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维校的三好学生 > 第2章 兵家传承

维校的三好学生 第2章 兵家传承

作者:核动力战列舰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1:34:0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号响为集结,擂鼓为进军,旗动大军转向,响箭则是死命令,要求整军锁定目标血战。

在大爻朝的兵家中,一个统帅,能够带队冲杀,是锦上添花。而最基本素养,则是要掌握“鼓哨,旗帜,响箭”一系列传令系统。

举一反三的宣冲,立刻联想到,前世所听说的信息化时代军队的指挥体系。

从上到下,将帅的信息链路如何下达给最基层行伍,自古以来都是技术岗!而自己现在在大爻入手的这一套行伍调配体系,是后世军队指挥学在古典时代的雏形状态。眼下在大爻这叫做“兵家”。

眼下大爻各地“兵家”的传承是各有不同的。

例如南疆的役农矛军吃的是糕粑,而不是北边的锅盔。粮草特性不同,行军作战形态也略有差异,并且由于身高和武器种类不同,其编制队形是有差别的。

大爻疆域广大,各处边疆的外患不同,故都有将门来驻守,这些将门在几百年来都有着自己的兵典,而兵典涉及到行伍传令的部分,都是“核心技术”,传男不传女,传嫡不传庶。

眼下,武飞所在的军队,叫做“武家军”,这一套兵家传承是武家人内部技术。只要大爻朝廷,在疆域之南有“镇守疆域”的需要,武家基本上就是与国同休。哦,即武夫们:我xx世代为朝廷效力。

…大风吹拂下,四方旌旗哗啦啦作响,此时演武的一千五百人确定了方位…

在点将台上,随着一系列律令传达,下方的一队旗动了起来。

每一队列都有一个旗手,旗帜的左右摆动次数是和中军传达号令的方式,而队列中所有人也都是看着旗帜方向来维持进攻,例如一队役农矛军足足一百二十号人,其中大部分被征召的老农,只是看着旗帜来聚集,只知道随着队伍大多数人冲锋列阵。

军法连坐制下,这些基层军士内也有一套人际江湖,将门统帅是无法时刻掌握,只能通过任命掌旗的队官来约束行伍。

故,每一个旗队,就是战时指挥链的最基层,相当于一个连,这是将军能够直接控制的最基层人员,在下面如果发生什么串联,那就得看将军的个人魅力能不能顶得住了。

宣冲总结上一世的知识:军事近代化后,旅团规模能达七八千,指挥链路达到基层“排”。信息化后,作战集团达到师这个级别,指挥链路最低是“班组”,智能化时代,指挥精确到每一个士兵,而指挥规模更是跨越一整个战区体系数万人的协作。

宣冲总结:历史坐标轴上,军队发展趋势是规模越来越大,指挥越来越精细。

目前的大爻武家军,一军的全额不过是两千五百人,而指挥官控制链路末端是百夫长。这属于幼儿园级的。——但这幼儿园级别,也不是那么好学的。

毕竟在这个时代,武飞只能靠自己调动指挥部队,若是通过军校搞一批专业参谋,成立指挥部,嗯,这是僭越,蓄养门客,图谋不轨,法家子弟会找上门,用律令来制裁。

……

此时在点兵台上,大纛下,宣冲开始传达命令进行演武。随着一道道竹质律令化作符鸟,飞到各个队列,各个队列中兵甲随着队正带头,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连锁变动。

步兵队列在快速变阵,形成拒马保护中军,两翼骑兵开始迂回旋转,寻找冲击机会。

如同剑仙用剑,需要在最精妙时刻对敌人脆弱处一剑斩之,骑兵属于大军的剑锋,到底什么时候彻底挥出,也是要看将军释放响箭的时机。

在队列演进中,宣冲很巧妙的将刀斧手调到缠斗的矛兵队列中,制造出了队列混乱,给骑兵能冲阵的机会。这场演武就此结束。

各个队列在灰尘飞扬中,扛着旗回家。今天开锅造饭,多加两成咸菜。而武飞则是披挂整齐返回营帐内,接受着大伯的考核点评。

中军营帐,各队的队长分别列席坐在两侧,中间摆放着一尊铜鼎,每个领队根据自己的次序,分食鼎中炖煮着的羊身上不同部位的肉。大家案台上的肉块的部位,是由领队的功劳资历决定的。

