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龙王戒 > 第一百五十二章 和重剑杨过的二次交锋

龙王戒 第一百五十二章 和重剑杨过的二次交锋

作者:李白不白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6-22 01:46: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经年磨剑,向众藏锋。qiuyelou偶然难遏,剑败群雄。”

朱子柳写完这四句话,拈须而笑,跟夫人说道:“我便以这幅字当做贾里玉兄弟和郭大小姐的新婚贺礼如何?”

朱夫人对夫君的才学向来敬服,道:“没有比这和更合适的贺礼,相比之下,我的金钗、玉珠失之雅致,逊色多了。”

朱子柳微笑颔首,比起自己的功夫,他更得意的还是自己的书法。

似乎每个在书法上有两把刷子的文人都会着迷于自己的字帖。

除了朱子柳,现在在绞尽脑汁准备贾里玉和郭芙新婚贺礼的还有其他武林同道。

郭大侠、黄帮主嫁女是一贺,贾里玉娶妻又是一贺,以郭靖、黄蓉、贾里玉三人如今的江湖地位,这场婚礼能轰动大半个江湖,如此武林盛事,半点马虎不得。

那日襄阳城下,贾里玉一剑伤了百损,之后假意攻击忽必烈,围魏救赵。随后突袭金轮法王,夺了他的银轮。

那是贾里玉藏锋月余后归来的第一战,又一次的技惊四座,大杀四方,最终更是迫使忽必烈退兵,而且这一退不是临时退兵,而是真正的离去,忽必烈回草原了。

所以,这是一次大胜。

如果说这次大胜的关键在于郭靖的调兵遣将、在于黄蓉的运筹帷幄,那么这次大胜最显眼、最提神的战绩则在于贾里玉的归来,在于他单人单剑要杀忽必烈,并最终杀退蒙古的第一国师。

在宋人的眼中,蒙古铁骑所向披靡,无人可挡,而作为蒙古军的统帅,忽必烈必然是高高在上,威不可侵,难以战胜。

可是那一天在襄阳城下,数万将士亲眼看到贾里玉就那么提着一把剑,于千军万马中,朝忽必烈走去,蒙古的勇士挡不住他,蒙古的箭矢射不中他。

有那么一瞬间,宋蒙两国的将士都认为忽必烈这次凶多吉少了,贾里玉奔走在战场中,身不着片甲,头不戴半盔,仿佛一位进京赶考的书生,文质彬彬地向虎威如山、受到重重护卫的忽必烈走去,大家居然都生出“忽必烈危矣”的念头。

实际上,不要说别人,就是忽必烈自己看到贾里玉向自己走来时,心里都咯噔了一下,他感觉到他手中那三尺青锋的寒意。

在那一刻,他积威了多年的气势,被贾里玉完全压倒。

同样是在那一刻,忽必烈下定决心要杀了贾里玉,他此生此世不会再用这个人,即使他投降于己,他也不会再用。

哪个君王愿意用一个气势上能压过自己的臣子?

