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我看到了一切 > 第一百七十六章 规划(中杯)

我看到了一切 第一百七十六章 规划(中杯)

作者:岭南仨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1:38: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目送何锦堂离开之后。

江淼回到自己的办公室。

他打开自己的私人笔记本电脑,一边查看资料,一边静静思考着一些事情。

屏幕上,关于科尔沁沙地的各种资料一一翻过,而其要事记录本上,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记录了十几页内容。

上面批给海陆丰公司的沙地、盐碱地、半荒漠化草地,合计就是两万平方公里,即3000万亩左右。

其中核心区域在哲里木市,一小部分在昭乌达市。

这里的年平均热量一般,全年无霜期在140~16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为300~450毫米,70~80%的降水集中在7~9月。

由此可见,科尔沁沙地除了热量不太够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对比较好,这也是江淼挑中这里的原因。

当然,如果科尔沁沙地被彻底绿化,那必定会影响当地的局部小气候,其中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气候会变得湿润一些,同时昼夜温差变小,全年无霜期会增加5~10天左右。

江淼在思考如何规划这一片土地的开发。

种植大豆那只是短期的安排。

而且3000万亩,就算是分五年开发,也是每年600万亩,以漠南分公司的沙地改造工程队规模,每个月极限就是10万亩,每年最多准备改造120万亩,还有480万的缺口。

考虑到一部分地方是退化的草地,并没有大型流动沙丘,土地也相对平坦,这一部分是不需要太多改造的。

江淼看了相关的数据后,已经估算出可以直接利用的平地、微改造平地面积,大概有1900万亩左右;还有比较容易改造的区域,差不多有800万亩;剩下的300万亩,不是流动沙丘,就是起伏比较大的半退化草地,以及石头比较多的砾石滩地。

因此工程队伍并不需要扩充太多。

真正难啃的地方,其实是乌兰布和沙漠、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这些有大片流动沙丘的地区。

不过那些区域和海陆丰公司关系不大。

现在江淼要开始思考如何利用这些土地。

首先第一年,肯定只能种植仙豆大豆,这是一个必然的安排。

但是种植了第一年之后,要不要继续种植仙豆大豆,就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毕竟国内在短时间内的增产规模,就是增产5000~6000万吨大豆,分配到各家企业,加上一部分散户,一家种一千多万亩就差不多了。

因此剩下的一千多万亩土地,必须发展其他农产品。

玉米、小麦、高粱之类的粮食作物,江淼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因为国内很快就会调整区域种植类型。

那些之前种植大豆的农田,肯定会腾出来,种植其他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特别是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很大一部分没有办法种植冬小麦的地方,大概率不会种大豆了。

华北平原则会引进仙豆大豆,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华北平原种冬小麦,之后可以补种一茬大豆或者玉米。

既然粮食作物不行,经济作物方面,江淼也思考过很多经济作物。

首先可以排除甜菜,因为东北空出来的大豆田,大概率会种植甜菜,这个品类是妥妥的红海。

也不用想了,因为西北接下来肯定会扩大生产量,又一个红海品类。

因此只剩下一个生了,生可以和仙豆大豆混种,也可以种两年大豆后,用根腐菌消灭大豆根系和根块,将其快速转变成为土壤的有机质养分,然后用来种植生。

他在记录本上,用只有自己看得懂的符号写上:预种植生500万亩。

下一个品类,他看中了橡胶草。

所谓的橡胶草,其实就是西域天山河谷的几种菊科蒲公英属植物,老毛子是第一个研究橡胶草种植和橡胶提炼技术的国家,国内的研究则断断续续,目前在西域有零星的实验性种植。

当前品种改良之后的橡胶草,三年左右可以收割,亩产含胶根块250公斤左右,可以提炼橡胶50公斤。

显然这个产量太低了,而且生长周期偏长了一点。

但是没有关系,江淼可以改良品种,将其生长周期压缩到两年左右,然后和仙豆大豆混种。

由于仙豆大豆普遍高度为90~100公分,而橡胶草主要的叶片,普遍在10公分以下,就开的时候,葶可以达到24公分。

这个特点,让两者可以互不干扰,特别是饲用仙豆大豆,其一年到头要收割四次左右,只要在收割的时候,将收割机收割高度定在离地10公分左右,就可以避开橡胶草。

因此江淼计划混播500万亩饲用大豆和橡胶草。

现在安排的规划,就是纯大豆田1000万亩、生500万亩、大豆—橡胶草混播500万亩、混合牧草地500万亩。

还剩下500万亩,这要种植什么东西,江淼也陷入了沉思之中。

他发现,当仙豆大豆这个变数被加入国内的农业系统之后,国内在粮食、油料、饲料、料这些主粮上,基本不会出现太明显的稀缺性了。

而这个情况,也导致海陆丰公司要寻找一种适合在科尔沁沙地大规模种植的农产品,竟然变得困难起来。

至于蔬菜水果之类的农产品,显然吃不下500万亩的规模,强行种植,不仅仅会搞崩整个市场,还会吃力不讨好,甚至血本无归。

他现在需要寻找一些适合的农作物,必须考虑好方方面面。

想着想着,突然江淼看到书雅刚拿过来的一盒樱桃,打开盒子后,拿起一颗齐鲁省生产的樱桃,用凉白开冲洗了一下,然后咬了一口,酸甜可口的味道弥漫在口腔。

随即他调研了樱桃的各种资料。

看完相关资料后,江淼觉得科尔沁沙地是可以种植樱桃的,不过需要选择有露西亚、枫叶国血统的耐寒品种,而且需要补充灌溉,因为樱桃比较喜水,生长环境需要年降水量达到500~600毫米。