随着杯中倒上了甘醪,宴会开始了。

正所谓皇帝不差饿兵,更何况是将军,大家忙活一天后,总得请各个营头(百夫长)吃个饭。

当然,武飞的座次紧靠着将军,这场宴会毫无疑问,是武撼峦要给手下们介绍一下,武家的少将军。

……

武家军内所有作战任务分配、人事团队的安排,往往就是在这宴中决定,所以在此宴上,大多数人除了吃肉,也都是留了一个心思。

武撼峦先前在单独召见武飞时,板着脸呵骂,和眼下完全是两个样子。他微笑着给武飞介绍各自麾下的将士。随后似乎是在逼,嗯,请这些营队、门督们挨个挨个给武飞敬酒。

随着营帐内,即将宵禁的锣声敲响,这次宴会结束了。各个队正回营,只剩下了武飞。

军中的米醪度数不高,兑水后几乎比米汤还淡,但是连续被二十来个队正轮着敬,还是让武飞感觉到有点吃力。——很显然,这些军官们这些天饱受“酒水戒断”的痛苦,心中有怨气,但不敢对武撼峦撒,只能借着这个机会对宣冲灌。

宣冲借着军中兵器倒影看着不胜酒力的自己,感慨道:遭罪呀!

……

武撼峦看着武飞硬扛着酒力,却依旧谨言寡语,对武飞评价更高了一点。当然先前武飞那一根筋的摸样让初始评分过低,现在临场带来反差,才增色不少。

刚刚那个场面,能扛得住所有人吹捧,没有彻底放纵飘飘然,虽然微醺,但没有智昏,假以时日,能成将才。

武家在大爻南疆镇守了四百年。屹立不倒的真正原因,不是什么道门扶持,也不是天家世代宠幸,而是在于南疆的兵权。如果武家的兵家家传无人继承,道门那边可不会看重“资质”来招收弟子,天家也不会世代恩宠。

大爻的天子,对于列侯们是“酎金夺爵”。中原那些曾经靠着外戚上位,威风显赫的家族,曾一门十侯!但随着天子轮换后,其爵位很快就被削下来,而处于南疆镇守的武家,则是能够用“斩掉蛮族首级”来替代酎金。甚至斩级多了,天家反而会赐给金饼。天家赐予的金饼自然没有成色不足一说,故中原的列侯们会用大价采买。

武家军中众人皆知,武撼峦对侄子吵着要学道法很是无奈。

兵家修煞,仙家养灵!

城中民不跟官斗,江湖中官不压豪客。在红尘滚滚的人间道上,灵不和煞争,然而在人迹罕至之处,煞气散溢太快,仙术方能劈山断河。

武撼峦曾好言好语对十岁时的武飞说过:你八字太硬,该当在这人间走一遭!修什么仙,修仙要吃斋守戒,在山上苦修无数岁月,你能守得住这份清苦?——你不过是听了说书人所说“修仙者逍遥”罢了。

世上哪来的逍遥?这千年来,因为惹怒天子,被大军剿灭的宗门不下于五十了。

…武撼峦是铁了心让武飞继承自己的衣钵,且给武飞讲述了修仙中种种不堪。但武恒羽,也就是这大伯的儿子,武飞的堂哥,则是叙述了宗门里另一番风景。

三年前武恒羽返家后,先是一手道法神通,让武飞好不羡慕。然后就是炫耀自己在宗门中见识。

以南方青华宗为例,按照修为程度划分为“三代”,法力结丹为第一代,凝聚真元筑基为二代弟子,炼气期为三代弟子。

那年这位堂哥给自己讲述了他们在山上排云驭雷的逍遥。让武飞心里痒痒的。遂怨气冲天地质疑家中长辈为何如此摊派。

而后族中老人好一顿劝说,讲述仙门的不易,

例如,即使是修为最高的结丹修士,或许能劈开大山裂开大石,但是面对大军凝聚煞气,那是半分道术都无法运用。而十年前,青华宗因为上供“灵茶”未能达到天家应许的量,不得不派遣十几名二代弟子进宫为天子演丹鼎术。

至于现在被世人津津乐道,所谓沐仙子驾驭灵剑挡住越候三千甲士追击一事,这其实是背靠着一座城池,军民同心镇住了地脉。当然那位仙子也仅仅是挡住而已,面对随后东南将门调动来的“烽火浮屠”这样的怪兽重骑兵,该仙子和全城百姓也不得不遁入山岭。

