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家徒弟制霸了三国 > 第三百三十八章 学无止境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现在王朗这老小子,大概就是达到了从心所欲的境界吧!笑嘻嘻的,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

“夫子啊,既然您觉得每多活一天,都是赚大发了的感觉,那就好好赚啊,学学长苍也不错……”

“张苍这老贼啊,其实学学没错……此人生于东周战乱末年,乃大汉名相,非常博学!

早年跟随高祖起义,在我大汉立后,苍清除燕王臧荼叛乱有功,被高祖晋封为北平侯,以后又迁升为计相、主计。后因平吕有功,辅佐文帝登基,被封为丞相。

期间为国计民生做出了很多实事,如统一韵律五声八音,统一器物的度量规则等,后来因为错估历法和所荐非人,被罢免丞相之职,告老还乡安度晚年。此人还参与校正过《九章算术》,是乃通才啊!

最令人羡慕的的是,张苍老贼娶了一百多个妻妾,还非常挑剔,凡是已经生育过的就不再亲近。张苍回乡后年纪已经非常大了,嘴里的牙齿也掉光了,日常的食物吃不动,就靠喝人乳为食,为此专门养了一百多个女子为他提供人乳。这一喝,又活了三十多年,直到百又四岁,才死了。

据说此人用的是采阴补阳之法门,就是让年轻且未生育过的小妾陪寝,恐怕是一种道家法门,很是荒唐,老夫学不来的……且不说采阴补阳了,光是养一群人喝人乳,老夫都做不来的……”

王朗谆谆君子,八卦起来竟然也是野火熊熊的……

不过,若真是让此人养一百个小妾去喝奶,想必王朗还真做不出来……

于是王者荣笑道:“你看看这个……”

王者荣拿出一个厚壁玻璃罐,下面是一个厚底座,底座上是明光闪闪的锯齿状钢片!

“呃?这是什么玩意?”

“这个是专门给夫子您打造的!老年人需要多吃骨头,补补钙,才会精神……

这东西可以把一切东西,包括坚硬的骨头都打成糊状……以后多喝骨头糊糊……”

王者荣又端上一碗牛乳,给王朗奉上,道:“这是牛乳,您先喝一些试试,看看胃肠是否能接受得了?事实上,这玩意我们汉人的胃肠好些人都是接受不了的……”

王朗捋一捋白胡须,拱手谢过,然后喝下一碗牛乳……

事实证明,王朗就是那一半可以喝牛乳,不会产生乳糖反应的人……

从此以后,王朗完全改变了饮食结构,什么东西都喜欢打成糊状,于是乎现在他果子也吃得、蔬菜也吃得,肉骨头也吃得、豆子都能吃得!万物皆可打糊糊……

当然,早晚一杯牛乳,也是常态了……这个饮食结构,是王者荣要求三老,就是水镜先生司马徽和庞德公、黄承彦也必须做到的!

这三个老头,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他们十分喜欢新落成的大汉学院,大有再活一百岁,好好发光发热的觉悟!

牛奶、骨头糊糊等等,都是含有丰富钙质的,再加上各种菜蔬水果打成糊状吃下,营养全面了许多,人参三七等,也被华佗调配好了,按时服用……

于是,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王朗等,虽然老了,但身体都还硬朗……

这样的日子过了许久,这些老人家的身体调养的都不错,都喜欢凑热闹……

尤其是王朗,鹤发童颜、声若洪钟,王者荣在大汉学院开始培训开钱庄票号的人才的时候,王朗也是闻讯赶来,强烈要求旁听……

“您老听这个,定会感到枯燥!”王者荣笑道,“孤讲的这玩意,俗得掉渣,一股铜臭味……完完全全都是研究如何用钱、如何赚钱、如何以钱生货、以货生财、生生不息中,大汉物阜民丰、百姓安居乐业,国富兵强……都是细枝末节小道,夫子估计是不爱听的……”王者荣奉上一杯茶,笑道。

“原来是生财之道啊!这可是魏王殿下您的法宝啊,要不是您用这个法宝首先经略荆州胶州和南中,然后以退为进,搞乱天下,乱中求生,有用奇妙的生财之道,养活了大汉所有子民,这些十几年来,大汉再无饥馑之忧,全仗此道啊!

如此实用之大道,老夫自然要听闻一番的,所谓朝闻道夕死可也……再说了,我们儒家,孔门七十二贤,著名的子贡,便精通生财之道啊,听这个,岂能言俗?”

王者荣笑道:“您老如此说来,孤竟无可反驳啊……”

大汉学院进行的金融人才培训,事实上就目前来讲,这些人都是一线柜员、信贷员和管理者,主要就是与这些相关的知识。当然了,现在的大汉在这方面属于空白草创阶段,以后的栋梁之才,说不定就要从这些人员中产生!

所以,王者荣并不急着直接讲本金、利息、利率、记账、查账、核算等等问题,而是从宏观上,从金融业大汉的意义上讲起……

“我们为什么劳作?因为我们需要吃饭、穿衣、繁衍后代,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劳作以生产满足需要的物资!也就是说,人有着自身的消耗需求,于是物质资源得以认知与定义……

生产的物资因为地域、传承、需求量等等不同,就产生差异,需要贸易流通,达到需求平衡。譬如农夫种田产生粮食,工匠打铁产生农具,农夫要种地、工匠要吃饭,于是就达成粮食换农具的交易……贸易逐渐产生了分工,分工促进了贸易……

货物有着其自身的界限与范围,因人的需要而产生作用。这样的一种基于人体需求而存在的时效性用途,在人的思维认知之下,而给予了它一种表面性的客观价值,从而在人的一定的思维下被普遍接受,从而形成一种基本的思维常识。如此,货物得以确定规格,在人的相互认定之下继而得以流通,人与人之间也就有了置换与交易...而同时,人有着自我意愿上的偏向与取舍,这也就决定到了所需物质的每个方面...或许,这样的一种以货物的客观价值为共知,以人的自我意愿为前提,由此而产生的合理有序的人类活动,这就是经济!

货币,是作为等交换的符号出现的,本质上只是一个媒介,本身没有价值……”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