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我看到了一切 > 第一百二十七章 纷至沓来(中杯)

我看到了一切 第一百二十七章 纷至沓来(中杯)

作者:岭南仨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1:38: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11月28日。

今年的冬天终于来了,从西伯利亚长途跋涉而来的寒风,经过了黄土高坡、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抵达岭南大地的时候,威力已经所剩无几。

江淼并没有在实验区,而是在南湖村西北部的马宫山东南麓,之前他吩咐吕伟斌,在南湖村承包多一片山地,作为农作物栽培实验基地,就在这里。

其实实验区就在马宫山的南麓,和农作物栽培基地紧挨着。

整个农作物栽培基地位于马宫山东南麓,呈现出四级梯田的分布面积一共是576亩,这也是南湖村最后的空闲土地了,其他剩下的土地,不是水库库区,就是居民区、沙滩、防风林。

这576亩梯田,被分为50个种植区,每一个10亩;剩下的76亩地,除了道路和隔离带之外,就是配套设施和楼房。

随着公司财力越发充沛,江淼也加大对各种种苗资源的收集工作。

特别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的草本和小灌木类农作物,目前已经种满了5个种植区。

其实包括了甘蔗、黄麻、香蕉、番木瓜、木薯、红薯、生、香茅、绿豆等五十多个大类。

江淼之所以喜欢草本农作物,原因在于草本农作物的迭代速度比较快。

比如眼前这50棵香蕉,这是他通过岭南农科院的关系,购买到的濒临灭绝品种,传说中的大麦克香蕉,通过实验室组培育苗,目前培育出了50棵大麦克香蕉苗。

种了两个多月,还处于小苗阶段。

大麦克香蕉没有果籽、外皮厚,外型诱人,且因其厚厚的果皮使其在运输过程中抗挫伤能力强,密集的果皮也更易于运输,这些特性使其成为出色的出口产品。

之所以现在濒临灭绝,主要是20世纪初,黄叶病出现并感染大麦克香蕉,导致其产量下降。

目前只有暹罗南部和大马地区还有少量种植。

至于为什么不通过杂交技术,或者转基因技术,让大麦克香蕉免疫黄叶病,肯定是有原因的。

不然各国的农业研究机构或者商业公司早就这样做了。

大麦克香蕉无法通过传统育种技术和转基因技术重新出山的原因,非常复杂,包括:

基因单一性:大麦克香蕉是三倍体,无法进行有性繁殖,只能靠无性繁殖来繁衍后代,这导致其基因几乎完全一致,缺乏基因多样性,难以像有性生殖那样通过基因重组产生对黄叶病的抗性基因。

育种技术限制:传统的杂交育种方法对大麦克香蕉作用有限,因为三倍体香蕉在减数分裂时染色体无法正常配对,难以产生有效的配子,所以与其他品种杂交获得可育后代的概率极低,进而难以通过杂交将抗病基因引入。

抗病基因资源匮乏:香蕉自身基因库中抗病基因较少,且大多源于病原自身的基因,这就给相关基因的分离带来困难,导致缺乏可用于改良大麦克香蕉抗病性的有效基因资源。

病原菌复杂性:引起黄叶病的尖孢镰刀菌具有多个生理小种,且不断变异进化,这增加了培育持久抗病品种的难度,即使通过基因工程等手段导入单个或少数抗病基因,也很难抵御病原菌的多种致病类型。

这些问题对于江淼而言,倒不是什么难题。

在电影《侏罗纪公园》中有一句经典台词:

“生命会自己寻找出路(life finds a way)”。

江淼在自己的组培实验室之中,通过各种诱导基因突变的手段,不停刺激大麦克香蕉的叶片细胞产生突变。

筛选出第一代具备抗尖孢镰刀菌的品种,将其培育成为小苗后,再次利用这些小苗进行二次突变诱导,持续进行了三代。

然后从第三代突变体之中,挑选出合适的类型,使用细胞融合结合染色体丢失技术,让三倍体的大麦克香蕉突变体和华蕉等品种的单倍体,进行细胞融合结合,促使其中的染色体丢失,从而产生二倍体的可以繁殖香蕉。

以眼前这50棵大麦克香蕉小苗,就是第三代突变体之中,表现比较好的5种,通过细胞融合结合染色体丢失技术处理,挑选出来的二倍体大麦克香蕉。

这5种大麦克香蕉的特点,就是对尖孢镰刀菌的抗性极高,还保留着原始大麦克的风味,而且它们之间的抗病基因片段是不一样的,这让它们之间可以通过自然杂交,从而获得更好的抗病性,从而增加基因多样性。

其实这种技术,也可以用在银杏上。

基因单一的植物,都可以采用这种技术增加基因多样性,从而摆脱基因单一的困境。

至于其他研究机构为什么不使用细胞融合结合染色体丢失技术。

答案就是这个技术目前不成熟,成功率很低,而且效率非常低,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就是细胞融合之后,会产生一大堆融合细胞,很难确定哪一个融合细胞才是成功的。