现如今,所有宗门若想要长存,需要在治世和朝廷合作,乱世和世家门阀合作。

仙道一直是小道,持灵根入仙门者,能炼气筑基,十中无一,凝结金丹的修士,举世不超过双掌之数。

红尘道才是大道,红尘道话事人除了帝王,然后就是儒家,法家,兵家,这三大家中任何一家的入圣者都远超金丹修士百倍。

仙道修士自诩避世,但其实是避不开的,因为灵山大川只有在天子和郡守山河令的调配下才能灵道续昌。

当然幼年的武飞是没能听的下去。

…宣冲疑惑:我到底是什么时候替换武飞?这个穿越时间点模糊的很…

现在宣冲在阅读典籍中“百家杂术”时已经能维持客观心态,有了如下认知总结:

首先“人间道”是天道的一部分,是诸道之首。也就是说,修仙者们的灵脉是会被人间王朝影响,甚至法术也都是在律令允许的情况下才能生效。

因此修仙者避世却不得不入世,对红尘躲之不及,所以需要王侯来为宗门背书,非常拧巴。

至于军中,是有随军道士,他们拿着军门的避煞令,在军中行走。对于他们来说,在沙场中历练一年,抵得上在凡世其他红尘历练十年,而对于大军来说,这些随军的道长嘛,是必不可少的法师。

例如“和风之音”这门道术,就能让风云之气,缠绕在一队士兵的足下(骑兵的马蹄),增加冲锋力度。

……

在营帐中,宣冲在更衣处内,用冷水泼面,迅速醒酒,再奔至武撼峦行辕处。

武撼峦在大帐内早早静候,将灯交给宣冲掌握,他打开了白天的那一卷绢布地图。

这一卷绢布地图上面刻画着山川,河流,并且有着船舶马匹的标识,穿梭于城池之间。在武飞视觉中,那些马匹标识位置是在缓慢挪动,而船舶也是如此。而如果看向绢图上的城池,耳边甚至当即能听到城市中人声鼎沸的声音。

宣冲:“不错哦,这个地图算的上一件“魔法物品”,我记得在哪部电影看到过,哈利波特几来着?”

“阴爻阳爻”二进制推演,可不只是道门在用,兵家,儒家,法家,都有相应的“易书”来辅助自身的功业。

没等宣冲沉浸在堪舆图所提供的一切尽在掌握的感觉中,武撼峦的手指戳在了图上。宣冲从这图中山河运转的万象信息中,拔出了心神,随着将军手指,视角锁定山川。顿时五感中充斥着草木气息,鸟语花香,甚至蛇鳞摩擦声。

宣冲后退两步,五感正常后,看着将军手指点在山川上,那道简约山图线条上,写着“赤练山脉”。

武撼峦让宣冲把灯拿近一点:“蛇人在南疆作乱已经五载,我大军严守关卡,虽然能保一方平安,但始终难以根绝此祸患。”

宣冲看了看堪舆图,发现新开辟了好几条线。将军见状点头:“这是我大军预备进军赤练山的粮道,而需要交付给你的事情,也就与此相关。”

说到这,武撼峦目光在地图上凝视一小会,已经确定武飞的任务点了。

武飞表情僵硬,问了一句:“我得下军令状?”

武撼峦扶须颔首。

武飞进一步问道:“失期将斩?”

武撼峦冷声训斥:你本就是戴罪立功。

正当宣冲盘算着自己是不是该弄点风寒之类暂避,自己那装死许久的系统冒出来了。

系统:请掌握这支军队,奖励为三个学分。注:凑齐十五个学分可以回归。

宣冲很抵触的划掉了这个系统弹窗。

然而系统立刻冒出来警告:“如果考核不通过的话,你会有血光之灾。”

宣冲脑子内咆哮:“沃日,你这是在威胁我。”

系统:“不是威胁,是课堂警告,做不做由你!你不妨试试。”

宣冲一下子气短起来,脑子内嘀咕道:“没说不接任务。”

…心里话和场面的反差分割线…

此时举灯的武飞面对伯父正了正神色,表现出义不容辞。

这让武撼峦愣了愣,这一直是在军中“反着扭”的侄子好像突然转性了。

宣冲再次看向地图,这会控制住精神,小心翼翼,防止自己陷进去,对这位大伯问到:“伯父,咱家现在向南进军,是朝中意思吗。”

宣冲的逻辑,既然斩首可以替代酎金,武家军完全可以养寇自重,将蛇人当做韭菜,定期收割。但是现在突然要主动进军。实在是有点反常。

武撼峦微微一顿,叹了一口气:“源常,带好兵即可。朝中事,源炉(宗族内另一位庶出但资质强的弟子)那边会留意的”

宣冲看了看大伯,明白朝廷那边是有了变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