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玉堂佳偶 > 四十二.断疑(二)

玉堂佳偶 四十二.断疑(二)

作者:沈青月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5-31 08:29: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晕倒,果然是水逆作祟?昨晚更新的明明是完整的一节,却只显示了一半。是电脑进了水还是我的脑子潮了。已修改了,见谅。————————————————————————————————

望着面前沉默的司徒逸,覃楠兮脑海里思绪纷飞。自覃府接到赐婚圣旨后,每每提及司徒逸时爹爹语焉不详的神情,还有自己离家逃婚时爹爹分明默许的眼神,又都历历幻在眼前。可见爹爹和司徒逸之间的关联,不论恩还是怨,必然由来已久。眼下爹爹远在千里,面前只有司徒逸,不管是不是一面之词,覃楠兮都必须追根溯源,理清这些事的来龙去脉。

想到这里,她直了直身子深吸了口气,问道:“司徒逸,你曾说起你是我爹爹的学生,可为何爹爹他却不肯认你?”

她了解自己的父亲。覃子安虽称不上桃李满天下,却因向来坚持有教无类,因而门下的学生出身迥异,上至公卿,下有布衣,皆出其门。而覃子安对学生又向来一视同仁,从未听说过他对哪个学生格外偏爱或者格外厌恶。而逐出师门,不肯相认这样的事更是闻所未闻。覃子安坚持认为师道犹如医道,医救人身,师塑人魂,因而从来不会轻易放弃一个学生。像这样的师者,他最终放弃了一个学生,那么只可能是这个学生实在无药可救!或者,他们不能公开相认?覃楠兮静静的望着他,等待着答案。

司徒逸听她忽然问起这事,俊朗的眉峰悄然一跳,沉思的面上浮起一丝无奈的笑意。随即起身,背向她负手立在窗前。

此时窗外,暗淡的天光早已收尽。院中的积雪一片清亮,雪光泛着冷辉,映在小小的菱格窗上。屋里寒气渐重,连司徒逸的话语声都莫名的清冷的几分:“楠兮,你可知道先父与覃先生是同乡一事?”

覃楠兮微愕的点点头。故靖国公司徒璟祖居苏州,却出身低微一事人所共知。司徒家祖上原只是靠着太湖生活的水户渔家,只是司徒家人格外得天照应,代代都能出个把聪明灵敏的子孙,这样经了三四代,积蓄下些钱财,便在苏州置了些田宅,做起了当地小小一个财东。直到司徒璟出生,司徒家才一改家风,将天资聪颖的他送去读书识字,寄希望他能考取个功名,光耀门楣。

可司徒璟于圣贤治世之论兴趣寥寥,却对行军打仗兵法谋略格外喜爱。说来也是命运的安排,司徒璟正是热血年纪之时,前朝突发宫廷政变,天下一时大乱。少年司徒璟当机立断,瞒了父兄,随高举义帜的江南道节度使李炽北上勤王救驾。不想他这一走,就一路升迁,直到拜在大楚高祖旗下,为大楚立国立下汗马功劳,成了定鼎功臣。最后还倚仗军功,受封国公,又娶了世家望族陇西萧氏嫡女萧漪为妻,从此靖国公司徒府便成了长安异军突起的一支新贵。

覃楠兮将这些事细细想了一遍,仍找不到父亲覃子安和故靖国公司徒璟之间的关联,不由疑惑的望向司徒逸。

司徒逸回转身时,恰迎见覃楠兮眼中的疑惑。微叹了一声解释道:“先父生性骄傲,自视甚高,他自认胸怀治世之才,便自荐到前朝悫敏太子府,却因为出身低微,被当时太子府上的一众门客冷嘲热讽。先父气不过,与他们辩论,寡不敌众时,只有覃先生念在同乡之义替先父解了围。”

覃楠兮目光追随着他,专注的听着她从不曾听说的前事。

“先父和先生自此相识,成了莫逆之交。只是先父崇尚武功,覃先生醉心文治,若不是时运之故,他们是应当文武互补,做得一世知己的。可惜当时天下大乱,他们各为其主,各自奔命,自此断了联系。直到天保三年,覃先生率江南士子归楚,官拜尚书令,迁居长安。先父听说大喜过望,拎着当时只有六岁的我到先生处拜师学习。”司徒逸说到这里顿住,他眼底的回忆漾出眼眶,凝成了唇边一抹温暖的笑意。

