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三界荡魔 > 二百零二章,真假故事

三界荡魔 二百零二章,真假故事

作者:古风松影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6-22 00:44: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夏国是一个大国,地处中原地区,姚崇重对这个国家所了解的并不多。

夏国建立的时候,姚崇重还在玄天剑中看守炎魔;他所知道有关夏国的知识,还是从跟老书生交谈得知的。

夏国的国君名叫启,据说也是一个叫着禹的天神的儿子,。

千年以来,地界多灾多难,凡人命运多桀,先是遭受了妖物浩劫,后来又是遭受了洪水滔天的灾难,高山崩塌,房舍被淹;千里之地,一片白茫茫。

面对要命的水灾,凡人束手无策,逃得快的,逃上了高山,逃得慢的,命归江河。

上苍有好生之德,玄天神女忧心地界万物生灵,于是派了禹去治水。

禹下到地界,因地制宜,带领凡人开凿山石,疏通河流,花了几年的功夫,治好了水祸。

当时的地界,还并没有国家,只有部落。

经过妖物的浩劫,每个部落之间不再相互厮杀,但是他们各自为政,很少相互帮助,因此遇到大灾祸的时候,也是自顾自的,你不帮我的忙,我就不帮你的忙。

一盘散沙的凡人终究不能生存的长久,他们必须团结起来。

玄天神女想到了一个让凡人团结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建立一个国家。

禹得了天命,他召集了活下来的凡人,跟他们说了建立国家的道理。

经过水祸的洗劫,凡人去了十之**了,有些部落活得多一些,有些部落一个不剩。

部落已不成部落,经历了切肤之痛,剩下的那些凡人都赞同禹的想法,成立一个国家。

要想建立一个国家,必须是先有家,才有国;而一个家,是由众多人丁组成。

禹面临的一大难题,地界人丁稀少。

要想短时间恢复人口,单靠凡人休养生息的办法根本行不,需要向天界求援。

禹来到天界,向玄天神女禀明了他面临的难题。

玄天神女给了禹一颗人种,又教会了他使用的方法。

禹拿着人种回到了地界,用它种出了许多新的凡人,又给他们取了新的姓氏。

一年之间,地界的凡人恢复到了水灾以前的数量,禹着手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矩,法度,设立了很多部门,涉及到方方面面,有管江河的部门,有管人口的部门,有管种植的部门,有管修建房舍的部门,等等众多。

禹派了许多凡人到每个部门做事,又给每个部门找了一个头领,以领导那些做事的凡人。

禹是天界的神仙,不便直接成为一国之主,他于是娶了一个名叫秋的凡女作为妻。

十月怀胎后,秋生下了一个男孩,禹把他取名为夏,立为一国之君。

国家已成,灾难已息,禹的任务完成,他带着人种,回到了天界,向玄天神女复命。

经过一番思索,姚崇重叹了一口气,说道:“我们和你们一样,都是被仇家害死,来到了这里。真是一言难尽!武氏兄弟,还请听我慢慢道来。”

姚崇重编了一个简短的故事,他把自己改名叫做了姜金甲,魔幻大王改名叫着莫旺;三家村该叫三家城。

他的故事是这么说的,他和姜小鱼是一对亲兄弟,生活在地处边陲的三家城的一个小渔村里面,家里有两个年迈的高堂。

姜金甲在三家城中的军营当一小官,他的兄弟则是一名靠打渔为生的渔夫。

生活虽然不是很富裕,却是母贤子孝,一家人过得其乐融融。

灾难发生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到处都是花红树绿。

姜小鱼挑着一担鱼来到了三家城的市场中,他是怀着满腹的喜悦来的,因为那天早上他的收获特别的好。

市场中人来人往,人声鼎沸,不到一个时辰,姜小鱼的鱼也买了差不多一半,他的心情变得是更加畅快。

差不多到了早饭的时候,市场里面的人少了许多,姜小鱼的鱼也只剩下三条,他拿起扁担,准备回家。

姜小鱼走到市场门口的时候,一个年轻人走上前来,向他买鱼。

姜小鱼撂下担子,给他抓了一条大鱼,称好,算了帐,给他用草绳拴好。

年轻人摇摇头,说鱼太大了,要条小的。

姜小鱼解开草绳,给他挑了一条小的,他还是嫌大。

姜小鱼最后给他捡了一条最小的,这会年轻人还是嫌大,转身要走。

这不是消遣人么,姜小鱼一早的好性情,都被他破坏了,一把把他揪住,要他说个理出来,好好的,为什么要做这些无趣的事情。

年轻人满脸通红,结结巴巴地解释,他不是来消遣姜小鱼的,而是真的买鱼,只是因为所带的钱财不够,才要去别家看看。

姜小鱼放开年轻人,上上下下把他打量了个遍,发现他身着破旧的衣服,他说的话应该不假。

只是年轻人脸上还有淤青,就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姜小鱼动了恻隐之心,挑了最大的那条鱼拴好,递给年轻人,对他说,这鱼就送给他了,分文不取。