这也是忽必烈决定退兵的一个原因,所谓来日方长,这次没能取下襄阳,下一次必然功成,到时候他会再次直面贾里玉,然后给他一个英雄般的裁决。

因为贾里玉的那一个举动,因为忽必烈的退军,襄阳城的宋军突然意识到一个事实,蒙军并非不可战胜,忽必烈并非不可刺杀。

这一战的意义不仅是退了忽必烈大军,对襄阳城守城的士兵来说,也具有生动的教育意义。

而在这之前,襄阳城好多人都认为贾里玉为了对付金轮法王和朗士高,耗尽精力,身受重伤,最终沦为普通人。

他们不会因此看轻贾里玉,但是他们会因此觉得可惜,并会渐渐淡忘贾里玉。

一个月之后,所有人都会习惯贾里玉的手无缚鸡之力,敬他靖蓉弟子的身份,却不会再崇拜他单剑破阵的风采。

古往今来,最温暖的是人心,古往今来,最残酷的也是人心。

这是自然现象。

不过一切的淡忘随着那一日的一战势必重新清晰起来,而且相比于以前,重新归来的贾里玉无疑具备了跟多传奇的因素。

当然,这倒不是贾里玉有意装逼,实际上,如果不是事情紧急,他至少还要过半个月才会去拔剑。qiuyelou

和坑龙的交易让他临时解封了内力,代价除了无条件答应坑龙一个条件之外,还有两拳之后的脱力。

以朗士高和金轮法王的功力,即使贾里玉没有封禁内力,打出那样的两拳之后,也会有脱力的现象,甚至可以说,如果不是他临时获得解封,有突袭的效果,打了金轮法王和朗士高一个出其不意,结果可能更加不理想。

所以,一旦一盏茶的时间过去,贾里玉就陷入了虚弱的昏迷状态。

不过有一说一,贾里玉的这种昏迷状态并没有持续很久,仅仅在郭芙把他背回郭府后就可以自行醒来,但是贾里玉没有这么做,而是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顺理成章的修炼之法。

类似于郭靖黄蓉所说重阳真人的那种“活死人”修炼方法,本质上的原理有共通的地方,但具体的操作还是有所差异。

王重阳修炼“活死人”法,是体会“打破虚空以见神,金丹入腹不坏身”的境界,走得是成仙得道之路。

而贾里玉修炼的是“出神入化”,所谓出神,就是神游于外,心猿意马,想到那里边是哪里,平时悟剑的一切桎梏、一切规则都不再起作用,神会心领,捕捉那一缕玄之又玄的剑道。

所谓“入化”,自然不是晋入化境,而是神游剑道之后,将所有领悟、所有灵感全部化为己有,融入到自己当前的剑道中。

这一出神就是七日,当贾里玉再次醒来时,一切的剑法、剑招、剑阵全部从脑海中消失,脑子里剩下的只是一鳞半爪的概念,内功外功全不重要了,现在重要的是想法。

古往今来最有想法的是哪些东西?周易、道德经、论语、孟子、庄子……

要知道老顽童的空明拳,黄老邪的奇门之术、洪七公的降龙十八掌,乃至于《九阴真经》总纲等等绝顶功夫全部得益于这些“想法”,这是道理升华到了一定的高度之后,水到渠成的返璞归真。

文武到了极致,都是探索人身和自然的奥秘,只有明白这些奥义,才能有效地利用它们,原理有点接近《黑客帝国》。

贾里玉从《周易》中一知半解了天下筹算、卦阵的本源,从《道德经》中体会上善若水,从《论语》中体会大道至简,从《孟子》中体会浩然正气,从《庄子》中体会逍遥游……

这世上有什么事情比亲近真理更让人着迷和喜悦的呢?

贾里玉学文未能体会到文中的精义,反而在练武时,殊途同归地感受到了古代先贤大哲们的入海智慧。

贾里玉原本是要花更久的时间打磨剑锋,用更多的精力排出完美剑阵,不过可惜,忽必烈来得太急,来得太凶,特别是他看到了那个阴险至极的百损道人,贾里玉只能赶鸭子上架硬来了。

