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大国院士 > 第九百九十三章 百万亿级的超级工程~

目光在手中的文件上浏览了一圈,认真的翻阅了一下这份看起来‘相当离谱’的改造报告后,常华祥院士倒吸了口中央空调吹出的凉气。

激活火星的内核,制造火星磁场,强化火星大气层、改善火星土壤环境、调整大气圈各种气体的比例、人工制造生物圈、初期全覆盖式火星城......

一系列的规划改造过程囊括整个火星改造的全部,其疯狂和大胆程度,简直是他这一生中见过的最疯狂的想法。

忍不住咽了口唾沫,常华祥院士看向徐川带着一些震撼惊讶开口说道:“你这一套方案,也未免太疯狂了。”

笑了笑,徐川端起瓷杯抿了一口里面的茶水,开口道:“但从理论上来说,这些方案的确都具备一定的可行性不是吗?”

“如果能够激活火星的磁场和恢复大气层,那么我们能收获一颗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适意人类居住生存的星球,疯狂一点算什么?”

虽然说火星要比地球小不少,但一颗行星级别的星球,如果能够实现地球化,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是值得考虑的。

对于当今的人类来说,这不仅仅是提供了新的居住地,还为未来的太空探索和殖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资源。

如果能够将火星地球化改造成功,那么可以预见的是,人类文明将以指数扩张的形式在宇宙中开枝散叶,探索和改造更多的星球。

将手中的报告文件放到了茶几上,常华祥感慨着说道:“即便是从理论上来说改造火星真的可行,想要开展这个项目,恐怕.....”

他的话没说完,不过两人都知道没说出来的是什么。

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如果在未来真的确定要实施开展的话,这将是人类有史以来进行过的最大的一个工程项目!

什么世界八大奇迹,什么运河、水力大坝、什么修建月球前哨科研站.....

毫不夸张的说,这些人类历史被认为是超级工程的项目全都加在一起,规模都没有它的十分之一,甚至是百分之一。

另外,如果说要给火星改造工程项目规划一个预算,恐怕完成这项工程需要的资金至少是百万亿级别的。

当然,具体需要多少钱这并不重要,钱已经不是决定这个项目的核心因素了。

在收获一颗能够类地球,供人类移民的行星面前,只要能够做到,无论花多少钱在各国领导人心中都没有任何的问题。

问花钱是否值得,就像是在问地球值多少钱一样没有任何的意义。

对于火星地球化改造项目来说,核心因素在于这个项目能否成立起来。

没错,这个项目最大的难题之一,就是能否成立。

毕竟改造一颗星球,这种听上去可谓是天方夜谭般的故事,对于当前的人类文明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而且相对比改造整个火星的投入、风险、不确定性等各种因素来说,在火星上修建大规模的移民城市可行性要更高。

包括对华国来说,都是这样的,甚至高层可能会更支持修建火星城的移民方案。

毕竟他们在月球上已经成功且完善的建造起来了一座前哨科研基地,如今正常运行的时候足够容纳500名人员。

有月华台·前哨科研站的修建经验,相信在环境更好的火星上,他们同样能够快速的复刻出一片大型城市。

而一座火星城,至少可容纳数十万的居民。

在人类文明初入太空,刚开始向外拓展的时候,这已经是一份非常优秀的答卷了。

不过对于徐川来说,他并不单纯的满足于修建一座火星城,移民几十万人去火星慢慢发展这种步骤。

如果说火星没有改造的机会,那也就罢了。

但从现在对火星的勘探数据来看,所有的信息都在指向可以改造的方向。这种情况,如果不尝试一把,徐川觉得自己未来肯定会后悔。

而且更关键的是,一旦展开了火星城的修建以及相关的移民工作,那么未来再启动火星改造工程就无比的困难了。

只有在前期还尚未对火星进行开发的时候,才有最大的把握去说服其他人,开展这项工程。

......

呷了一口茶水,目光落在茶几上的报告文件上一眼,常华祥有些好奇的看向徐川,开口问道。

“暂且不管这份方案能否通过,但既然你提出了火星地球化的改造工程的想法,你认为它能够实现的可能性有多大?”

听到这个问题,徐川思忖了一下,道:“目前来说我还没办法给出一个答案,这需要后续对火星的各项地质探测数据支持。”

“不过....”

微微停顿了一下,他接着伸出了一只手掌,脸上带着一丝笑容继续道:“如果接下来的勘探数据符合我的最低预期的话,将火星改造成类地球适宜居住人类居住星球的把握,我有至少五成!”

“五成!你确定?”

听到这个回答,常华祥忍不住又倒吸了口凉气。

一半的把握听起来虽然不高,但对于改造一整颗星球这种超级无敌的庞大工程来说,尤其是基于现在的航天技术来说,可以说非常非常高了。

甚至高到了就连他都觉得是不是说错了的地步。

或许这个五成并不是只有一半的把握,而是0.5?

