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龙王戒 > 第三百七十八章 白雪红梅,洒然而别

龙王戒 第三百七十八章 白雪红梅,洒然而别

作者:李白不白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6-22 01:46: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三天前,柳诗草来信说,她已经在大理找到那个姓韦的大户人家,信上说,韦姓世家,非官即商,是盘踞在大理的一个极大势力,不过韦家家主却神秘莫测,她目前也只是接触到韦家的一个大管家。qiuyelou

贾里玉接到来信之后,也做过一番推测,结论倒也没那么复杂,根据时间来说,韦小宝今年大约也在五十岁左右,他七个老婆,儿女众多,兼之家底丰厚、手段高明,想神不知鬼不觉地在大理扎根,恐怕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不过有一个问题,韦小宝当初携全家逃至云南大理,唯一的目的就是躲避康熙皇帝,有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即使他想在大理搞风搞雨,估计也不会以自己的真名真姓出场,那么柳诗草查到的那个“韦姓世家”到底是哪个?

先不说这世上姓韦的有多少,单以韦小宝那狡兔三窟的手腕,就不能完全确认这个“韦姓世家”是不是他的故布疑阵。

要想搞清楚事情的真相,他不得不亲自去一趟大理。

按照之前和宝钗、探春的约定,重阳过后,他就应该动身南下,不过中间却意料不到地和探春定了亲,涉及各种人情礼节,因此南下的时间只好往后挪了挪。

本来按照他的性格,这些繁文缛节,他完全可以理也不理,但是考虑到探春的感受,他还是耐着性子留下,虚应一段时日。

这日到了重阳,他回贾府办事,和凤姐说完话就要起身离去,不料凤姐竟然开口留人:“先不别急着走,跟我说会话。”

贾里玉那日为了带平儿走,以进为退,调戏了凤姐,心里多少还是有些过意不去,虽然言语间对凤姐有些警示的意思,但终究是礼教有防,男女有别的时代,给人家造成心里冲击的事实是难以自圆其说的。

“听说你年后就要去云南?”凤姐也不看贾里玉,拉家常似的问道。

“是的,去找一个人,然后把他带到京城来见一个人。”

“是什么人,还需要你亲自去找?”

贾里玉想了想,然后微笑说:“一个很厉害的人,可以说是活着的传奇人物。”

“传奇人物?”

“对。”

王熙凤出了一回神,然后侧头看了眼门外,道:“我也知道一位可能还活着的传奇人物。”

“噢,那是谁?”

王熙凤略略压低声音,道:“他姓韦。”

贾里玉眼睛一亮,问:“韦?姓韦的传奇人物吗?”

王熙凤点点头:“那是真正的大人物,当初我们贾府的老太爷还在他手下当过差。”

贾里玉暗道:“当初韦小宝深得康熙隆宠,权势滔天,的确是带了不少大人物,贾府有如今的兴盛,或许跟韦小宝脱不了干系,贾府这些年之所以屹立不倒,恐怕也是因为康熙仍旧顾念着韦小宝。”

“你知道那位传奇人物现在在什么地方吗?”贾里玉问。

凤姐摇头:“那倒不知道,而且他如今是生是死都是一个谜。”

“怎么说?”

“据说他在一次捉拿反贼的过程中被反贼放火烧死,但至今未寻见尸首,因此大家才传说他可能还活着。”

“那果然很传奇,依我看,他多半还活着。”

凤姐也点头赞同,问道:“那你要接的那为大人物又是谁?”

“其实我也不知道他现在姓甚名谁,不过到了地方就有找到的办法。”

“嗯。你这次要去多久?”

“一个月总是要的,如果事情进展顺利,开春时节应当就能回来。”

凤姐点点头,道:“如果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尽管开口。”

“当然。”

凤姐又想说什么,但又微微一下,终于没有开口,道:“我也没什么事情了,你先回去?”