所以他提着剑走出城门,从他提着剑的那一刻开始,每走一步,身上的剑气剑意就增一分,等到他走到战场时,胜过往昔千倍百倍的剑意陡然爆发。

一剑成阵。

险些废了百损道人。

从战场逃走的百损道人,终其一生也没有忘记那一剑。

襄阳城百姓得知蒙军撤走,得知郭府办喜事,自发大放鞭炮,欢欣鼓舞,场面好似太平时期的新年。

郭府张灯结彩、大摆筵席,因为处于战时,因为到场的以江湖豪客为多,所以酒席场面虽大,但酒菜却不奢靡,有酒管够,有肉管饱,想吃山珍海味的却是来错地方了。

郭芙凤冠霞帔、艳丽无端,心中充满无限欢悦地坐在镜子前,黄蓉虽然还在忧心郭襄的安危,但第一次嫁女,心里终究难掩激动,看着镜子里的郭芙,满脸满眼的疼爱。

虽然嫁了贾里玉后,还是和他们一起住在襄阳城,但是那种感觉却是非常奇妙,从今天开始,她就要把自己怀胎十月,抚养至今的宝贝女儿交给了另外一个人。

“从此之后,不可再胡闹了。”黄蓉感慨了半天,最终说了这么一句话。

“嗯。”要做新娘子的郭芙,似乎也在一刹那长大,第一次如此心平气和地接受妈妈的教诲。

贾里玉也换上了新郎服,微笑着招待客人。

他的心情其实并不如他脸上那么轻松自在,因为就在不久前,一个小厮过来传话说,“程英姑娘走了。”

不告而别,连恭喜的话也没有说。

贾里玉想起了某位女作家对《神雕侠侣》的评价,一遇杨过误终身,如今程英和郭芙都没有因为遇到杨过误终身,难道要因为自己误终身吗?

对贾里玉来说,程英的存在十分特别,第一遍看小说时,最喜爱的角色自然是郭襄,但多看了几次之后,渐渐注意到了程英,注意到了这个含蓄、暗恋、神情的姑娘。

当初看到她和杨过结拜时就想过,如果有一天我有机会进入神雕世界,一定要好好保护程英。

如今他果然来了,却忘记了当时的心情。

“不应该是这样的结局。”

贾里玉心里摇了摇头,“这是白龙的游戏,哪怕一切都是虚拟,但情感不假,所以不应该是这样的结局,不应该还有遗憾。”

他当然不会学张无忌在大婚的当日弃新娘而去,但是他心中一个隐秘的想法也在悄然萌芽。

再招呼完又一波客人之后,贾里玉趁空出去透透气,结婚对任何人一个人来说,恐怕都是人生最重大的仪式之一,但是不论古代还是现代,结婚的整个仪式下来,更多的时间是他人在起哄,自己则很疲惫。

贾里玉站在门外,随意地四处看看,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或许相比于很多人来说,他是幸运的,因为他可以体验两个人生,又或许他是无奈的,因为有一段人生的主宰不是自己。

之所以有那么多人沉迷于游戏,除了游戏可以带给自己另一种人生的体验,还在于自己可以完全主宰自己的另一种人生,主动权在自己。

贾里玉对自己还能忍白龙多久,信心已经不像当初那么坚定。

正要回去的时候,贾里玉忽然看到从马路的那边走过来一个人,一个很身影很熟悉的人。

那人右臂袖管空空,随风飘舞,背后背着一把朴拙笨重的长剑。

这个造型,贾里玉太熟悉了,这就是杨过,不是刘德华、不是古天乐、更不是任贤齐和黄晓明,就是杨过本尊。

他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贾里玉开始回忆剧情,但是老天在上,《神雕侠侣》原著中并没有贾里玉和郭芙成婚的剧情。

重点还是在时间轴上面――杨过断臂的一个月后。

忽必烈攻城失败,大军撤退。

小龙女遇见老顽童,教了他养蜜蜂的办法,学了他左右互搏的功夫。

小龙女得知玫瑰丛的真相,追踪赵志敬和尹志平,誓杀这二人,一路追到重阳宫。

杨过随神雕学剑,最终学了大巧不工的无锋重剑,功力大涨,一举跨入顶尖高手的行列。

杨过练剑有成后,第一时间潜入郭府寻找郭芙报仇,如今由于贾里玉的乱入,杨过自然没有立场再来找郭芙报仇,但是他还是依照剧情逻辑来到郭府,不知是触发的哪段新剧情。

贾里玉迎了上去。

“杨大哥。”

杨过看着贾里玉的装束,微怔了一下,道:“贾兄弟要成亲?”

“没错。”

“是与郭芙吗?”

“是。”

杨过沉吟不语。

“怎么了杨大哥?”

