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寒门媳妇 > 第二十五章

寒门媳妇 第二十五章

作者:望江影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5-31 07:06: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当然,族长之所以这样喜欢这个开会形式,还有一个原因。他觉得以往都没有享受过作为一个族长被万众瞩目的感觉。

自从这几次开会,每次站在台上,看着全村的人热烈的眼光看着自己,让他整个人陡然能够生出许多与常人不一样的感觉。

他觉得自己这个族长的身份不再是一个称呼和平时祭拜祖宗用的。而是实实在在的,被人仰望。

他也不好意思把这种虚荣心展现出来,只能拿出另外冠冕堂皇的理由来和罗素说。

罗素也不管他支持这件事情的真实理由。反正只要村子有这个好的规矩,对于以后农业建设有帮助就行了。

过了几日,赵大木就去采购鱼苗了。

这次采购的量十分的大,族里还专门找了些壮劳力去帮忙了。

也有些想要自己去买鱼苗的,也跟着去了。罗素对这件事情完全是撒手状态的。说实话,她对于赵大木从中挣了多少,一点想法都没有。她只在乎自己的成本是不是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的。至于赵大木挣的差价,那是人家自己本事。

赵二娘对于罗素这样的表现很是动容。罗素家订的鱼苗是最多的。且付银子的时候还利索。可见这一家人待人真诚的。

不像其他人家,虽然是一个族里的,到底还是中间隔着几层。心里越发的想着要好好的待罗素了。这样能干又实诚的人,得拿真心去结交。

天擦黑,一群人才浩浩荡荡的回来了。

这次带的工具十分的充足,鱼苗都带回来了。跟着去的人都挺高兴。有些人也颓丧着脸,有些尴尬的不肯见人的样子。

罗素记得这些人里面就有之前不愿意在赵大木这里定鱼苗的人。

分了鱼苗之后,各家各户的把自家的鱼苗拉回家里去了。

罗素家里没有壮劳力,赵大木让两个儿子赵大海和赵小海帮着搬到他们家里去。

回到了罗素家的院子,赵大木才和几人提起今天去买鱼苗的事情。

原来这些人到了地儿之后,就去收鱼苗。结果人家开价是一文钱两条。死活不肯便宜了,后来又讲了许久,才是一文钱三条。和当初赵大木开的价钱一样。这下子不止没节省钱,还自己费力了。还不如让赵大木做这生意,还能挣点差价,一个村子的脸面也好看一些。

所以回来的路上,几人都有些尴尬,心里也有些不舒服。

罗素道,“大木叔,你也别记着。他们这次之后,下次肯定会明白了。以后见面,还得和和气气的。”

赵大木笑哈哈道,“这是自然的,买卖不成,咱也是要看脸面的。不让咱挣,咱也不稀罕,”

罗素笑了笑。赵大木夫妻都是明白人,在村里的关系一向不错。

临走的时候,罗素又和赵大木说了,想要借这些大木桶装鱼苗,明天晌午后去回一趟罗家村送鱼苗去。

上次罗老根来接罗小虎的时候,带了许多鱼回去了,也知道这鱼是自家闺女养的,心里对着稻田养鱼的法子也十分的向往。罗素把这种田的法子和他说了之后,又答应给他带鱼苗。

赵大木自然都应了。

当天夜里,罗素刚把家里的鱼苗都准备好了,自家的院门突然响了起来了。

她心里一惊,暗道这时候谁会过来啊。

赵母也听到动静从房里出来,和罗素一起去开门。

“辞儿?”

看着门外站着的穿着蓝色书生袍的赵辞,赵母一声惊讶而出。罗素也愣了一下,她也没想到赵辞这时候会回来。再有三个多月,赵辞就要去秋闱了,这事情可是顶了天了,有这时间,还不如待在书院里温书呢。

赵辞从门外进来,因着天气热,脸上的汗水十分的多,头发都打湿了。

赵母心疼的不得了,拉着进屋里。

“先生明日去拜访老友,书院停课一天,我琢磨着好些日子不曾回来了,便连夜赶回来了。”

赵辞喝了一大口凉开水,整个人也觉得清爽多了。

罗素也不多说话,赶紧去给他打了热水,让他赶紧去洗漱一下,有话明日再说。

赵辞看着院子里的大桶,道,“明日就要放鱼苗了吗?对了,今岁家中的鱼长的如何?”