毕竟目前的基因检测手段,没有办法做成为到对每一个细胞进行基因检测。

江淼也是靠鉴定面板,才可以从一大堆融合细胞之中,挑选出合适的那几个。

至于如何精确分离,同样是依靠鉴定面板,通过不断进行分割细胞培养皿的培养基,然后使用培育营养液进行多次稀释,和使用定向基因清除不需要的细胞,就可以找出需要的那几个细胞。

这种操作同样比较费时间。

江淼挑选出一个合适的品种,至少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

现在这个种植大棚里面的50株新大麦克香蕉,其实已经和原始大麦克香蕉不一样了。

如果检测六个品种之间的基因序列,就可以发现它们之间虽然存在亲缘关系,但差异性也很大。

按照植物学分类来区分。

之前的大麦克属于尖叶蕉谱系,其学名为musa acuminata,是现代香蕉栽培品种的重要祖先之一。

具有果实较大、口感较好等特点,如常见的香芽蕉等多数食用香蕉品种都属于此谱系,这些品种的假茎较细,叶片较薄且长,果指细长,多为三倍体,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香蕉类型。

而香蕉之中的另一个谱系,长梗蕉谱系:学名为musa balbisiana,也是香蕉的重要野生祖先之一。

其特点是假茎粗壮,叶片厚实,果指短粗,多为二倍体,如粉蕉等就属于该谱系,果实具有独特的风味和口感,在国内南方地区有一定的种植面积。

如果江淼培育的这五个品种,可以实现大规模种植,那香蕉家族的族谱要再单独开五页。

也就是说,这5个香蕉品种,代表了5个全新的谱系。

主要是基因突变了好几代,又经过细胞融合染色体处理,让它们突变得和母本的大麦克香蕉有很大的基因差异。

不过,由于还没有开结果,江淼也不知道这些新品种香蕉的真实味道。

毕竟鉴定面板只能通过基因序列,解析出这些基因会产生的风味物质,和各种风味物质的大概含量。

这种数据评估出来的味道,肯定不是百分百准确,或者说,单纯的文字信息,没有办法让人理解植物复杂的风味。

只有种出来后,品尝了味道之后,才会知道其真实的风味。

按照这些香蕉的生长情况,估计要到明年五六月份才会收获第一批成熟的香蕉。

看了香蕉实验田,他又陆陆续续看了其他实验田的情况。

这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是江淼自己培育的,剩下的突变苗,都是张成栋等人培育的品种。

两者培育的品种,差距非常大。

江淼培育的品种,都是差不多接近成功的类型。

而张成栋等人的试验品种,只能用一个成语来形容,那就是歪瓜裂枣。

99%都是歪瓜裂枣。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普通研究员在种苗研发上的被动和无奈。

月底,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狮子山农业大学的李老师带着学校的几个领导,来到了海陆丰公司总部。

之前一起去过江城的黎子轩,早已在公司门口等候,看到李老师等人的身影,连忙迎了上去。

“李老师,你好,我是黎子轩,是江总的秘书。”

“你好,小黎。”李老师笑着点了点头。

在黎子轩的带路下,一行人来到了实验区的二楼餐厅。

“李老师,好久不见,您还是那么精神!”江淼热情地说道。

李老师微笑着回应:“阿淼,看到你的企业发展得这么好,老师真为你感到骄傲!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贺霖,贺副校长。”“你好!贺校!”江淼伸出手。

贺霖是一个带着眼镜的方脸中年人,他也伸出手来,两人握了握手:“江淼同学的企业现在已经闻名世界,学校为你而感到骄傲。”

“这位是科研处处长赵东来。”

“这位是农学院院长朱龙福。”

“你好!赵处、朱院。”

“你好!江淼同学。”

一行人聊了一会,坐下后便直奔主题。

李老师开门见山地说:“阿淼,这次来主要是想和你商量一下,能不能在你的企业设置一个实习基地,为咱们学校的学生提供一些实践的机会。”

对于这一点,江淼并没有觉得为难,眼中闪过一丝笑意:“老师,这当然没问题!咱们学校培养了我,能有机会回馈母校,我求之不得。”

李老师微微点头:“那真是太好了。现在的学生们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经验相对缺乏。在你的企业实习,他们能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对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江淼认真地听着,思索片刻后说道:“老师,我会安排专人负责带教实习生,让他们能真正学到东西。不过,我也想听听几位对实习内容和要求的想法。”

这个时候,贺霖开口了:“我觉得可以让学生们参与到不同的项目中,了解企业的运作流程,同时也能发挥他们的专业知识。比如,在研发部门参与新产品的开发,在生产部门了解生产工艺。”

闻言,江淼频频点头:“朱院您考虑得真周全,我会尽力提供最好的实习条件,让学弟学妹们有所收获。”

李老师欣慰地说:“那老师就代表学校先谢谢你了,相信通过这次合作,不仅能帮助学生成长,也能为你的企业注入新的活力。”

江淼笑着回答:“这也是我的荣幸,能够为学校和学弟学妹们做些实事!”

