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寒门媳妇 > 第七十九章

寒门媳妇 第七十九章

作者:望江影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5-31 07:06: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赵辞除了除夕休息了半日,第二日又开始忙碌起来。大年初一开始,便每天都有人上门来拜年。后面赵辞又去了一次蜀州,拜访蜀州知州和别驾,这种忙碌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之后,才彻底的清闲下来。

罗素心里忍不住感叹,这古代的公务员待遇虽然不错,但是也忒累了,连个正儿八经的假期都没有。不过令人欣慰的是,今岁的年关,川州这地方虽然冻死了饿死了九个人,可是比起去岁冻死了三百多人来看,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了。各地的数据报上来的时候,赵辞欣喜异常,又特地的让人去走访核查,待确定没有谎报之后,赵辞这才写了折子,将川州的情况向上级汇报。

罗素来书房准备谈春播的事情的时候,赵辞正认真的审核自己的折子,见着罗素进来,这才放下折子。

罗素笑道见着他这眼睛下的青黑,忍不住道,“忙完这一阵子你也好好歇着。反正春播的事情我自己也能做的。”

“不妨事,如今川州能有这般的变化,我心里十分高兴,”他笑盈盈的看着罗素,脸上如华光满面,“待来年若是川州果真再无一人冻死饿死。百姓有食果腹,有衣可穿,有被可盖,我们就回北都去找娘。”

听他陡然提起这事情,罗素有些不好意思,扭捏道,“这事情急什么?”

“当然着急,我可等了许久了。”赵辞笑着看她,每日这样看着,心里有情不能说,他心难耐。

罗素咬着唇笑了笑,心里没好气的想着,这人平日里看着端方有礼,如今说开了,倒是把本性给露出来了。

三月开始,罗素就不再亲自去各乡了,而是通过官府这边派出府差去各地通知播种的事情,顺便看看各地的春播情况。

反正去年她都把春播要种的东西,还有这些种植方法都传了下去了,如今只要看看结果就成了。

好在有了林家沟的先例,在加上朝廷封官,罗素如今在农人心中的形象又神秘又高大,听说是罗素亲自派来的府差,百姓们都十分热情,有些不懂的问题也围着问。府差不懂得,就干脆让各村派出代表,跟着他们一起回到川州见罗素。

如此忙忙碌碌的一个月,稻种也下了田里,麦子又要开始收割了。

这次收麦子可比林家沟上次收稻子要热闹多了。

因着罗素上次帮着林家沟种稻子,来了个大丰收,所以好些村子曾经派人来川州城里向罗素学习种植技术。其中就包括种麦子,回去后,几乎所有的村子都学了如何让麦子增产的法子,虽然没有罗素亲自指点的那般好,不比比起曾经亩产一二石的产量,如今亩产达到了五石,这简直就是不敢想的事情了。

从四月开始,整个川州城都是金黄色的一片,包括蜀州的部分地区,也迎来了一次麦子大丰收。

比起上次只有林家沟一个地方的小动静,这次是整个西南都有了动静。

关于西南的消息明着暗着的都像纸片一样的传往了北都城。

“你们看看,你们都给朕好好看看。当初朕封个司农官,一个个的就要撞柱,如今你们可还有何话所说?亩产五石的大麦,你们谁见过,谁见过的?!”

昭武帝一番底气十足的质问,愣是让之前还总是颇有怨言的文武大臣们都消了声。

这天下什么最贵,一是兵,二是粮!

陛下手里 兵,人家现在又给弄了粮食出来了,这就是立国之本。现在谁还敢在这个当头和皇上唱反调的。

昭武帝心里痛快极了。

“大司农,如今罗司农在西南做出了这般的成绩,证明罗司农之前提倡的种植法是可行的,你可尽快派人去各地勘察土地,将种水稻种植法和大麦种植法推广下去。”言毕话锋一转,“若是在此事上面有任何懈怠,朕决不轻饶!”

