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维校的三好学生 > 第22章 藏武于民

维校的三好学生 第22章 藏武于民

作者:核动力战列舰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1:34:0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戍天历25年10月份,㵢州的父老乡亲们确定了一个好消息,那个不修德,贪鄙无度的武飞被从中军帐里撵出去了!被派去管粮草!而武恒羽则是被武撼峦重新任命掌握前军,地方乡老们纷纷赞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有头有脸的大人们讨论着“百姓安泰”,小人物们却始终爱计较这柴米油盐。…

三龙镇,老贺头乘着驴车,看着这个热闹的大集。

不惑的他在行伍中混了大半辈子,随着本地共合叛匪们突然兴起,他的弟兄们一时间死伤大半。而他也被冲散了,不过很快随着大爻官军们(武家军)杀到,匪徒们不敌官军,被打了回去。

随着那位少将军在本地招募兵丁,追缴残寇,他咬了咬牙报了名。在这三个月内他跟着武恒羽“拜山门”,见着武恒羽踹开本地最大匪帮道义帮的山门后,三枪捅死两个匪首,他服气了。

然而最近,武恒羽的军中已经满编精锐,作为老弱的他要被裁撤。就在他彷徨该去哪的时候——武恒羽是仁义啊,打包票把他们这些老弱给安排好。

现在,他是在牙人的介绍下,带着婆娘和娃儿在这里落脚。吃了半辈子军粮的他,第一眼看到这个镇子就觉得非常安稳。

镇的四面是四片水塘,水塘连接活水,布满了荷叶,镇子白墙黑瓦的倒影在水塘上,显得非常诗情画意,但是!对于贼人来说,这意味着趟过这片池塘才能碰到墙,而爬墙时,脚上沾了泥会打滑,并且白色的墙壁上沾了泥巴非常显眼,贼在墙上如秃子头上虱子。

镇的大北门,是一座大石桥。三丈宽的桥面上,人来人往川流不息,镇口的巡镇看到老贺头的竹牌凭证后,确认了是一家五口人后,撤下了对外地人刁难的刻薄,换上了笑脸。

巡镇:“这位军爷,来这扎根,跟着我走,别跟丢。这镇子里面可绕了,外人第一次来会绕晕,但你在这住久了熟门熟路就行了。”

老贺让自己婆娘管住自己三个娃,入镇后,走在两三米宽的石巷里,看着周围两侧的高墙,让他咽了一口吐沫——这有一种攻入瓮城的感觉。两侧墙头若是架设上竹梯为桥梁,兵卒们可以在墙头上阻击入侵者。

遂小心翼翼的跟着巡镇,但随后巡镇介绍道:“贺爷,你抬头看,瞧见了嘛?墙上是青龙,前面巷口有出口,墙头上是白虎的,那是死胡同。”

老贺这才注意到,白墙两侧每隔一段有一个灰色石窗,窗户上石雕花纹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勾陈。让他不禁回想起在大营里看到的四方旗令。

不一会,到家了,宅门前巡镇帮他把货担抬下来后,唱诺道:“不打扰哥哥和嫂子了,不过明天哥哥还得来镇东门的民勇司报道。”

老贺头连忙感谢,同时拿出了几十枚铜钱,请这位兄弟买酒吃。

……

当天晚上,等到床上两个孩子睡去了,老贺头擦拭着自己的水火棍,在小院子中耍了一套棍法。回想先前的种种担忧,感慨的摇了摇头。

他在行伍中混了大半辈子,没啥营生手艺。不曾想过离开大营后,自己能操持什么营生。故,常常是今朝有酒今朝醉。从来没想过离开大营的日子。

十天前军中突然开始裁撤,所有弟兄都慌了,包括他。一些军中老哥甚至提着棒子堵在了军令官那儿叫嚷,当然也不是抡棍子准备武斗。

老贺有那么一个老战友是把棍子一甩,脱了衣服,亮出伤疤,指着这些后生们当头开骂:“xxx,我艹你x,爷爷挨刀子的时候,你还是你x肚里的虫,来打爷军棍,爷要是哼一声,爷在当年在战场挨刀子掉了把子。”