对于樱桃在科尔沁沙地种植的一些问题,他已经想到解决方案。

直接改良品种是最直接的,但也是成效比较慢的一种方案。

因此他选择采用转基因嫁接技术,使用樱桃的近亲—欧洲李,即西梅,作为转基因砧木。

别看欧洲李带着欧洲两个字,实际上,它的起源地是西域天山山脉西部的河谷地区。

而且使用欧洲李作为转基因砧木,还有另一个好处,由于欧洲李的果实成熟时间在每年的九月份前后,那就是可以避开国内和南美洲樱桃的上市时间。

江淼有信心通过调整转基因砧木的养分供应和特殊信息素的产生时间,让嫁接在转基因欧洲李上的樱桃,在北半球的8~11月份成熟。

将樱桃列入开发品类之后,江淼又参考了国内外的种植规模,在樱桃种植上,写了一个200万亩的规模。

而剩下的300万亩。

他决定仿照樱桃模式,开发转基因盐肤木—开心果,种植200万亩开心果。

盐肤木和开心果都是漆树科的小乔木,而且盐肤木可以适应东北的气候,还有不错的耐盐碱能力,通过转基因改造,用来承载开心果再好不过了。

最后100万亩,则作为育种、实验、养殖、加工厂和其他配套设施的用地。

一想到配套设施,江淼同样需要仔细思考好,整个科尔沁农业基地的农产品深加工布局。

那上千万亩的大豆和五百万亩的生,每年都会产生不在少数的大豆油和生油。

其中生油还好,可以作为廉价食用油出售,但是大豆油的油品太差了,江淼没有打算卖食用大豆油,而是计划用这些大豆油生产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行业在未来的国内,肯定是大有作为的新兴产业。

对于这一点,江淼比其他人都看得更加遥远。

因为海陆丰公司的仙豆大豆品种和新油茶品种,会改变国内饲料和食用油的格局,在这种情况下,大豆油的未来处境就是两头堵。

一方面是国内大豆产能飙升,带来大豆油产能飙升,另一方面是茶籽油会抢走很大一部分大豆油的食用油市场。

产能飙升,市场需求量却在下降。

后果可想而知。在食用油市场上败退的大豆油,只能转向工业用油,可是工业用油的需求之中,很多用途的需求是有限的。

目前大豆油在工业上的用途,主要集中在生物柴油、油漆、涂料、润滑油、润滑脂、肥皂、洗涤剂、油墨上面。

这些用途之中,只有生物柴油这个方向,未来有可能吃下两三千万吨的大豆油。

开辟生物柴油产业,也可以让海陆丰公司的物流系统,以及各种农业机械,用上自己生产的生物柴油,进而减少一部分运行成本。

当然,食用油产业也不是不可以做,比如做大豆食用油的出口业务,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就需要廉价的食用油。

甚至国内可以将国外进口的转基因大豆油用来生产生物柴油,而国产大豆压榨的大豆油,制造成为食用油出口。

而那些转基因大豆的豆粕,也可以用来生产出口的饲料,或者干脆直接出口给东南亚国家和南亚国家。

设想好大豆相关的配套产业之后,江淼又思考起其他几个农作物的配套产业。

其中樱桃、开心果比较简单。

开心果一般只需要经过简单加工之后,可以批发和零售,配备一个开心果加工厂即可。

樱桃则配套冷库和包装工厂。

~~

生需要一个生油加工厂,而榨油之后的生饼,可以做饲料、肥料、生酱,或者提炼生蛋白。

橡胶草需要一个橡胶加工厂,剩下的饼渣和叶片,可以提炼菊,最后剩下的纤维素、半纤维素,还可以用来作为微生物燃料电池的耗材。

而且樱桃、开心果、生、大豆、橡胶草、苜蓿草等,都是蜜源植物,可以为蜜蜂养殖产业提供庞大的蜜源。

如此庞大的产业布局,要在未来五年完成。

江淼打了一个电话,将刚刚回来的吕伟斌,还有蒋海波等人叫到了办公室。

半个小时后。

蒋海波第一个敲门进来。

又过了十几分钟,吕伟斌也到了。

刚才江淼已经和蒋海波聊了一部分内容。

“老吕,坐!”

江淼给他倒了一杯茶:“这一次叫你过来,主要是为了加强漠南分公司的管理。”

“加强管理?难道那边出问题了?”吕伟斌被吓了一跳,还以为他前脚刚走,漠南分公司就出问题了。

蒋海波开口解释起来:“伟斌,你误会了,老板不是这个意思,漠南分公司也没有出大问题。”

“呃?”吕伟斌暗中松了一口气,然后好奇地问道:“老板,那是因为什么?”

