,一样可以稳定发电,但大型养殖场除非自己建设微生物燃料电池发电站,不然他们是不会轻易卖出牲畜排泄物的。

而且南电集团还考虑到了另一个问题,如果作为调峰发电站,那就意味着这个发电站有一大半的时间,是在低效率运行,这无形之中增加了成本。

电网又不是发电企业,他们为什么要舍己为人?

自己建设一个调峰发电站,就为了便宜那些新能源发电企业?

思来想去,南电觉得还不如卡新能源发电企业的上网电量额度,这样成本更加低。

究其根本,就是因为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可以调峰,但是需要付出代价,但是电网不想背负这个代价。

而那些新能源发电企业,同样没有这个想法,倒不是他们目中无人,而是不少新能源企业在前段时间,就研究过海陆丰公司的技术。

他们发现这个技术的发电量太少了,虽然可以不断增加电池箱规模,但增加电池箱的前提下,是可以找到大量稳定供应的有机质,这才是这些新能源企业打退堂鼓的根本原因。

南电团队离开了。

其他新能源企业望而却步。

但这不代表其他企业会无动于衷。

除了采用半散养模式的温氏集团,其他国内的养猪企业,在研究过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之后,都发现这个技术简直是为他们这些规模化养殖行业量身定做的技术。

很快新希望集团、牧原股份、双胞胎集团都派专业团队,前来海陆丰公司总部考察技术。

至于其他公司倒不是没有想法,而是海陆丰公司在官网上,有相关通告,表示该技术不会和国外企业合作。

而且就算是合作了,生产基地也只能是在国内,同时这些生产基地都必须被海陆丰公司管控,不允许随便参观和从中带出东西。

实际上,现在应用的发电菌,是江淼和林书雅两人联手改进的二代版本,这个二代发电菌有自我凋亡的特殊机制,一旦没有了特殊营养成分的供养,这些发电菌就在繁殖过程中,快速走向死亡。

这个机制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发电菌泄露,另一方面则是为了避免被窃取。

同时这也是海陆丰公司拿捏其他养殖企业的抓手。

整个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的核心,就是可以快速繁殖的发电菌,而没有海陆丰公司生产的特殊菌种包,那微生物燃料电池已经在繁殖的发电菌,在繁殖20天之后,就自己死亡,没有办法利用这些发电菌作为菌种使用。

江淼不打算和国外企业合作,是因为他不打算资敌。

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其实非常适合那些工业基础落后的地区,就是没有大规模养殖场,也可以通过森林的枯枝烂叶、农田的秸秆,实现稳定的发电。

海陆丰公司虽然说电池箱设计使用寿命为30年,实际上,如果维护得当,这个系统可以运行几百年都没有问题,只要隔三十年更换一次石墨板、一氧化锰电极,以及一些电子零部件、传感器之类,就可以继续使用。

毕竟电池箱的核心部件,就是那个陶瓷内胆,陶瓷内胆除非被砸到、碰到,不然稳定使用几百年,基本没有什么大问题。

塑料外壳倒是会老化,不过老化时间是非常漫长的,至少坚持三十年是不存在问题的,也可以通过定期更换。

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地方,那就是这个技术的其他系统是可以简化,甚至直接舍弃的。

比如传感器、电控系统之类,完全可以只要一个简单的变压整流系统,加上电池箱就可以使用。

这意味着微生物燃料电池在条件非常简单的环境下,仍然可以使用。

因此江淼才故意让菌种变得无法正常繁殖,又搞了一大堆特殊环境条件,就是为了增加被复刻的技术难度。

不可否认,江淼这样做会让其他落后地区的人无法获得廉价又便利的电力,可他从来都不是一个一视同仁的人,他也没有办法博爱所有人。

他作为一个正常人,有正常人的喜怒哀乐,自然有偏好和厌恶的东西,这是正常不过的事情。

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适合落后地区,可落后地区的落后,又不是我们造成的,他这个技术也不会让对方变富裕,反而可能被西方势力借机窃取。

限制技术向外国扩散,是江淼一直在做的事情。

如果是普通的蔬菜水果种子被窃取了,其实问题也不算大,可如果是仙豆种子、发电菌菌种被窃取了,带来的负面影响会非常大。

比如我们西南面的几个邻居,这些地方本来就是人口庞大,一旦让对方解决了粮食问题,那可能会导致对方实力迅速攀升。

这种结果,不是江淼愿意看到的。

他留了好几手的准备,就是为了反制这些地区。

虽然这些地区的各方面都很烂,但是不可否认,对方确实存在不小的潜力,尽管这些地区此时宛如烂泥,却不是我们轻视对方的理由。

在技术出口上,江淼的态度非常保守,那就是关键技术尽可能不出口,避免资敌。

这个世界就是如此现实。

你把别人当朋友,别人拿你当凯子。

有些地方不值得去帮助,最好让他们宛如烂泥一般,一直呆在原始森林和大草原上,继续维持它们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

