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大国院士 > 第一千零一十章 震撼全世界的发现~

大国院士 第一千零一十章 震撼全世界的发现~

作者:少一尾的九尾猫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10 20:32:20 来源:小说旗

“这里是瀚海号,呼叫荧惑二队汤洪波。”

“电磁脉冲雷达探测数据已完成分析工作,现发送到个人通讯设备。”

卡布罗次级陨石坑,听到了队友声音的汤洪波快速的回应道:“收到,探测数据的情况如何?”

瀚海号航天飞机上,看着已经完成分析的探测数据,桂海潮脸上带着不可思议、惊讶、激动、兴奋等各种复杂的情绪。

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开口说道:“简直难以置信,卡布罗次级陨石坑地底下的水冰资源含量可能比之前星海研究院那边探测估算的数据还要更加的惊人。”

闻言,汤洪波有些好奇的问道:“大概有多少?”

深吸了口气,桂海潮一边操控着航天飞机快速的将这份探测数据发送回地球,一边开口道:“按照目前的初步勘探数据来计算,卡布罗次级陨石坑地底的水冰资源储量能达到3亿立方米-3.5亿立方米左右。”

听到这个的答案,汤洪波有些讶异的问道:“怎么会相差这么大,确定没搞错?”

之前星海研究院·下蜀航天基地那边探测到数据显示,在卡布罗次级陨石坑的地下十五米左右,埋藏有一个储量规模大概在8000万-1.2亿立方米的冰库。

虽然在地球上随随便便找个湖泊,存储的液态水都远超这个数字,但八千万立方米以上的冰库,对于火星来说,这个储量真的不小了。

他们此前在月面南极的溶洞中发现的水冰资源差不多在两千万立方米左右,就足够支撑他们在南极艾特肯盆地中修建一座能够容纳四位数的科研基地了。

除此之外,这些水冰资源甚至还可以循环利用起来,完成月面生物圈工程的建造。

而火星上仅仅是一个次级陨石坑中的水冰资源,储量就达到了南极艾特肯盆地中的十五倍以上。

不得不说,从目前的勘探结果来看,火星在远古时期真的可能存在着大量的水资源,甚至是能够覆盖全球的海洋。

航天飞机上,桂海潮看着屏幕上的探测分析结果,快速的说道:“这个地下冰库比此前探测的数据要更厚,更宽。从目前的分析结果来看,它整体厚度达到了惊人的十二米左右。”

微微停顿了一下,他接着说道:“另外,如果探测数据没有错误的话,那么在你现在所在的坐标点,理论上在十二米左右的深度就能够开采到火星冰。”

闻言,汤洪波快速的走向火星车,从上面拿起一块定制的平板,翻阅了一下桂海潮发送过来的数据,脸上同样露出了一抹惊讶。

超过3亿立方米的水资源,别说是他们这种仅仅只有几个人的小型登火团队了,就是在上面修建一座能够容纳上万人的大型基地,都足够使用了。

毕竟外星殖民基地一般都配套有完整的水资源循环系统。

理论上来说,以现在的科学技术,他们可以做到水资源的完全内部循环而不损耗。

当然,这仅仅是理论上的,实际上肯定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有一部分的损耗无法再重新利用。

但超过3亿立方米的水冰资源,完全可以说足够他们使用,甚至是‘挥霍’了。

甚至原本他们考虑过但受限于火星上恶劣的环境而短期先放下的大规模‘火星农作物种植培养’都可以提前提上日程了。

......