“可好了,你待会去厨房看看。”赵母提起这事情一脸的喜意。

赵辞听说成功了,脸上也带着几分喜庆。等跟着赵母去了一圈厨房,看到了家中已经晒干的咸鱼,回来的时候,脸上的神色也十分的轻松。

“嫂子,等这次村里人田里的鱼养成了,这事情能往上面报报吗。如今天下百姓最却的就是粮食,好些地方都还在挨饿。我听说,靠南边的地方,如今都在啃树叶。”

罗素没想到赵辞突然会和她说这事情。脸上愣了一下,才笑道,“我原本也是这样想的。让大伙都能吃上粮食是好事一件,只是不知道有没有这个机会。那些大官,也不知道会不会理会咱们这些普通老百姓呢。”

赵辞道,“我在县里这些日子听说县里来了位新县令大人,为人十分正直,应当是个为民的好官。到时候嫂子不妨试试。”

罗素点头,“若真是如此,试试也无妨。这年头只要当官的清白,老百姓的日子就不会太难过。”这封建王朝的老百姓最可怜,辛苦种地,最后得的粮食却大部分要去养那些官,最后还得挨饿。

要知道,在新社会,农民后来是直接免了农业税,且还有农业补贴的。

“二弟,你以后要是科举考中了,可要做个好官。”

赵辞见她面色有些恍惚,猜她又是想起了那个天外之境了。又听她如此嘱咐,下意识的点头,认真道,“若真有那一天,一定会的。”

**********

这次赵辞只能回来待一天,后天一早就要回县城去了。

赵母本来不让他出门,想让他养养身子。他却不愿意在家里,倒是早早的起来帮着罗素一起去田里放鱼苗。

鱼儿入了田里,很快就钻道水深的水沟里了。

时不时的,还能看着水波被荡漾开了。让人一看,就觉得看到了希望一样。

赵辞在岸上看了许久,又见着各家各户的在忙活着放鱼苗,原本有些荒芜的稻田里如今绿油油的一片,生机勃勃,脸上很是感慨。

见旁边无人,他忍不住道,“嫂子,在那个天外之境,也有农人吗。他们是怎么过日子的?”

他想着,有这样神乎其技的种庄稼的法子,那里的人定然十分的富裕。

罗素也站在他旁边,看着忙活的众人,脸上有些怀念的表情,“和这边的人一样,忙的时候在田里忙活,闲下来的时候,就去城里做工。只不过人人都有白米饭吃,年年都能穿上新衣裳。有些人还能存款。但凡勤快些的人家,都能盖上宽敞的大瓦房,有的聪慧些的,能买上车子。孩子们都能去上学,如果不让上,国家就要处罚孩子的爸妈……”

“食有粮,穿有衣,住有房,行有车。都能读书识字……嫂子,那里应当是仙境吧。”

“不知道,我也不知道这里和那里有什么区别。不过我知道,这个地方以后总有一天也是会发展成那个样子的,只是咱们看不到罢了。但是至少以后子子孙孙会看到。再说了,只要人人都勤劳,想要什么样的日子都是有可能的。你看咱们赵家村的人,现在不是过的越来越好了吗?至少现在家家户户的都能吃饱饭了。孩子们有时候都能吃上零嘴了。等以后家家户户都养鱼了,粮食多了,在养些猪和鸡鸭,不就像我们那个地方一样吗?而且,我还准备等以后村里的日子富足了,和大家商量着,每家每户一个月出几文钱,咱请个先生来,让村里的孩子都能读书识字。”