贾里玉这次起身告辞。

离开贾府之前,贾里玉又特地去看了一趟林黛玉,因为他和柳诗草的存在,林黛玉的精神面貌非常好,加上她坚持按照柳诗草教她的方法锻炼身体,因此小时候落下的病症也好转了许多。

贾里玉见到她的时候,她正在园子的假山后面扫花。qiuyelou

虽然不再像原来那样爱哭,但是这种文艺少女的文艺心态还是仍旧坚强的存在的啊。

林黛玉将落花扫在一处,装在袋子里,然后挖坑掩埋。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林黛玉自言自语着:“盼你们都化作能够护花的春泥。”

贾里玉笑着走出来,道:“那是一定的。”

林黛玉吓了一跳,转头看是贾里玉,惊喜道:“二哥。”

贾里玉点点头,上前接过锄头,道:“让我来帮你吧。”

林黛玉把锄头递给贾里玉,道:“我还以为二哥有了媳妇,把我这个义妹给忘记了。”

“怎么会,二哥可不是见色忘妹的人。”

林黛玉掩嘴而笑。

贾里玉又问:“别说我,说说你和宝玉吧,你们两现在如何了?”

“我我我……我们没如何啊,二哥你在说什么?”林黛玉的脸一下红到耳根。

贾里玉道:“是吗?”

林黛玉红着脸不答话。

“不管怎么样,你都放心好了,有二哥跟你做靠山,你一定心想事成。”

林黛玉嗯着点点头,二哥带走平儿,又要娶走探春,贾府上下提到他,无不是赞不绝口,他现在说这番话,和当初初到贾府时,分量又不相同。

贾里玉还要说什么,忽然耳根一动,说一句“有人来了,我先走了”,身子一晃,从原地消失。

贾里玉刚走,贾宝玉拿着一卷书走了过来:“林妹妹你在这里,让我好找。”

……

到了十一月,贾里玉已经将手里的事情完全移交给探春和宝钗二人,同时他还利用这段时间训练了出了四位身手不凡的丫头,专门贴身保护二人。

而且考虑到两个姑娘不方便外出谈事,他在外面安排了几个忠厚的心腹,负责协调各家各户。

贾里玉开始主管府外这些产业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清理各个环节的办事人员,能收服的收服,不能收服的就辞退,当然,为了照顾到凤姐的场面,也有意识地留了几个她的人,但基本没什么影响。

皇帝都做过,外门管家更是不在话下。

转眼到了腊月,新年将近了,这天京城下了一场早雪,把府内这些贵族子弟高兴坏了。

古代文人墨客,尤爱风花雪月,少此四样,古代的诗词可以砍去一半。

史湘云鼓动着大家起诗社,这次恰好轮到探春做东,与大家一商议,众人都是欣然同意。

当晚各自回去准备,次日就在园内雪地中摆起,大家作诗。

“听说贾教习不日就要动身南下,这次起诗社无论如何要邀他到场。”贾宝玉提议道。

“之前不来就不来了,这次探春的东,他只怕是推辞不了了。”李纨也表示赞同,她代表着府内一众女眷的心思,很好奇贾里玉是个怎样的人物。

“只是,这邀请信笺要如何写呢?”湘云问。

宝钗道:“古人有现成的可用,何必另拟?”

众人看向宝钗,宝钗看向黛玉,道:“林妹妹你来说。”

林黛玉笑了笑,道:“只取上阙即可,也应景。”

宝钗微笑点头。

贾宝玉急道:“到底是哪首,你们两快说,要急死大伙。”

宝钗这才说道:“虞伯生一剪梅相邀熊少府,你们竟都不记得了?”

湘云这才恍然,一拍脑门,道:“可不是这首。”

一会,黛玉将几句话写好,众人都笑着签了名字。

“……南阜小亭台,薄有山花取次开。寄语多情熊少府;晴也须来,雨也须来……”

下面是贾探春、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等人的签字。

贾里玉接到信的时候正在排练,看完后递给平儿,道:“你看,猜着的。”

平儿也看了一遍,道:“不知他们听了你这歌会是如何反应。”

贾里玉笑道:“我也很期待。”然后让人取来笔墨,回道:“准时赴会,风雪无阻。”