“上面批给我们3000万亩沙地,就在科尔沁沙地。”

“这么多?”吕伟斌刚刚拿起茶杯的手,下意识发抖起来,赶紧将茶杯放回桌面,他吞咽着喉咙问道:“老板,上面为什么批给我们这么多地?”

江淼随口一提:“当然是仙豆大豆的隐形福利。”

“仙豆大豆?上面已经关注到了吗?竟然这么快?”吕伟斌稍微安心一点。

蒋海波刚才已经听江淼说过一部分内容,他给吕伟斌解答了一部分疑惑:“有一个研究大豆的院士,考察了塔敏查干农场后,进京汇报了这件事,不过这件事涉及到机密,我们几个人知道就可以,最好连家人都别提及。”

“机密?”吕伟斌虽然能力比较平庸,但不代表他是井底之蛙,在互联网大厂混过几年,他喜欢浏览各种国际时事,不一会就浮想联翩。

江淼没有告诉两人详细情况的想法:“具体的事情我就不细说了,还是先讨论一下漠南分公司的事情。”

吕伟斌赶紧拿出随身携带的小本子和圆珠笔。

“要开发3000万亩土地,需要的人力物力非常庞大,单凭漠南分公司的管理层显然是不够用的。”

蒋海波点了点头:“没错。”

“需要增加多少人手?”吕伟斌看向江淼。

“至少要扩大一百倍的人手。”

“一百倍?”吕伟斌眉头紧锁起来:“这有点难呀!”

“不急,我们的计划是在五年内完成全部开发项目,这意味着人手也是在五年内逐步到位。”

听到是五年内完成,吕伟斌才放下心来。

江淼将开发计划全盘托出:“我们要开发1000万亩大豆田、500万亩大豆橡胶草混播牧草田、500万亩生田、500万亩混合牧草田、200万亩樱桃园、200万亩开心果园,最后剩下的100万亩作为其他配套项目的用地。”

吕伟斌一边笔记,一边提出自己的疑问:“老板,牧草、生、大豆我可以理解,但是橡胶草、开心果、樱桃,科尔沁沙地的气候可以种植吗?”

随即江淼解释了一下,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些农产品,以及相关的技术解决方案。

听完之后,吕伟斌菜恍然大悟,他对于江淼的技术研发能力没有丝毫怀疑。

紧接着江淼又说了漠南分公司需要准备的相关配套设施。

吕伟斌将这些事情一一记录下来,时不时询问起一些有疑问的地方。

将这些事情说完,江淼才提起一开始的那个问题:“因此随着漠南分公司的规模扩大,那边不仅仅是缺乏中层管理人员和基层员工的问题,还需要派驻一个总部高管,去那边驻点。”

吕伟斌瞬间反应过来,显然他就那个比较合适的高管。

“当然,考虑到管理的问题,不仅仅你要过去,我和海波也会定期过去,我们每人轮流在漠南分公司驻点3个月。”

听到驻点时间只有三个月,吕伟斌也觉得问题不大。

蒋海波则提议道:“老板,公司的储备人才计划还要继续加大规模,我提议尽快在一两年内,完成对于高管轮流值班的制度进行完善和落实。”

江淼点了点头:“嗯,你安排人事部扩大招聘规模,趁我这几个月没有紧要的事情,有空进行面试,多招聘一些人才,特别是中高管理层,方便接下来的扩张。”

不过,江淼又补充了一点:“当然,我们内部员工如果发现合适的管理人才,也要大力提拔。”

“我明白。”蒋海波将这件事记下来,然后他想起一个事:“老板,8月10号,魔都要举办粮食安全高峰论坛,主办方昨天给我们发了邀请函,希望我们公司可以出席。”

何锦堂告诉了他一部分内幕,江淼自然知道这个所谓的粮食安全高峰论坛的猫腻,他吩咐道:

“海波你代表公司过去就可以,就一个要求,多听多看,不要发表任何意见,特别是关于仙豆大豆的内容,一个字都不要提。”

听到江淼如此安排,蒋海波也是若有所思,不过他没有表现出来:“好的,我一定按照老板的意思执行。”

“还有一个在羊城举办的饲料产业大会,我们公司同样在邀请行列之中,不过这个举办时间有点密集,是8月15号。”

“一样由你带队过去,你只需要说我们在埃及塘虱鱼粉上的一些规划即可,其他涉及紫苜蓿、大豆之类的内容都不要参与讨论。”

两个活动之所以安排如此密集。

目的不言而喻。

那就是为了让abcd和国内的相关民企,都没有时间思考,逼他们的高管在短时间内,在魔都和羊城来回奔波。

今天在何锦堂离开之后,他还抽空查了一下国际大豆期货、玉米期货的情况。

发现从昨天开始,大豆等大宗农产品的期货市场中,空单正在缓缓增加,他就知道空头正在吸筹。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