毕竟就现在人类点亮的航天技术,如何做到这件事他都难以想象。

要知道那可是一颗星球,一颗完整的星球啊。

以人类的力量想要完成对它的改造,毫不夸张的说那就是蚍蜉撼树,夸父逐日,不自量力。

哪怕火星要远比地球小,但面对行星级的存在,即便是投上了人类当前所有的核武,也不过是给它挠痒痒而已。

沙发对面,徐川笑了笑,道:“五成的把握是有前提条件的,比如火星的内核并没有完全冷却,它至少还能够造成一定程度的地质活动。”

“如果说火星的内核已经完全冷却了的话,我也没有任何的办法重新激活它。”

“除此之外,火星的地幔结构、重力体系、土壤结构等等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考察。”

“这些还未完全得到详细具体数据的条件中,如果有一项不符合改造的要求,那么火星地球化的可行性都将大幅度降低。”

停顿了一下,他接着道:“不过如果所有条件真的都合适的话,可行性的确不低。”

说着,徐川笑着调侃道:“当然了,具体能否走通,这就要看火星给不给面子了。”

听到这话,常华祥也跟着笑了笑,目光随即落到茶几上的报告文件上,开口问道:

“从这份规划报告来看,你似乎更倾向于通过陨石和小行星撞击火星的方式来改造火星?”

徐川点了点头,笑着说道:“嗯,通过陨石和小行星来撞击火星,不仅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激活火星的内核,大幅度的增强磁场。”

“还可以在火星表面制造出大量的灰尘、激发出土壤中的二氧化碳,进而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快速的完成火星的温度提升,同步增强出火星的磁场和大气层。”

“除此之外,大规模的陨石或小行星撞击活动,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火星的地幔,使其重新进行火山喷发、地震等地质活动。”

“而这些活动又可以进一步的释放出火星土壤中蕴含着的二氧化碳、硫化物、水蒸气等温室气体。”

“另外,相对比其他的方案来说,这应该是理论上最简单的方式。”

“并且它对于移民火星的影响并不是非常大,只需要完成前期的改造工作,确定磁场、大气层、水资源等指标达到了预定的标准,那么在等待一段时间后,修建全封闭的火星城继续移民同样可行。”

“而在后续的时间中,对火星大气圈的调整、土壤环境的改变等等都可以伴随着移民慢慢进行。”

“按照我的预期,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十年内应该可以完成利用陨石和小行星对火星磁场与大气的初步改造。”

“十年?”

听到这个数字,常华祥又双叒叕倒吸了口凉气:“你确定?”

“当然!”

徐川笑着点点头,道:“这个时间是我根据目前的资料以及结合了标准改造指数进行计算出来的。”

“这是一个精细活,我们必须要确保每一轮的陨石小行星撞击活动都能够达到应有的效果。”

“如果是单纯的轰炸,这个时间我能缩短到五年。”

“但单纯的轰炸火星,那对于我们而言并没有太多的意义,毕竟陨石撞击的目的是激活火星内核。”

常华祥深吸了口气,看向徐川问道:“即便是你说的这种方法可行,那你准备怎么运送陨石和小行星?”

“要知道,能够牵引到火星内核波动的陨石,其体积质量恐怕不会小。”

虽然说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有足够的材料,但无论是从哪方面来考虑,这都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

比如距离,火星距离小行星带之间的距离比距离地球还要遥远。

两者之间的距离大约在2.17-3.64天文单位之间,而火星地球之间的距离仅仅只有0.38到2.67个天文单位。

这意味着即便是最靠近的时候,火星和小行星带之间的距离也超过绝大部分时候地球和火星的距离。

要想从如此遥远的距离搬运陨石,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不仅仅是距离,如何让小行星带中符合要求的陨石停止,或者说转向飞行火星,同样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别以为小行星带中的陨石就是安静的呆在太空中,就像是石头呆在地上,只等待你去拿卡车拖一样。

小行星带中的陨石和小行星,在太阳的影响下,哪怕是一粒尘埃,都在以极高的速度在太空中‘狂飙’。

这些碎乱的陨石和小行星,不仅仅在围绕着太阳高速公转,而且还在太阳的携带下,以更高的速度围绕银河系中心运动。

要想改变它们的运行轨迹,稳定的将其搬运到火星轨道上存储起来,难度恐怕比他们现在正在进行的载人登火还要大。

因为理论上要想通过陨石撞击来牵引到火星的内核,使其重新活跃起来的,那么陨石的整体质量以及速度必须要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行。

就像六千五百万年前导致地球上恐龙灭绝的那颗巨大陨石一般,直径达到了至少十公里。

而直径超过十公里的陨石,哪怕是最常见的岩基陨石,其重量少说都有数万亿吨。

如果说对于这个重量没有什么概念的话,那么可以参考一下现代的航空母舰。

前两年改造后下水的海西号航母,其重量官方公布的数据是八万余吨。

如果说一颗直径十公里的陨石,重量算五万亿吨的话,其吨位,相当于至少六千万艘航母。

如此夸张的重量,即便是在宇宙真空中,想要让其偏离轨道和相对停滞下来,需要的手段......

老实说,常华祥觉得自己真的想不出来到底能有什么办法做到这件事。

当然,相对比地球来说,火星的质量和体积都要更小。

这也就意味着撞击牵引内核需要的陨石质量也远比地球更小,但即便是火星更小,想要通过撞击产生的能量牵引到火星内核,使其产生波动,陨石的质量不会低到哪里去。

就算是相对比导致恐龙灭绝的那颗陨石要小十倍,其质量也会达到惊人五千亿吨!

世界上最高的迪拜塔,其总重量也不过是120万吨左右。

一公里的陨石,至少相当于四万多栋迪拜塔。

控制如此夸张的重量,即便是在太空中,以人类目前的科技来说,也同样是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老实说,他真的想不到徐川能够有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