和桂海潮交流了一会后,汤洪波从火星车上走了下来,回到小型移动式钻探设备面前。

接上了一根钻探管后,钻探设备继续朝着地底深入探去。

按照最新的探测数据,他需要钻探的深度从原先的十五米左右降低到了十二米附近。

别看仅仅降低了三米左右的钻探深度,但却为执行取样任务的汤洪波节省了不少的时间。

一节一节的岩芯从钻探管中取出来,贴上对应深度的标签后先装入单独的塑封袋中,再统一的放进储物箱里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钻探的深度也逐渐突破了十米。

当再一次取样的时候,汤洪波骤然发现,宇航服的手套上,有了些许湿润的痕迹。而银白色的合金钻探管上,也顺着管道滴落了几滴水渍。

这是高速旋转的钻头在挖掘过程中产生的高温溶化了地底的冰层所融溶出来的液态水。

看到眼前的一幕,他的眼神陡然一亮。

钻到地底的冰层了!

快速的将钻探管从钻探设备上拆解了下来,汤洪波小心翼翼的将里面的样品取出了出来。

一节混合着的岩石化的黏土层下方粘连着约莫20公分左右的半透明冰柱,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犹如钻石一般璀璨。

就像是捧着一件珍贵的宝物一样,汤洪波仔细的打量了许久,才敬小慎微将其放入了分装袋中。

深吸了口气,他继续操控小型移动式钻探设备深入取样。

10米、15米、20米.....多组不同深度的岩芯标本采样结束后,他深吸了口气,接通了瀚海号的通讯。

“呼叫瀚海号,卡布罗次级陨石坑一级岩芯取样完成。”

短暂的安静过后,耳麦中很快就传来了瀚海号那边的回复。

“情况如何?是否采集到了冰层样本?”

汤洪波快速的回复道:“采集到了!”

微微顿了顿,他一边将这些样品标本搬运到火星车上一边说道:“正如之前的探测数据一样,大约在地底12米左右的深度,钻探到了冰层资源。”

“不过目前还无法确定冰层中是否含有氯化钠、氯化镁、硫酸钙等矿物质,需要返回临时基地进行检测。”

“收到。”

耳麦中,桂海潮带着笑意的声音传来:“相关的检测设备已经投放了,临时基地那边江新林已经接收成功。”

“好,我现在返回!”

汤洪波点了点头,固定好这些采集到的岩心样品后,看了一眼不远处已经停机但留在原地的钻探设备随口问了一句。

“话说这些钻探设备丢在这里没问题吧?”

问题刚说出口,他就反应过来了,下意识的摇了摇头,没忍住笑了笑。

这在地球上怕丢东西的习惯,都怕到火星上来了。

瀚海号航天飞机上,桂海潮也没忍住,笑着调侃道:“怎么的,你还担心冒出来个火星人将你的设备偷走了?”

洒然笑了笑,汤洪波坐上火星车,朝着临时基地赶去。

他的活动时间不多了,得趁早回去,否则路上要是发生点什么意外,那就糟糕透了。

虽然说宇航服上氧气资源足够支撑他们在火星地表活动八个小时到八个半小时左右的时间,但随着活动和各种工作,他们在火星上的活动时间最好不要超过六个小时。

而且从规章制度上来说,尽管每个人出远门进行探测或其他工作的时候,都会携带一份额外的氧气瓶,但通常情况下是严禁在临时基地之外,以及没有队友在场的情况下自行进行更换的。

原因很简单,自行进行更换这种东西不仅容易出问题,而且一旦出问题后没有其他的同伴在场几乎必死无疑。

所以他们每一次的工作时间都是有限制的。

......

与此同时,另一边。

地球,米国。

自从在阿尔忒弥斯计划的第一步‘重返月球’上栽了一个大跟头后,阿尔忒弥斯计划中的后续一系列动作就全都像是暂停下来了一样。

就连此前提出来的,在全球都闹的沸沸扬扬的月面电梯工程现在都没有了什么动静。

不过重返月球的失败,虽然给米国和NASA宇航局造成了严重的打击,甚至可以说是因此丢掉了航天第一大国地位。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这样心甘情愿的放弃了对航天领域的发展。