当然后来所有人都挨了鞭子。

而所有挨了鞭子的老卒,也被武恒羽请到了营帐中。先是被训斥了一遍,而后是重新理解“离开行伍”后,仍然是武家军的男儿。

老贺头在三龙镇还是有军饷,而且每三天还是要带着镇内的其他青壮做操的。

今日入镇后,虽然已经不在大军,但是这个镇子,处处有大军内的痕迹。

从回忆中醒过来,老贺看着穿在身上的竹铠和手中的红缨枪,觉得自己其实还是在吃军粮的。

…视角从个体,拉高…

三龙镇,是武飞设计的,如果鸟瞰,整个镇子是一个八卦阵,亦或是说,这就是一个完全由墙组成的堡垒。

这个镇子完全符合朝廷礼制,墙壁不高过两丈,厚度不过两尺。属于“民宅群”。

但是啊,墙不可以厚过两尺,但没说墙不可以修好几堵!每条街得有一道墙吧。没有梯子,越过七八层墙壁,上上下下,可不比爬一个十丈高的城墙要轻松。

于是乎每一堵墙之间是一个小巷子,贼寇可以撞开一堵墙,但是后面还有一堵墙,而且在外墙只能通过两人的小巷里,大锤可抡不开,只能用凿子硬撬这石灰水粘黏的石砖墙壁。

更何况,整个镇子除了几条固定的大道通向外面,其余都被挖好的藕塘所包裹,最外边的墙和藕塘只隔着一米的路,这墙壁外的一米路,无法让攻城车开进来!

如果试图强行让马把重装工程器械拖到这条小路上!九成九会因为路边塌陷而翻车,而且会侧翻到一旁藕塘中,扶都扶不起来。参考二十一世纪某些司机把车子开到鱼塘里,只能等吊车拖拉的情况。

对于外来贼人们来说,不想从正门强攻,越过藕塘直接架梯爬墙,那得面临和镇中青壮们在墙头悬梯上的战斗。

因为镇子中防守的青壮们会采用一种墙头防守模式,因为两个墙之间距离非常窄,是可以用梯子架一层桥,镇子内特制梯子刚好能卡在两个墙头上稳定住,熟悉镇子内情况的青壮,防守方则可以利用竹梯子跨墙移动,在墙头居高临下枪戳,投石。

并且!有一个致命的小细节,这七八层墙,内层墙头永远要比外一层墙头要高半个人头。这也就意味着在内墙这边墙头上永远能看到外墙墙头的情况,而外墙墙头却看不到内墙匍匐的人

如果进攻者从外墙上来后,就会发现,自己刚刚露头,内墙高一个头的地方架了一把弩箭。亦或是早就搭好的竹枪一下子插过来。

…这是“大爻”礼制下,嗯,条约限制下的地方防御体系。…

宣冲这种设计构想,是来自于前世旅游时所看到徽派建筑。确切说是江南民俗建筑,导游们在介绍时候,都是讲述这家出了几品官员。那边的阁楼是小姐的,听得宣冲当时好生无聊。

相对于同时期城堡,缺乏格林童话中王子公主故事来增加浪漫感觉,这些民俗建筑满满的土味。

但是后来,宣冲想了想,不对啊!这地方在近代以来就不太平,尤其闹长毛开始,都是从各地轮番杀!——这种所谓历经几百年风风雨雨的建筑,要是没点实用的价值,凭啥传到现在。

后来又读了粟大将一个小故事,其逛街时候突然和妻子说道:这家咖啡厅不错。就在妻子疑惑这个男人为啥突然有情调了,粟将军:“在这个咖啡馆架上两挺机枪就能封锁整个街道。”

哦,宣冲读后感:粟将军太有情调!