我们做好自己就可以了。

1月8日。

陪同顾海景、顾百鸣父子俩考察公平镇生物燃料基地的张海涛,向两人简明扼要介绍了这个基地的情况,还有技术是如何应用的。

已经接手了海景公司日常管理工作的顾百鸣,有些不确定地问道:“张经理,我有一些疑问,不知道你可不可以给我解惑?”

“顾总有话直说,我只要知道,又不涉及公司机密的事情,一定知无不言。”张海涛给两人茶杯添了一些茶水。

“那我就直说了。”顾百鸣随即说出心里面的疑问:“贵公司的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确实不错,但为什么不使用那种类似于沼气发酵池的大池子?这应该可以减少很多成本吧?”

张海涛一听,就知道顾百鸣不是专业人员,他笑着解释道:

“顾总,不是我们不使用,而是容积超大的电池箱,反而会降低有机物的有效利用率,一立方米容积是一个相对适合的容积,这是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本身的反应过程中,要求其反应器皿的容积不能太大。”

“原来如此。”顾百鸣闻言,就知道是自己想太多了,毕竟用什么规格的容器,海陆丰公司肯定研究过,自然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他喝了一口茶,缓解一下内心的尴尬,随即转移话题问道:

“张经理,你说我们公司可不可以利用这个技术?”

张海涛摇摇头:“你们公司没有那么多废弃有机质,要使用这个技术,除非有大量稳定的有机质来源,不然我不建议你们建设生物燃料发电站。”

一旁的顾海景也露出一脸苦恼的神情:“哎!要不是这两年在水产养殖上赚了不少钱,我都想拆掉养殖场上的光伏板。”

听到这个话题,张海涛想了一下,就知道对方大概率是在头疼电力上网额度的事情:“哦?是电网不给上网额度吗?”

说到这里,顾海景就一脸无奈:“是呀!电网就给50%的额度,现在我公司的养殖场和工厂又消化不了这么多不稳定电,只能白白浪费掉,投资成本不知什么时候可以回来。”

张海涛也露出一副爱莫能助的样子:“没有办法,现在全国的新能源发电企业都差不多,有些地方只要30%的额度,甚至直接不给上网。”

顾海景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本来我还打算,看看你们公司的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可不可以通过调节发电量,让电网给多一些上网额度,现在看来,是我想太多了。”

突然,张海涛陷入了沉思。

顾海景看到这一幕,随即也拉着想开口的儿子。

过了一会,张海涛抬起头来:“抱歉,刚才想到了一点事情,其实你们公司的情况,是有可能解决的。”

顾百鸣按耐不住性子,急忙问道:“哦?张经理有什么办法?”“你们应该知道水藻吧?”

“知道,我们很多养殖场都要定期清理繁殖的水藻。”

“那不知道你们养殖场的废水如何处理?”

顾百鸣直接回答道:“我们都是过滤之后重新利用,毕竟淡水也需要钱。”

“过滤之后的污泥呢?”

“一般直接堆在附近的农田或者塘坝上,这东西营养不错,很肥田。”

“我们公司其实研发过一套相应的技术,不过你们的条件只能使用简易版本。”

“不知道是什么技术?”顾百鸣越发好奇起来。

“就是利用养殖废水养水藻,然后使用水藻作为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燃料。”

“这效益应该不高吧?”

“确实不高,特别是简易版本,基本只能靠天吃饭,投入产出比非常小,甚至会亏损。”

