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龙王戒 > 第三百六十七章 凤姐的野望

龙王戒 第三百六十七章 凤姐的野望

作者:李白不白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6-22 01:46: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从客栈回去的路上,贾里玉还在想韦小宝的事情。qiuyelou

话说那一年韦小宝携七个老婆从火船诈死逃走,随后取了财物,到扬州接了母亲,一家人逃到了云南大理,从此隐姓埋名,过起逍遥快乐的隐居生活。

韦小宝隐居后,康熙一直挂念着他,不断派人明查暗访,六次下江南,主旨在视察黄河河工,但每次均在扬州停留甚久。

此外他先后派大批御前侍卫前往扬州各处妓院、赌场、茶馆、酒店查问韦小宝其人,以图再以小玄子的身份见一见小桂子。

不过,韦小宝雄才大略虽远不及康熙,但小聪明却从来不输给任何人,他既然有意躲避康熙,就有各种办法摆脱查访。

钱能通天的真理,他早就领教过,再说他本人又讲义气,结交了一大帮三教九流的朋友,俗话说,朋友多了路好走。

朝堂是康熙的战场,江湖是韦小宝的地盘。

这么说,那一年康熙去扬州,倒不全是为了以身作饵,他是真想再和韦小宝见一面,之前派出的探子均无结果,他思前想后,揣测韦小宝心意,猜到他可能在担心自己会加害他,捉他回去杀头,因此不敢现身,这才御驾亲征,真人过来,藉此表明自己的诚意。

可惜,还是没有见到少年时代的那个朋友。

康熙从扬州回京的路上曾失望地感叹:“难道真要与我老死不相见了吗?”

康熙一生,文治武功,彪炳史册,亲政之后,干过许多载入史册的大事,擒鳌拜、撤销三藩、驱逐沙俄……堪称千古一帝,要说晚年有什么遗憾,除了太子之外,恐怕另外一个最大的遗憾就是迄今无法再和韦小宝见一面。

亲近康熙的人大多知道他这个遗憾,也通过各种渠道将他的这个遗憾透露给几位皇子,因此寻访韦小宝的工作不仅康熙自己在做,他的几个儿子也在暗地里紧锣密鼓地四处查询那个曾经的传奇的人物。qiuyelou

弘历倒不是从父亲那里得到的消息,他是直接从康熙皇帝那里得到的关于韦小宝的消息。

实际上,康熙跟他说了很多关于韦小宝的故事,包括两人初次见面比武打架,包括当年一起擒拿鳌拜,一起想办法对付吴三桂……

对于康熙这样的人物来说,哪怕是一件很微小的事情,在别人看来,都是意义重大,非比寻常,值得学习,领会精神……更何况是最崇拜他的弘历。

因此,听了这个故事之后,弘历当即萌发了要亲自为他皇爷爷寻找到那个老友的念头,并很快就付诸行动。

贾里玉回到宁国府前,又去了一趟青木堂分舵,安排了一位轻功高手继续跟踪弘历主仆二人。

以后想要安排韦小宝和康熙的世纪大见面,难免要通过皇宫内部人士,不如就顺手结了未来乾陵皇帝这个善缘。

其后一天,贾里玉去见了王熙凤,他对王熙凤想用什么办法收服他也是颇为好奇。

王熙凤这个时候其实已经没有太大的信心,那日平儿回来告诉她说,贾里玉除了腰缠万贯之外,还是神武将军冯唐军营的总教头。

钱,他有六万两银票和贾妃的赏赐,色他有柳诗草,如今权,他有神武营总教头,试问还有什么可以打动他?

倘若不是因为她还有平儿这个大杀器,她可能已经要放弃去见贾里玉,但是越是听到贾里玉如此厉害,想收服他的心思就越坚定。

或许某一日,他自己便能独立门户,到时候可能荣宁二府都要仰仗于他。

作为荣国府的大管家,王熙凤对当前坐吃山空的实际情况是心里有数的,而且坐吃山空还不是最大的难题,两府如今最大的难题是后继无人。

文字辈的几位老爷,政老爷不通俗务,其他几位要么在想做活神仙,要么在想着勾搭俏丫鬟,根本支撑不了两府。

然后到玉字辈,从贾珍到她丈夫贾琏再到贾宝玉、贾环,也是一个弱于一个,要文没文,要武没武,可以说都在啃老本,便是她自己,也是靠着放高利贷额外赚钱,根本没有其他有效的生财之道。

所以她想抓住贾里玉,想在外面做几桩能够钱生钱的、可以当做后路的大买卖,这样一来,不论荣宁二府以后如何,她至少还有退路。

但是,想要在外面做这样一笔大生意,可以托付的人除了要能力出众外,还要绝对的可信。

如今有贾里玉这么好一个机会摆在眼前,她怎能不好好珍惜把握?

“贾公子来了。”平儿的声音从外面传进来,王熙凤整理了一下衣服,起身相迎。

“请他进来吧。”

荣宁二府的下人、小厮、管家,从未有一人有何等待遇。

贾里玉进了屋,先和王熙凤见了礼,然后二人坐下,屋里一个丫鬟没留,平儿也被派去守门。

“今日请贾公子过来,实有要事要商议。”王熙凤道。

“你请说。”

王熙凤道:“前日贾妃回府省亲,两府摆下偌大场面,之后又得大封赏,于两府而言,可谓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贾公子以为呢?”

“两府的确因为贾妃娘娘受惠颇多。”

“这确是一件好事,不过这两日我在收拾残局时,脑子里却想到一个词,叫做盛筵必散,贾公子文武全才,应当知道这个词的意思。”

“知道。”

“我,现在就有这样的担忧啊。”王熙凤言语诚恳地说道:“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们两府赫赫扬扬,将近百年,然而一旦某日乐极悲生,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恐怕连一条后路都没有。”

贾里玉道:“这个担忧不误道理,二奶奶有何良策?”

王熙凤看着贾里玉,然后伸出两个水葱般的手指,道:“一个在人,一个在田庄、房舍、地亩,如今家族祭祀及家塾皆无一定钱粮及供给,倘若趁现在广置田庄房舍,交由合同族掌管,大家定了则例,日后按房掌管这一年的地亩、钱粮、祭祀、供给之事,祭祀之物不入官,可以永继,他日即便获罪、破败下来,家族子弟也可以回家读书务农,有这么一个退路。”

“二奶奶深谋远虑,佩服。”

“贾公子你过奖了,此事说易行难,现下最让我感觉为难的就在于,要行此事,却少一个领事的人。”

“此话怎讲,两府优秀子弟不少,怎么会无人领事?”

王熙凤叹道:“贾公子在府内这些时日,恐怕早已看得心中有数,我今日来见贾公子,再不绕弯子了,我有意请贾公子替我总领此事。”

“我,二奶奶说笑了,我一介护院,如何做得来此事?”

“胖子也不是一口吃成的,此事终须从长计议。倘若贾公子愿意相助于我,我便将平儿放在贾公子身旁,出谋划策,共襄此事。”

王熙凤何等人物,如何看不出平儿和贾里玉之间的那点小九九,只是出乎贾里玉意料的是,她为了收服自己,居然把平儿都放出来了,可见决心当真不小。

“此事容我细细想一想……”

“那是自然。”王熙凤道。(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