次日一早起来,看到窗上光亮生辉,以为是天晴日出,推窗一看,外面却是一片雪白世界,大学如扯棉絮般下得正紧。

“这样才好,才不会辜负他们一腔诗意。”

这时听到敲门声,平儿的声音在外面响起来。

……

贾府内,宝玉起得最早,见到外面漫天飞雪,顿时松了一口气,匆匆赶到芦雪广,见到几个丫鬟正在扫雪开径,心情大好地与众人打了招呼,赶紧回去换衣服。

刚刚回到怡红院,就听外面丫头在说:“来了好多姑娘奶奶,我们一个都不认得。”

宝玉听了心中好奇,出去问:“来了什么人?”

那丫头道:“没见过,听说是大奶奶、二奶奶和宝姑娘的兄弟姐妹……”

贾宝玉嗯了一声,转身回屋,换了衣服,急忙去贾母处,果然见到屋里乌泱泱站着都是人,一眼望去,那年轻男子还好,几个女孩子竟是一个赛过一个,虽说两个穿着偏素,但一番雅静别致看得宝玉叹为观止。

原本他以为这世上的好姑娘不会出贾府多少了,不料今日一见,才知道除他贾府外,别处也有这等钟天地灵气所造就的女儿家,一时看得呆了,心里暗暗感叹不已。

湘云道:“大伙正商议着今日开诗社,不巧你们都到了,这下才热闹。”

几个姑娘都推说自己不曾学过作诗,但从他们举止言谈之间看得出都是会作的。

贾母笑道:“我也在说让你们兄弟姐妹制几个对联谜语到正月大伙玩儿,今天正好一起作出来。”

湘云道:“今天诗社,贾里玉和平儿也会过来呢。”

众人一听,都朝贾母看过去,贾母点点头,道:“嗯,和三丫头定了亲,早该走动走动。”

说了话,贾母又把薛宝琴拉到怀里,笑道:“全比下去了……”然后又转头看向王夫人,道:“你赶紧认了干女儿,这丫头以后由我养活了。”

众人见老太太开心,都笑起来,王夫人哪有不答应的,当场就认了干女儿,贾母又给了一件孔雀毛织就的斗篷做见面礼,众人见那斗篷金翠辉煌,知道是稀罕物,个个暗暗感叹。

一会这边散了,探春、黛玉、宝钗、湘云等人联袂去了芦雪广,今日诗社的韵脚都已经拟好贴在墙上。

“等三姐夫来,咱们诗社就可以开始了。”

说着各自走到一旁构思,林黛玉来到亭内,自斟自饮,宝钗立在屋檐下看着落雪,史湘云和探春在低声说笑什么……

宝玉则来回穿梭,看看这个,搭讪搭讪那个,只是每人理会他。

“来了来了……”

这时,两个丫头跑了进来,连声叫着。

湘云问道:“什么来了?”

“三姑爷和平姑娘来了,还带了一个……戏班?”

“戏班……”众人都一脸不解。

不一会,只见一个披着雪貂斗篷的女子笑吟吟走了进来,她一出现,整座院子似乎都为之灿然生光。

“这会没有来迟吧?”

直到那女子开口说话,众人才敢确认来的是平姑娘。

薛宝琴、邢蚰烟等人都在心中暗道:“看着通身气派、绝色风姿,定然是府内嫁出去的小姐,想来是和那个三姑爷一道回来走亲戚。”

宝玉、探春等则暗想:“平姑娘果然和以往大不一样了,如今她便和凤姐站在一处,也是毫不逊色。”

黛玉迎了上去,问道:“平姐姐,二哥呢?”适才见到外面来一屋亲戚,正在感慨没亲戚来看自己,现在二哥来了,自然不胜之喜。

平儿道:“他去见老爷,一会过来。这边开始了吗?”

湘云道:“还在等你们。”

平儿笑道:“那好,先让我出一个节目为大家暖暖场。”

到家都好奇地看着她,湘云问:“平姐姐是特特请了戏班子过来吗?”

