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大国院士 > 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吞噬计算力的黑洞

满腹信心的来,一脸失落的离去,这就是比尔·格斯滕迈尔最真实的写照。

他原本以为可以凭借月面太空电梯项目与NASA宇航局接下来全力支持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为条件,可以获得徐川的支持。

然而他没有想到,对方不仅不对月面太空电梯项目感兴趣,还干脆利落的直接拒绝了这份合作。

甚至还直言米国和NASA宇航局如果想要在航天领域达成合作的话,需要交换其他领域的资源。

这份言外之意格斯滕迈尔很清楚,意思是单纯航天领域的利益交换,NASA宇航局的分量不够!

这对于已经长达半个世纪以来一直站在航天领域金字塔的NASA来说,无疑是一次极为沉重的打击。

不说上个世纪NASA巅峰的时候,就是五年前,他们都是世界第一的航天大国,没有人敢在航天领域轻视他们。

然而仅仅是五年的时间过去,他们就已经落后到连与对方谈合作的资格都没有了吗?

看着那个离去的背影,一时间比尔·格斯滕迈尔仿佛陷入了失神中,有些不知道在想什么。

......

虽然说与徐川的合作没有谈成,但接下来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的商讨会依旧要进行。

不得不说,参加这种涉及一百多个国家的大型国际会议是一件很累人的事。

在徐川完成了可行性方案的报告后,接下来的会议就开始进入无休止的各种扯皮了。

从商讨是否确定这项‘世纪工程’开始,再到经费分配,各国的收益,火星地球化后土地矿藏资源如何处理,乃至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组委会的成立.....等等。

几乎每一项工作都要讨论至少数天的时间,甚至是更长的时间。

尤其是在各国的收益方面,各国安排过来的代表简直吵翻了天。

这是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的可行性方案的报告商讨会结束后第一个讨论的项目。

也是各国高层最为聚集,各自互喷口水仗的地方。

毕竟这一次的会议,光是副总统就来了超过两位数。这些人平常都是大忙人,有着大量的事情需要他们处理。

要不是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项目干涉重大,没有一个足够镇得住场子的人,在利益土地分配上,会被其他国家吃的什么都不剩的。

在这方面,无论是华国也好,还是米国也罢,亦或者欧盟,沙俄,日韩等国家,无一例外都在据理力争,希望能够在这项工程中收获足够的土地与资源。

甚至不少国家的副总统副首相都在不断的接触其他国家的高层,以商讨合作或一致对外达成共同利益。

尤其是在土地资源的分配上,各国高层吵的就差只像在联合国开始时将自己的皮鞋脱下来扔到对方的头上了。

不过会出现这样的事情也无可厚非。

毕竟那可是一个像地球一样,拥有着庞大面积和可开发土地的行星!

别说是百分之一的利益了,就是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的利益,在一颗星球的体量面前,都是一个庞大无比的数据。

在这方面,尽管华国的确拥有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优势,毕竟整个改造项目大部分的技术、投入与控制都依赖他们。

但在会议上也很难拿到更多的份额。

甚至为了制衡他们在整个项目中的话语权,无论是米国还是欧盟,亦或者是沙俄等国家,都更乐意站在一起,来平衡他们。

当然,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在航天领域,如今的华国一家独大,如果他们再不联合起来站在一起,那么在整个项目中能拿到的资源利益就会少掉很多。

当然了,这些事情并不需要徐川去操心。

事实上在前两天的可行性方案的报告商讨会后,他就已经离开了京城。

对于他来说,他的任务就是作为项目的发起人和华国的代表,向各国报告相关的可行性技术方案,以及推动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的合作。

其他的,自然有人会替他解决这些。

比如航天局那边的邬远康局长,外郊蔀门的领导,工业信息化蔀门的副蔀长,甚至是长老院那边的长老等等。

在涉及到利益分配的方面,他们只会在自己设定好的目标上尽可能的去更多的争取到‘额外’的份额与利益。

至于让他们放弃原本就属于他们的份额和利益,那是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情。

低于国内高层预先讨论出来的底线,他们就直接掀桌子不干了。

离开了华国,就算是全世界加起来都没什么用。

别说是促成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这个项目的合作了,就是登陆火星,他们都做不到。

对他们来说,真要谈不成,那就先不谈,先安排人员前往火星建立前期基地和进行相应的资源开发。

反正目前能前往火星就他们一家而已,急的又不是他们。

真要谈不成,按照目前外太空领域的潜规则,谁先占的地盘就是谁的。

等到时候各国再想谈,那么这些被他们占领和建设了基地与资源开发的土地,毫无疑问将从分配资源中单独划开。

也就是他们能够再额外的多吃一点。

现在之所以坐到谈判桌上,也是因为他们一直以来发展的方向所决定的。

毕竟华国从来都不是走的西方国家掠夺的路线,友好合作,共利发展,一起建设才是他们的道路。

.....

就在各国的代表在京城互喷口水的时候,另一边,金陵。

刚开完会回到家的徐川便收到了徐晓那边打过来的视频电话。

“老哥!”

“救救!救救我!”

视频电话对面,徐晓一脸苦闷的皱着眉头开口求救。

“怎么了?”

看着视频对面已经明显熬出了黑眼圈的徐晓,徐川笑着开口问道:“出啥事了?”

