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大国院士 > 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精卫·陨石推进装置。

这是徐川在这次火星地球化会议上推出的第一个黑科技。

其设计构思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参考了大刘的流浪地球中的行星发动机,通过小型化可控核聚变反应堆产生的庞大能量将推进工质等离子体化,进而再通过超导材料产生的磁场将其加速到光速的三十分之一。

上万公里每秒的等离子体从喷口喷出的时候,能够产生庞大无比的推力。

在宇宙真空中,即便是百万吨庞大质量的陨石和小行星也能够转移轨道。

唯一遗憾的是,目前的陨石推进装置能够产生的能量与推力还是太小了,不足以撼动谷神星这样的卫星。

否则陨石撞击计划可以修改成小行星环绕工程。

所谓的小行星环绕工程,便是模拟地月系统,将一颗质量足够且能被火星捕获的小行星运送到火星的引力轨道附近,围绕着它旋转。

借助小行星与火星之间的引力效应,理论上能激发火星核心的混合效果,进而促使火星的内核重新激活,重构地磁场。

相对比陨石撞击计划来说,小行星环绕工程的优点更多。

首先是陨石撞击激活的火星内核构造的地磁场是有时效的,尽管这个时间可以达到一千年甚至更久。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未来的火星内核在没有外部的刺激下依然会重新冷却下去。

原因很简单,火星的质量不够。

太阳系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小的是水星,其次就是火星了。

火星的质量只有6.4171x1023千克,约为地球质量的10.7%,十分之一。

低质量意味着的内部热量的会更快速的通过地幔散发,也会进一步的导致磁场发电机效应的减弱和最终停止。

徐川计算过了,通过大规模的陨石撞击工程重启火星的内核与地磁场后,理论上来说重构的地磁场能维持保护大气层1200-1500年左右。

超过1500年,重构的地磁场将衰弱到无法抵御太阳风的地步,也意味着火星表面的大气层和水资源将被吹走。

但小行星环绕工程却不同。

就像地球与月亮一样,地球的磁场主要由地核中的液态铁流动产生。

而这种流动受到外部天体的引力作用,包括月球的引力。

简单的来说月球的引力作用会使地球的液态外核流动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磁场的分布和强度。

只要火星能够束缚住这颗小行星,那么火星的内核就能在小行星的引力影响下一直保持流动,地磁场就能一直拥有一个‘永动机’。

这便是小行星环绕工程的最大优势。

除此之外,如果火星能够拥有一颗卫星,还能够通过卫星的引力稳定地轴、制造潮汐,调节气候等等多重好处。

就如同月球对地球一样,月球对地球最伟大的馈赠,在于其引力锚定了地球自转轴的倾角。

地球23.5度的稳定倾斜角,造就了四季分明的气候韵律。

而如果没有月球的存在,地球自转轴倾角将在数百万年内发生10°-80°的剧烈摆动。

火星就是典型案例,其自转轴在500万年间变化超过60°,导致极地冰盖周期性消融重组。

这种稳定作用源于月球巨大的角动量。

尽管虽然月球质量仅为地球1\/81,但其轨道角动量却占整个地月系统的83%。

它犹如陀螺仪中的飞轮,产生的惯性力矩有效抵消了太阳和其他行星的摄动影响。

通过对地球的模拟数值模型计算,月球的稳定效应使地球气候系统避免了灾难性震荡,为多细胞生物的演化争取了至少10亿年时间窗口。

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没有月球,就没有地球上繁荣无比的生命演化。

除此之外,月球引力引发的潮汐现象,也是地球表面最直观的宇宙印记。由此而带动的大气与洋流运动,更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推手。

所以相对比陨石撞击计划来说,小行星环绕工程的好处更多。

这也是徐川完成的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中构造的最终手段之一。

他甚至连将太阳系中的哪一颗小行星更合适火星,以及需要将它安置到火星轨道的哪一处都计算好了。

然而遗憾的是,目前人类的科技还做不到流浪地球中的行星发动机那种程度。

即便是他们现在已经掌握了可控核聚变技术与优越的等离子体电磁推进技术,想要推动一颗星球,即便是一颗小行星,也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一颗直径一百米的陨石,其质量就高达百万吨了。

而一颗适合充当火星卫星的矮行星,哪怕是太阳系中最小的矮行星‘谷神星’,其直径也高达940公里,质量约为地球的1\/6300。

别看这个数字似乎很小,但1\/6300地球质量是个无比庞大的数字。

按照最新的探测数据,谷神星的质量高达9.43±0.07x102? kg,也就是943万亿吨!

