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洪荒:从截教开始的神话之路 > 第74章炼炁化神,阳神,神性概念

“嗯,放心好了,我会处理好的。”太真严肃的说道。

周辰点了点头,进入紫薇宫闭关去了。

而太真则先是去太古星空查看了下,并且将功绩制度完善,告诉赵公明四人,让他们代为传达,然后就回了紫薇宫。

她并没有打扰周辰,而是参悟起周辰的神通,虽然她也是大神通者,也掌握了不少的神通,但在战斗方面,却比不得周辰的这些,所以还是参悟一下比较好。

而周辰则开启了下一步的修炼。

他已练出元始祖炁,练气已成,不再为物质能量烦恼,接下来就可以专注精神方面的修炼了。

也就是下一个境界,炼炁化神!

而炼炁化神如何修炼,他也已有想法。

“抱元守一,退阴还阳,凝结神性,不生不灭!”

这里的'元'是指元神,'一'则是指元始祖炁。

至于阴阳,并不是指他阴阳二气,也不是指太阳太阴之力。

而是精神层面,所谓的阴虚阳实。

“退阴”是退去虚幻,“还阳”凝为实质!

虽然洪荒修士的元神也可以影响到物质,但那也是依靠法力,能量的作用,并不是如肉身般可以直接作用于物体。

而退阴还阳后,精神与**同时可以作用于物体,哪怕毁去肉身,没有能量也可生存。

甚至可以在虚实之间任意转换。继而,可以超脱自身限制,触碰一些肉身所触碰不到的东西,比如说权柄。

权柄他可以使用,但是修改不了,就算是圣人也是一样,哪怕是道祖也是通过天道来修改。

但是他退阴还阳后,就可以用实体化的元神进行修改权柄。

凝结神性,不生不灭。

则是用实体化元神构建出自己的神性,也可以说属于自己的概念,达到概念不灭,元神不死的境界。

既然确定了修炼之路,那接下来就开始修炼了。

第一步,阴神化阳神。

阴神,阳神都是元神,区别之处在于,前者无形,是为虚幻。后者形体可凝可散,更为高级。

一旦修出阳神,即可做到物质与精神双重超脱,亦或证得唯一真我。

那么如何反阳呢?

炁字上面代表虚幻,地下四点并非代表着水,而是代表着火,如同焦热等。

代表着以火锻铸,将元神中的阴质炼化,待元神中的阴质彻底褪去,则是元神化为阳神之时。

周辰直接用祖炁之火开始灼烧元神的阴质。

只不过他好像忘了一件事,那就是他的紫薇大帝的权柄,还在元神之中呢!

随着祖炁之火的煅烧,紫薇大帝的权柄慢慢的实体化,成为了一个帝冕出现在周辰元神的头顶。

而在洪荒太古星空之中,代表着紫薇权柄的紫薇星,也大放光芒,将太阳星的光芒都压了下去。

旁人看不到的紫薇星本源,也在发生着不可思议的蜕变,紫薇星也是如此,仿若有人在将紫薇星锤炼一般,杂质尽数烧毁,星体的物质硬度不断增加。

说到底,紫薇大帝其实也可以成为紫薇星君,与紫薇星息息相关,周辰在无意识锤炼了紫薇权柄,紫薇星肯定会受到影响,索性这个影响是好的。

当周辰将紫薇权柄凝炼成实质的帝冕后,紫薇星的本源也由虚幻的能量体,形成了一个如紫薇星一般无二,缩小的小球。

而紫薇星虽然看上去和原来大差不差,但其的硬度比先天灵宝也差不了多少了。

而本身被融入本源的灵宝则被剥离了出来,在剥离的瞬间,实质本源触碰到灵宝,瞬间一股更加庞大的能量出现在灵宝之上,能量隐隐都要将这件融合了天道功德的极品先天灵宝撑破一般,灵宝的威能催发到极致,还隐隐带动其他星辰的力量。

逆周天星斗大阵的力量直接提升了一倍,更加快速,源源不断的转换着各种先天灵气。

紫薇星的本源则是疯狂吸收着截流的灵气,增加其的本源,改善紫薇星的环境。

在紫薇星参悟神通的太真,第一时间就发现了这里的变化,虽然有些不可思议,但因为周辰的原因,她一开始也没多想,但慢慢的她就有些不淡定了。

紫薇星的石头,都有先天灵宝的硬度,如果不是其中只有狂暴的星力,并没有法则大道烙印,她都怀疑周辰是不是将整个紫薇星祭炼成先天灵宝了。

看了看周辰的闭关之所,忍住了心里的疑惑,继续参悟起神通。

而周辰则是不知道外面的事,甚至紫薇大帝的权柄,他也没有注意到,他的注意力全放在元神之中了。

毕竟煅烧元神之中的阴质,肯定要集中精神,那可是元神,一不小心出个意外,他哭都没地哭去!

