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大国院士 > 第九百七十五章 充满无限遐想的未来!

当成品的驱动Ic芯片摆在眼前的时候,无论是科学技术蔀的蔀长袁周礼,还是华威的总裁任正斐,都有些控制不住脸上的激动和兴奋了。

虽然说两人目前都身居高位,已经不再从事具体的研究工作,甚至对于很多基础产品的一些指标性能已经并不是那么的清楚了解了。

但李明介绍的那些指标,两人却是听的清清楚楚。

更关键的,是那一句.....“碳基驱动和市面上销售的硅驱动芯片差距已经不大了,完全可以替代对方。甚至从某一些方面,性能要远超同级别的硅基驱动Ic芯片!”

这句话的意义,对于他们来说再清楚不过了。

小心翼翼的捏着手中这枚已经经过封装,通过了测试的碳基驱动Ic芯片,就像是捏着一枚闪耀的蓝宝石一般,生怕它从手中掉到地上。

盯着它看了好一会,华威的这位任总才深吸了口气,看向那位叫做李明的研究员,认真的开口问道。

“我想问问,这枚芯片,除了刚刚说的那些基础功能外,你们有没有将其安装到手机、电脑或其他的电子产品中进行过完整功能的测试?”

问完问题,任正斐满眼期待的看向对方。

这个问题很重要。

如果能够做到,这意味着它已经完全具备流向市场的商业化价值了。

至少对于华威来说,完全可以使用它来代替一部分的硅基驱动Ic芯片。

而对于手机一类的电子产品来说,驱动Ic芯片是必备的零件,光是这部分的专利和相关的费用,华威每年就要向国外企业缴纳至少上千万的专利费用或购买费用。

如果能通过碳基代替硅基驱动Ic芯片,那么这部分费用就可以节省下来,或者不再流向国外。

“当然。”

李明笑着点了点头,接着道:“对于这部分的功能我们已经进行了简单的测试。”

“比如.....”

微微停顿了一下,他转身走向身后的实验桌,从上面拿起了一块小型平板,递了过来,接着说道:

“比如这台电子书阅读器,里面整合的就是一块碳基驱动Ic芯片,我们做测试用的,它支持自动翻页、调整字体大小和亮度等功能。”

“只不过相对比更成熟的硅基驱动Ic芯片,目前碳基驱动Ic芯片能做到的功能并不是很多。或者说单块驱动芯片的性能比较单一。”

“毕竟这是实验室,还在研发中,后续多功能的驱动芯片还在研发中。”

从李明的手中接过了这台电子书阅读器,任正斐微微颤抖着手指点亮了屏幕,试着使用了一下。

一旁,袁周礼蔀长也带着一些好奇的神色凑了过来,和他一起研究着这台实验性的产品。

过了好一会,任正斐才放下了手中的电子阅读器,看向徐川感慨的开口道:“徐院士,您这次给我带来的惊喜实在是太大了!”

徐川笑了笑,谦虚的说道:“碳基芯片项目能够快速的研究出这些产品,还是多亏海思中芯水木北大等机构的贡献的。”

“在这一领域,星海研究院还只是个后来者,离不开你们的帮助。”

任正斐摇了摇头,道:“虽然说在电路设计和产品研究上我们提供了一些帮助,但最核心的问题,是你们解决的。”

“研究碳基芯片的企业和实验室那么多,但从未有人做到过这种程度。包括最核心的碳基晶体管集成数量,都依仗您和星海研究院啊!”

微微停顿了一下,他看向徐川,认真的问道:“徐院士,关于这种碳基Ic芯片技术,大概什么时候能完成智能手机、电脑、平板等电子产品系列的驱动Ic芯片的研发?”

听到这个问题,徐川看向2号产品实验室的负责人李明,具体到这种分支芯片的研发进程他并没有怎么关注,要说具体的进度,还得问现场的负责人才行。

站在一旁,李明谨慎的开口道:“任总的意思是....做到成熟具有商业化价值,追上目前的硅基驱动Ic芯片的程度?”

