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大国院士 >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商讨会

上半场的‘国际外太空生存与开发利用会议’开幕式落下了帷幕后,下半场有关于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的会议也紧随其后在大会堂内专用的会议室中召开。

正式的讨论会尚未开始之前,各国的代表和学术界的专家便已经纷纷提前进入了会议室,或三五成群的聚集在一起小声的交流讨论着,或翻阅着会议桌上华国提供的会议报告文件。

尽管相对前者来说后者的规模要小太多了,但参与下半场会议的大佬却都一个没少,甚至还多了不少。

从各国的副总统,副首相一类仅次于总统与首相的各国领导人物,再到航天领域、地质学、天文学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

今天光是坐在这里副总统与诺贝尔奖得主就超过了五十个,此外还有各国航天领域的局长等等。

能来参加今天这场讨论会的人员,无论是各国政府的高官还是学术界的专家学者,都已经提前知道了会议的内容,也都看过了此前华国分发给他们的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的简略报告文件。

但正当这场会议在京城召开的时候,仍然有许多人对此感到惊讶与诧异。

有支持这个项目的,也有质疑和反对的。

支持者大多是相关领域的学者,火星的地球化改造,这种宏伟到堪称‘文明奇迹’的项目,对于一个学者来说,其吸引力毫无疑问堪比几十年的老烟枪看到了一包软中华。

而且随着华国在可控核聚变领域、航天领域、太空采矿技术、室温超导材料等各方面的全面突破,理论上来说这并不是完全没有可能的事情。

而质疑和反对的,大多是各国政府领域的高官以及部分航天领域的专家。

这部分的群体认为对火星这样一个庞大的行星进行全面化的地球化改造几乎是目前的人类科技所做不到的事情。

无论是火星的低重力环境,还是薄弱的地磁场,以及稀薄的大气与稀缺的水资源,都是目前人类科技难以解决的事情。

就比如火星自身co?储量可能不足以增厚大气至宜居水平,2018年《自然·天文学》研究指出火星co?仅能将气压提升至7%地球水平。

这些都是巨大的缺陷,需要浩瀚的资源去填充。

而且如此庞大的工程项目,改造的时间与相关的投入可能远超想象。

全面的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可能跨越数万年的超级工程,需突破能源、生物技术和星际资源利用的极限。

如此漫长的时间,充满了无尽的变数。

就算是抛开那些漫长的后期工程,

在未来数百年的时间中,各国能否稳定的向这个人类文明发展有史以来‘最庞大’的工程持续投入,同样充满了无法预估的风险。

除此之外,火星上存在原有的生命,如火星枯石菌等微生物,地球化的过程中可能会极大的破坏其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损失。

....

下午两点,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即将开始。

今天下午的会议,名义上是航天局组织开展的。

但很显然这场会议的级别早已经远远超过了航天局这个二级机构能够处理的范畴。

航天局的职责在今天的会议上是维持会场的秩序,做一些辅助方面的工作,真正主持会议工作的,是徐川。

毕竟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是他提议并说服高层的,那么这次的会议,自然也是他当仁不让的主持。

在一片嘈杂的讨论声中,徐川推开门走进了会议室,走到了会议长桌的首位坐下。

讨论的声音顿时安静了下来,在场的所有人都将目光投递了过来,看着这位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改变了世界格局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学者。

“咳。”

干咳了一声,整理了一下脑海中的思路后,徐川的目光在会议室中环视了一圈,沉稳的开口了。

“今天的会议内容,想必大家都已经了解清楚了。”

“那么话不多说,接下来我们进行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的可行性探讨。”

说到这,他的话语停顿了一下,从办公桌拾起了遥控笔,操控了一下会议室中的投影设备。

伴随着一张巨大的银白色幕布缓缓降下,徐川脸上露出了一个微笑,继续说道:“不过在正式进入会议的正题,我邀请大家观看一段来自火星轨道的实验画面!”

听到这句话,会议室中不少注视着这里的视线染上了几分好奇之色。

来自火星轨道的实验画面?

那是什么?

徐川没在意各国代表与现场其他学者的好奇,他操控了一下投影的幕布。

不一会,一颗棕红色的星球映入了所有人的眼帘中。

“这是...火星?”

会议室中,有航天与天文学等领域的学者看了一眼投映出来的星球,很快就认出来了这颗棕红色的星球就是今天会议的主题-火星。

“这个视角,有意思,你们是在火星的近地轨道上修建了一座火星空间站吗?”

坐在圆桌会议室的靠前位置,来自普朗克天体物理学研究所的天体物理学家伯恩哈德·弗里德里希教授眼眸中带着一丝兴趣。

从放映出来的视频来看,拍摄角度应该在火星两百到三百公里的近地轨道上,能够完整的看到火星的全貌。

如果是在地球三百公里的近地轨道上,空间站是看不到地球的全貌的。

就像国际空间站,其运行高度大约在400公里左右,而这个高度相对于地球的直径12,742公里来说,并不算很高。

因此,从空间站的视角看地球,虽然能够看到一个相当大的地球圆面,但仍然无法看到整个地球的全貌。

但相对比地球公里的直径来说,火星的直径只有6794公里,约为地球的一半。

所以理论上来说只需要不到三百公里的高度,就能够在火星的近地轨道上看到火星的全貌。

坐在伯恩哈德·弗里德里希教授,欧盟航天局的局长约瑟夫·阿施巴赫尔轻轻的摇了摇头,道。

“应该不是空间站,我们有关注华国对火星的开发计划与安排,并没有听说过火星空间站相关的建造工程。”