头发花白的刘大司农赶紧跪下应是。

想当初,反对罗素为司农官的呼声里,他是呼声最高的。如今这一招,着实让他这脸火辣辣的疼。

不过这他好歹也是吃过苦头的,知道粮食就是天下老百姓的命根子。如今这罗司农有这等本事,他心中也没有什么不服的了。

活到这把年纪,才知道麦子和水稻还能这么种,能有这么高的产量,他这是真心服了。

罗素并不知道自己给昭武帝长脸增底气了。此时她正在带着人在山里转悠,准备找个大地方种植棉花。

本来她心里还是一心一意的想把最基本的农作物一点点的传遍天下,让天下人先吃饱了再说。但是今岁过冬,川州百姓遇着赵辞这样心系老百姓的官员,都还是有冻死的情况,那其他各地就更不必说了。

自古以来,衣食住行都是百姓都要的。她之前只顾着粮食,倒是考虑的不周全了。索性如今川州老百姓也不用征税,这次光收的麦子就能吃个一年了,马上夏天又要收稻子,到时候不愁吃的。不如早些把防寒的东西准备了,冬天的时候,让各家各户的,能穿上棉衣,盖上棉被。

管了老百姓的吃,现在又要管老百姓的穿。

罗素光是想想,心里就有一种任重而道远的心情。

地方很快就找到了。不过开荒又是个大难题了。川州这边的耕牛还不如当初毗陵县的,当初赵家村虽然穷,可是好歹耕牛还是有几头的。川州这边离着北都城远,好些政策到了这边也没实行,再加上官员层层盘剥昭武帝定下的耕牛量,在这犁压根就么实现过。好些地方还是采用的最原始的人力耕地。

而且这里的工具还特别的老旧。各村各户的开荒任务一下去,估计也很难一时间就能做到。而且西南之前还闹过民变,壮丁都少得可怜。

罗素回头好好思量一番,索性耕牛暂时是不指望了,改良农具倒是首要任务。

回头和赵辞提了这事情,赵辞便道,“就是你之前在赵家村让人做的那种农具?”

“嗯,犁田的工具比需要好用,要不然费时费力,百姓也吃力。这些日子你也看了,那些村里还是老弱幼子多一些,真的让他们犁田犁地,也是有心无力。”之前她在赵家村看着老大爷耕地,心里还觉得挺感慨的。现在来了西南之后,她这眼界倒是大开了。不止老大爷耕地,就连几岁的男孩女孩都得跟着大人来田里耕地,婆婆媳妇在前头拉着绳子,孩子们就在后面扶着。光是看着就让人觉得心酸。这地方太苦了,就算给了他们吃饱穿暖的法子,他们也得有这个能耐做啊。

要是还没吃饱就累死了,这也太冤枉了。

赵辞略微思索片刻,道,“你这边有图纸,这也不是难事。我让人去寻能工巧匠来办理此事。”

“那这些农具的花销,这边可能拿的出来?”罗素有些担心。

赵辞笑道,“你忘了,还有西南商会?这些日子光是码头的租金,可都收了不少了。再加上之前卖柑橘的银子,还有倒卖其他西南特产的进项,如今西南可不差银子了。”

手里有银子,不用再打报告向上级伸手,等着一层层的审核,这效率自然也快多了。

赵辞当即下了命令让人征集能工巧匠,才两日功夫,就招到了三十名工人,其中还有大师傅级别的。

罗素担心他们各自的技艺不同,到时候做出来的东西良莠不齐,便让其中几名有名的大师傅作为评判,让其他人进行考核,然后按着这些人的手艺分成几拨人。技艺好的负责重要的零部件制作,技艺不行的,就帮着打打杂,做做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工作。当然,这里面给的工钱自然也是有区别的。

赵辞对于这种作业方式很是感兴趣,制作开始周,他亲自来这个安排的临时作坊里面走了一圈。好奇道,“这种方法倒是很好,不止保证技艺一致,而且若是其中有地方地方有缺陷,也不用整个丢弃,只需要更换一个零部件就行了。”

“这是流水线作业法,这里的每个零部件,我都制定了规格。他们只需要做一个零部件,这样熟能生巧,速度也能快起来了。”

“流水线作业……妙极!”赵辞眼睛一亮。

对于目前生产力低下,工匠单独作业来说,罗素使用的这种流水线作业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变革。赵辞是个聪明人,很快就看出其中的巨大好处。

“如今工部作业,还有兵器监生产量并不高,若是用此等方法,不止可以提高生产的数量,也能减少损失了。素……大嫂,我可将此法以你的名义上报朝廷,让此法得以推广。”

罗素除了是个种植高手之外,其他地方还真是没有什么远见卓识,所以压根就没想过,自己这随意的拷贝一个现代的法子,竟然能够被赵辞说的这么高大上。顿时有些不好意思,“这不是我想出来的。”

“可是大嫂是第一个用这种法子的,这便够了。”赵辞轻笑。

翌日清晨,快马急报便出了川州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