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寒门媳妇 > 第三十四章

寒门媳妇 第三十四章

作者:望江影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5-31 07:06: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个时代养殖业完全没有达到正常水平。在罗素的记忆中,村里人家一般都要养十几只鸡,才算是及格线而已。有些有本事的人家,一下子养几十只鸡都是又可能的。

而在这个地方,甭管是罗家村还是赵家村,各家各户对于养鸡养鸭都不是很热衷。更甭提养猪了。

根本原因,还是缺少粮食。

这些鸡鸭猪完全靠放养,很难养活,养活了也不长肉。必须要喂精粮才行。但是原先连吃饭都吃不饱,谁还有这个心思养六畜啊。

所以听说罗素一下子要买一百只鸡蛋孵小鸡之后,赵母吓得差点拿不住手里的针线。

她看了看自家院子,“咱家这院子也装不下这么多鸡啊。”且这一百鸡蛋里面能存三十来只鸡就不错了,其余的鸡蛋不是白白的浪费了吗?

罗素早就已经把养鸡的地址给看好了,鸡鸭怎么能养在自家院子里,太不卫生了。也不利于这些禽类的生存。

“娘,咱在院子外头再修一个鸡舍出来,专门养鸡的。地方也宽敞一些。”

赵母对于儿媳妇的各种奇异的想法已经很是习惯了,经过了最初的惊讶之后,就无条件支持儿媳妇了。“行吧,你咋说就咋做。”

说起来,她其实最想养头猪,养了一年都有百来斤,来年过年了能吃大半年的肉了。不过养猪太费粮食了。她也舍不得。

现在手里有银子了,罗素也不自己动手,找了村里几个壮丁过来帮着建鸡舍。

这个时候的人建鸡舍都还很原始。做个鸡笼子就很不错了,或者用泥土围个栅栏就成了。

等听着罗素说要像建房子那样建鸡舍,顿时都看白痴一样的看罗素。

罗素也不理会他们,只把自己的摇头提了。这时候没有砖,只能用木偷搭了。她也不准备做太大的鸡舍,反正七八十平米的就够了。

几个帮工虽然觉得奇怪,不过拿人银子办事,倒是没说啥子。

后山上面不缺木料,几个壮丁又是砍树又是打桩,只花了几日的功夫,就做了个简易的房子出来了。上面搭上稻草,看着还十分像模像样。

房子中间又用木头隔层了四间小房间,每间房子中间留着一条路能够四处走,且保证每间房间都留着一个大窗户用来通风。

房子一做好,就引得村里人都来参观了。

好些人原本以为是罗家人准备盖新房子了,结果一听是给鸡鸭住的,都膛目结舌。

这么好的房子给畜生猪,这不是浪费吗?赵城媳妇这真是有银子没处花啊。

在赵家村的人呢开始惊讶的时候,罗素家的小鸡已经在孵化当中了。

因着家里的只有两只老母鸡,罗素又去村里花了高价买了几只老母鸡回来一同孵化。

赵二娘现在是罗素的忠实拥护者,听着罗素要养鸡,动静还这样大,第二天就让自己男人带着两个儿子照着罗素这房子也盖一个出来,准备跟着罗素一起养鸡。

有人看着和罗素关系好的赵二娘也开始这么干了,聪明一些也跟着干了起来,反正大房子盖不了,跟着盖个一半的总行了吧。

有一就有二,很快村里就像是得了养鸡病一样,一个传一个的,慢慢的各家各户的屋子旁边盖了养鸡的地儿了。

罗素一听都开始盖房子了,当即有些惊喜。

她原本只想先试试看,要是成功了,就让大伙跟着试试,没想到村里人的养鸡热情这么高。

想了想,干脆去找老族长,把村里人再一次召集起来开会了。

现在各家各户的都不用去干农活,钟声一响,都来的快,一会儿都抓着炒熟的黄豆跑到广场上来了。

这次老族长没说话,直接让罗素做了开场白。

大家一见罗素要讲话,当即都高兴起来。这几天他们的鸡舍盖好了之后,就准备去问问赵城媳妇是不是又有什么好法子养鸡的。要不然也不能整出这么大动静啊。

果然,赵城媳妇这次真是告诉他们咋养鸡的。

之前养鸡都是采用的放养,白天都要放出去自己找吃的。而罗素采取的是圈养,将鸡放在房子里喂养,不让出去。里面还要铺上厚厚的谷壳、秸秆,先头还得用麦麸和小米混着喂养。

“这得费多少粮食啊。”