听着罗素温声的规划,赵辞的心也像着了魔一样的狂跳起来,有激动和期望,也有一种灵魂的颤动。

他情不自禁的回头看了眼罗素,只见她眼中仿佛带着奇异的色彩,浑身像是散发着一种柔和的光芒一样,这一刻,赵辞觉得,自己看到了这一生最美的景象。

他知道,眼前这个人,就像一束光一样,给整个村子,带来了光明。也许,以后会是全天下的希望。

食有粮,穿有衣。天下再无饥饿和喊冷……

***************

晌午才用了饭,赵辞就和赵林一起陪着罗素给罗家村那边送鱼苗。

赵辞主动提出来的,赵母也不好说什么。总不能让儿媳妇一个人拉着这么大的木桶吧。

把木桶放在牛车上绑好了,三人才出了门。赵母在院门口叮嘱要早早回来,莫要走夜路。

因着这次绑了木桶了,罗素也不好上牛车坐着,倒是让赵林坐在上面。

赵林不乐意,反而在前头跑着。罗素紧张的不得了,担心他这小鬼头哪里磕着碰着了可不好。

赵辞见罗素担心,干脆把赵林叫到自己跟前来,考问他的学问。

本来也只是为了管着这个调皮的兄弟罢了,却没想到自家兄弟这启蒙读物《童子经》和《百孝书》都已经会背诵了。他按耐住震惊,又问他这些书里的意思。

赵林却摇头表示不知道。

罗素为难道,“我也只认识这些字,不懂什么意思。担心教错了,便只让他们先认字罢了。其他的一概没教。”

没法子,她可不是专业的国文老师啊。这些古典的东西真心不懂。

“没事,等过些日子我闲下来了再教他。如今他能识得这些字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赵辞面带赞善的看了眼赵林。

被自家优秀的二哥这样一夸奖,赵林心里那个美啊,养着肉呼呼的笑脸立马满是得意,仰着小脑袋道,“二哥二哥,我还会算数呢。”

“哦?”赵辞眼睛一亮,出了几个加减法,赵辞只算了一会儿就算出来了。

赵林见状,又出了几个乘法的。赵林也一下子就得出结论了。

若是以往,这可都是要算筹算的,现在他家这小东西也是却只略微想了一下就算出来了,实在是很了不起。

他看向了正一副与有荣焉模样的罗素,他太清楚弟弟了,这样的成绩,必然是自家这位大嫂的功劳了。

罗素笑着道,“你可别看我,是他自己好学。我也是才发现的,教他几遍,他就记住了。我看他以后好生学习,成就不会比你低。”

赵辞道,“也是多亏嫂子倾囊相授。”

罗素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被赵辞这么一说,她这心里还真忍不住有些小得意的。自己可是个非专业的,能得到古代秀才的肯定,可比什么奖状都要牛了。

因着这么一出,一路上三人心情都十分不错,都有些像是郊游一般了。若不是拖着个大木桶,兴许气氛会更加轻松。

到了罗家村的时候,罗家依旧没人在家里。罗素让两人等着,自己去村头喊人。

田地离着村子近,罗素喊了几声,罗老根就领着自家的媳妇和儿子回来了。

现在田地里也没啥子要忙活的,不过他们放心不下那稻田,总要去四处打转。

见着闺女果真带着鱼苗来了,罗老根那张粗狂的脸都变的十分的柔和了,一双眼睛笑成了缝隙。

“你们那鱼我都吃了,可鲜嫩了。等咱家这鱼养好了,也给你们送去。”

“您老就不用惦记我了,我那边可养了不少呢。让您老多弄些稻田,你就是不让,这次先少养一些。”

“哎,不是我不让,是人家压根不跟咱们换。”

罗老根说起这事情也是一脸的懊悔。之前他闺女就提醒他,多备些稻田,到时候好多养些鱼,且稻子长的好,收成也多。他当初没当回事。等看着闺女家的鱼真的养出来了,再想换,人家也得了这消息了,都不让换。

罗母叹气道,“这也没啥子的。反正咱也种这一次看看。那是地主家的地,再多也要给人家的。”

“这鱼养出来了也给人家?”罗素闻言吃惊,她以为上税,就是粮食的。这鱼属于附加的吧。这次她养鱼,还特意问了族长的。族长说官家收税都是收粮食的,其他的都不算数。要不然她也不会那么积极了。