双方聊了一个多小时,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们身上,仿佛预示着这次合作的美好未来。

黎子轩将谈话记录下来。

江淼看了看时间,发现差不多到中午饭点了,便开口说道:“各位老师,饭点到了,中午让我尽尽地主之谊,我们边吃边聊。”

“哈哈,那我们就不跟你这个大老板客气了。”李老师开玩笑着。

贺霖、朱龙福、赵东来也从善如流。

半个小时后,后厨就做好了饭菜。

学校这边一共来了8个人,而江淼这边,除了秘书黎子轩,还有刚刚完成实验的书雅,和她的秘书李文娜,一共是12人。

饭菜也非常有意思。

有几种菜品都是两盘。

分别是清蒸石斑鱼与清蒸埃及塘虱。

蒲烧鳗鱼与蒲烧埃及塘虱。

马鲛鱼白丸肉丸与埃及塘虱鱼丸。

黑鱼奶白鱼汤与埃及塘虱奶白鱼汤。

再加上番茄炒蛋、宫保鸡丁、白松露烩饭、姜丝油焖蚝、清蒸红心虾姑、本地特色菜粿、羊肚菌炒虾仁、白斩鸡、烧鹅、白灼菜心和猪油渣炒莲白。

江淼指着已经拆好肉的清蒸鱼:“各位老师,尝一下这个鱼,帮我们对比一下。”

“哦?”朱龙福提起筷子,夹起一块石斑鱼鱼肉,吃了一口后,微微点了点头:“这条石斑鱼非常新鲜。”

他又夹了一块清蒸埃及塘虱的鱼肉,也吃了一口,随即提了提眼镜:“这鱼真的是埃及塘虱?很鲜甜呀!”

“是的,这是我们公司近大半年来的成果,就是通过特殊的饲料配方和流水池养殖五十天左右,从而去掉土腥味,又增加其体内的蛋白质含量和香味甜味风味成分。”江淼一边解释,一边夹起一块埃及塘虱鱼肉送入口中。

李老师则对他面前的番茄炒蛋赞不绝口:“这个番茄炒蛋不错,番茄味道很浓郁,应该是你们公司培育的红心番茄吧?”

“老师目光如炬。”

“贺校,你尝一下这个羊肚菌,这是书雅栽培的羊肚菌,目前还处于实验室阶段。”

贺霖吃了一块羊肚菌:“哦?林同学还研究羊肚菌?”

“是的,贺校,我近期正在做羊肚菌的丰产技术研究。”书雅笑着点了点头。

一顿饭下来。

大家都满足了口腹之欲。

这些菜虽然比不上那些大酒楼,但是好在材料足够新鲜和优质,风味的加持下,拉高了众人对这些菜肴的评价。

正如《舌尖》上所说的那样: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简单的烹调。

休息了半个小时。

喝了几杯茶水。

他们才谈到了其他几件事。

贺霖放下茶杯:“江淼同学,学校帮你们申请的荣誉博士学位,已经进入审批阶段,估计十二月份就会完成,如果一切顺利明年一月份就会公告,你和书雅同学打算什么时候过来一趟?”

江淼摸了摸下巴的胡茬:“明年三月份吧!我刚好明年要去一趟漠南省。”

贺霖点了点头:“那到时候你直接联系老李。另一个事情,是有一个校友想和江淼同学见一面。”

“哦?愿闻其详。”

贺霖说了一下大概的情况:“羊城的诚一集团老总阳和军,他是我们学校93届的校友,他有意和海陆丰公司合作,不过具体合作什么,我也不太清楚。”

“可以,待会贺校将他的联系方式给我。”

“没问题。”贺霖暗自松了一口气,他继续说道:“第三个事情,让老朱来说吧!”

朱龙福从助理拿了一份文件递给江淼:“江淼同学,学校想特聘你和书雅同学为兼职特聘教授,如果明年你们的荣誉博士学位顺利通过,那学校打算聘请你们为博士生导师,并推动在海陆丰公司建立研究生培养基地。”

江淼虽然有些惊讶学校的动作,但是他和书雅确实有资格。

毕竟这是未来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候选人,在朱龙福等人看来,江淼夫妻俩的鳗鱼人工繁殖技术、白松露人工栽培技术,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概率为99.9%。

要是这两个技术没有办法获得一等奖,那评选委员会估计会被社会舆论喷发到狗血淋头。

江淼沉思了片刻,开口问道:“朱院,如果我成为特聘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但是需要管理公司和进行科研,可能没有办法大量时间带学生。”

早有准备的朱龙福笑着说道:“没有关系,成为特聘教授和博导,不一定要带学生,江淼同学和书雅同学你们可以自己根据情况安排,学校尊重你们的选择。”

“那我没有问题。”江淼点了点头答应下来。

书雅也点了点头。

这种事情,有利于增加自己在学术界的影响力,也可以让自己的科研成果变得更加合理。

毕竟博士生导师和本科生,两者给人的第一印象就不一样。

而狮子山农业大学方面,也是觉得江淼和林书雅夫妻俩的潜力巨大,才决定提前投资。

万一两人未来获得其他大奖,那学校也跟着收益,就算是没有获得大奖,两人的公司也是百亿级别的大企业,对于学校同样有好处。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