下面的三姑六婆开始细细的算起账来。

罗素也没多说,只把这些法子告诉了大伙,至于人家愿不愿意用,这就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了。

*********

赵辞这一阵子都没出门,在家里装病。自从赵辞中举之后,来家里寻人送礼的都排队的来,赵母觉得不妥当,都给推了。赵辞也不愿意接触这些人,所以干脆窝在自己房间里看书。

听说罗素要养鸡了,竟然也来了兴致。每天时不时的去看看家里的老母鸡孵蛋。

这时候天气冷,孵小鸡不容易,罗素在厨房里弄了个小炕,让母鸡在上面打了个窝儿孵蛋。

第一场雪出来的时候,罗素家里的几窝小鸡陆陆续续的出了鸡壳了。

赵母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的小鸡,小心翼翼的将小鸡放到了搭建好的鸡舍里。

鸡舍的地面上已经铺上了厚厚的一层谷壳了,四周的窗户上面也都用稻草封着,小鸡到了鸡舍里也不担心冻着。

罗素专门煮了小米喂养。

小鸡吃精粮才能长的快,等过阵子长开了,她再抓蚯蚓晒干了做成鸡饲料喂养,这些鸡明年开春之后,差不多就能开始下蛋了。

比起鸡蛋的价格,罗素觉得这些初期的小米算不上什么了。

现在赵家村的人已经都跟着罗素干了。家里产了小鸡之后,就往罗素家里的鸡舍里面跑,看罗素是怎么养的。

赵二娘笑道,“这还亏得今年家家户户的有粮食吃呢,要不然哪里敢这样养。说起来你家里这窝小鸡倒是长的好,要是往日里啊,能够活下来几只就不错了。”

罗素这次孵的一百只鸡蛋,存活下来有八十三只。比起原先存活率不满一半来说,已经十分了不起了。

村子里的小鸡陆陆续续的入了鸡舍之后,家家户户又开始忙活起来了。

男人们开始准备过年要用的东西,女人和小孩们则忙着照看家里的小鸡。想着来年开春了能吃上鸡蛋,还能时不时的吃上一只鸡了。

年底最后几天,衙门里来人准备让交税上去了。

今年赵家村家家户户大丰收,往常都苦着脸交税的,今年都是笑呵呵的扛着自家的粮食,昂首挺胸的,看着十分的有底气的模样。

赵家村也曾了整个毗陵县今年交税交的最快最积极的村子。

谢成楠窝在书房里看了陆陆续续交上来的账册。

“赵家村今年的税收竟然是旁的村子的好几倍啊。”

周县丞道,“今年他们稻子种的多,交上来的可都是好稻子呢,我特意去仓房里面看过了,那颗粒是实打实的。”

谢成楠捂着个炭炉子,叹了口气,“上次我递上去的折子,朝廷那边一直没有回应,也不知道出了什么情况。那些整日里高官厚禄的,哪里知道老百姓还在挨饿受冻呢。今年毗陵县受灾情况如何?”

提起雪灾,周县丞的脸上也苦了下去,“也不大好,百姓们家里吃的不够,穿的也不暖和。有些地方屋子还漏风,连赵家村的鸡都不如。”

“赵家村的鸡?”谢成楠闻言好奇。

周县丞笑道,“我听前几日去赵家村收粮食的人说,赵家村这个冬天全都在养鸡,还专门给鸡盖了房子,用稻谷做毯子,平日里喂的粮食都精细呢。”

谢成楠满脸惊奇,“还有这等奇事?”末了又不免感慨,“要是每个村子都能像他们这样过日子,本官可就什么都不愁了。”

周县丞听出他语气里面的低沉,一时间也没说话。

闷了半响,谢成楠突然一拍桌子,“本官决定了,明年开春就让毗陵县管辖内的各个村子都学着赵家村种粮食。要是有不明白的,让他们去赵家村问去。”

“可是朝廷没有下旨啊。”

“等朝廷,黄花菜都凉了!”

