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大国院士 > 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这是徐院士的成果

大国院士 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这是徐院士的成果

作者:少一尾的九尾猫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10 20:32:20 来源:小说旗

太阳已经落下,夜幕逐渐降临。

在温远航离开了北海后没多久,两辆黑色的红旗轿车一前一后低调的驶进了小岛。

从车上走下来,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域的专家,华科院冯登国院士的目光落在了不远处那栋两层小楼上。

半个小时前,他还在家里的餐厅上,正在吃着自己的晚餐,半个小时后就已经到了这里。

虽然说身为科学院的院士,他多多少少见过那位几次,但像今天这样被紧急的单独召见,还是头一次。

毕竟就算是科学院的院士,在级别上还没到那么高。

正当他仰望着不远处的小楼时,另一辆黑色红旗轿车也悄然驶进了小岛。

“老潘?你前两天不是还在徽安那边么?”

看着从车上走下来的熟人,冯登国眼眸中闪过一丝讶异,快步走了过去,打了个招呼。

紧随其后跟他来到这里的不是别人,同是华科院的院士,量子信息学领域的顶尖大牛潘健伟,两人是同一年被评为院士的。

即便是放眼全世界都顶尖的光子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系列和超导量子计算‘祖冲之’,都是他带队突破的。

这份成就,即便是放眼全世界量子计算机领域,都可谓是数一数二的大牛了。

“冯院士?你怎么在这里。”

听到声音,潘健伟下意识的看了过来,见到是冯登国后愣了一下,有些讶异的问道。

“被邀请过来的,听说是有急事。”

冯登国诺诺嘴,指了指不远处的二层小楼,追问道:“前两天给你的打电话的时候,你不是还在徽安那边么,今天怎么突然跑这里来了?”

潘健伟笑了笑,道:“本来是回来解决点事情的,正好和你一样,被拉过来了。”

听到这话,冯登国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不远处的小楼,有些好奇的开口问道:“你知道是什么事情吗?”

潘建伟摇摇头,笑道:“不清楚,等会应该就知道了,大概和咱俩研究的领域有关系吧,等会就知道了。”

微微停顿了一下,他迈开脚步:“走吧,先进去吧,别让领导等太久了。”

.....

在警卫员的引导下,两人走进了眼前这栋不算不算高大的二层小楼中。

敲了敲会客室的大门,随着里面传来一道‘进来’的声音后,潘建伟小心的推开了门,走了进去。

看着里面正端着看报告文件的老人,他有些拘谨的打了个招呼。

“您找我?”

听到声音,会客室中的这位抬起头,笑着起身招呼了一下。

“这么晚了还将你们喊过来,辛苦折腾你们跑一趟了,先坐吧,坐下聊。”

屁股落了半边,冯登国和潘建伟有些拘谨和好奇的看向老人,也不知道今晚到底有什么大事。

在助理泡上了一壶清茶后,老者也没耽搁时间在寒暄上,径直的开口道。

“之所以这么晚还打扰两位,是因为有一些情况需要你们的协助。”

简略的开场后,老人思忖了一下,先看向了潘建伟开口询问道:“潘院士,你是量子计算机领域的专家,我想先了解一下,目前全世界以及咱们国内在量子计算机的发展情况,以及这项技术大概还需要多长的时间成熟?”

“嗯....可以商业化使用的那种。”

听到这个问题,潘建伟思考了一会,谨慎的回答道:“量子计算机要成熟到商业化使用的阶段,需要解决量子纠错、稳定性等核心难题。”

“谷歌曾计划在5年内发布商业量子计算应用,但就目前的发展来看,五年内顶多能够将其应用在金融风险建模、药物分子模拟等专用小众领域上。”

“包括国内的本源量子‘悟空’‘祖冲之’‘九章’计算机系列,应用在这些量子计算机擅长领域的时间也差不多在五年左右。”

“按照我个人对量子计算机发展的预估,量子计算机的商业化进程会呈现出‘

阶梯式’发展,专用领域应用可能在5~10年内逐步落地,通用成熟商业化则需10~20年左右。”

“核心技术的突破,如量子纠错、稳定性时长,规模化生产技术以及政策\/资本投入将是关键变量。”

老人点了点头,继续追问道:“如果量子芯片技术的成熟的话,会对当前的信息安全造成多大的冲击。”

想了想,他又补充了一句:“那种足够商业化使用,并且具备了至少255个量子比特操控的量子芯片。”

听到这位的假设,潘建伟下意识的皱了下眉头。

老实说,作为一名科研人员,他并不怎么喜欢用这种假设性的行为来对未来进行预估。

毕竟科技的发展不管什么时候都是有迹可循的,哪怕是保密工作做的再好,相关的理论界也会有一些风声释放出来。

而且,在绝大部分的情况下,一项技术被解决的前提是具备完善且支持的理论。

就目前量子计算机的发展,退相干稳定性时长与量子纠错等问题至今都没有一套可以解决问题的理论。

不过既然是眼前这位在询问,他还是认真的思考一会,才开口回答。

毕竟有时候国家能够掌握一些他们这些科研人员所不知道的消息,万一是米国或者其他国家的量子计算机技术突破了呢?

