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龙王戒 > 第二百四十五章 峨嵋往事

龙王戒 第二百四十五章 峨嵋往事

作者:李白不白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6-22 01:46: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四象剑阵虽然因为青袖师太等人的离去而失传,但它在峨嵋的地位丝毫不输于其他绝学,实际上,因为它的失传,众弟子对它抱有更大的期待和幻想。qiuyelou

这么多年来,灭绝师太也始终没有放弃这套剑阵,一直在尝试重组,只是始终未得其法罢了,这件事在峨嵋内部也不是什么秘密。

当年武当七侠以真武七截阵轰动江湖时,灭绝师太曾当着弟子的面感叹道:“若我峨嵋四象剑阵还在,必不致使武当独领风骚。”

这句话给弟子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武当七侠的名头越大,众弟子对四象剑阵的期待就有多大,如今贾掌门居然说要将这套剑阵传给自己,那种惊喜实在难以言说。

当然,如果说这句话的是别人,他们未必有这么大的喜悦,毕竟师傅都没能重组剑阵,其他人更不用说。但,说这句话的是刚刚一剑破了青袖师太剑阵的贾里玉,意义就不一样了,他既然能破阵,自然说明他了解剑阵,既然了解,当然能教他们。

和他们想的差不多,贾里玉刚才破剑阵的办法正是以阵破阵,一剑成四象,四象吞三绝,不管青袖、青池和青妙如何天赋横溢,将四象阵改得如何精妙无破绽,但面对真正的四象阵,终究要输一筹,倘若她们用的是别的剑阵,和四象阵没有关系,贾里玉也不敢夸下一剑破阵的海口。

“青龙出海,白虎下山。玄武敛身,朱雀翔天。”贾里玉先将四象阵介绍了一遍,然后开始传心法和招式。

“剑阵最难的部分不是各自负责修炼的剑招和心法,而是和其他人的配合,配合好的话,可以四敌百,配合不好,形同虚设。我刚刚已将四象各自的剑招和心法全告诉了你们,你们先好好琢磨一下,自己适合什么位子。”

贾里玉说完,走到一旁坐下,几个女弟子正好过来请教剑法的难点,贾里玉又耐心为她们解惑,出手演示。

和灭绝师太一味严厉不同,贾里玉讲解剑法的时候深入浅出,喜欢用比喻、打比方,理解起来更为容易,正当大家心中暗暗庆幸新掌门脾气温和时,贾里玉突然说道:“从明天起,我会带一把木剑过来,但凡教了三遍还记不住的弟子,就来和我过招,我保证会毫不留情的。”

几个女弟子听了,相顾一笑,然后吐了吐舌头跑开,把这个可怕的消息告诉其他师姐妹。

到了中午,有弟子前来请贾里玉去用饭,贾里玉叫停大家的训练,让她们各自去吃饭,他和周芷若等人一起回去。qiuyelou

“掌门,你的房间已经准备好,吃完饭你去看一看,有什么吩咐可以告诉静怡。”静玄道。

“有劳静玄师姐了。”

“掌门称呼我的名字便可。”

贾里玉笑了笑,道:“没事,吃完饭我自己在山上转一圈吧。”

“是。”

贾里玉对峨嵋山的印象停在“峨嵋天下秀”的那句评语中,据说山名来历某位地理志:“云鬓凝翠,鬓黛遥妆,真如螓首蛾眉,细而长,美而艳也,故名峨眉山。”可谓是名如其山,一般的秀美。

贾里玉有意观赏山中风景,因此行走并不迅速,刚要离开主山,向左侧那座山走去,忽听身后传来一道声音:“那座山叫做龙门山,是我峨嵋历代掌门练剑悟道的地方。”

转过身看到周芷若轻步走了过来。

“一起去看看?”

“遵命。”周芷若道,

贾里玉笑了笑,迈步前行,龙门山虽为辅山,但山上风景丝毫不输峨嵋主峰,贾里玉和周芷若并肩登山,一路所见,满眼秀丽。

“这座山为什么叫做龙门山?”攀登至半山时,贾里玉随口问。

“到了山顶,掌门自会明白。”

又走半晌,终于来到山顶,周身为烟云笼罩,仿佛进入仙境。

“掌门这边走。”周芷若前面带路,上了一条由大小相若的石头隔成的小路,小路两尺见宽,紧挨着山壁,旁边是千丈悬崖,尽管有木栏护住,但低头看下去,仍有种惊心动魄的感觉。

大约走过三百块石头,一片宽敞的平地铺在眼前,穿过平地,来到一座山洞前,山洞上面写着“龙门洞”三个字。

周芷若当先进洞,贾里玉紧随其后,刚入了洞口,一股清凉之意扑面而来,贾里玉抬头看去,看到洞内石壁上摇曳着或红或绿的色彩,不知源头何处的清泉滴着水,发出叮咚叮咚的响声,悦耳动听。

周芷若弓着腰,沿着一条蜿蜒的不规整小路向前穿行,这条狭窄低矮的小道大约十丈长,走到尽头却是一大片翠谷般的阔地,瀑布、青草、怪石以及一片池水。

走了那么久山道,陡见这么一片洞天,有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这就是龙门池,掌门你看。”周芷若指着池水说道,语气中带着一种女孩子家的喜悦。