谢成楠对于如今的朝廷已经有些不满了。虽然皇上励精图治准备,但是如今武将把持朝政,重文轻武,这些武将们又都只知道舞刀弄枪的去杀敌人,哪里有多少精力去管理百姓的。

再这么下去,百姓们早晚要饿死的。

***********

大年三十开始,赵辞就开始给村里人写对联了。

大伙也不是买不起,不过都觉得举人老爷写出来的对联有文曲星保佑,以后家在安宁,说不得家里也能出个文曲星呢。

罗素的字写得不好,看到赵辞写的大字对联,羡慕的不得了。

后世那些书法叫什么书法,这才叫书法啊。行云流水,大气磅礴。

赵辞见她在边上看着尽兴,“大嫂可要写写试试?”

“不用不用,我看看就行了。”罗素赶紧摆手。她那几笔字,最多只能说看着整齐而已,在赵辞这样的行家面前写出来,担心让人家笑话。

“你要是给我写两笔字,我拿到我们那里去,说不得也是价值连城啊。”罗素喃喃自语。

赵辞手下一顿,笔下的墨迹染了一大坨在红纸上。

“啊,毁了。”罗素赶紧给他张罗换纸,“小心点,别再染墨了。说起来你们这样久经考场的人,应该不会容易染墨的。”要是考试考到一半的时候染了墨,这考试也不用考了。反正考了也没用。

赵辞稳了稳胳膊,又摸着心口平复心中的骚乱,这才重新下起笔来。

写完了十来副对联,赵辞就放下毛笔,端起旁边的茶碗吃了口热茶。

见罗素还在低着头欣赏桌面上的对联,眼眸一闪,脸上不经意道,“嫂子会回去吗?”

“嗯?”罗素抬起头来看着他。片刻才反应过来他说的回去是回哪里。

想到这人是唯一知道自己身份的人,她心里突然多了几分轻松,笑道,“想也回不去了。不知道会不会,也许有一天睡一觉就能回去了,也许再也回不去了。”

她觉得机会太渺茫了,毕竟都掉河里去了,许是淹死了。但是也有可能是昏迷了,毕竟一些不都这样写的吗?

赵辞没有得到肯定的回答,心里越发的静不下来,在提笔的时候,也写不下去了,干脆去院子里看雪去了。

虽然天色已经晚了下来了,但是因着地上的雪,所以屋外还很亮。

赵辞觉得,自己如今的心思就像是这屋外的雪一般,经不住光明。只能在这样阴沉沉的光线下,才能存在。直到有一天,化成水,融入黑暗的泥土里,再也不得光明。

大年三十的晚上,赵母就给赵石和赵城上了香。

赵城的排位用一块布给盖着,往常赵母都不拿出来看的,直到这天才拿出来摆放起来了。

罗素知道,赵母先前还是抱着希望的,毕竟没见着尸首,没法子接受自己儿子真的已经死了的事实。但是如今这么长时间过去了,她心里也只能相信了。

“老头子啊,咱家今年兴旺啦。辞儿中举了,是举人老爷了,可算是给咱老赵家光宗耀祖了。族长说咱辞儿是咱这老赵家三代人里面出的唯一的举人了,来年还得要考状元咧。你是看不着了,甭着急,等以后我去见你了,给你好好讲讲。”赵母说着高兴,眼睛却忍不住的泛红,罗素在旁边给她拿帕子擦眼泪,赵母笑着推开,又拉着她的手对着赵石的排位,“你眼光好啊,给城儿找了个好媳妇,咱家如今这样红红火火的也是多亏了她了。现在村里人哪个都是高看她一眼的,可长脸面了。这十里八村,再找不出这么好的媳妇了。只是咱城儿没福分。老头子啊,我做主了,待辞儿来年考中了,我就张罗着给她找个好人家改嫁了,你和城儿都别怨我们。”

若是真的罗大丫听着这话,只怕心里要乐开花了。可是听着罗素耳朵里,只觉得五雷轰顶。

这大过年的,能别惦记她改嫁这事情吗。

她看了眼旁边的赵辞,想他帮忙说两句。兴许是赵辞知道她身份的缘故,她已经将这个名义上的小叔子当做自己的同伙了。

却见赵辞跪着直直的,脸色平静,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

这母子两是真的准备让自己嫁出去了?罗素瞪大了眼睛。

待赵母起身了,罗素赶紧屁颠屁颠的扶着她去一边好好劝劝去,自己明年还准备大干一场呢,真不准备改嫁啊。

赵辞一直跪在蒲团上,眼睛盯着兄长赵城的牌位看了许久。袖子里的手掌捏城里拳头,指节因着太用力而泛出白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