任正斐点了点头,道:“可以这样理解。”

闻言,李明思忖了一会后,才开口回道:“手机电脑这些复杂类电子产品的驱动Ic芯片种类数量繁多,从显示驱动Ic到触摸屏驱动Ic,再到音频驱动电源管理Ic、摄像头驱动Ic等等。”

“要想系统性的完成这些产品,哪怕是仿照硅基产品来设计研发,也至少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

停顿了一下,他接着道:“一方面是要想在性能上追上现在市面上的硅基驱动Ic芯片的确有难度,需要时间。”

“另一方面则是目前我们的研究人员和实验人员的数量不够,没法做到每一个细枝驱动分类同时研发测试等等。”

听到这话,这位华威的任总还没来得及说话,一旁的袁周礼就快速的问道:“如果调派人手,做到你说每一个细枝驱动分类同时进行研发呢?这个时间能缩短多少?”

李明认真的思考一下,抬头回道:“如果是每一个细枝驱动Ic芯片都有足够的人手进行同步研发测试,仅仅是仿照硅基芯片的产品来进行设计研发的话,6-8个月左右的时间,应该就足够了。”

......

在碳基芯片实验室中的各大研究测试区域转了一圈,深入的了解了一些碳基芯片的研发进度和情况后,一行人来到了赵光贵的办公室中。

助理泡上了一壶茶水后,便自觉的离开了办公室,顺便还带上了大门。

坐在沙发上,科学技术蔀的袁周礼蔀长端起瓷杯,笑着看向徐川,高兴的开口道:

“碳基芯片技术的突破,是国家之福,无论是星海研究院,还是配合研发的海思、中芯国际等企业,都为祖国的繁荣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虽然今天并不是庆功宴,咱们的功臣也没有到齐,但在这里,我还是要以茶代酒,敬各位一杯。”

从华兴事件,到华威、华科曙光、海光等集团企业被列入黑名单,芯片早已经成了国人之痛。

以手机为例,在2020年的时候,全球大约百分之七十的手机都是华国制造的。

按照这个数字比列,毫不夸张的说他们是手机领域的王者。

然而,一部智能手机里大约有20片芯片,但这些芯片只有不到百分之五,是华国制造的。

剩下的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进口的。

于是,他们每年要吃进全球超过一半的芯片,并且为此付出数千亿米金。

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智能化已经成为高端制造、高端生活标配的前提下,可以说没多少产品可以离开芯片。

哪怕是到了2024年,他们在芯片上的自给率,按照统计报告,依旧只有不到22%。

而这22%的比例当中,几乎全都是中低端芯片。

甚至,若仅计算大陆本土企业制造的芯片,2024年的自给率仅为12%左右。

这个数字就好比自然灾害时期,有钱没地方买粮食;大工业时代,能造汽车、轮船、飞机却没有发动机。

被卡脖子的教训,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比他们更加的深刻。从粮食到燃料,再到工业产品,他们就是一路这样不断被卡脖子,不断走过来的。

而在二十一世纪的信息产业时代,他们又被人在芯片这颗重要的‘粮食’上卡了脖子。

曾经的华兴,一个占据世界市场3%销售份额、位列华国No.2的电信巨头,在芯片领域被人卡住脖子后,一夜之间便危若累卵。

直到屈辱的向对手支付11.9亿米元的罚款 10亿米金的保证金后,才得以重新重新启程。

而如今,他们终于有资格,站在芯片这个世界舞台上,向全世界宣布,他们,站起来了!

碳基芯片的突破,酝酿着的可是充满着无限遐想的未来!

....