平儿笑而不语,拍拍手,然后进来六七个姑娘,有的抱琵琶,有的持玉箫,有的抱着琴……

“他说了,联句作诗他是不会的,送大家一首歌表达一下心意。”

“歌?什么歌?他做得词曲吗?”湘云连着问。

平儿笑着说:“先听了再说。”

那边音乐已经响起来,那是一首来自几百年后的歌曲,歌名叫做《一剪梅》,这个时节听着正好应景。

真情像草原广阔,层层风雨不能阻隔……

两句歌词一旦唱出,园子里一众贵族年轻男女顿时呆住了。

这词曲未免太过直白,简直闻所未闻。

总有云开日出时候,万丈阳光照耀你我……真情像梅花开过,冷冷冰雪不能淹没……

女孩子们歌声还在继续,听到这句,贾宝玉下意识地看向林黛玉,恰好黛玉也把目光看向这边,两人四目一对,仿佛两道电流相接,随即黛玉转过头,脸上像发火烧。

……雪花飘飘,北风萧萧,天地一片苍茫……

一剪寒梅傲立雪中,只为伊人飘香……

……

一曲唱罢,众人正自回味,有人报道:“贾爷来了。”

在贾府还要特意称贾爷的人只有一位,就是贾里玉。

两府的人不用说,无论丫头小姐还是家丁小厮,对贾里玉都是如雷贯耳,像宝琴、蚰烟等几个亲戚也对贾里玉略有耳闻,知道贾府有个文武双全的年轻管家。

“诸位好。”贾里玉一袭书生长衫,拱着手走了过来。

贾宝玉抱拳还礼,姑娘们则作福回礼。

“诶三姐夫,我请问你,这一剪梅歌的词曲是你做的吗?”史湘云大大咧咧问道。

贾里玉摇头,道:“只是偶尔听来,觉得有趣且应景,就排练了来借花献佛。”

又是这番说辞,大家有六七成是不信的。

史湘云道:“你今日首次来诗社,献了这首歌算见面礼了,但诗还是要做,不然就要认罚。”

探春低声叫了句“云儿”,意在阻止。

湘云摆手道:“三姐你不用心疼,我自有分寸。”

贾里玉笑着问:“那请问要罚的话是怎样罚?”

史湘云道:“今日是要联句,你先说了不联,二哥哥刚也说了不会,这惩罚就要你二人一起来承担。”

贾里玉点点头。

史湘云道:“听说栊翠庵的红梅这时开得正好,但听闻那栊翠庵的主人是个极雅的人,素来不喜与外人交道,因此我就罚你们一个动腿去栊翠庵,借几枝红梅来,一个动笔咏一咏这红梅。”

贾宝玉道:“这惩罚容易,动腿就交给我好了。”

贾里玉笑道:“终究还是要动笔啊,云姑娘你太机智了。”

众人笑起来,贾宝玉披了斗篷朝栊翠庵去,一会功夫即返回,手里捧着一只乳白色的瓷瓶,里面插着几株红梅,于这银装素裹的琉璃世界中,显得十分鲜艳夺目。

众人称赞一会,然后先催贾里玉颂咏,贾里玉推脱不过,想了想,道:“那就只好再硬着头皮咏一咏了。”

说着走到红梅前,念道:“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等下!你这念得是陆放翁的卜算子,不算不算……”

“不可以吗?”

“当然不可以。”众人齐声道,说完又都笑起来。

贾里玉点点头,然后又是满脸为难,思索良久,道:“这样……”然后绕着红梅转圈,边走边念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贾里玉念完,环顾一圈,问:“这个如何?”

无人作答,过了一会,宝钗道:“还是填的卜算子……比陆放翁的也不差哪里了。”

湘云恼道:“早知该让你后面咏梅,这首出来,后面不好作了。”

众人都表示赞同,探春、林黛玉还在品味“俏也不争春”一句。

似乎他每次出新作,都意有所指啊……

贾里玉一歌一词,没算白来这趟诗社,跟大家说了一会话,又吃了些贾母让送过来的鹿肉,然后起身告辞。

他长身而起,团团拱手,接着转身大步走进漫天飞雪之中。(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