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说好的民企,空天母舰什么鬼 > 第470章 飞机一定要烧无烟煤

羊城,南沙区,麦道飞机工厂厂房

在丧心病狂的金钱推进下,历经半年的建设,总装厂房已经差不多成形,麦道来的老外和本土工程师一起哼哧哼哧的调试设备,为即将到来的总装工作做准备

唐文拎着提包,只要是在厂房里工作的人,见到老外就是句“here you are”发两张钞票,己方也相同待遇,美名其曰下午茶。

在发现这位朴素的年轻老板除了发钱外没有bb后,唐文立即受到了所有人发自内心的欢迎。

“唐,第一飞机厂上市计划能提前一些吗?”

待唐文撒完币,李维斯迫不及待凑上来询问。

唐文:“现在就讲恐怕太急了些,至少要能够稳定交付MD11后再说吧。”

南沙区的飞机工厂全称是盖金第一飞机制造公司,并不是独资企业,主要股东是盖金航空和麦道,占比分别是67%和12%。

剩下21%拿出10%流动,11%则分给了羊城、鹅城地方,流动股权是照顾洪都、沈飞这样的部件供应商,以及未来采购客机的客户等。

从股权上盖金拥有绝对控制权,但唐文并没打算一直捏着,承诺会在未来上市并慢慢降到35%左右。

第一飞机制造厂只是用来承接M.D.11客机以及接收技术的载体,完成这项使命后专心做营收靠股价赚钱就行。

说来其实许多制造业公司不赚钱,几亿的单子利润也就几百万,全靠上市后猛猛做营收数据,拉高股价就完了。

飞机制造业也差不多,第一飞机制造厂本身只负责整机总装以及部分非核心部件生产,利润的与技术核心在于上游发动机、航电等部件供应商。

唐文为其准备的使命就是培养出一批懂得现代航空制造的团队,等麦道11稳定下来就可以提出来去组建真正实现他目标的第二、第三、第四飞机制造厂,重头戏还没开始呢。

所以拿第一飞机制造厂既是其他股东的意愿,也并不与唐文的发展思路冲突。

只是麦道迫不及待就准备搞资本运作,被他不着痕迹的推了回去并且反向加任务:

什么上市要取决于麦道多久完成技术转移。

李维斯也没拒绝,只是暗暗记在心中。

待他离开后,知晓老板真正目的的常布斯带着唐文进入私人设计室:

“关于高空高速截击机,我有一点想法了,目前有两个方案。”

常布斯:

“首先按照设定的50年代初代喷气机技术时间点,即使能制造出来高空高速的截击机,恐怕航程也会很难看,一千公里都困难,所以我的思路是和子母机方案结合。”

“可小型飞机……能高空高速?我说的是至少双25指标。”

唐文罕见的提出了些质疑,虽然造船厂可以制造各种奇葩飞机,但还是要遵循一点起码的物理规律。

常布斯听到双25这个指标笑了笑,似乎是想起些什么,但很快回到正题从抽屉里拿出一本有些年头军事画册,而且是外文版。

他打开其中两页,分别写着ME163和P13A,一看外表就很不一般:

(P13A截击机)

ME163截击机:

唐文翻阅画报,旁边有着较为详细的说明:

在ME262时期,由于早期喷气机技术原始制造困难,喷气发动机由于缺少稀有金属耐用性低,高性能的喷气飞机需要经常更换昂贵的发动机。

由此,他们希望开发不那么复杂、简便易于生产、速度还快的截击机。

ME163比较令人熟悉,是汉斯开发的末日截击机,其体积很小,由1台RI203火箭发动机推动,以过氧化氢和高锰酸钾为燃料喷出高温蒸汽,推力才600千克,自重2.1吨。

ME163起飞时最好靠大型飞机拖拽滑行,试飞时曾飞到550千米/小时,后因技术不达标放弃。

而P13A和ME163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研究,只是到研究它的时候资源更加紧缺,到了连火箭燃料都难以供应的程度,所以选用的燃料是……煤。

P13A比起ME163更加简化,甚至连起落架都没有,纯粹靠牵引起飞或者被轰炸机带飞后释放,全身设计更像是机翼里硬塞了一个人和一台发动机。

而这架飞机的拦截方式也更加原始,连机枪都没有,设计目标是靠小但坚硬的机体去撞击轰炸机……

它的发动机是一台以煤粉为燃料的冲压发动机,当速度超过一定界限后才能启动,将煤粉与空气充分混合燃烧产生推力,理论上不仅能超音速,还能用1吨煤就飞行超过1600公里!

当然世纪测试中最大飞行速度也不到0.5马赫,最终也被废弃。

两种……狂想,这就是唐文的评价。

见他看完,常布斯也拿出了自己的方案:

“首先是ME163,它的火箭发动机实在是太原始,如果以50年代手段完全可以瘦身不少,并且搭载一台至少3吨推力的液体发动机,从高空释放后短时间甚至能突破3马赫、3万米。”

唐文:“短时间是多短?”

“如果间歇开启发动机,应该能撑5到10分钟,之后就要……迫降了,或者跳伞?当然我其实更看好的是P13A方案。

P13A原设计的煤粉冲压发动机其实具备可行性,而汉斯失败的最大原因,是他们没有条件合适的风洞。”

“风洞?”

“就是没法大量模拟测试,冲压发动机说的极端些就是根铁管,只是通过弯曲使空气进入后压缩再混合燃料喷出而已,但怎么弯就太有讲究了,已经远远超过了人力和机械计算器能解决的范畴。

而很幸运的是,现在不管是风洞还是超算都很容易解决这个问题。”

常布斯打开一张冲压发动机的设计图截面,得意的解释道:

“正好北航最近在做其他冲压发动机模拟实验,我花了五万让他们帮忙搭便车做了个小设计,风洞模型和计算理论都完全支持3到5马赫速度飞行,理论推力也比汉斯弄的破烂强了好多倍。”

他接这种周边创作可不是免费劳力,每次唐文都会变着花样给他打不少钱。

后者狐疑的盯着纸上的简单设计图,有些不太相信,毕竟30年后他也没听说谁家还在继续研究煤粉冲压发动机,所以径直问道:

“理论是理论,现实怎么说?”

“现实……那就太麻烦了,北航那边说了几个问题:

-

煤粉结块,高速飞行时气流会导致整个机身高频震颤,煤粉很容易结在一起,会严重影响输出甚至喘振;-

燃烧室腐蚀,煤粉烧的一点也不干净,和液体燃料比起来会产生大量遗留物破坏发动机内壁,还是喘振问题、动力输出不能很稳定;

解决这两个大麻烦的途径是在喷煤粉的时候喷淋一定比例煤油,但……两种燃料结构那么复杂,为什么不一开始就用油呢?”

“当然了,如果是强调黑科技嘛……”

常布斯摊手示意,显然烧煤末日飞机才更有吸引力,什么可靠性耐用性就别提了。

唐文:“这样很好,不要改参数,就用P13A改高空高速截击机,并且一定要烧煤,无烟水洗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