看到这位科学技术蔀的一把手端起茶杯,徐川和任正斐及赵光贵三人连忙端起茶杯,敬了一杯后笑着道。

“袁蔀您这也太客气了,碳基芯片的突破,同样离不开科学技术蔀的支持。”

袁周礼笑呵呵的开口道:“科技蔀能给的帮助真不多,这点我很清楚,这份功劳,是属于你们的!谁都拿不走。”

微微停顿了一下,他接着感慨道:“你们是不知道,虽然说现在国际形势虽然表面平静,各国目前的贸易也还算顺畅,但这仅仅只是表面现象而已。”

说着,他看向徐川,笑着道:“自从咱们在徐院士的带领下完成可控核聚变技术后,西方利益集团对咱们的小动作就从未断过。”

“比如之前在大型强粒子对撞机领域,徐院士很清楚,咱们一开始都已经和cERN机构那边谈好了合作的,但后面硬生生的被搅合停了,最后cRhpc机构和cERN还强烈竞争了起来。”

听到这话,办公室中的另外两人好奇的看向徐川,这个消息,此前好像没怎么听说过的样子?

cRhpc机构的成立他们倒是都知道,但前面还有这么多事,还真不太清楚。

沙发上,徐川轻轻的点了点头,道:“米国插手了cERN机构的运营,导致本来谈好的合作破裂,这事算不上多光彩,那边没怎么报道,我们当时也没兴趣对外报道。”

当然了,物理学界内部对于这事基本都还是清楚的,只不过没破圈传到外面去而已。

沙发对面,袁周礼笑了笑,接着开口道:“cRhpc和cERN那边的对立竞争只不过是小问题,即便是投入了一千多亿资金来修建对撞机,一切都是值得的。”

“还有航天领域的竞争等等,不过这只是对我们不友好势力的一部分动作而已。”

“对于我们来说,目前还算不上什么。”

“毕竟在可控核聚变技术实现后,咱们已经有了足够的资本去和他们竞争。”

“不过接下来的情况,可能会有点麻烦。”

停顿了一下,他看向坐在一旁的任正斐,接着说道:“这里说个内部消息吧,目前还处于保密状态的,不过几位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材,透露一点倒也无所谓。”

“据可靠消息,那些针对我们的西方利益集团,正在筹备一场新的行动,针对咱们的领域,大概率是贸易进出口,以芯片和半导体相关的产业链为主的方面。”

“这可能对咱们在信息领域的发展,造成不小的打击......”

听到这话,办公室中的三人都愣了一下,任正斐眉头更是紧蹙了起来。

针对进出口,芯片和半导体领域相关的产业链动手.....对于华威来说,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可以说是华威的命脉了。

虽然说早在两年前他们凭借麒麟9000s 5G芯片和mate 60 pro智能手机让世界惊叹,证明了华威已经重返世界赛场。

但事实上,华威其实仍然尚未摆脱困境,包括在芯片领域。

麒麟芯片系列的确能帮助他们打开目前的困境,但半导体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芯片只是这个产业链的核心终端产品之一。

而终端产品是需要一整套的工业体系来制造的。

尽管目前中芯国际接下了麒麟芯片的代工,足够他们当下使用了。

但随着硅基芯片纳米进程的进一步提升,麒麟9100芯片七纳米的雕刻进程,和目前顶尖的芯片已经有一段差距了。

比如苹果今年即将发布的17,使用的芯片是A19pro,采用了采用台积电的2纳米工艺。

亦或者是高通骁龙系列、联发科天玑系列、三星的Exynos系列,都是两纳米或三纳米的进程。

而造成差距的,并不是海思设计不出来低纳米的麒麟芯片,是代工麒麟芯片生产的中芯国际无法生产!

没错,中芯国际同样在米国的打压范围内,它无法从阿斯麦AmSL公司购买到顶尖的EUV紫外光刻机。

没有EUV紫外光刻机,就难以生产5纳米及5纳米以下进程的芯片。

这是目前的瓶颈,也是华国在半导体领域最大的问题。

因为芯片不单单是芯片,而是一整套半导体产业链的结晶。

但在这一领域,他们落后地的确有些多。

虽然说眼下这位徐院士带领的星海研究院在碳基芯片上已经有了重大的突破,但想要将碳基芯片的性能拉到和高端硅基芯片同等的地步,恐怕还需要至少两三年的时间。

难道好不容易看到了希望,华威又得再耽搁几年的发展时间吗?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