“那还真是遗憾。”顾百鸣大失所望。

这也是很多搞新能源 企业,当前遇到的普遍难题,风电光电发电太不稳定了,电网只给30%左右的上网额度,剩下的电力要么自己用,要么白白浪费掉。

可自己用,这种不稳定的电,哪怕是通过调控设备和储电系统,损失仍然会非常严重。

对于养殖企业还好一点,用电不稳定只要不太严重,勉强可以接受。

但是对于那些需要保证精度的加工厂,这种不稳定的电,他们是绝对敬而远之的。

发电企业发电量非常庞大,可电网给的上网额度却不大。

根本原因还是这些新能源发电企业的电波动太大,电网也不敢硬接,不然分分钟将电网干瘫痪。

现在解决新能源发电的上网难题,还是要发电企业自己筹备蓄电系统,才可以实现良性发展。

如果干等电网解决,电网就一个态度—限额上网。

因为限额上网,对于电网来说,是性价比最高的解决方案,反正新能源发电企业发电浪费,那是新能源发电企业的损失,又不是损失电网的电。

如果电网给新能源发电企业兜底,那电网会损失惨重。

而且那些火电水电企业也对新能源发电企业满腹牢骚,虽然有容量补贴,可火电水电为了照顾光电风电,导致每年的有效发电时间下降了很多,单位发电成本提高了不少。

总而言之,现在新能源发电企业唯一的出路,就是自建储能系统,自己保证电量供应的稳定性,这才可以让电网接受。

可现在很多新能源发电企业,本身就负债累累,要让他们投入资金去搞储能系统,显然对于很多新能源发电企业而言,这是高风险的投资。

因此很多新能源发电企业,现在宁可顶着弃电70%的浪费,也不愿意出钱建设储能系统。

就比如眼前的海景公司。

以前投资建设的时候,觉得利用养殖场的空地和水面,可以发电和降低水面温度,可谓是一举两得。

但是现在回过神来,顾海景才发现这投资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回本,特别是电网卡上网额度之后,就让他们回本周期进一步拉长。

可回本周期拉长了,就意味着风险飙升。

毕竟光伏板会老化,随着时间推移,光伏板发电效率会越来越低。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遇到台风的概率也会越来越大,只要光伏发电场正面遭遇台风,损失肯定是难以避免的。

回过神来的顾海景,这才发现光伏发电 生态养殖,简直是一个天坑。

要不是这两年跟在海陆丰公司后面,赚到了不少钱,估计海景公司经营都要出问题。

从去年开始,海景公司就停止了光伏项目的建设,转而继续深耕水产养殖,才一改之前的亏损状态。

就在几人讨论着光伏发电的堪忧未来时,张海涛突然接到了张信诚的电话。

听完电话回来的张海涛,直接向顾海景父子俩说道:“顾总,我们公司的张副总找你们,你们过去我们总部一趟,应该是一个好事。”

“好事?我马上过去。”顾百鸣脸上一喜。

然而老练的顾海景却询问道:“张经理,请问是哪一个张副总?”

毕竟海陆丰公司的高管那么多,不问清楚,急匆匆跑过去,到时候反而更加麻烦。

张海涛反应过来:“抱歉,我没有说清楚,是负责水产养殖事业部的张信诚。”

一听到张信诚,顾海景就知道了,他告别张海涛之后,就急匆匆带着儿子赶过去马宫镇。

一个小时不到。

顾海景父子俩的两辆轿车,就到了长沙湾高速路口附近的小南山,也是海陆丰公司的新总部。

见到了张信诚之后。

两人才知道是什么事情。

“…原来是这样,没有问题,我同意合作。”顾海景直接拍板定下来。

张信诚伸出手来:“那就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这还要多谢张总和江总的照顾。”顾海景一边握手,一边感激不已。

顾百鸣也没有一点意见。

很快双方就签署了合作协议。

这个合作项目,就是海景公司将陆丰养殖基地的全部光伏发电设备打包,和海陆丰公司合作成立一个光伏发电企业。

该公司其中90%股份归属于海景公司,10%股份归属于海陆丰公司,但是海陆丰公司有控股权,海景公司有监督权、分红权。

之所以采用这种模式,就是为了避开电力系统的一些法规问题。

因此这家合资公司,名义上是属于海陆丰公司的子公司。

通过这种方式,该公司产生的电力,就可以直接交给海陆丰公司使用,不需要被电网过一手。

而海景公司也没有损失,因为海陆丰公司在陆丰的那个大型水产养殖基地,庞大的制冷用电,刚好可以将海景公司富余的光伏电用来制冷,内部电价为每千瓦时0.15元。

对于这个电价,顾海景父子俩都愿意接受,毕竟现在这些光伏电不卖给海陆丰公司,也是白白浪费掉。

而海陆丰公司选择这个合作,自然不是单纯帮助海景公司。

通过这个合作,可以获得廉价的电力,又减去了自己建设发电设施的投资,加上两家公司在陆丰的养殖基地就隔着一个镇,距离不到30公里,完全可以铺设一条独立的电缆。

这是合作共赢的项目。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