视频对面,徐晓噘着嘴开口说道:“第二世界游戏的计算力不够了,老哥。”

“我们已经为第二世界游戏配备了一座200p Flops的超算中心用于处理核心数据,以及超过1000p ops的云计算力处理外围数据。”

“但即便是如此,当我们在第三轮封测的时候将游戏人数提升到一千时,尤其是当这些人全都在一个地图中活动的时候,算力依旧开始出现了紧缺现象。”

“全真实的虚拟游戏在交互方面需要的算力简直是个超级黑洞。”

“按照目前的测试情况,即便是后续我们会通过分割人员与地图的交互方式来处理游戏数据,建造更多目前的超算中心,恐怕也很难支撑起百万人以上游戏互动。”

“从目前的游戏数据来看,全真实的虚拟现实游戏根本就不是传统的超级计算机能够带动和处理的,恐怕它需要未来的量子计算机面世才能够真正的推广向全世界。”

说到这,徐晓叹了口气,道:“老哥,你还有其他的办法吗?”

虚拟游戏‘第二世界’从开始第一轮的封测到现在,已经走完了两轮了。

第三轮的封测正在进行中,人数也从之前的一百人提升到了一千人。

封测的人数是按照指数级上升的,第一轮两位数,第二轮三位数,第三轮四位数。原本按照星光科技和企鹅集团的推测,他们租赁的超算中心和云计算力应该能支撑第四轮一万人进行封测游戏。

结果这才三轮,四位数的封测玩家同在一张地图中活动产生交互时,计算力就开始紧张了。

而按照现在的封测数据推算,就算是他们的计算资源再翻一倍,也别想开展第四轮的封测。

计算力不够,已经成为了虚拟游戏第二世界的最大难题。

事实上,计算力不够这个问题不仅仅展现在虚拟游戏上。

在星光科技推出全真实的虚拟现实技术后,国内外的厂商便纷纷主动找上了门。

一些已经谈成了合作项目的厂商,比如蓝思科技、卫星化学和一些国内的顶尖高校材料学院,在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材料研发与相关的模拟化学实验时,同样出现了计算力不够的问题。

毕竟这些企业和高校远没有星光科技与企鹅集团财大气粗,能够租用得起200p Flops的超算中心以及大量的云计算资源来处理实验数据。

就拿高校来说,众所周知,国内大部分的高校计算机房到底烂到了一个怎样的程度相信上过大学的朋友都很清楚。

不少高校的计算机资源能拉胯到在给学生排课的时候都直接卡死机,更别提虚拟现实计算运用于化学实验模拟这种吃计算资源的超级大户上了。

就算是水木、北大、南大、华科大、国防科大等顶级高校有着自己的超算中心,在面对虚拟现实技术的时候,也依旧缺乏大量的计算力资源。

毕竟一座超算中心的所有算力不可能全部分给虚拟现实技术,其他的领域多多少少总归是要算力的。

视频通话这边,看着一脸头大的徐晓,徐川笑了笑,开口道:“这个不是问题,再过一段时间就好了。”

听到这话,徐晓直接就愣住了,下意识的问道:“老哥?你有解决办法?”

徐川笑着点点头,道:“嗯,有点突破,不过现在保密,等过些天你就能知道了。”

视频对面,在听到自家老哥有解决办法的时候,徐晓那双圆溜溜的眼睛瞬间就亮了。

“那计算力的事情就交给你了,老哥!”

“爱你哟!”

话落,没有等徐川说什么,她就像生怕反悔一样,飞速的挂掉了电话。

“这丫头,我话还没说完呢。”

看着被挂断的视频通话,徐川愣了一下,旋即笑着摇了摇头。

虚拟现实技术缺乏计算力资源的问题是迟早都会面对的事情,但现在这已经不是问题了。

由川海材料研究所与华科院量子研究所那边共同研发的‘无极量子芯片’已经成熟到了具备1000量子比特的高度。

而一枚一千量子比特的无极之芯就足够抵得上数座超算中心。

更关键的是,利用量子叠加和量子纠缠等特性,量子芯片能够并行处理大量可能性分析数据。

如果说对于经典计算机而言,计算复杂度会随粒子数指数增长。

就如同第二世界虚拟游戏会随着游戏人数的增加,游戏互动需要处理的数据会呈指数级暴增,对计算力的需求也会呈指数级暴增。

随着交互数据增加,早晚有一天第二世界需要的计算资源会夸张到租用全世界的超算中心都无法解决的地步。

但对于量子计算机来说,计算复杂度会随粒子数字数增长而暴增完全不是问题。

毕竟它本身的计算力就是随着量子比特的数量而指数级增长的。

应用于这种需要大量计算复杂度的领域,简直就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当然了,有无极量子芯片也不代表徐晓的问题现在就能立刻得到解决。

量子芯片技术虽然成熟到了足够商业化使用的地步,但围绕着量子芯片目前还没有足够成熟的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

‘本源量子计算’那边的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本源司南3.0版本虽然相对成熟,但它能操控的量子比特远远达不到‘无极之心’的地步。

所以要想解决虚拟游戏第二世界计算力资源匮乏的问题,还需要等待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与相关的生态软件成熟才行。

好在这件事徐川也早就有了打算,刘嘉欣那边的川海网络科技公司早就在他的安排下对量子计算机的操作系统进行了布局研发。

目前那边已经在加班加点的通过匹配的无极芯片对操作系统进行优化调整了。

正好借助徐晓的这个机会,可以联合星光科技那边推出足够‘个人商业’使用的几十个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与相关的操作系统。

一方面也可以供他们抢先占据市场。

而另一方面几十个量子比特的芯片也不会对现有的互联网加密体系造成很大的冲击。

几十个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虽然在性能方面远超传统计算机,但要依靠它短时间内破解现有的加密规则也是不可能的事,除非将量子比特的数量提升到200个以上,才有可能威胁部分信息安全的加密规则。

至于银行、政府机关、以及金融机构使用的更高级的加密手段,恐怕需要至少五百个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才能在短时间内突破。

而那种级别的量子芯片,至少要等到国内的信息安全工作全面做好防护工作后才会推出。

......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