罗老根道,“那地是地主家的,地里出来啥子了,自然都是要算的。要不然以后租不到地了。”

“这可真是没天理的。”罗素心里顿时有些腾腾的冒火。难怪古代的生产量低。这劳动成果都被剥夺了,谁有那个闲心去种地啊。反正不饿死就行了。

“这样可不行,你们辛辛苦苦的种地,上了四成的税上去了,还得把鱼给人家,这真是没天理了。早知道这样,我自己多种些,回头给你们吃就行了。”

“你这孩子,说啥子傻话呢。”罗老根赶紧呵斥她,又看了眼边上坐着的赵辞。

在婆家兄弟面前说这样的话,自己姑娘这日子过的还真是太顺心了。

罗素完全不把赵辞放在威胁范围之内,一点顾忌也没有。反正她最大的秘密都被人知道了,这些小的也不用瞒着了。

她想了想道,“这次就算了。反正秧也放下去了,我看等这次之后,咱家自己去买几亩田地去,省得以后给地主家里剥削。”

说起地主,她就想起以前听过的黄世仁了。她可不想自家也成为杨白劳和喜儿那样了。

“说的那样容易,现在一亩田地都要四两银子,还要找关系去买呢。”

“我记得你们也存了一些了,现在咱家也没有要用银子的地方,那些银子放着也不能变多。干脆拿点出来置办田地,以后小虎长大了也能多个依靠了。再说了,要是以后咱家庄稼长的好,那地主家里看着眼热,说不准就要提租子的。与其到时候被人拿捏,不如自己有天有地的,谁也不怕。”

对于一辈子种田和研究种田的罗素来说,她最看重的就是田地了。农民没有自己的田地,那还是农民吗?给地主家里种地,那叫佃户。

罗老根被说的也有些心动。他们家现在已经存了十二两银子了,倒是能置办三亩田地的。

罗素直接道,“我这边还有些,到时候一并置办田地。总不能我撑死了,你们还挨饿吧。”

她现在可真是把罗家人当亲人看的。自己过好日子,让自己爹妈让人剥削,这事情想起来就觉得寒心。

她这话说的容易,倒是把罗老根和罗母吓呆了,都猛地朝罗素使眼色,让她注意点婆家小叔子。这样明目张胆的接济娘家,你这是不想在婆家混了吗?

罗素见他们现在一直在使眼色,知道他们是十分顾忌赵辞了。

她正要说些什么,就见赵辞主动站了起来,微微一笑,安抚道,“我先去看看林子和小虎,叔叔和婶婶先聊着。”

说着就片刻不留的往外走了。

“你这个傻孩子唷,”罗母顿时想要掐自己闺女的耳朵,好好的教育一下。本来以为自家的闺女聪明能耐了,咋现在看着这样的不懂事的。

罗素躲闪了一下,忙道,“你们听我解释,听我解释。”见罗家两老面色不好,她笑道,“这事情是我婆婆交代的。先头赵家这边不是也入了几亩田地吗,那就是我置办的。婆婆便提了一嘴,说让帮衬着你们也弄几亩田地,以后放开了手脚干,也能多点收入不是?”

罗老根不信,“你婆婆真的这么说了?”

“哎呀爹,你怎么不想你闺女的。我婆婆可稀罕我了,平日里都愿意和我商量。我和她的银子都是平分的,她都说了这银子随便花,我还给赵家置办了田地呢。如今给娘家置办,她自然也是十分乐意的。你看这次送鱼苗过来,她还欢欢喜喜的呢。”

罗老根和罗母这才放心了。

罗母又道,“就算这样,你也不能太跳脱了。你婆婆客气,你也要守本分。别总是惦记娘家这边。”

“我这不是手里正好有多余的吗,要不然,我就算想也办不了。反正你们就早些置办吧,我寻思着先置办继母水田,现在大米价贵,能挣不少呢。等再有了银子,再买几亩旱地。要不了多久,咱家也是有田有地,有银子了。”

罗素说的这个情景太好了,让罗老根和罗母都动了心,脸上也是带着向往。

有田有地,这是他们一辈子的愿望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