如此庞大的质量,要想靠等离子体电磁推进技术推动,对于目前的人类文明已有的科技和工业基础来说,和痴人说梦话没什么区别。

......

第一次的穹极天基系统火星撞击实验完成后,相关的实验数据很快就通过扶摇号与中继卫星传递回了地球。

会议室中,详细的数据已经通过超算中心简单的处理后投影到了荧幕上。

【一号钨合金撞击体:】

【重量:400KG。】

【初始速度:62.77马赫、.27千米\/小时、21.36千米\/每秒.....】

【撞击速度:61.25马赫、.15千米\/小时、20.84千米\/每秒.....】

【撞击点位:火星北半球乌托邦平原,经纬度:45.7°N、101°E。】

【本轮撞击产生能量:约67.23吨tNt当量。】

【冲击波破坏范围:680米。】

【冲击波深入地壳距离:......】

【......】

一项项的指标呈现在所有人的面前,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对于会议室中参加这场会议的各国代表来说,不同的人关注重点完全不同。

对于各国政府的高官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如此详细的了解穹极天基电磁轨道炮的威力与各项参数。

当看到本轮撞击产生的能量数值接近七十吨tNt的时候,几乎所有高层领导代表的脸上都闪过了一抹骇然和阴沉。

通常来说,1现有导弹的常规战斗部单弹头通常不超过10吨tNt当量,如“战斧”巡航导弹约450公斤装药,等效约0.5吨tNt。

单纯的依赖动能冲击就能堪比近七十吨tNt爆炸的能级,这差不多已经是常规炸弹的上限了。

比如沙俄研制的炸弹炸弹之父(FoAb),其爆炸当量在44吨tNt左右。

而米国研发的炸弹之母,爆炸当量更是只有11吨tNt级别。

70吨tNt爆炸当量的炮弹,它几乎能够直接摧毁这个世界上绝大部分的单体建筑或单体装备。

即便是目前人类制造过的最大的福特级航空母舰,也无法证明硬抗一发。

1枚导弹携带10枚7吨tNt当量的常规弹头,如重型钻地弹几乎能深入地下上百米的范围,其穿透力与破坏力恐怖至极。

而且更关键的是,一枚重型钻地弹的造价,通常过来说高达数百万万甚至是上千万米金。

比如米国研发的GbU - 57巨型钻地弹,能够穿透60米厚的钢筋混凝土或40米厚的山岩。

其造价高达360万米金,而且还是一几年尚未大规模贬值的米金。

但一枚400公斤重的钨合金炮弹,单纯的从炮弹本身来说,哪怕是按照纯钨的价格来计算,也不过是五六万Rmb左右而已。

即便是算上每一次发射钨合金炮弹需要的费用,顶天了也不过是百万Rmb级别,廉价至极,性价比极其夸张。

不过相对比各国领导更重视的威力与破坏力来说,那些参与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会议的专家与学者,注意力则几乎都集中在这次撞击实验的冲击波牵引能力上。

按照第一轮的实验撞击数据计算,这一枚400公斤的钨合金炮弹在撞击到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后,产生的能级与冲击波能级差不多接近4级地震。

这个数据几乎完美符合会议报告中徐川的计算结果。

“不可思议!”

圆桌会议室中,一名来自日耳曼的地质学者在自己记录会议纪要的笔记本上写写画画简单的进行了一遍计算后,满脸惊奇的看向了正在主持会议的那个人。

坐在他的身旁,普朗克航天研究所的亚历山大·伊诺克教授侧过身看了眼这位算得上是他的同僚(普朗克地质研究所的教授),有些好奇的问道。

“你计算这些东西做什么?”