但这可是个水磨功夫的活,也急不来,所以周辰只能全神贯注的锤锻元神。

幸亏他有修炼开启时间加速的习惯,要不然一次修炼还不知道要过去多久的时间呢!

……

幽冥大世界

这段时间幽冥大世界作为阴面,还在转换之中,虽然还没有完成,但已经能够压制洪荒生灵的力量了,像什么金仙,太乙,来到幽冥后,肉身直接被压制,根本施展不出法力,犹如凡人一样。

元神出窍后,才能使出一部分的法力,但想要施展神通,根本不行,好似幽冥的道则在排斥他们。

他们根本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但还是怀着,新世界开辟,肯定有灵宝诞生的心思,前来幽冥寻找机缘。

有一部分机灵的,见到这样的情况,立即就退出了幽冥。

当然也有被机缘迷了眼的,咬着牙进入幽冥去寻找,反正大家都一样,只要不惹那些地府鬼差,应该问题不大。

因为幽冥是大世界,也不能只有地府,所以在鬼门关后,是有另外的道路的,普通轮回转世的亡灵,只能看到黄泉路,而生灵和一些特殊的亡灵则可以看到另外的道路。

那条道路是通往幽冥大世界,地府以外的地方,现在随着幽冥的发展,也繁茂了起来,不过却透着一股阴森恐怖的气息。

(本章完)

古装影视剧里,从反映商周的《封神演义》到讲述明清《大明王朝1566》《铁齿铜牙纪晓岚》等,只要有个一官半职,身边的人总是一口一个

“大人”,几乎成了常态,谁也不以为忤,以为古人就是那么叫的,甚至于在《武媚娘传奇》中,贵为天子、昭仪,对大臣也是称呼

“某大人”,这就更加错得离谱了。大人在古代有三层意思。第一是成年人,与幼儿相对应,这种用法我们现在还用;第二种用法是晚辈对长辈,现在一些老派的人给父母写信,依然说

“父亲大人”

“母亲大人”;第三是有德望的人,《论语》里说,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易经》里说,

“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史记》里说,

“沛公大人长者”,都指其德行而言,而非官职。什么德行呢,用《周易》的解释就是,

“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这么好的形容词,当然会被最有权力的人抢占,所以也称呼王公贵族,我们现在还说

“王公大人”,司马相如曾写过《大人赋》,其中的大人就是天子。所有的尊称,都会向平常发展——没有人不喜欢抬举的。

就如同

“相公”一样,最开始只有被封了公爵的丞相才能用,后来就成了普通人读书人的称呼,再后来连男妓也用上了,让人忍不住叹一声礼崩乐坏。

大人也是这样,从称呼王公贵族到称呼王公贵族身边的人。他们并无官位,德行也不好说,但因为身居显要,人们奉承他,就叫一声

“大人”。宋元之时,京官出外,小地方的人都觉得他们是天子身边的人,所以也会叫一声

“大人”,慢慢地,成为大官们很隆重的一种称呼。然而必须说明,这种情况很罕见。

万历年间沈德符写的《万历野获编》说了这么一件事,他祖父沈启原曾任过陕西按察使副使,有一次拜见张居正,张居正称呼了声

“沈大人”,沈启原觉得很新鲜。到清代,称大人才成为一种很普遍的现象,民初徐珂认为

“大人之称,始于雍正初,然唯督抚有之,康熙末,则施之于钦差大臣也。嘉道以降,京官四品以上,外官司道以上无不称大人。翰林开坊,六品亦大人。编、检得差,七品亦大人。至光绪末,则未得差之编、检及庶吉士,并郎中、员外郎、主事、内阁中书,皆称大人矣。外官加三品衔或道衔者,无不大人,久之,而知府、直隶州同知亦大人矣”。

根据徐珂的说法我们可以发现两点:一是大人的称呼越来越滥,到清末就滥大街了;二是再滥大街,也绝不会称呼到知县那种七品官身上,除非是翰林那种清贵之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