贾里玉看向水池,发现里面正游着许多色彩各异的锦鲤。

“许多年前,有一条锦鲤在这里越过龙门,化身成龙,因此这座山便取名龙门山。”周芷若解释道。

贾里玉点点头,知道借神话取名是中国历来的传统,盯着水下的锦鲤看了半晌,突然伸出手掌,掌心朝下,覆盖在水池上空,然后手掌自右到左轻轻旋动,手掌带动手臂,在水池上空画圈,速度由慢及快。

周芷若正自好奇,突然发现贾里玉手掌下的水面,开始随着贾里玉手掌的转动而转动,先是出现一个小小的漩涡,接着漩涡越来越大,终于成了一个缸口般大小的大漩涡。

周芷若看得目瞪口呆,心想:“贾公子的内功修为实已到了惊世骇俗的地步。”

贾里玉转了一会,慢慢停下手掌,然后看向周芷若,笑着说:“转一发锦鲤,会有好运。”

“……”周芷若并不知道这是什么典故。

看了一会锦鲤池,周芷若又带贾里玉去参观了峨嵋掌门的悟道石壁。

“这石壁上面的字,据说是郭祖师所刻。”周芷若指着石壁上的一行小字说道。

贾里玉抬头一看,发现石壁上果然写着字:“女子亦不惑,心井不起波。勿思,勿念,勿回首,别是一娑婆。听鸟语虫鸣,闻圣贤道理。举世间,一池有一鱼,非所有锦鲤,共处同一片海里。”

不用说,这几句话必是郭襄大彻大悟之后所留,古人说男子四十不惑,郭襄人到中年时,恍然大悟,自称不惑,也没毛病。

只不过,这里面的锦鲤到底和自己有没有关系?

如果说锦鲤是杨过,那峨嵋派的功夫又是源于何处?

贾里玉继续往下看,旁边还有八个小字,但显然是出自另外两人的手笔。

“原来如此。”

“原来如此。”

贾里玉指着八字道:“这八个字应当是风陵师太和灭绝师太所留吧?”

周芷若点点头。

贾里玉再看一遍,忽而心中感慨起来:“峨嵋三代掌门,个个都是伤心人。郭襄忘不了杨过,灭绝师太忘不了师兄孤鸿子,那风陵师太是为谁伤心呢?”

贾里玉往后看,却再没有只言片语。

“灭绝师太和你说过风陵师太的事情吗?”贾里玉问周芷若。

周芷若想了想,道:“只说功夫,没有说过其他事情。”贾里玉点点头,周芷若突然想到什么,说:“我记起一件事,师傅当初说到风陵师祖时,曾提到过一个叫做活死人墓的地方,似乎师祖和活死人墓中的主人有交情。”

贾里玉闻言一愣:“活死人墓?”

“是的。”

贾里玉沉默不语,暗暗推算时间,当年杨过于襄阳城下以飞石击杀蒙哥,其后携小龙女隐居绝情谷底,因此周芷若所说绝情谷谷主,自然就是杨过或者杨过后人。

原著中,杨过比郭襄大十八岁左右,郭襄又比张三丰大三岁左右,因此郭襄四十岁创建峨嵋时,杨过五十八岁,已然隐居二十余年,而张三丰这时大约三十七岁。

假设郭襄这个时候收风陵师太为徒,那么大致可以推算风陵师太的年龄应当在二十岁左右。

有了这几个时间坐标,再来推算周芷若所说的“活死人墓的主人”就有迹可循了。

众所周知,倚天后期出现了一个神秘的“黄衫女子”,身份正是神雕侠侣的后人,看她的出场年龄大概是二十六七岁左右,不过由于她所修炼的是古墓派功夫,实际年龄可能还要大上几岁,不妨按三十五六岁来算。

这个时候,张三丰已经过了百岁,如果杨过还在人世,他的年龄应该在一百二十岁左右,也就是说,黄衫女至少要是杨过的重孙女,也就是说杨过和小龙女不仅生了儿子,还有孙子乃至重孙。

假设杨过和小龙女是隐居五年内得子,那么这个儿子正好比郭襄小大约二十岁,和风陵师太年纪相仿。

这样一推算,大概可以算出周芷若口中的“古墓主人”是谁了,九成就是杨过和小龙女的儿子。

根据黄衫女的出场派头来看,神雕侠侣虽然绝迹江湖,但杨过和小龙女的后人没少在江湖上搞风搞雨,只是囿于祖训,一直保持低调罢了。

到这里,线索基本就很清晰了,多年前,郭襄收了一个年轻女弟子,给她取名“风陵”,风陵问师傅为什么取这个名字,师傅便把风陵夜话和神雕侠侣的故事讲给她听,于是从此之后风陵姑娘便对这个故事念念不忘。

那一年,风陵学艺有成,奉师傅之命行走江湖,在终南山下邂逅一个英俊潇洒、武功奇高、神秘低调的杨姓少侠,两人遂携手闯荡江湖,结下深情厚谊。

若干年之后,杨姓少侠依家训返回古墓隐居,而风陵要回峨嵋接师傅衣钵,有情人最终未能终成眷属。

贾里玉正推算得入神,忽听周芷若叫自己:“掌门你快来看!”

贾里玉走了过去,看到周芷若指着另外一座墙壁,墙壁上刻着一个男子画像,观其眉目,竟和自己有几分神似。

“掌门,这,这是你吗?”周芷若满脸不可思议。

贾里玉脑中轰地一下,当场愣住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