盯着稿纸上的计算公式,这位来自普朗克地质研究所的罗斯金·勒斯教授咽了口唾沫,震撼的开口道。

“第一轮的撞击实验数据与他模拟计算的数据几乎完全一致,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听到这话,亚历山大·伊诺克看了他一眼:“你在计算他的数据有没有问题?”

问了一句话,也没等对方回答,他就咧开嘴笑着说道:“伙计,我觉得你这是纯粹的在浪费时间。”

“想要从数学计算上找到他的错误,这恐怕比你挖穿地球都要难。”

“对于他而言,计算这些东西恐怕比吃饭喝水都简单。”

“数学界第一人的称号可不是白喊的,他一个人干掉了整整四个千禧年难题,现在更是在进行数学大统一的研究。”

“如果说你想从数学上找到他的破绽,我劝你还是放弃吧,数学界都没人做到过。”

摇了摇头,亚历山大·伊诺克收回了自己的目光,看向了圆桌会议室中央的那个人。

对于数学上的计算,他从来都不怀疑那个人的能力。

不过改造火星这种事,并不是单纯的数学能力出色就能够做到的。

相反,数学在整个工程中起到的作用只不过是相当微弱的一部分而已。

这是一个工程学上的超级难题,即便是通过陨石激活重构火星的磁场也只不过是第一步而已。

他现在更感兴趣的是对方会如何重建火星的大气层与生态系统等等。

要知道,重构火星的磁场华国就对外展示出了精卫·陨石推进装置和穹极天基系统两种堪称是黑科技般的技术。

而后续的火星大气层重构与生态系统建设呢?

对方又会展示出怎样的黑科技?

对于一名目光落在宇宙星辰的航天领域的学者来说,今天的这场会议,简直太让人期待了!

.....

从下午两点开始,到傍晚六点半临时结束,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商讨会就这样耗掉了一下午的时间。

从如何重构火星的地磁场开始,到万一陨石撞击方案重构火星的地磁场失败后采用什么样的方案补救。

再到火星大气层的建立,人工生态圈的构造......

几乎每一项方案都会在会议上将狗脑子‘打出来’。

宣布了今天的会议到此结束,明天再续后,徐川叹了口气,端起桌上的瓷杯抿了口里面的茶水,润了润嗓子。

对于他来说,如果不是火星地球化改造的工程是他提出来并且希望能够展开进行的,他是真的不想参加这种涉及到多个国家的会议。

无它,实在是太累,太难跟其他国家扯皮了。

相对比较之下,还是国内独立支持进行的各种项目更爽,只要他想,几乎不需要过多的去解释为什么要这么做,也不需要去从技术角度上说服其他人是否可行等等。

毕竟哪怕是千亿级的工程,对他而言也不过是一封信的事情。

只要说服了最上面的那几个人,无论是资金还是人员,亦或者是场地,全国各地几乎都可以供他选择。

圆桌会议室中,各国的代表陆陆续续的散场。

就在这时,NASA宇航局的新任局长比尔·格斯滕迈尔走了过来,笑着打了个招呼。

“徐教授,不知道是否方便邀请你喝杯咖啡?”

有些诧异的看了一眼这位比尔局长,徐川开口问道:“现在吗?”

比尔·格斯滕迈尔笑着道:“如果可以的话,我记得在会场外面不远处就有一家叫国家大剧院咖啡厅?”

闻言,徐川思索了一下,点了点头,道:“行。”

很明显,这位NASA宇航局的现任新局长找他有事。

而相对比上一任比尔·尼尔森局长来说,这位格斯滕迈尔对他们的态度要柔和不少,之前担任NASA宇航局副局长的时候就一直在促进国际航天领域的合作。

尽管受限于《沃尔夫条款》并没起到多大的作用,但至少人家有这份心。

当然,也不排除现在NASA势弱,对方想要和他们修复关系。

但不管怎么说,在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会议期间,徐川还是愿意给点时间这位NASA局长的。

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NASA宇航局再怎么落幕,也比其他航天局实力雄厚的多。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