“大概是他们的航天飞机吧。”

“毕竟他们早在两年前就有能力将宇航员送上火星了,现在再送一架航天飞机过去也不是什么问题,正好现在是七八月份,地球与火星之间距离最近的时间段。”

坐在首位上,徐川倒是没在意会议室中其他人的讨论,看了一眼荧幕上投放出来的火星画面后,他笑着开口道。

“相信各位已经认出来了,眼前这颗星球便是我们今天会议所讨论的核心·火星。”

“早在半年前,我们便已经在为今天的会议而做准备了。”

说着这,徐川轻轻的停顿了一下,目光在会议室中巡视了一圈,接着说道:“将火星改造成宜居的‘第二个地球’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长期工程,涉及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工程学等多学科技术。”

“而最为核心与关键的难题便在于火星的重力大小、磁场强度、大气厚度、水资源等方面。”

“抛开目前我们没有办法解决的火星重力大小问题外,接下来我将向在座的各位展示一项能够重建火星磁场的可行性方案!”

“第一次的展示将在七分钟后开始!”

听到这话,会议室中顿时哗然一片。

嘈杂的声音交织着不可置信的目光塞满了整个房间。

重建火星磁场的可行性方案?!

要知道,火星地球化最大难点之一就是火星几乎没有像地球一样强大的地磁场。

而没有强大的地磁场,火星就无法抵御太阳风和外来的宇宙辐射。

事实上,早在之前各国航天局与天文学家对火星进行考察的时候,就有充足的证据表明火星在十几亿年前是存在像地球一样的浓厚大气层的。

除此之外,它也拥有着一个可能比不上地球,但足够保护大气层的磁场。

但遗憾的是,在十几亿年前的遥远时间中,火星发生了人类未知的变化。

或许是陨石撞击,也或许是火星的内核冷却了。

总之,火星的地磁场消失在了过去的漫长时间中。

而缺少地磁场的保护,火星上原本存在的大气与水资源也渐渐的被太阳风吹走了。

在人类学会了仰望星空后,也并不是没有科学家提出过重建火星磁场的想法。

比如通过陨石撞击火星,试图重新激活其金属内核来重现火星磁场。

比如将谷神星卫星拖拽到火星轨道上,就像月球与地球的关系一样,利用谷神星强大的引力,理论上可以搅动火星的核心,进而引发火星的冰冻核心再次融化,并激活其磁场。

这两种方法都是重构火星自身磁场的方案,但无论是哪一种都缺乏理论支撑。

当然,除了重构火星自身的磁场外,还有人工构造巨磁源保护火星的方法。

比如在拉格朗日点部署磁极卫星,通过作为磁场发生器使用,其作用是偏转太阳的高能粒子,从而减轻对火星大气的冲击,达到保护火星大气的目的。

亦或者是构建人工磁场和地下居住区等等。

相对比重启重构火星自身来说,人工构造巨磁源保护火星的方案目前已经有了详细的理论支持。

尽管后两者的施工难度都相当的大,但在可控核聚变技术与室温超导材料实现的今天,并不是做不到。

所以在今天参加会议前,无论是各国航天局的专家还是相关领域的学者,更多思考的是构建人工磁场的方式来保护火星,而非重构火星自身的磁场。

因为后者目前严重缺乏理论支撑,更别提实验手段了。

然而在今天,这位徐教授却将向在座的各位展示一项能够重建火星磁场的可行性方案!?

......

会议室中,看着自己一手制造出来的动静,徐川脸上挂上了淡淡的笑容。

那些在其他人眼中看似几乎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他已经有了充足的答案。

尽管那些可行性方案还需要今天的‘撞击实验’来验证,但他相信自己所完成的计算是不会有问题的!

透过耳麦中的联络频道,徐川联络上了遥远在六千多万公里之外的扶摇号航天飞机。

每年的七月份到十月份是火星距离地球最近的时间周期,在这个周期中,电磁波从地球前往火星大约需要3-5分钟左右的时间。

如果是按照六千五百万公里的距离来算,此时他从地球上联络需要3.6分钟左右。

这是单纯的指令传递,如果再算上扶摇号通过中继卫星将穹极系统撞击火星的画面传递回来,时间大概需要七分钟左右。

七分钟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当徐川宣布第一次展示重建火星磁场的可行性方案时,原本荧幕上的画面一转,跨越了六千五百万公里的距离,来到一架航天飞机的内部。

静谧的环绕在三百五十公里高的火星近地轨道上,扶摇号如同大鹏展翅般,遨游在九天之上。

透过扶摇号的舷窗,可以清晰的看到另一座模样怪异的银白色航天器。

它整体看上去就像是一把华国古代的三叉戟冷兵器,表面覆盖银白色的装甲,悬浮于寂静深空,沉默如陨石。

但所有人都清楚,那就是曾经在中东战场上一击毁灭了上帝武装佣兵组织总部的‘穹极’天基系统。

也是验证重启火星磁场的核心装备!

......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