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三界荡魔 > 一章,祭祀

三界荡魔 一章,祭祀

作者:古风松影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6-22 00:44: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片白沙滩,一望无际的蓝天碧海,一个名叫三家村的小村庄。

三家村依山傍海,村里住了七八十家以打渔为生的老百姓;几百人口却只有三姓,一家姓屈,一家姓姜,一家姓季,都是不常见的姓氏。

听他们祖先流传下来的说法,很久以前,在隔海很远很远的内陆,有很多不同的姓氏;相同姓氏的一群人组成了一个部落,组成了很多不同的部落。

部落与部落之间因为土地,食物,或者只是因为姓氏的不同而经常发生相互冲突。

每次冲突,都带来了血流成河,尸身遍野。

部落里面的男人们在不断的冲突中持续地丧身,失去了男人,没有了劳动力,老人们,女人们,小孩们少吃少穿。

食物吃完了,吃树皮草籽,这些东西吃多了,幸存下来的妇孺老少都变得面黄肌瘦,一阵风都能吹到,因此人丁越来越少。

各部落陷入了一片萧条,人口本身少的,甚至面临着灭顶之灾,但是他们却并没有停止厮杀,他们两眼通红,已经是被血腥占据了躯壳,就是饿的饥肠辘辘,身子都站不稳了,手中还举着刀子,摇摇晃晃地向同样的可怜人的头上砍了过去。

就在各部落危在旦夕的时候,上天派下了一个贤达,这位贤达游走于各个部落,劝说他们放下手中的刀子,上山去打猎,下田去种植,为各部落的老弱妇孺的提供足够的食物,不要再做厮杀的事情。

功夫不负有心人,贤达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各个部落停止了战争,不在争执土地的界线,而是大家一起合作,在共同的土地上劳作,劳动得来的都放在一起;他们由相互冲突转换成了相互帮忙,大家和平相处。

各部落的男人放弃了仇恨,齐心协力地劳作,食物很快地充足起来,人口渐渐地兴旺起来,形成了一片男耕女织的祥和景象。

为了延续这种安定的生活,感戴贤达的功劳,各部落首领推举了贤达来做他们的总头领,贤达成了头领后,做了很多事情。

部落越发越大,越发越多;好日子过了很多年,谁也没有想到,一场天大的浩劫却突然的降临,这场浩劫几乎把人全部灭绝。

这是一场很大的战争,也是一场不同寻常的战争,不是人与人之间的战争,而是人与妖物之间的战争。

大地上的所有部落又都卷进战争当中,妖物力量庞大,凡人力量弱小,凡人很快就败得一塌糊涂,大部分都被妖物杀害了,侥幸生存下来的人们像是受惊的飞鸟,到处乱飞,飞到那里算那里。

三家村村民的祖先也是一样,遭受到了妖物的侵袭,一路就跑到海边来了,看到这个地方还不错,没有打打杀杀的很安静,于是住了下来,再也没走。

斗转星移,上天派来了很多神仙,把那些妖物打败,浩大的战争早已结束。

虽然是过去了不知多少年,三家村村民的祖先怕了战乱,听到家乡已经不打仗了,也不敢回去。

再说海边有海边的好处,虽然飞禽走兽没有内陆那么多,却有各种各样的鱼可以为食,比江河里面的鱼要多的多了,味道也不差,渐渐的也就忘了回家的路,淡了回家的心思。

三家村有一个与内地不同的习惯是,这里的日历和内里的不同,虽然他们也分日月时辰,一年也有三百多天,但是他们一年的起始并不是以春节那一天,而是一个叫着重生天的日子为起始。