“后来呢?”覃楠兮也被他感染,浅笑着追问。

“后来?”司徒逸听问,恍然回神,唇角的暖意变作苦笑。他抿了抿唇,默了片刻才接道“天保十一年,先父上书请战北伐,覃先生极力反对,他们两人为此在朝堂上争吵,自此交恶。覃先生回来后对我谆谆教导,寄望我能明晓事理,不以武治为上。可惜,我,最终我还是从了军,赴了我爹的后尘。覃先生一怒之下,将我逐出师门,自此再不肯认我。”

覃楠兮听罢十分意外:“我爹爹他就为此再不肯认你?”

司徒逸无奈的点点头,呐呐道“大半为此,至于后来,韶平元年起,我力主北伐西征,想必先生一定厌恶至极。因此,他对我避而不谈,也实属正常。”

看着司徒逸诚挚的眼眸,覃楠兮相信他所说不虚。只是,因理念不合而交恶的事在宦海中并不鲜见,何况司徒逸只是司徒璟的儿子,他在当年的事上本就十分无辜。至于韶平年间的北伐西征之策,不过是皇帝的意图由司徒逸说出而已,作为尚书令的父亲自然对这些了若指掌。为何向来宽容旷达的父亲还要迁怒于司徒逸?甚至连往事都绝口不提?

暂时放开心头又浮起这些涟漪,覃楠兮凝着司徒逸,继续追问道“那么方才柳先生所说又是什么事?”

司徒逸抬眼无奈的望了她一眼,转向书案,自案上锦盒中拿出一封薄薄的绢书,转手递给她。

展书看罢,覃楠兮惊恐的抬起了头。

司徒逸淡然一笑,凝着她的眼神逐渐幽暗深遂起来:“天下共知,自去年中秋起圣躬违和一事。若这信中所说太子自月初入宫侍疾,至今未回东宫的消息是真的。那么你想想,目前是司徒鲲独领着大内卫,京畿道防戍又几乎全在萧国舅手中。朔方异动一事暂时也还未探出真假。以这样的情景,覃先生会如何?”

覃楠兮喉头一涩,说不出话来。她明白,父亲覃子安耿直中正,忠于正统,向来拥护太子,若太子真有差池,他必然首当其冲。

“覃先生是文臣首领,天下士子领袖。这几年,圣上虽然因为北伐西征的事对先生冷落了许多,却始终不准萧贵妃请旨将你赐婚司徒翀一事。可见圣上忌惮萧国舅和靖国公两府日胜的势力由来已久。我公开宣称‘非你不娶’一则是顺乎圣心之举,二来,即便长安真出了什么事,好歹他们会顾忌我,不会为难覃先生。”司徒逸说到此处便顿口。他原本深思熟虑之后的淡然声腔忽然一转,变得轻松愉快的接到:“至于若卿嘛,他不知道先生和我之间师生情分,只以为雪中送炭之举会令我和覃府的联姻更加稳固,他是怕我不肯娶一个烧伤的覃小姐,才有之前的嘱咐。身为我的知己良友,他这样替我分析打算,实在不为过!”

看着面前白衫磊落的司徒逸,覃楠兮幡然明白,朝廷崇尚武功,各路势力又蠢蠢欲动,这样的情形下,她原本避之不及的司徒逸,其实是她,甚至是她文弱的父兄必须仰仗的力量。

含着一丝感激和内疚,覃楠兮扶着塌缘起身,缓缓对他拜了下去。

“你想谢我?”司徒逸手快,她才欠身,就已经被他扶起,又按着她坐下。见她只抿着唇迟疑不答,他又接道“我想保护先生只出于先生对我的教导之恩,与他人无关,至于我放你走……”他顿住口沉默了片刻,旷达一笑,掩了眼底的失落,接道“既然楠兮你一心想随着你竹马青梅的哥哥逃出这恼人的富贵牢笼。我又何苦白白栓着你的身?成人之美,也还是件乐事嘛。”说罢,他迅速转开了目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