“如果是具备了至少255个量子比特操控的成熟量子芯片,那么理论上来说它的确会给我们现有的信息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

停顿了一下,潘建伟看向冯登国,开口道:“信息安全方面冯院士是专业人士,会比我更了解。”

闻言,老人也看向了冯登国,等待着他的回答。

思忖了一下,冯登国开口道:“如果是成熟到足够商业化的量子计算机,理论上来说它具备快速破解RSA、Ecc等基于大数分解或离散对数的加密算法,对咱们现有金融、通信和军事安全系统造成巨大的威胁,会彻底颠覆现有的信息安全格局。”

“比如利用Shor算法,可以做到在多项式时间内破解基于大数分解或离散对数问题的公钥加密系统。”

“我记得魔都大学那边之前有做过相关的研究实验,通过加拿大公司d-wave开发的量子处理器,以及并用多种现有加密方式,成功破获目前最泛用的RSA和AES加密算法。”

“而像Grover算法更是可以直接将对称加密,如AES-128加密方式的的有效密钥强度减半,显着降低破解时间。”

“在成熟的量子计算机技术和量子算法下,现有加密体系的脆弱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能比一张纸还要薄弱。”

作为一名信息安全领域的专家,量子计算机与量子算法给现有的加密体系能够造成多大的威胁和破坏他还是很清楚的。

毕竟这本就是他需要跟进了解的领域,尤其是在最近这些年国内外量子技术发展迅速的情况下,评估和应对量子计算机与量子算法可能会给信息安全带来的威胁是他的重点研究对象之一。=

老人点了点头,陷入了沉思中。

冯登国院士所说和远在金陵的那个人送过来的信件上内容确实差不多。

两人对量子计算机技术成熟后可能对传统加密体系造成的冲击威胁看法几乎一致,都认为这会造成巨大的威胁。

思索了一会,这位回过神来,看向冯登国院士,继续了解道:“那么现在有没有一套能够防御量子计算机的加密方式呢?”

冯登国点点头,道:“针对量子计算机可能会带来的信息安全威胁工作一直都是包括咱们在内的各国都在研发的重点。”

“现在市面上已经有了不少针对量子计算机而诞生的量子加密算法,比如量子密钥分发(qKd)技术、后量子密码(pqc)算法、量子-经典混合方案等等。”

“不过我需要提醒的是,目前的这些量子加密算法成熟度并未达到完美,尽管它们应对现有的量子计算机绰绰有余。”

“但如果是应对上您所说的成熟的足够商业化使用的量子计算机,可能依旧会出现被强行破译的风险。”

“如果想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式便是集中资源研发出一套更严格、且更加可靠的量子加密算法,作为对原有加密方式的替换。”

“不过要想全面替换现有的加密体系,这恐怕需要不短的时间。”

想了想,冯登国给出了个大概的时间:“按照我个人的估算,全面替换至少需要2-3年左右的时间,这还是在政府下达指令要求动员的基础上。”

“这还是算在我们已经有了一套可靠的加密算法的基础上,如果再算上研发的话,需要的时间会更长。”

老人想了想,开口问道:“研发出一套可靠的加密算法需要多长时间?”

冯登国摇了摇头,道:“这个我恐怕没法给出一个精确的回答,但如果是集中资源攻克的话,我们应该有希望能够在半年内完成。”

一旁,潘建伟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没忍住开口询问道:“那个,是不是其他国家在量子计算机领域有了重大技术突破?”

听到这个问题,老人笑了笑,开口道:“接下来的事情涉及到国家安全,还请两位重点保密,在没有正式公开前,请勿透露出去。”

他也没提保密协议什么的,事实上也没什么必要。

这两位院士能够接触到今天的事情,无疑都是经过国家的考验,他们也都是国家的顶梁柱,本身就在这些领域为国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而且保密协议那东西,只是纸面上的约束而已,对于一个大国来说,有那东西没那东西其实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毕竟真要靠保密协议来处理这种战略级的信息与事情显然是不可能的。

听到这话,冯登国和潘建伟同时点了点头,眼神中都带上了一抹凝重和好奇,想知道到底是个什么事。

会客室中,老人将重新用专业的保密箱存放的‘无极量子芯片’推到了两人面前,顺带递过去两份文件。

“两位先看看这个。”

闻言,冯登国和潘建伟同时伸出双手接过了文件,翻阅了起来。

不一会,安静的会客室中出现了两道沉重的呼吸声。

“255个量子比特的成熟量子芯片,可以在正常环境中商业化使用的量子计算机?”

“这...这是真的吗?”

“这是怎么做到的,退相干难题怎么解决的?拓扑量子计算的难题又是怎么做到的?还有霍尔效应.....”

从手中的报告上了解到关键信息的潘建伟呼吸急促的看向了老者,一脸急促的询问道。

老人笑着点点头,道:“样品就在这口箱子里面。”

略微停顿了一下,他看向潘建伟,继续道:“至于你说的那些问题,我不太了解。”

听到这话,潘建伟的脸上浮现出一抹失望,不过他很快就冷静了下来,知道从这位这里了解那些专业知识是不可能的事情。

想了想,他有些好奇的问道:“我能问问,您说的这个样品,是咱们国内研发出来的吗?”

老人笑了笑,道:“这块样品是金陵那边的徐川院士提供的。”

听到这个名字,潘建伟愣了一下,脸上满是愕然的情绪。

不过老者并没等他说话,就继续说道。

“今天找你们过来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希望两位院士组建一个可靠的团队,联合徐院士那边的科研人员一起针对里面的量子芯片展开研究,建立一套可靠的加密算法的同时,对其尽可能的开发相关的功能。”

......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