年轻人连涨得通红,不要姜小鱼白送鱼,他掏出铜钱,非得要把鱼钱付清楚。

姜小鱼不肯接,一定要白送,两个人站在那里拉拉扯扯,引起了几个人围了上来劝架。

年亲人显得很慌张,一把把铜钱丢在姜小鱼的水盆当中,鱼也没有要,转身跑了。

姜小鱼把鱼丢到了水盆当中,挑起担子便追了上去。

拐了七八个巷口,姜小鱼追到了一个破屋跟前,放下担子,捡起铜钱和鱼,跟着进了屋。

屋里很幽暗,也很简陋,只有一把破椅子,一张破桌子,一张破案几,一张破床,还有的就是一股药味。

床上躺着一个干瘦的老头,正是年轻人的爹,他看到姜小鱼提着鱼跟了进来,就问年轻人,这是怎么回事。

大白天的躺在床上,说话又有气无力,屋中又有药味,老头一定是生了病,姜小鱼告诉他,他儿子买了鱼,忘记拿了,自己给他们送过来。

老头听了,就叫年轻人拿了鱼去做了,又留姜小鱼下来吃饭。

姜小鱼那里肯吃,告辞老头和年轻人,把铜钱放在案几上,便要回家。

年轻人拿起铜钱,执意要姜小鱼收下,如果他不收,就留下来吃饭;老头也极力留他。

父子两个人一起劝,姜小鱼执拗不过,留下来吃饭;年轻人见他点头同意,欢喜地去做鱼。姜小鱼也跟着一起去。

年轻人家的伙房也很简陋,姜小鱼扫了一眼,除了年轻人手中的鱼以外,再没有其他的菜。

姜小鱼去街上沽了两斤酒,买了一些荤菜;他回到年轻人家的时候,鱼已经做好,摆在了桌子上,他定睛一看,就是一碗白水煮鱼。

年轻人服侍完他爹,他爹躺在床上休息;为了不吵到他爹,姜小鱼把椅子和桌子都搬到了户外的院子。

姜小鱼问年轻人,时候已经不早了,怎么还不见他娘回来。

年轻人神色变得暗淡,他告诉姜小鱼,他十岁的时候,他娘就已经过世了。

一句话,提起人家的久远的伤心事,姜小鱼连连向年轻人道歉,年轻人并不在意,此事就算是翻过去了,他们也不再往下说。

年轻人把唯一的椅子给姜小鱼坐了,自己搬了一个大石头,作为座椅,两个对饮起来。

两杯酒下肚,年轻人的脸红了起来,话也多了起来,他告诉姜小鱼,他爹姓张,是家中的独子,叫着张五。

年轻人又是他爹的独子,他爹为了使得他后代多,给他取了个张多子的名字。

姜小鱼感概万分,三家城里面还有这么穷苦的人家,缸中无隔夜米,油盐酱醋就更加不用说了,他们的日子可怎么过下去。

穷人他见过多了,像年轻人一家,穷成这样洞底,他还是没见过。

生在闹事当中,还穷成这样,不该这样啊,姜小鱼暗想,难道是张多子太懒的缘故?

如果是因为张多子太懒的缘故,他吃了上顿没有下顿,那是活该,就是可怜了他老爹。

得摸摸张多子的底细。姜小鱼给张多子到了一杯酒,问他道:“张兄弟,当下你在哪里做活?”

张多子叹了一口气,说道:“不瞒姜大哥,我现在是无事可干,衣食无着啊。”

还真是一个懒汉?不过从语气上听,张多子好像是有难言之隐。

姜小鱼说道:“张兄弟,三家城这么大,随便也能找点事情做,不至于衣食无着啊。”

张多子说道:“唉,姜大哥有所不知,我找遍了周边的酒楼,饭庄,当铺,凡是要人的地方,我都去了,人家就是不收我。”

姜小鱼愕然,放下酒杯,说道:“张兄弟,莫非你身上有什么顽疾,以至于别人都不敢要你?”

张多子慌忙摆手说道:“不是,不是,姜大哥误会了,我身子虽不是很健壮,但并没有什么疾病。”

他说道到这里,指着自己脸上的淤青,说道:“都是这个惹得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