“她断了我一臂。”杨过淡淡道。

“那是无心之失,她是受到了金轮法王的钳制……”

杨过摇摇头。

贾里玉也知道原著中的杨过也不是郭靖那种宽宏大量的人,如今他要真想追究这件事,自己必须要挺身而出了,只是,小说和影视剧中固有的观念让贾里玉心里还是倾向相信杨过的为人。

“杨大哥这番前来不是为了喝喜酒了?”

“先兵后礼。”

“今日是我的大喜的日子,不宜动兵器吧。”贾里玉越发相信自己的判断。

“接我一剑,便一笔勾销。”杨过道。

“杨大哥此番奇遇,神功大成,小弟赤手空拳,断不敢接。”贾里玉终于搞清楚杨过的来意,他不是为郭芙,而是为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在某条小河旁,自己刺向他的那一剑。

杨过是来向自己讨回场子的。

当然,这一剑除了要向自己证明他的剑法大成,也不乏和自己分享他剑道领悟的意思,或许这就是他的贺礼。

杨过眼神古怪地看着贾里玉,道:“你算出来了?”

贾里玉点头。

“怎能让你赤手空拳接我重剑?你回去取了兵器来。”

贾里玉摇头道:“那倒不必,练剑到如今,铁剑、木剑已经渐无区别。我最近于剑道上也有新体会,今日正好让杨大哥代为品鉴。”

杨过神情微讶,道:“你竟然已经到了手持木剑的地步了?”

贾里玉摇头,“杨大哥看过便知。”

贾里玉走到一旁捡起一根趁手的木棒,手腕抖动间,木屑纷飞,不一会成一把木剑雏形。

杨过看得暗暗纳罕,心道:“这次前来,一则当他面显圣,验证我新学剑法,另一则也有指点他剑法的意思,如今看来,似乎无此必要。”

“杨大哥,来吧。”贾里玉平举木剑。

杨过叫了一声“好”,右腿后撤一步,左手拽出重剑。

奔雷之声轰然而起,杨过喝道:“小心了!”重剑斜斜劈至,风天海雨般的劲力扑面而来。

贾里玉心中暗叹,木剑连画小圈,道:“杨大哥,品一品我这四象小剑阵!”

言罢,木剑不再后退,缓缓刺出,四股气流波动,又分东南西北四个角度缠上杨过重剑。

这是贾里玉的四象小剑阵,处于剑阵的初级阶段,假以时日练至大成,一剑刺出,便会出现无数由小剑阵组成的皇皇大剑阵,一剑可破千军。

噗!

杨过重剑如同劈进浩瀚的气波中,受到层层叠叠的阻碍,再难寸进。

“好!”杨过喝了一声,于瀑布中练剑的功力施展出来,猛力一挑,重剑脱离剑阵困扰。

贾里玉随之又挥舞了数剑,依旧是以缠住杨过重剑为主。

“看来郭伯母已经把打狗棒法传给你了。”杨过看出贾里玉剑法中打狗棒的影子。

贾里玉也不解释,道:“杨大哥,到你来接我一剑。”

说着小剑阵齐齐消失,陡然凝为一体,平平淡淡地刺向杨过。

杨过如今深谙大巧不工之道,明白贾里玉这返璞归真一剑的威力,不敢怠慢,横剑于前,挡住贾里玉的木剑。

嘭!

木剑刺中重剑剑身,发出一声沉闷的声响,接着两人纷纷后退,继而大笑。

“没想到我得此奇遇,还是只与贾兄弟打个平手。”杨过由衷说道。

“我若懈怠一日,便难以追上杨大哥的脚步。”

杨过谦虚摇头,道:“还未恭喜贾兄弟,不过我今日却无法进去喝这杯喜酒,我要先去寻觅姑姑,他日再携姑姑一道前来与你道贺。”

贾里玉忽然想到什么,脸色一变,道:“杨大哥,你速去重阳宫!”

……

(此卷结束,小结一下,总觉得哪里不对劲,求票求正版订阅)(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