三家村与内陆隔着千山万水,他们与内陆来往不多,很多内陆的习俗并没有传到这里来,因此他们最大的节日就是祖先逃到这里的日子,叫着重生节。

除此之外,三家村并没有其他节日。三家村村民祖先建村的那一年叫着重生元年,第二年叫着叫着重生二年,以此类推。

天地沧桑,岁月流转,不知不觉,已经是过去一千多年了,三家村却改变的并不多,只是在第一千零三年出了一件奇事。

奇事是出现在一家姓姜的家里,那年,他老婆正是怀了小孩,一天夜里,一道金光从天而降,落在他的家里。

那是一个深秋的无月之夜,三家渔村的村民家家户户男女主人都在外面纳凉聊天。

由于那天晚上夜黑风高,金光一出现,就被三家村的村民发现了,他们都觉得很奇怪。

金光从遥远的东面天空而起,像是燃烧的火把一样,冲着三家村落了下来,落到了姜姓人家屋里,还起了一片红光,通红通红的像是着了火。

看呆了的村民以为是着了火,他们大呼小叫起来,拿着盆子水桶,盛了水,朝着姜姓人家走去。

姜姓人家房门紧闭,里面静悄悄地毫无声息,只有红光还在闪现,众多村民一边叫喊他家里人,一边朝着房子倒水。

众村民忙了半天,房门总算是开了,姜家男人走了出来,他一出来一个村民直接把水扑在他身上,另一个急急地把他拉了出来。

姜家男人无端地被当头浇了一盘冷水,简直是莫名其妙,很生气,就质问那些人,到底是在干什么,为什么要在他家吵吵闹闹,还要往他家扑水。

那些村民就把他家着火的事情跟他讲了,他也是吓了一跳,赶紧朝着他们说的地方冲了过去。

奇怪的是,红光却已经消失了,姜家男人没有看到红光,以为村名们在捉弄他,火气又上来了,就质问他们。

两边吵吵闹闹的时候,屋里传来婴儿的啼哭声,姜家男人转怒为喜,不再理会其他村民们,转身走进房里,关上了房门。

村民们本来是一片好心,却遭到了人家的斥责,心理面也很不舒服,但他们也没有什么话好说,姜家并没有着火。

婴儿啼哭后,村民们知道了姜家媳妇生孩子,是件喜事,也不好多说些什么,都拿着家伙,准备各回各家。

怪事再次出现,一阵异香从屋子里面飘了出来,像是花香,又不是,也不是菜香,众村民从来没有闻到过这种香味。

众村民心情本来是很沮丧,他们闻了这种香气之后,心情变得愉悦起来,身子变得很舒服起来,脚步也变得轻了。

第二天,姜家男人向三家渔村所有人报喜,他家媳妇生了个大胖儿子,村民们再次向他提起了红光的事情和异香的事情。

姜家男人相信了村民的话,他头天晚上也是闻到了异香,他也是非常的奇怪。

从那以后,姜家屋里落金光的事情和飘香气的事情,在一段时间里,成了三家渔村的一个饭后谈资。

猜测有很多种,没有一个村民能说清那金光和香气到底是怎么回事。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件事情也就渐渐地被人遗忘了。

说也奇怪,凡是问过香气的三家渔村的村民,以后都没有生病,连一个喷嚏都没有打过。

十几年过去了,姜家婴儿也长大成了半大小子。

这年的重生节是渔村的第一千零二十个重生节,第一百零二个大重生节,按照旧历,需要捉一个一百零二斤的扁肚子鱼。

三家村村民叫扁肚子鱼为吉祥鱼,是专门用来祭祀用的,以谢天地容身,大海喂养的恩情,祭祀完毕,全村人一起分汤吃肉,祈求平安健康。

大海中不缺乏大鱼,但是一百来斤的大鱼也算是不小了,和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子相当大小,要捉到这么大的鱼,并不容易。

难上加难的事情,是要捕到一条恰好他们想要的重量的大鱼。

三家渔村里能出动的成人都已出动,连半大的小子也加入帮忙,一连忙了两三天,大鱼倒是捕到不少,就是没有捕到想要的大鱼,往往不是重二两,就是轻三两,真是气煞人了。

祭祀这天的早上,渔村的渔民们还是一无所获,正午时分就要祭祀了,大伙儿心里焦躁起来,连鱼都顾不了了,每家的男人齐齐地来到渔村的合家祠堂议事,请三家渔村的长老屈太公想办法。

屈太公坐在中堂上,两边坐满了三家渔村的渔民,有叹气的,有默不出声的,有交头接耳的。

屈太公清了清嗓子说道:“大家为了今年的祭祀,辛苦了好几天,周围的水域都网络遍。可惜天公不作美,还是没有捕到能用来祭祀的鱼,依我看,只有去那个地方去碰碰运气了。”

屈太公说完话,众人你瞧瞧我,我看看你,议论纷纷,却无人接话。

堂中一片寂静了好一会儿,一个姓屈名海的中年汉子说道:“三叔公,您是说七星岛那个地方?我们去哪里碰碰运气?”

屈太公点了点头说道:“海侄儿,你说的没错,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总不能因没有合适的鱼儿耽误了一年一度的祭祀啊。”

屈海说道:“三叔公,我有个建议,我们这些天打了不少的大鱼,有条鱼只差二两,就用这条鱼祭祀,您老看成不成?”

屈太公沉吟了一会,显得有些为难,说道:“海侄儿,自老祖宗到现在,每年的重生节祭祀的鱼都是用足斤足两。你说的那条鱼虽只小了区区二两,我们也不能用;祖宗早有教导:天地不可欺,大海不可瞒,还是要捉到足称的鱼才行。”

屈海面上一红,说道:“三叔公教训的是,只是这七星岛是圣地,祖上定下了规矩,凡是渔村的人,都不能去那里。我们要是去了那里,我担心老祖宗要责怪。”

屈海的话说完,引起了下面的一阵议论声,有人反对他的意见,也有人赞同他的意见,说是祭祀比不得平日,可以破例一回。

屈太公听了说道:“我听到了大家的意见,有同意的,也有反对的;不如这样,我来占卦一次,看祖宗的意思,如果祖宗同意,我们就去,不同意的话,我们再另想办法。”

满堂都是符合声,屈太公拿起供桌上的龟壳骨子占卜了三回,卦面上三回都是显明了可以去七星岛。

屈太公收好卦具说道:“乡亲们,既然是祖宗同意,事不宜迟,你们赶快去七星岛捕鱼,我在这里等你们的好消息。”

日出三竿,三家村的渔民不敢耽搁,散了会后,都回家准备出海捕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