没错,那时起,宣冲就是用“粟将军的情调“,开始看各地古建筑。而不是大红灯笼高高挂中文人压抑女性叙事来说。话说真的要按这种叙事,欧洲城堡的公主那也挺悲惨的,

古建筑只有扛风险,才配熬过百年,千年风雨。

…高墙大院的分割线…

在已经被武家暗中买下的地方宅院中。武撼峦在某处驿站处寻见武飞。武撼峦落座后煞气猛然一扫,墙头上一些爬虫都受激,如同吃了杀虫剂一样掉落,武飞知道这是保险预防有梁上君子偷听两人的话。

武撼峦:“林大人(州官)已经上报朝廷,说地方平靖,要求我们即日回军。而我们要遵循朝廷的法度。”

说是这么说,但是武飞知晓,武撼峦压根就没打算回去。

最近各地匪祸,是有一茬没一茬的冒出来。朝廷现在还在下令武家军在一年之内解决地方匪患。这说明上面也知道短期内是送不走武家军的。

武撼峦板着脸对武飞说,是给自己这侄子传达些压迫感,因为最近武飞老是朝着南边送信,一副想要早归的样子。这可是不行的。

武飞:“朝廷不让我们留下来,我们不能硬抗。”

武飞看着武撼峦面色,发现他不愉。遂跳转了话题。

武飞:“但是我们可以移师,但不走人。”

武撼峦愣了愣,示意武飞继续说。

武飞拿出一串竹简,竹简上记录的是自己在这里选中的商人。在一旁的帛书上则是记录这些商人上缴的商路,在过去这些商路上都是有盗匪盘踞的。

不得不说,凡是能做大的盗匪,其选中的山寨,在武飞看来,都是设卡收费的好地方。当然了——这些收费站,武飞决定都将其“国有化”,也就是让武恒羽带兵上去讨论“收购“的事情,至于武恒羽这位大兄在“商业洽谈”时会不会火并?那就说不准了。

在武撼峦的询问下,武飞将自己布局和盘托出:“即,我武家在这里留下三家镖局,镖局负责的商路是直达我武家直接控制的南方,而这些,嗯......还有这里~”

武飞在地图上标注了几个点,这些过去都是“方圆百里”有名的山寨,现在被剿了一轮匪后都将是武家出资设卡的分堂口。

至于这些山寨里原来的匪徒,正如西游记中的妖怪,有后台的,嗯,也就是有本地大户来保,就给与编制,由武恒羽收入麾下,至于没有后台的,冥顽不灵的是一棒子打死,正所谓“我佛慈悲,但双标”

武飞摆弄着自己携带的竹筹,上面的刻痕都是账:“南疆现在很缺人,虽然通过奴隶贸易,运来了很多的南疆异族奴隶,但是缺乏一些大爻人的奴隶。”

武撼峦一边点头,同时问出了一个关键问题:“这些货栈?”

武飞掰着手指头:“至于这货栈内,绝对没有两石以上的强弩,没有铁铠,没有火器。且堡墙高不过两丈,只有一砖之厚……”

大爻律令中的民间藏武的条款,被武飞逐条逐条的默念出来。

最后,武飞补下了关键的一句话:“我刮地皮的日子,和这里的商贾们打交道颇多,现在虽然已经不刮了,但联系仍在,这几个商埠,已经联系到了卖家了,恰恰武恒羽那儿也有可信的人。”

武撼峦板着脸提点道:“恒羽那儿缺人,今年不要抽人了!”

(武撼峦并不是担忧武恒羽那边缺人,而是武恒羽现在招募的人都是外人,一些重要职位,武撼峦是不放心的。)

武飞顿了顿:“孩儿明白。老家那边我会选一批人,只是!”

武撼峦示意武飞直说。

武飞小心谨慎:“在这些货栈只安排本地人在这里值守,那么朝廷杀上门来,我们就能金蝉脱壳。但若是安排了我们老家人,万一,我是说万一朝廷猜忌?!”