NASA宇航局,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分局。

这里有着米国无人飞行器探索太阳系的中心‘喷气推进实验室’。

历史上那些大名鼎鼎的无人探测工程,比如探索者计划、水手计划、先驱者计划等等都是喷气推进实验室资助或主持的。

还有新一代火星车‘毅力号’,也是由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团队负责进行的。

JpL小型数据库工作室中,一名戴着眼镜满脸络腮胡须的中年男子匆匆走了进来。

“修,这是星海研究院那边载人登火最新的公开的进展与资料,有重要进展。你”

很显然关注着载人登火工程的并不仅仅只有华国自己的群众,还有全世界无数的航天与天文学爱好者,以及各国的专业航天机构。

而NASA很显然不可能不关注这件事,不仅仅是华盛顿那边的总部,各地的分局也有专人在盯着。

就比如喷气推进实验室,作为NASA宇航局探测火星的最重要力量,甚至比NASA总部那边更关心华国这一次载人登火的成果。

虽然说如果真有什么机密性的发现,华国肯定不会公开出来。

但就算是一些并不是那么机密的信息,也是其他国家所难以甚至无法获取到的资源。

顺手从同事的手中接过了报告文件,诺拉·修随口问道:“他们又在火星上发现了什么?”

自从载人登火工程开始,或者说数个月那架无人探测的航天飞机携带大量科研设备抵达火星后,那些华国人便会时不时的在官网上公开一些火星上的发现。

比如某个看起来奇形怪状的石头,火星上的蓝色日出,某块岩石中发现的大量有机分子,还有在水手号大峡谷底部发现的水冰资源等等。

这些成果和发现,每一次公开出来都会引起全球各国航天局羡慕的眼光。

即便是NASA宇航局,即便是喷气动力实验室,即便是已经将探测器发射到火星上的米国,也不得不说舔着脸从下蜀航天基地和华国航天局的官网下载这些资料和数据。

尤其是对方上一次投放到水手号大峡谷底部的火星探测器发现的大量水冰资源,更是让他们羡慕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要知道人类作为碳基生命,要想探索外星,水资源可谓是最重要的物资之一了。

毕竟水不仅仅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还可以通过电解它来获得‘氧气’这种必要的另一种物资。

“微生物!”

匆匆走进来的吉姆·罗德里格斯快速的说道:“他们公开了一份最新的成果,说是已经在火星上的土壤层中发现了微生物!”

听到这个消息,诺拉·修整个人直接就愣住了,脸上满是愕然诧异的表情。

用了好半天才回过神来的他猛的抓起了手中的报告,迅速的翻开来。

“他们在哪儿发现的?”

一边翻阅着手中的报告文件,诺拉·修教授一边追问道。

“火星赤道极乐平原的科林托陨石坑中!至于具体在哪里发现的他们并没有公开,仅仅是在官网上宣布了这一重大的消息。”

“是微生物的化石还是活着的微生物?”

“不清楚,这并没有公布。”吉姆·罗德里格斯摇了摇头说道。

稍微犹豫了一下,他接着开口道:“不过从以往他们公布消息的情况来看,那些华国人这次发现的微生物很有可能是活的。”

“毕竟如果是像月球上一样的微生物和单细胞生命的化石,他们肯定会直接表明是化石,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朦胧两可。”

“不可思议!火星上居然还有活着的微生物?”

诺拉·修教授看着手中的报告文件,满是惊讶诧异的开口说道。

一旁,吉姆·罗德里格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微蹙着眉头开口道:“这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他们在月球上都发现了远古微生物的化石,条件更优越的火星上存在生命并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

“只不过我们之前一直没有找到正确的地方而已。”

事实上,对于火星上是否存在活着的地外生命,现在无论是航天领域还是其他领域,抱有乐观看法的人要远比月球上微生物化石遗迹发现前更多。

很多人都认为既然远比火星环境更加恶劣的月球上都存在着远古微生物的话,那么火星上现在还存在着某些从远古时期遗留下来的微生物或细菌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只是,谁也没想到,那些华国人这才登陆火星几天,就发现了这一令全世界都为之震撼的成果。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