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玉堂佳偶 > 二二四.平乱(一)

玉堂佳偶 二二四.平乱(一)

作者:沈青月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5-31 08:29: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覃楠甫奉命来时,恰巧见司徒逸亲自送一个人到帐外,正躬身作揖送别。

司徒逸虽然向来没有什么官架,可因制之限,他也不常行这样庄重的大礼。覃楠甫看的好奇,不觉仔细观察那离去之人。

却见这人不过一个老儒,青衫布巾,形销骨立,浑身上下,透着不得志。覃楠甫正暗自纳罕,就见司徒逸已起身向他,抬手相请。

帅帐之中,一身男儿装扮的小飞,正捧着几颗果子,躬身逗弄一个衣衫褴褛的半大孩子。

三人彼此见过了礼,覃楠甫便与司徒逸相对而坐。

司徒逸无心闲话,直言道:“请大人来,是有些事要同大人商量。”

小飞一听两人要商量事务,机敏道,“哎,哎,等等!我,让我先带这小毛头出去!”事涉军机,她不敢冒险让这个看来无害的孩子听到。

司徒逸看了她一眼,笑道:“好,你带他去外面稍侯片刻。待我和覃大人商量完事,还有些事要问他。”

小飞点头从命,欠了欠身,便拖拽着那孩子出了帐帘。

司徒逸不再理会两人,转而对覃楠甫道:“大人方才所见,是当地县学的教习东方博之先生。”

“东方博之?”覃楠甫微微讶异,身为覃子安之子,又是吏部主事,他自然听说过这个东方博之。

这人十七岁以文名冠盖当时,二十二岁奉前祁哀帝圣旨入翰林院,为翰林待诏。其人博古通今,写得一手好骈文,亦是覃子安一众知己文友之中的一个。

后,祁楚大战,东方博之流落江湖,自此没了音讯。直至韶平年初,楚帝下旨大力整饬各地县学。东方博之现身江淮,以先祁士子身份入县学做了教习。他文名卓著,博古通今,十分受江南学子推崇。

可惜,这人生性固执己见。身为朝廷教习,却屡屡在县学之中大谈特谈他的“君轻民重”得观念。当地官员们听了消息,生怕县学里那些年轻气盛的懵懂宝贝们,都被他教成专门找官家事儿的“刺儿头”,影响了他们自己的考核。可东方博之声名太甚,他们又不能将他排在县学之外。

因而,那些头脑灵活的地方官,便给了博之先生一个教习的职位,却以他年老体弱为由,将他安置在山屋之中,从而断绝了他与学子间相见的机会。

覃楠甫想了一圈,也不明白司徒逸的目的打算,不解道“将军将他找来是为何?”

司徒逸道:“我原只是让小飞帮我寻个当地县学里不得志的教习,却没料到她竟然将东方博之先生寻了来。”司徒逸说着,不无感激望向帐外。

“将军寻个县学教习来做什么?”

“覃大人可知当地士子几乎全部是‘弥勒将军’信徒?”

“这,有所耳闻。”

“那‘弥勒将军’的信众,有三种人。士子,当地农户、渔户,还有失籍落草的山野匪人。”

覃楠甫凝目听的认真,他同司徒逸一同前来,却对这些仍然完全陌生。

“那些山野村夫,匪徒歹人倒好理解。不过言语蒙昧,许以重利,便可骗他们忠诚追随。可是,堂堂圣人弟子,如何就能轻易相信这些虚妄之说?其中必有蹊跷,因而,我才想寻个不受学生和地方官待见的教习,了解其中枢机。看如何让这些士子重回学堂,安心读书。”

覃楠甫听的不住点头,含笑赞道,“以此来消解对岸的力量?没了三分其一的士子之力,整个淮南,那些仍在闻风观望的中户人家,便会自此心向朝廷。”

司徒逸点头道,“这是其一,扼住燎原之星火。其二,皇上广开科举,天下人都知道当今朝廷顾惜人才。可若大战一起,这些士子死伤难免,一旦那样,不免有伤圣意民心。最好是想办法让他们不战而退,保全了皇上的这些‘青青子衿’。”

“将军所虑周全,只是不知可有行事计划?”

司徒逸点了点头,迟疑道:“计划倒是有,只是,还需要大人倾力相助才行。或许,还要大人冒些险。”

覃楠甫正了正身子,诚恳道:“此次平乱,朝廷特设招讨使一职,便是圣上有意招安这些士子。楠甫奉旨南下,忝居其职,即便出生入死,亦是楠甫身为人臣的本分。大将军请直言。”

司徒逸见他神色庄重,似乎即刻起身赴死,不觉抿唇深笑道:“大哥放心,虽说有些冒险,可也不至于出生入死。大哥你若真有个三长两短,我哪里还敢回长安啊!”

覃楠甫听的神色一僵,随即面露赧色。不好意思的添了添唇,才放松下来笑道:“将军还是直说吧,有什么需要楠甫去做?”

司徒逸敛笑正容道:“司徒逸想请大哥同东方先生一道,游历岸左十镇,广发朝廷招抚告文。”

覃楠甫意外道:“只此而已?”

“只此而已。”

“不过只是发布告文,楠甫身为朝廷命官,又只是在江左大营所在的十镇行走,何险之有?况且,发布招抚文告,本是楠甫职责所在,为何要同东方先生同往?”

司徒逸垂目避开覃楠甫的注视,低道,“招安这事,需求一击中其肯綮。

此地士子们之所以信奉那‘弥勒将军’,是因深受当地官员仕绅欺瞒,只觉通途无望。才转而去相信那‘弥勒将军’的

‘天晟圣朝’中‘唯有才者,能居上位’的许诺。”

司徒逸说着略顿了顿。明面上,对岸的叛军的首领是“弥勒将军”,而他却深知,那牛大头背后的,其实是柳七。只是,当着覃楠甫,他不能明说。

对士子追奉所谓的‘弥勒将军’一事,他其实早已猜出七分。柳七正是因深谙江南寒族士子们长期求仕无望的状况,才以‘天晟圣朝’不问门第,不问出身,能者居上的许诺,得到士子的信赖和投诚。而方才与东方博之先生的一席深谈,更让他肯定了自己的这一判断。

敛住心神,司徒逸又接道:“东方博之先生深得当地学子推崇,且博之先生亦是爹的知交好友。以爹和东方先生在士子中的威望,兼大哥的招讨使、吏部尚书的身份。这招安,可谓份量厚重!

是在不日之后身殒命丧大军弓矢之下,且衍祸宗族的好?还是就此收手,务当务之业,学优而仕的好?相必,当地学子们定会各自有个计较。”

覃楠甫深深点头,很以为然。忽而又想到他方才的话,不解追问,“既然如此,将军所说的危险又所从何来?”

司徒逸道:“从众之中,多数人只是受人蒙蔽蛊惑的,这些人,是能招安的了的。可泱泱十万逆众之中,自然不乏,翼以谋逆取富贵,得权势的匪人。

大哥和东方先生的招安,是乱敌军心的功绩,可谓平乱首役。功绩越大,风险也就越大。江左纵有朝廷大军驻守,然而若是匪人藏匿在村民之中,我们也是防不胜防的。”

覃楠甫郑重点头,拱手道:“明白了。将军无需顾忌,身在其位,须谋其政。楠甫身为招讨使,责无旁贷。将军尽管下令吧,楠甫欣然复命!”

司徒逸赞许的看了覃楠甫许久,欠身相拜道:“多谢大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