武飞望着大伯,目光是询问:“您老是真的准备挑战大爻法度吗?”

话说,宣冲作为穿越者经过了早年现实毒打后,已经相当小心了,即现在陪着武撼峦在地方上布局,在筹算时候也考虑断尾求生。

凡是在这新地方,设置的军堡,嗯,商埠,武飞做事都尽量追求干净,不想留有把柄。努力在这个时代混迹下去。

虽然武飞很清楚,即使是自己这些民间堡垒中藏着什么,大爻在州官这一层,不会派“调查官”闯进去先找证据再封锁,王朝没那个对基层执行能力,但是啊,另一个层面来说,大爻内部如果有己方势力的党争政敌,另一派如果真的想要栽赃,是直接带兵闯进去后,制造证据。

在武飞眼里,只有南疆那儿才是大爻真的管不着的地方。

武撼峦微笑的看着武飞:“源常啊,其实,你是有宰丞之才。”

武飞顿了顿,不明白他说啥,但这好像是告诫,遂不再询问。

武飞猜测武撼峦应该是有了什么底牌,例如在朝中投靠了大人物。所以才敢放手让自己在地方上圈地。

…子弹飞一会…

九月份,商埠组织“猎户”防秋,入山清理野兽。数百野兽被插满箭镞。

当地官僚拔出虎皮上的箭,看到了箭杆上的贝壳箭头,嗤笑山里农户用不上铁器。

但是在商埠内,老贺头这样的老卒捏着箭杆,掂着箭杆重量,又看了看箭头上对接的“内螺纹”,很快看出来猫腻。——这重箭杆配贝壳箭头,实在是太奢侈了。

箭杆上的螺纹预示着得换上淬火蓝钢箭头啊!——目前商埠里面是看不到任何配套箭头的。

但是老贺知道,军中大仓中,是不缺这些箭头,只要送来箭头,则可以连夜拼装。皆时,这只商埠中可以列阵而战的青壮,均持有劲弩。

至于弩更是如此,弩轴前面还有似乎有个安装口,这是能再加一个弩臂加载双弦,配合新安装的转轮上弦结构,是能直接达到三石的“弓力”。

根据大爻礼律令,民间的武备强度不能超过限度。

可是经历“武备限制条约”的人都知道,是能在设计上越过条约限制的。

老贺头拿着贝壳箭头竹弓领着乡里面小子们以草靶练射时。

天翅城,军械作坊中,武飞拿起自己的改装弩,嘀咕道:除非条约限死的不讲道理,初速度不超过16焦耳。摇动机括蓄满弓弦。

崩的一声,重箭杆,钢箭头的弩箭,飞到了高空中,上面的御风纹在箭上形成了流线型的波纹符箓,使得箭痕在阳光下是亮蓝色。

天上人字形领头的大雁骤然落下。

时间很快来到,戍天历二十五年十一月。

武家支持的商户家,在乡里强抢民宅的事情,被州官同届举荐的御史弹劾了,但是这些弹劾在大爻朝廷上石沉大海。

因为武家军已经上报了:六个月后就回师诏云郡。并且现在已经开始把军营挪开,远离两郡府城,在大爻江山爻算中,武家军是把兵煞给收拢起来的。

似乎对于朝廷来说,武家军愿意听调就成了。

至于将门和商户勾结,走点水?这是朝廷默许的,只要不往塞北走私铁器火药马匹。就是带一些棉布,木材,药酒之类的土货,也是不可能禁的。话说就算是贩卖私盐,自从四百年前仁宗继位后,朝廷对南疆边军的互市,只要不太过,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十二月,在武家军远离州府,于商道上重设的大营驻地里,朝廷官员们来了,先是查阅名册,然后颁发朝廷的恩赏。

只不过这恩赏有些单薄,只有二十坛酒,以及牛羊猪各十余头。

但朝廷钦差却召武撼峦进入密室,谈了许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